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訪古寺往事追風

大可為奇

<p class="ql-block">遼西紀行(十)</p> <p class="ql-block">(歷盡滄桑的德惠寺逐步恢復往日格局)</p> <p class="ql-block">時光流逝,拂去多少如煙往事。歷史風塵,湮沒多少人生足跡。然而當我駕車從王府鎮(zhèn)里拐入去德惠寺的小路上時,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塵封久遠的回憶涌上心頭,一幕幕畫面立體形象般浮現(xiàn)在腦海中。這是一條多么熟悉的小路,1978年冬季,我沿著這條路走進阜新師專的大門,開始接受高等??浦形膶I(yè)教育。1980年暑期畢業(yè),我又沿著這條小路走向工作崗位。</p> <p class="ql-block">(去昔日校園的路上芳草萋萋)</p> <p class="ql-block">1977年中學畢業(yè),隨著上山下鄉(xiāng)的洪流,搭上最后一班車,我來到彰武東六家子公社石頭山大隊臥牛山小隊插隊勞動。那是一段難忘的蹉跎歲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浴乎風,沐乎雨。那又是一個激烈變化的時代,撥亂反正后的中國,每天都有破冰行動?;謴透叩葘W校招生考試工作,這消息如春風喜雨滋潤了下鄉(xiāng)知青的心田。我決計報考應試,用自己的努力,改變?nèi)松能壽E。</p> <p class="ql-block">(彰武原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p> <p class="ql-block">考試前的那段時間里,我正在縣城家里突擊復習??上菚r復習資料少得可憐,記得當時大姐從市里給我郵回一些書籍。我就是這樣自己悶頭背題,也沒有補習班之類的聽聽課。1978年好像是7月20日高考日,那天我很早就起來了,吃點東西,媽媽給我拿兩塊帶餡大餅子,一瓶白開水,哥哥給我戴上他的手表,讓我考試時好掐時間。我騎著自行車向距縣城30多公里的東六公社中學考場疾馳。</p> <p class="ql-block">(遠眺舊貌換新顏的彰武縣城)</p> <p class="ql-block">公社中學教室,每人一張桌格朝外的小課桌,桌面上鋪著一張劣質(zhì)的淡黃色包裝紙,顯得整齊劃一。上午考完試后,中午我鉆進關山樹林中,找一塊干凈的地方,坐下吃點東西喝口水。然后躺下休息一下,并回想上午的考試情況。考試卷上的題,多有確定不準的,答上的也不一定正確。說來也是時運不濟,我1967年上小學到1977年中學畢業(yè),正是文革十年動亂期間。教學松弛學業(yè)荒廢,學不到更多有用的文化知識。</p> <p class="ql-block">(今日東六家子中學鳥瞰圖)</p> <p class="ql-block">慶幸的是,我父親有個彰武縣圖書館借書證。我用這如此珍貴的借書證,幾乎看遍了圖片館里的文科類圖書。其實那時圖片館藏書也不多,很多名篇名著都因極左思潮而下架。看到的多是《金光大道》、《桐柏英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帶有時代標記的小說。高考科目中的語文、政治、歷史等,都因看了不少課外書,才得到如抵萬金分數(shù),終獲大專錄取。</p> <p class="ql-block">(舊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封皮)</p> <p class="ql-block">真是無巧不成書。1984年我調(diào)入市委宣傳部黨政干部自修大學辦公室工作。辦公地點是市政府四樓一個房間,這個房間曾是市文教辦的辦公室。有一天我們打掃衛(wèi)生,墻角有一堆即將處理的舊檔案袋,我翻看一下,竟然找到我當年填志愿的文件袋。我想起在公社填志愿的情形,當年在偏遠的山村勞動,市政府大樓里文教辦和招生部門,在我們知青眼中,是多么高不可攀。真是命運捉弄人,幾年后我站在這里,捧著視之如同文物招生文件袋,內(nèi)心深處涌動波瀾。我把那文件袋收藏起來,因為它記載一段難忘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大樓四樓一房間曾是市原文教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后來才知道,1978年參加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人數(shù)為610萬人,全國高等學校原計劃招收學生人數(shù)為29、3萬人,后招收學生人數(shù)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學生人數(shù)為40.2萬人。且1978年參加全國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錄取率為百分之七。當時我復習時間短,缺少復習資料,匆匆應試。當時也想到了能考上固然高興,考不上也無所謂。現(xiàn)在看來,能進入全國考生的百分之七里面,真是實屬不易。</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來高考一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p> <p class="ql-block">那年入學時間是在冬季,記得好像在12月份。從彰武縣城坐火車到阜新站后,步行到汽車客運站,又乘長途客車西行約20公里,在王府公社下車,在冬季的寒風里,從一片收割后剩下的苞米茬中,走的人多而形成的小路上經(jīng)過,來到門口豎立兩根石質(zhì)旗桿的學校大門前。后來知道,那旗桿是德惠寺存留下來的,一看就覺得與一般的木質(zhì)或鐵質(zhì)的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寺院山門的位置原是學校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學在原校門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那時打下的印象太深了,寒風中突兀在北山上的古剎,顯得空曠沉舊。魯迅先生有文字與此情形相吻合,“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了?!庇械耐馐锌紤獙酶咧锌忌?,要打退堂鼓想回去不念了。這是阜新地方第一次辦大專學校,從遼寧省的阜新、沈陽、大連、錦州、鐵嶺等招收進300多名不同年齡、職業(yè)的學生。當時名字叫“錦州師范學院阜新師?!?。市區(qū)沒有校址,又要急需開學,只好利用此地辦學。</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前同學以古寺為背景照像)</p> <p class="ql-block">由午1978年高考后錄取入學時間延至年底才開學,兩年大專課程用一年半時間學完,可以想像,平時聽課筆記作業(yè)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好在那個年代,一心只讀書本,沒有其它可以誘惑浪費時間的介質(zhì),如電視、電腦、手機等。偶爾看一場電影,還要翻墻穿越一片山坡地,到附近兩三公里遠的02部隊,記得有一次看兩場,其中有日本電影《望鄉(xiāng)》,回校時披星戴月步履匆匆,同學們沿著田間小路一個跟著一個還是笑語歡聲。</p> <p class="ql-block">(歲月如歌那時的我們正是青春年華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我清楚得想起,當時發(fā)給我們乘車享受半票用的學生證,都是用大紅的塑膠皮,上面燙金大字“大學生學生證”,作為從上山下鄉(xiāng)知青,我能得到這樣的學生證,內(nèi)心十分高興,心想下鄉(xiāng)當知青兩年后,又當學生了,真是命運一波三折,發(fā)誓要珍惜時光,埋頭苦學。不到兩年的師專學習,自己欣慰的是沒有放松苦讀。畢業(yè)分配到師范學校擔任語文教師。后來經(jīng)過繼續(xù)教育,獲得大學本科、在職研究生的學歷。</p> <p class="ql-block">(遼寧教育學院中文本科畢業(yè)時部分同學在校門口合照)</p> <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的一天,距離畢業(yè)離開這里42年的日子里,來到當年求學的地方,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引起我心潮起伏浮想聯(lián)翩。記得剛?cè)雽W那天,先是看到門口兩根古時石質(zhì)旗桿,進入校園后,迎面望見的是一座古寺大殿。學生處、教導處等機構(gòu)都在一個四合院古寺里辦公。我們的教學樓和中文科教師辦公室以及學生宿舍,都是后建的紅磚房。只有兩座教學樓是二層小樓,其余的都是平房。</p> <p class="ql-block">(當年師專教導處、學生處等部門都在此辦公)</p> <p class="ql-block">校園里頗具規(guī)模巍峨壯觀的建筑,只有德惠寺院。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在寺院里辦學,也可能是不得以而為之,到了1985年,師專從這里搬去市內(nèi),德惠寺逐步恢復昔日的清靜,晨鐘暮鼓誦經(jīng)聲聲取代了朗朗書聲。特殊時期的機緣巧合在德惠寺院里讀師專,那時對德惠寺的感性認識和后來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知情人,對這座古寺有了更細致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400多年歷史的德惠寺,師專在此辦學只是暫短的光陰)</p> <p class="ql-block">據(jù)資料介紹,德惠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曾是清代土默特左翼旗札薩克府邸,也是阜新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當時德惠寺有一姓白的喇嘛,曾被派往北京雍和宮學習深造,后來在雍和宮做了主持,常與朝廷官員交往,乃至覲見皇帝。名聲顯赫的白喇嘛深得朝廷賞識,他于清光緒二年(1876年),白喇嘛為報師恩,回到了德惠寺,籌劃擴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德惠寺。</p> <p class="ql-block">(古寺白塔,藏傳佛教標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惠寺里的殿、樓、閣、柱、門等處雕畫821條龍,數(shù)量之多在國內(nèi)的藏傳佛教寺廟中罕見。德惠寺主要建筑中大量采用了工藝精湛的石雕、畫像石、畫像磚以及數(shù)量更大的木雕、彩繪。更吸引人目光的是一對石雕龍,位于前殿條石臺階中間鋪設的“御路”,石上雕刻著二龍戲珠,飛騰在浮動云朵間的兩條石龍,線條流暢,活靈活現(xiàn)。這非同尋常的建筑形制,皆緣于特殊身份白喇嘛規(guī)劃設計。</p> <p class="ql-block">(石刻二龍戲珠活靈活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雕梁畫棟依舊在,曲終人去今非昨。行色匆匆看過殿堂亭閣,我開始尋找往日師專的蹤跡。寺院北邊的一堵高墻,擋住了我去探訪教室和宿舍的腳步,聽人講,師專搬到市里后,那里曾辦過一段時間工讀學校,后來也停辦了。兩座教學樓和兩棟并列的六排宿舍平房,人去屋空都在閑置。四十多年的春風秋雨,吹打沖刷了歷史的痕跡,留下的磚石建筑,任憑云卷云舒,默默守望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墻頭苔痕綠述說如煙往事)</p> <p class="ql-block">在寺宇的東側(cè),蒿草沒膝蛛網(wǎng)密布的幾排平房,那曾是師專的醫(yī)務室和閱覽室。課余時間,我經(jīng)常到閱覽室看文學期刊。那時候的盧新華的《傷痕》、張抗抗的《夏》、劉心武的《班主任》、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等小說,我都是在這個平房閱覽室讀到的。特別是后來成為中國作協(xié)副會長的張抗抗,出版了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有一大批讀者群。當時她的《夏》還在校園內(nèi)展開了討論和引發(fā)爭論?,F(xiàn)在回憶,止增笑耳。</p> <p class="ql-block"> ?。ㄔ瓐D書報刊閱覽室)</p> <p class="ql-block">古寺西側(cè)過一個月亮門,原是各個科系教室的辦公樓,現(xiàn)在房子不見痕跡,只有一池清波泛著微瀾,這里成為德惠寺院的放生池。從校門去教室和宿舍必經(jīng)之路上,那片文化墻硬硬地還在。當年我也與其他同學都曾在這面墻上展示一首首抒情詩。那時正值20多歲的年齡,還有一種青春洋溢激揚文字的奔放之情。</p> <p class="ql-block">(曾在這面文化墻上張貼多少詩詞作品)</p> <p class="ql-block">那棵古松300多年枝干虬勁綠色盎然,我們常在樹下讀書,縱談天南海北。畢業(yè)合影也在這里拍照的。我們是首屆大專畢業(yè)生,當時全市城鄉(xiāng)學校都缺少師資,機關也缺少人才。這批畢業(yè)生陸續(xù)成為教學骨干和機關有生力量。后來經(jīng)過工作歷練,首屆師專畢業(yè)生在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地區(qū)干起工作有聲有色,有的逐步擔負起領導崗位,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的古松見證這里往來成古今)</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17日師專中文78屆畢業(yè)生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5年冬季隨市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視察《文物保護法》,來到德惠寺,同行的市人大代表師專校友在當年學校辦公處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韶華易逝時光荏苒,從1980年暑期畢業(yè)參加工作,四十多年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青年,如今都退休賦閑靜觀夕陽。但也如同陸游的那句詩“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往事經(jīng)年可在,流年依舊追風。回望路程,我們刻苦讀書傾力工作,為時代謳歌,也為自己沒有虛度年華和碌碌無為而欣慰。</p> <p class="ql-block">  (珍惜歷史傳承文化)</p> <p class="ql-block">(到訪德惠寺院的校友都要探尋師專舊蹤)</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時值師專80中文班同學畢業(yè)20年在海棠山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老照片由同學楊廣發(fā)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