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慶都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境內(nèi),因上古時期堯帝的生母——慶都居住在這一帶,故此山用堯帝母親的名字命名。慶都山是唐堯的故居地,唐堯幼年隨母親慶都長期居住在這里,留有“供奉帝嚳皇后慶都之靈位 ”的唐代“靈源寺”遺址。慶都山山體不高,與附近山體沒有連帶,是一座孤立的小山,這里堯泉常年流水不斷。山上,古柏蒼翠;山下,堯母湖風(fēng)景秀麗。 慶都山下有一個小村莊——峪山莊村,這里是我的故鄉(xiāng),是我幼年、童年生活的地方(1955年—1964年)。小時候,村里的人將慶都山叫做“北坡”,我經(jīng)常與小伙伴們在山上玩耍,有時也跟在大人們后面在山上割草、放牧等。經(jīng)過近70年的人生風(fēng)雨,無論走的多遠、多久,我始終懷有對峪山莊村、慶都山(北坡)等家鄉(xiāng)一草一木難以拋舍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h3> <h3> 為了拍攝到家鄉(xiāng)的日出,我凌晨3:00起床,3:50分步行到山頂,這是我凌晨4:01分在慶都山頂拍攝的第一張弱光照片。皓月當(dāng)空,南水北調(diào)中線總干渠(遠處黃色燈光帶)、京昆高速公路(近處紅色燈光帶)繞山而過。</h3> <h3>太陽出來之前,弱光下遠眺群山、田野。</h3> <h3>4:59分,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h3> <h3> 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到宋代趙匡胤的《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h3> <h3> 慶都山頂觀看、拍攝日出的游客及攝影愛好者。天空晴朗時,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迎接紅日的升起,我凌晨3:50分到達山頂時,已經(jīng)很難找到絕佳的位置擺放三角架了。</h3> <h3>山頂景色一隅。</h3> <h3> 慶都山最高處的山頂廣場,上置堯帝像一尊,是歷來焚香祭拜游樂的必游之地。地面以九宮格的形制鑲嵌冀州、兗州 、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九州名字,代表堯帝德化四方,一統(tǒng)天下。這里為唐縣標(biāo)志性建筑,已成為唐縣的一張名片。</h3> <h3> 堯帝雕像后面的文字介紹,對堯帝的出生、原名、功德等進行了詳細說明。</h3> <h3> 被紅布掛滿的樹木,寄托著人們祭祀天地、溝通神靈、祈福消災(zāi)的愿望。</h3> <h3> 山頂平坦處的靈源寺,原為圣母寺,建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后改為壽圣寺,是唐代武則天為追念堯母慶都養(yǎng)育圣祖唐堯功德而修建。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武則天削發(fā)為尼,通過閱覽玄奘翻譯的佛經(jīng),對佛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挾高宗,在全國各地興建寺廟。當(dāng)時的大學(xué)士根據(jù)西晉黃埔謐《帝王世紀》中所說的“堯山,南十里是都山;都山,堯母慶都所居”,建議天后去尋根拜祖。大臣和陰陽先生在當(dāng)?shù)乜h令的帶領(lǐng)下,在此修建寺廟。先建堯廟,后建“壽圣寺”,后來又賜名“靈源寺”。靈源寺中現(xiàn)存武后供養(yǎng)的巨型佛經(jīng)碑五通。<br></h3> <h3> “靈源寺”原名“圣壽寺”,為唐朝皇家寺院。這里,古柏森森,湖光粼粼;寺中有井,下窺曉月,明朝砌成,原為五龍吐水泉,或井或塘。相傳八月十五,井中窺月,映現(xiàn)高僧念佛。晨鐘誦經(jīng),不絕于耳;古磬清霜,曉月當(dāng)空。 “靈泉曉月”為唐縣古八景之一。</h3> <h3> 從2001年開始,靈源寺擴大規(guī)模,恢復(fù)重建,2002年被保定市民族宗教局批準為正式宗教活動場所。2005年擴大重建的靈源寺建成開光,分東、西兩院,建成大雄寶殿、觀音殿、佛塔、寮房等建筑,如今信眾云集,香火旺盛,晨鐘送曉月,暮鼓伴香燭,千年古剎又現(xiàn)昔日景象。</h3> <h3> 恢復(fù)重建后的靈源寺大雄寶殿與周圍的山體、清晨的陽光相映成輝。<br></h3> <h3>靈源聽濤。</h3> <h3> 遙望峪山。在慶都山南側(cè),有一比慶都山高的山峰叫峪山。峪山海拔400多米,我的故鄉(xiāng)之所以叫“峪山莊村”,與此山密不可分。峪山和慶都山,當(dāng)?shù)卮迕穹謩e叫南坡和北坡,都是我小時候經(jīng)常玩耍、跟在大人們后面勞作的地方。</h3> <h3> 坐落于慶都山和峪山之間平緩的峽谷地帶正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fā)中。當(dāng)?shù)卣c相關(guān)企業(yè)聯(lián)手,擬將此地以“弘揚唐堯文化”為戰(zhàn)略定位,以“一代賢君、一座名山、一灣碧湖、一方山林”為核心的旅游產(chǎn)品體系,以提振當(dāng)?shù)氐泥l(xiāng)村經(jīng)濟。</h3> <h3> 慶都山上生長著大量的火炬樹?;鹁鏄涔爰t艷似火炬,入秋后葉色轉(zhuǎn)紅,是一種極富觀賞價值的樹種。</h3> <h3> 慶都山頂?shù)姆麻L城建筑很獨特,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游客。</h3> <h3> 慶都山古名又叫“黑龍頭”。此山周長約6公里,最高海拔220米,山頂開闊平坦,植被茂盛。舉目遠眺,四周山巒環(huán)繞,好似綠色圍屏,慶都山獨坐中心,蜿蜒盤踞,好似一條臥龍,頗具帝王之氣。</h3> <h3> 盤山路也為騎行愛好者創(chuàng)造了騎行上山的條件?!敖韼讲蛔岉毭肌?,佩服家鄉(xiāng)這位女同胞的體魄和毅力!</h3> <h3> 慶都山與峪山之間的堯母湖(小時候我們都叫“高昌水庫”),是以唐堯的母親命名的。相傳堯帝的母親慶都在這里生活時,經(jīng)常用這里的水洗衣、洗澡,也是靠這片水養(yǎng)育了一代賢德帝王。</h3> <h3> 堯母湖湖水總面積約100畝,一片碧波蕩漾,山銜綠水,水映青山,造就了慶都山的自然之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