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進入三伏天,我也曾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氣炎熱,其實我錯了許多年。這句成語是指天氣轉涼,‘火’是天上星名。但近期湖南持續(xù)高溫,真有點被火蒸烤的感覺。我又回到老家鄉(xiāng)下,名義上陪陪年老的父母,實際是為了躲避城市里的燥熱,來鄉(xiāng)下休假、消暑。物欲、私念、欺詐、誹詬與城里的喧囂如蛇一般總在陰森森地吐出貪婪的信號,我是在尋找一種寧靜,一份天然的和諧,一種纖纖玉指撫愛的溫柔,一個純潔透明的單純吧?</p><p class="ql-block"> 正是‘雙搶’農忙季節(jié),住對門的會民家曬在屋前坪里的稻谷金黃金黃,顆顆飽滿而閃著光澤,確如陽光下鋪滿一地的金子。會民嫂子戴著斗笠,一邊用竹篾耙不停地翻曬谷粒,一邊自言自語:真是曬谷的好天。我父母的房子跟他曬谷坪只隔條馬路,我坐在躺椅上搖著蒲扇,翻閱閑書,聽見他的小孫女在屋內高聲朗讀: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時,會民赤著雙腳,開著那輛電動三輪車裝了滿滿一車剛打下來的谷穗回來了,我便起身和會民嫂幫他搭一把,將稻谷倒在曬坪里。會民后背的襯衫已浸透了汗水,還能看到一圈白色的鹽沙。他孫女忙忙地從屋里雙手捧來一大瓢水送到他爺爺手上,會民雙手端起水瓢仰起脖子,水便嘩啦嘩啦直往他嘴里灌,喉嚨里骨嚕骨嚕地響,他把瓢里喝剩下的水干脆全都淋到了自己的頭上,頓時,發(fā)上、臉上、眉毛上的汗和瓢里的水混在一起,流到了他的衣領里。他小孫女在一旁吃吃地笑。我也被他的滑稽動作逗笑了。會民也嘿嘿地笑:習慣了,泡的茶不過癮。他告訴我,今年雨水太多,早稻只有每畝六百來斤干谷的樣子,一般晚稻產量會高些。會民年紀比我大幾歲,個子不高,但很結實,穿著短衣短褲,除笑起來牙齒有點黃白色,四肢和臉上都曬得油黑發(fā)亮,他老婆開玩笑說那是條牛,他自嘲皮膚連蚊子都咬不進。平時言語不多,每天天剛蒙蒙亮就會起床,一天到晚從沒歇息過。他們家原來住在牛寨嶺上,和本地大多數(shù)人一樣,年輕時去城里擔過磚,做過篾匠,開過圖文打字店,賺了點錢,待兒女成家后,正好趕上國家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他便買了這塊地,建起了四層小洋樓,從山上搬了下來和我們家打鄰居。</p><p class="ql-block"> 會民不打牌,也沒有抽煙的習慣,惟一的愛好就是喜歡喝點米酒。也無需什么菜,晚飯時節(jié)一個人坐在桌前自酙獨飲,似乎津津有味。讓我想起了林清玄寫的《溫一壺月光下酒》:‘喝酒是有學問的,準備許多下酒菜,喝得杯盤狼藉是下乘喝法;幾?;ㄉ滓槐P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喝法;一個人獨斟自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上乘喝法?!也徽J為會民有這種境界,但我不懷疑他在辛苦勞作一天后從酒中找到了自己想找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會民的兒女們都在外開店,他們心痛父母年紀大了勸他們不用再那樣勞作,說不缺錢。前幾年他兒子硬把他倆口子接到城里去,想讓老人家去享幾天清福,他們忍著耐著堅持著,好不容易熬到快過春節(jié)了,終于回到老家,說打死也不再去了:比坐牢還難過!我記起單位上有一同事的獨生女兒留學美國,后來又定居美國,她接父親到美國去享受‘天堂’生活,我那同事也是這樣,居了不久趕緊跑了回來,說在美國他成了瞎子和聾子——不懂英文;成了瘸子和癲子——不敢出門;成了癡子和啞巴——沒人交流,連電視都看不懂!回家千般好——他們都是這么感受。但會民在外呆不住的原因,除了故土難離,主要還是‘閑得無聊’,他們倆口子都是閑不住的人?;貋碇螅^完春節(jié)就買來雞仔鴨崽喂了幾十只,現(xiàn)在鄉(xiāng)下基本上沒人養(yǎng)豬了,他們家卻養(yǎng)了兩頭。他們不但把自家的田土飼弄得比別人家好,而且把別人家棄置荒廢的田土全也種上了莊稼。兒女們回來過完春節(jié),返往城里的汽車里,全都會裝滿臘肉、土雞、干菜?,F(xiàn)在快遞方便,會民嫂經常一大包一大包的食物寄往城里。‘今年不搞這么多了,他們呷厭了?!衣牭綍裆└覌屃奶鞎r說:今年只曬了白辣椒和茄子皮。</p><p class="ql-block"> 會民喝完酒后,見天上月光如洗,微風吹拂,趁著路燈的光亮,他扛來一根竹子,說又買了20只鴨崽,要織成一個籬笆圍欄才行,不然鴨子會跑出去啄晚稻禾苗。我有意過去看他嫻熟的剖篾技術,趁機和他扯扯談。從他的口氣中我感覺得到,在他潛意識里對城里人并無羨慕之意,難怪他很少跟我主動打招呼。他說:現(xiàn)在農村不比城里差,至少農民不比你們有工作的差。就說這‘雙搶’吧,現(xiàn)在全是機械化,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全是鎮(zhèn)上統(tǒng)一安排的,從犁田、耙田到插田、收割,農民都不用探脈(管理),收割機完成后,會把谷子打好包,排在田徑上,田主只管擔回來曬干收倉就完成了當季的收成。已插好禾苗的稻田也只要按時除草、施肥、殺蟲就行。所以現(xiàn)在的農民舒服,不用再臉瞧黃土背朝天了,而且一畝田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完成了,一點都不算辛苦,許多人覺得無所事事,不是打牌就是跳舞。不想做事的人確實沒事做,但想做事的人天天都有事做。</p><p class="ql-block"> 我沒想到會民會跟我說這么多話,甚至覺得他有滿滿的自豪感,或是滿足感。話說完了,那根竹子在他手里已變成一大把如粗面條一樣長長的竹篾片,還順便用竹子的尾部那一節(jié)做了個刷鍋用的竹刷把(刷竹),會民把它送給了我。</p><p class="ql-block"> 我把竹刷把置在書桌上,久久地看著它。它很粗很土,但細細一聞,它散發(fā)著一股竹子的清香,也散發(fā)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汗臭味和他滿滿的情意。我覺得,會民和我的鄉(xiāng)親們就如牛寨嶺上的毛竹,普通到隨處可以生長,凡溝壑、山巒、巖間、荒野,落地生根,義無反顧。也許,只是翠綠?時;也許,只是深藏于大?泥濘之中;也許,只是被農家當柴?燒盡……但是它毫無怨言,依舊對大地母親躬身,依舊對身邊每顆樹木虛心,依舊珍惜每?片綠葉,依舊仰望春天,滿足的憨笑。</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間夏夜,月光溶溶,微風吹來,燥熱已經畏縮,高山、房屋、樹木、園圃、菜果漸已模糊。草叢中蛙與蟲兒發(fā)出的鳴叫,猶如一首抒情的歌,亦如妙齡少女在琴鍵上彈奏貝多芬的《月光曲》。我記起沈從文說的一句話:‘這些人不需我們來可憐,我們應當來尊敬來愛’。</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躺在夏夜月光的懷抱里,接受她的親吻和愛撫,平靜地聆聽她似懂非懂的童話。</p><p class="ql-block"> 20220727寫于新化槎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