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少年從軍記

風哥

<p class="ql-block">  我是1970年9月入伍的,當時我還未滿15歲,妥妥的一個未成年少年。</p><p class="ql-block"> 對!我就是當年讓人鄙視又讓人羨慕的“后門兵”!</p><p class="ql-block"> 后來有人說:“你就是為了逃避上山下鄉(xiāng)”才去當兵的。實際上我的同班同學要到1974年才開始上山下鄉(xiāng)。當時我不是少年天才,也沒有早熟跡象,根本不可能考慮到那么長遠??赡苡钟腥苏f:“你沒有考慮到,不等于你父母有沒有考慮到”。而實際上我的父母屬于那種萬事不求人,處處循規(guī)蹈矩的老實人,不但沒有幫我“開后門”,當知道我要去當兵后還極力反對!理由是我年齡太小,生活都不一定能自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圖是原成都軍區(qū)八一小學的大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從小就想當兵,</span>估計是受生長環(huán)境影響。當年我第一次上小學就讀的是成都軍區(qū)八一小學(這個學校1964年撤銷了),所有同學的家長都是軍人,回到家里,所有的發(fā)小家長都是軍人,小時候玩得最多的集體游戲就是“打游擊”,加上那個年代大量的革命英雄主義教育,還有特殊年代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的政治環(huán)境,所以在我幼小的心里,唯一的理想就是當解放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的一天,我父親的一個戰(zhàn)友來到我們院子,正好沒有一個大人(都去上班了)。他就問我:“你們院子里還有哪些娃娃想當兵?”,我說:“我”,他說:“讓你爸爸給我打個電話或者寫個條子,我給你辦”。我父親回家后我就告訴他,結果他不同意!沒辦法,第二天我跑去找到那個叔叔,撒謊道:“我爸爸同意我當兵,他說就不給你打電話了,你給辦理就行了”。就這樣我順利的當兵了!</p><p class="ql-block"> 離家的那一天早上起床,我告訴父母我今天就當兵去了,然后把衣服全部脫了,只留下一條短褲和一件背心(當時是夏天天氣很熱),給他們說今天穿軍裝,其他的都不要了。也許他們都忙著去上班,也許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我能去當兵 反正沒有人理我!所以,我當兵那一天其他戰(zhàn)友都有家人相送,唯有我一人沒有人送。</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穿軍裝的第一張照片,當時一個月只有6元津貼,舍不得!只照了一張半寸的單人照(已經(jīng)找不到了)和這張與戰(zhàn)友合影一寸照。 </p><p class="ql-block"> 我們同一天入伍的戰(zhàn)友有八個人,就在穿上軍裝的當天,部隊就把我們送到了位于新津機場旁邊的農場,屬于我們團的炮連,我光榮地成為一名穿軍裝的農民。</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以后,有人說:“你們當兵比當知青好”!這種說法不準確。實際上當時當兵沒有對未來的心理負擔,而當知青就有。但是當兵的干工作必須服從命令,這是強制性的,而當知青有對未來不確定的心理負擔,但是干工作全憑自愿,沒有人強迫,除非是被管制對象。</p> <p class="ql-block">  在部隊農場工作期間,除了喂豬、喂馬和放鴨子沒有干以外,基本上把農村當時的農活都干了一遍。我們新入伍的八個戰(zhàn)友,只有兩個當過知青的受過表揚,其他六個人基本上都是受批評的。人家挑大糞滿滿一擔,走得大步流星,我們只能挑半桶,走得搖搖晃晃。</p><p class="ql-block"> 讓人感觸比較深的是當?shù)氐霓r民生活很困難!一次我們安排100多人挖紅薯,結果當?shù)剞r民來了好幾百人跟在我們后面,還不停地給我們做工作:“解放軍不要挖那么干凈嘛”,他們在我們挖過的地里不停地尋找漏網(wǎng)之魚。</p> <p class="ql-block">  我在農場只工作了兩個多月就被調到團部搞基建。離開農場時,炮連我的班長送給我這么一個筆記本。</p> <p class="ql-block">這是原我們團的團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隨著我們團1971年新兵的大量到來,我們這批陸陸續(xù)續(xù)參軍的“后門兵”絕大部分都集中到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xiàn)在的電子科大)。這里是我們部隊的新兵團,我們在這里重新參加新兵訓練。</p> <p class="ql-block">  1971年2月,隨著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我被重新分配到一營機炮連。我們連屬于分散執(zhí)勤的連隊,基本上是一個班在一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是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qū)茶店鄉(xiāng)的原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戰(zhàn)備發(fā)射臺,對外稱309。當年這里只有一個電臺工作人員,其余人員全部是負責警衛(wèi)的解放軍戰(zhàn)士。過去這里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設備保養(yǎng),并且每周開機一次測試設備信號發(fā)射效果。實際上每次開機發(fā)射后,周圍幾公里范圍之內所有收音機就只能接收這一個臺的信號,其他電臺都不可能再收聽到了。</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龍泉驛區(qū)的茶店鄉(xiāng),當年叫茶店公社。過去成渝公路沒有開通時,從成都通往重慶的官道就從這里穿鎮(zhèn)而過?,F(xiàn)在這里是改造后的場鎮(zhèn),以前這里只有用石板鋪成的小路,而且有很多上下坡的梯坎,只能挑擔子或抬滑桿通行,根本不可能通汽車,就是過去那種雞公車(獨輪車)也不能通行。</p><p class="ql-block"> 那個充滿臺階的小路,就是最早通往簡陽縣石橋鎮(zhèn)的官道,也是從茶店鎮(zhèn)到309的必經(jīng)之路。</p> <p class="ql-block">  這個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山泉鄉(xiāng)的是原冶金部的技術檔案館,對外稱521,它的核心區(qū)域坐落在一座U型山脈的中間。以前是用鐵絲網(wǎng)把整個U型山脈全部圍起來的,現(xiàn)在改用了磚墻。這個U型山脈因為戰(zhàn)備需要被挖出一個山洞,可以并排通行兩輛過去那種解放牌汽車。</p><p class="ql-block"> 在70年代,這里除了負責警衛(wèi)任務的解放軍戰(zhàn)士外也只有一個工作人員,而設施設備卻很好。有一輛北京吉普越野車,還有一輛北京130小貨車,另外還有電視機等。主建筑是一座青磚青瓦、木地板和木天花板的兩層樓的老建筑。天氣好的時候,站在這里可以看到成都無縫鋼管廠的那幾根煙囪。</p> <p class="ql-block">  這是現(xiàn)在的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山泉鎮(zhèn),照片中上坡的方向就是由龍泉鎮(zhèn)通往521的方向。同樣,過去成渝公路沒有開通時,從成都通往重慶的官道也從這里穿鎮(zhèn)而過,以前這里只有用石板鋪成的小路,而且有很多上下坡的梯坎,只能挑擔子或抬滑桿通行,根本不可能通汽車,就是過去那種雞公車(獨輪車)也不能通行。</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原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戰(zhàn)備接收臺,對外稱504,后來改成了省軍區(qū)通訊訓練基地。以前這里同茶店鎮(zhèn)的309共有一個工作人員,其余都是負責警衛(wèi)任務解放軍戰(zhàn)士。</p> <p class="ql-block">  這是504唯一留下來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成渝公路22公里處 ,右邊往下走的那條路就是通往504的。</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原成都警備區(qū)的軍械庫,后來改成教導隊,改革開放后又改成友誼射擊俱樂部,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部拆除。</p><p class="ql-block"> 這個位置位于原三圣鄉(xiāng)場鎮(zhèn)(高店子)附近,對外稱糧豐頂。現(xiàn)在大概位于三環(huán)路外側,卓錦城后面靠驛都大道一側。因為城市發(fā)展,現(xiàn)在沒有任何參照物了。</p> <p class="ql-block">  糧豐頂?shù)臓I房。</p> <p class="ql-block">  營區(qū)內的山包下有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先后在309、糧豐頂和熱電廠一個班的湖北戰(zhàn)友,2022年春在成都。</p> <p class="ql-block">  當年,帶武器帶背包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  1972年初,我們奉命換防到成都熱電廠擔任警衛(wèi)任務。</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年熱電廠給我們發(fā)放的春節(jié)慰問品。</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熱電廠廠區(qū)已經(jīng)全部拆除。這是從跳蹬河橋頭向原廠區(qū)拍攝的照片,照片左上方就是原來的廠區(qū)。</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現(xiàn)在的跳蹬河橋頭向鋼管廠方向拍攝的照片,沙河上面遠方的三孔橋,就是我和戰(zhàn)友合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個紅袖套是成都警備區(qū)參與社會執(zhí)勤時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  這個地方是原省公安廳看守所的地址,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部拆除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團在1976年,把正在市公安局看守所和省公安廳看守所執(zhí)行看守任務的兩個連隊改成了武警中隊。這個時間比80年代省武警總隊成立接近提前十年,所以有人說,我們是文革后武警的爺爺。</p> <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退伍了,脫下了綠色軍衣,離開我十分懷念的綠色軍營。至今我仍然記得離開部隊時我們首長說的那句話,“你們要退伍不褪色,離隊不離崗,轉業(yè)不轉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