<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同適婚男女婚后才能生孩子繁衍子女一般,母豬要讓它下豬崽子也必須要與公豬見面才能完成孕育豬崽的大事。在我們故鄉(xiāng)一帶母豬去與公豬交配謂之“收窩”。養(yǎng)母豬最發(fā)愁的兩件事中收窩就是其中之一,至今記憶猶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豬平日在吃食上要求低,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我吃進(jìn)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這正是母豬一生的真實寫照,它無私地奉獻(xiàn)著,不像喂菜豬那般計劃講究著喂。一頭新母豬大約四個月左右就開始發(fā)情,俗稱“跑窩”,在此周期內(nèi)它不吃不喝,一個勁地在豬圈里揭搗,圈門上折騰,大門上頭杵,嘴里不停地掀著柴草或其它綿狀物往圈里放,要不是關(guān)在院里否則它會向無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跑,非常難管理,惹人嫌,和平時的乖巧判若兩豬。難怪我們故鄉(xiāng)一帶把不愛干活整日閑游串門不著家且生活作風(fēng)有問題的婦女比作“野母豬”。它出了圈滿院追著人跑,一般這樣子有三天左右。第一天不理它,第二天了正當(dāng)時,第三天了就晚了,只有配種回來后它躺在圈里才終于安靜了,大約半天后才開始正常進(jìn)食;即使不去配種過了這幾天照樣又正常進(jìn)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候公豬并非村村有,在相距我們?nèi)锫返泥彺逵幸粦麴B(yǎng)著一頭大公豬以此謀生,方圓幾個村養(yǎng)母豬的都趕著母豬去他家。一般這活由我父親趕著去。有一回正好父親不在家而母豬恰又到了收窩的最佳時,如果耽誤了又得等一個月,這就意外著白喂沒收入,愁的母親為了謀豬的利決定她趕著去但又耽心一路上有汽車、三輪難招護(hù),決定讓我和她一起去。那時候是我正上初中的一個暑假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為我還小不諳世事,又是母親的安排隱隱覺得這個差事不像挽豬草一般堂正不敢不去遂也只好答應(yīng)。因為是第一次又覺得新鮮,但也怕萬一路上母豬就像在院里一般莽撞我若干不好母親會指責(zé)我如果讓路人聽見多尷尬,不由我的憂慮我們母女各執(zhí)一根一米左右長的細(xì)木棍就趕著母豬出發(fā)了。心想反正有母親我盡力就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上母豬出奇的聽話,它的頭不是緊貼著母親的就是我的腳跟。原來它也是地道的“窩里詐”,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它也怕。每逢遠(yuǎn)遠(yuǎn)地聽到汽車聲我們就緊貼路邊停下來我和母親緊靠母豬脖子的左右不停地?fù)纤矒崴滤軇映鍪?,等車走過身邊我們繼續(xù)趕路。路上不時碰到認(rèn)識的人,畢竟是不得不趕著母豬出行不是富人溜狗,多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有路人詢問你們干什么去,我總是直言不諱:收窩去!反正豁出去了,又不是犯了法游街去!鄉(xiāng)人也純樸,并不逗笑。如果是現(xiàn)在碰到熟悉的同事朋友一定會從此樂此不疲地永遠(yuǎn)成為他們的笑談話巴!在路上母豬走得很快不久就到了鄰村。我們一打問,人們就告訴他家的位置,上了坡不久就到了這一家的大門上,男主人聽見了早就迎了出來,開了大門把母豬趕進(jìn)去。我和母親在門外的大石頭上坐下邊歇邊等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無意間一抬頭隔著他家的柵欄,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公豬,人們又稱吉豬。啊,從沒見過的大體形,是一頭白豬,尤其是這頭豬臀部的圓形器官非常大,我非常驚訝問母親那是什么?母親含糊其辭地告訴我公豬都是這樣,我也不好意思再追問下去抬頭若無其事地看著遠(yuǎn)處……我真耽心它欺侮我家的母豬,我們的母豬會受害,因為它遠(yuǎn)遠(yuǎn)沒有公豬大。一般的菜豬最多喂一年就賣了,而聽說公豬一般要養(yǎng)好幾年,難怪它長那么壯實!過了一會男主人把我家的母豬從大門上放了出來。母親給了人家事先準(zhǔn)備好的30元錢,然后我們又開始帶著母豬原路返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來的路上,因有它去時的聽話我的心里踏實多了。一路上和母親邊走邊隨便見什么聊什么,母豬因為前一天的折騰打鬧體質(zhì)明顯下降,回來時走得比較慢,我們也較放松不太累。母親卻老是耽心收窩的效果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因為已先投資了30元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也會經(jīng)歷很多事,因我們家多年的養(yǎng)豬史,我的養(yǎng)豬記憶才如此豐富。想起來就樁樁件件如昨日一般清晰。為了生活,我們必須要付出,經(jīng)歷許多的不容易,因而非常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大恩。這就是我生平難忘的一次趕母豬收窩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改變了許多固有的生活習(xí)慣,如今母豬需要時是公豬上門了,真是今非昔比?。?lt;/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