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聽曹宗讓講駱駝客的故事</b></h3> 續(xù):古代駝道上的那些故事(上) <b>(9)騸駱駝</b><div><br>“騸”即閹割。入冬以后駱駝開始發(fā)情,三歲左右的兒駝(公駝)便開始青春騷動了。騸駱駝就是對絕大多數(shù)兒駝進行閹割手術,被“騸”了的兒駝也稱騸駝,極少數(shù)不做“騸”的兒駝稱公駝(種駝),留下繁殖后代,騸駝是商貿運輸?shù)闹髁娂催\輸駝。</div><div><br>騸駱駝有某種儀式感。首先要選擇黃道吉日,在糞場、圈場附近選擇具體的做“騸”地點,做“騸”時現(xiàn)場不得有女性。其次要在做“騸”地點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點燃柴火,上面堆放或干枯或鮮活的柏樹枝葉,增加煙氣量和濃度,以驅趕蚊蠅、昆蟲。河西走廊一帶的民眾,對于柏樹枝葉燃燒產生的煙氣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在祭天地、敬神靈儀式中“敬香”“上香”,一般用柏樹枝葉生煙。傳說只有柏樹枝葉的特殊煙香氣才能帶著凡人的某種夙愿直通上蒼,禱告神靈,以實現(xiàn)愿望。騸駱駝點燃柏樹枝葉生煙,自然是祈禱被“騸”后的駱駝能夠早日康復。再次是熬制花椒水,為做“騸”的工具、用品消毒。最后便是騸駱駝了。</div><div><br>煽駱駝時,需要把駱駝五花大綁,多人摁住,由做“騸”經驗豐富的駝把式實施,大體有三種騸法,燙騸,抽騸,扎騸。<br>曹宗讓在講述騸駱駝的過程中,始終咬著牙關,撇著嘴角,可以看到他顴骨肌肉在不停抽動,“殘忍的很!提不成……”曹宗讓身體前傾貼近筆者小聲說道。</div><div><br><b>(10)放駝歌</b></div><div><br>“放駱駝上了路,走過了戈壁灘。丟父母拋妻兒,我受苦又挨餓。早撈飯那個晚米湯,肚子餓的咕嚕響。你說我這個放駱駝,是不是個好營生?”……這是曹宗讓從老駝客哪里學來的放駝歌《放駱駝》,當時他放駱駝的情景也不過如此,足見牧人放駱駝的艱苦生活?!啊鐡骑垺褪窃绯砍砸活D黃米干飯,‘晚米湯’就是晚上只能喝一頓米湯,中午只能肚子餓得咕咕響。”曹宗讓說。</div><div><br><h1><b>02</b></h1></div><div><b>訓駱駝</b><br><br></div><div>騸駝四歲后就能夠組鏈(11峰駱駝組成一鏈)運輸了,在組鏈之前,必須對其進行穿鼻棍、操臥、搭馱子等訓練。</div><div><br>沒有馴服前的駱駝叫“生駝”,生駝不讓人接近,更不聽使喚,那些騸駝必須對其馴化。馴服后的駱駝叫“熟駝”,溫順、聽話,在商貿運輸中常載重要物品或供駝客騎乘。</div><div><br><b>(1)穿鼻棍、戴籠頭、系韁繩</b></div><div><br>穿鼻棍:穿鼻棍即在駱駝鼻骨上穿一截木棍。穿鼻棍時需要在駱駝四肢上綁上繩索,兩人前后拉繩使其倒地,捆住四肢,多人將其身體、頭摁倒在地上進行。</div><div><br>鼻棍由灌木根、拐棗根、白刺根制成,中指粗細、長約12公分左右;一端粗、自帶鉚;另一端稍細、或帶鉚、或端部刻凹槽亦或鉆孔,方便日后系韁繩。穿什么樣的鼻棍,取決于就地取材和制作的樣式。穿鼻棍時,用花椒水消過毒的骨制錐子或燒紅了的鐵質錐子從駱駝上唇、經鼻軟骨穿通,再將抹上植物油的鼻棍穿入其中。穿好鼻棍后,在創(chuàng)傷處用花椒水沖洗,以防感染?!肮嗄靖?、拐棗根、白刺根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再加上花椒水消毒,傷口不會感染?!辈茏谧屨f。</div><div><br>穿鼻棍的殘忍僅次于騸駱駝,駝客們從駱駝的嘶叫聲中可以體會到其疼痛與痛苦,但這些都是是不可避免,沒有辦法的事情。曹宗讓講述到這里時,不斷搖頭,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很痛苦的樣子。</div><div><br>戴籠頭:用麻繩、皮繩、毛繩、布繩或尼龍繩盤成的籠套戴在駱駝的頭上稱帶籠頭。戴籠頭與穿鼻棍同時進行。</div><div><br>系韁繩:系在籠頭或鼻棍上的繩子叫韁繩,系在籠頭上的韁繩叫籠頭韁繩,系在鼻棍上的韁繩叫鼻棍韁繩?;\頭韁繩約拇指粗細、長3-5米,用于人拉、樁栓駱駝之用,或運輸組鏈時將駱駝兩兩相連當鏈子用。鼻棍韁繩主要用在人牽引駱駝或馴服駱駝的環(huán)節(jié)。</div><div><br>鼻棍韁繩不是一次性系好,一般情況下,在鼻棍穿好之時,因駱駝鼻骨、上唇肌肉創(chuàng)傷需要恢復,故先在鼻棍上系長約20公分左右的細繩。這樣做,一方面是讓駱駝及早適應鼻棍帶韁繩的感覺,另一方面短繩的自然搖擺可以防止駱駝上唇、鼻骨肌肉創(chuàng)傷在恢復時將鼻棍包緊、包死。倘若包死了,就會造成日后籠頭韁繩換鼻棍韁繩后的拉、栓、鏈時造成再次創(chuàng)傷,也就是說駱駝初次被人用韁繩拉時,使用的是籠頭韁繩。倘若初“騸”后即用鼻棍韁繩,就可能造成那些桀驁不馴的駱駝,在試圖掙脫韁繩束縛時拉斷鼻梁、撕裂上唇。鼻棍韁繩有短繩換長繩就到了操臥訓練之時?!榜橊勯L著兔唇,如果再把鼻子拉豁,咋見人哩!”曹宗讓瞪著眼睛說。</div><div><br>穿好鼻棍、戴好籠頭、系好韁繩后即開始調訓駱駝了。</div><div><br><b>(2)牽引</b><br><br></div><div>牽引訓練就是人拉著籠頭韁繩引導駱駝做前行、轉圈、拐彎、停、走訓練。<br>初訓“生駝”用籠頭韁繩,既可防止駱駝鼻部受傷殘,又可拉近駱駝與人之間的距離。牽引訓練既可以是人拉著駱駝行走,也可以將“生駝”的韁繩與“熟駝”的韁繩鏈在一起。</div><div><br>在人拉式訓練中,若“生駝”不受韁繩牽引,試圖掙脫而無法實施訓練時,就會把“生駝”的一只前腿和籠頭用一較粗的短繩鏈起來,使其無法奔跑、掙脫,只能慢慢前行。“若仍不湊效怎么辦?”“好辦?。“亚昂笸扔美K子鏈起來,看它往哪里跑!”用如此等等的手段調訓7-10天,駱駝就乖巧了,不怕人了,就可隨時牽引。</div><div><br><b>(3)操臥</b></div><div><br>操臥就是讓駱駝按人發(fā)出的“操!操!”口令以跪臥的姿勢臥倒。臥倒是方便人給駱駝搭載貨物,臥跪姿勢便于駱駝負重后再站起。</div><div><br>訓練駱駝操臥時,訓駝人垂直向下拉鼻棍韁繩,并發(fā)出“操!操!”口令,由于鼻棍是穿在駱駝鼻子上的,下拉鼻棍韁繩時駱駝會感到鼻部疼痛而低下頭顱,疼痛難忍時會雙膝跪地,后腿收縮臥地。若有拒不低頭操臥者,則在駱駝脖子上搭上繩索,穿過前、后腿向后拉,配合“操”的口令,強迫其跪臥,如此反復訓練后,當人拉住韁繩、喊出“操”口令后駱駝會自行跪臥。</div><div><br><b>(4)搭馱子</b></div><div><br> “馱子”指已封裝、捆綁好,經駝峰之間、搭在駱駝脊梁兩則的貨物。</div><div><br>搭馱子訓練是指訓練駱駝操臥后,在其背上搭載貨物的訓練,也是駝運前的適應性訓練。訓練初期,一般不給駱駝背鞍子,只在駝峰間搭載40公斤左右的沙袋,待駱駝適應馱馱子后再備上鞍子,逐漸加碼沙袋的重量直至100公斤左右。對“賊駱駝”們訓練搭馱子就得備上鞍子、綁住馱子,因其性子烈,爬起來就前蹦后踢尥蹶子,直至把馱子撂在地上撒歡而去?!斑@樣的駱駝就重罰!除已搭馱子外,另用長繩在其鞍子上再鏈上25公斤上下的沙袋拖在地上,跑去吧!看你能蹦跶幾下,一會兒工夫身上就出汗了,蔫了!兩三天就馴服了。駱駝一旦出汗就沒力氣了?!睋?jù)曹宗讓講,沒有馴服不了的駱駝,他們的訓練手段、花樣可多著呢!</div><div><br><b>(5)考水</b></div><div><br>考水就是訓練駱駝的耐渴能力。駝運之前,一定要對駱駝進行考水訓練??妓畷r,一連7天不讓喝水,第八天飲一桶水,這樣反復考3次以上。經考水的駱駝既能耐渴,也能抗病,耐力極強。</div><div><br><b>(6)上鏈</b></div><div><br>“鏈”是組成駝隊的基本單位。上鏈就是訓練駱駝組鏈走路的規(guī)矩。曹宗讓所在的駝隊11峰組一鏈共4鏈。在駝道上,駝隊由駝把式掌管,每鏈配一名駝客拉駱駝,駝隊共計49峰駱駝。<br>駝道不只是平坦的戈壁,翻沙丘、越高山、穿林道是經常的事。駝隊遇崎嶇、險峻的特殊路段時,就得提醒駱駝守規(guī)矩。在駝道上行走,兩兩駱駝不得并列前行,必須“一”字形排開,后面駱駝的頭不得超越前面駱駝的屁股,以防遇崎嶇、狹窄山路兩峰駱駝并行。</div><div><br>上鏈訓練有兩個步驟:一是將“生駝”的鼻棍韁繩鏈在“熟駝”的鞍子上,駝客拉著“熟駝”走走停停,如此反復;在“?!钡耐瑫r駝客發(fā)出“嗷!嗷!”口令,“熟駝”停,“生駝”即停,停下后若“生駝”的頭部超越“熟駝”的屁股,駝客就會進行調整,并多次發(fā)出“嗷!嗷!”口令進行固化。二是在“生駝”后面再鏈一峰“熟駝”組鏈進行下坡訓練,在下坡時駝客不時發(fā)出“倒!倒!”的拖腔口令,提示駱駝按規(guī)矩、小心行走?!啊祚劇慨斶M入崎嶇的山路,只要聽到‘倒!倒!’口令,就會拉開距離、昂起頭顱、降低重心、緩慢行走。”訓練“生駝”時,由于有前后“熟駝”的制約,在數(shù)次反復訓練下,“生駝”就能聽懂口令了?!拔易ニ髦ㄋ妓髦橊劦闹巧滔喈斢?-3歲的小孩,能不能馴服就看人的耐心了!”曹宗讓帶著肯定的語氣。</div><div><br><h1><b>03</b></h1></div><div><b>走駝道</b></div><div><br>駝道指駝隊商貿交易的線路、道路。</div><div><br><b>(1)起場</b></div><div><br>駝隊從起點出發(fā)或從終點返回的時間節(jié)點叫起場。中途會有多個卸馱子休整的客棧,從每個客棧啟程也叫起場或叫啟程。</div><div><br>起場有講究,一是將不同的貨物用口袋、褡褳盛裝或用繩子捆綁分成一個又一個的駝子。二是每一鏈的駱駝要強弱搭配,以分裝不同價值、價格的貨物。三是搭配每一鏈每一峰駱駝的馱子,并按鏈子一一擺開。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計劃好,要把重要的那些馱子搭給溫順而強壯的駱駝,并將其分散到不同的鏈子中以防遇到不測之事而失去所有貴重貨物。“起場的日子是看好的黃道吉日,準備工作必須在前一天做好,第二天起個大早,給第一峰駱駝搭好馱子,前面放一推柴火,起場了……”曹宗讓揚起右手自豪地說。</div><div><br><b>(2)駝道</b></div><div><br>巴彥淖爾市既是交易商品的貨源地,也是東西商貿的中轉站。這一帶有豐富的皮毛商品可供哈藤套海綜合林場收購再交易。馬廠長的駝隊由于有盧向前等諸多民勤人在此搞副業(yè),綜合林場也就成為民勤、古浪一帶農副產品、鹽等商品的交易場所或貿易中轉站。</div><div><br>曹宗讓所屬的駝隊會在每年的寒露時節(jié)從哈藤套海綜合林場起場,向東北方向沿隆盛合、二道橋、三道橋、沙海、烏蘭特后旗、狼山、烏梁素太、巴音花、大佘太、包頭、石拐、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至達呼和浩特進行貿易活動。綜合林場在呼和浩特有專人負責集散貿易物資,駝隊卸貨休整幾天后便又會馱著新的貨物沿原路返回林場,期間,會卸下一部分在巴彥淖爾交易的商品,經休整再搭運上河西走廊交易所需商品,沿西南駝道經查干蘇、磴口縣、吉蘭泰、宗別立、石嘴山、巴潤別立、吳忠、中衛(wèi)、靖遠運往古浪、民勤一帶的大宗商號進行交易。</div><div><br>每一年,曹宗讓回到家鄉(xiāng)民勤都是春節(jié)將至,跑乏了的駱駝會就近放牧。過了正月十五,駝隊又將會馱著少許商品和農作物的種子抄近道穿騰格里沙漠、經阿拉善左旗直達哈藤套海。</div><div><br>“五十多年過去了,有些事似乎是昨天發(fā)生過的,但就是想不起來了?!辈茏谧屨f。但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每一次講述都會在不經意間夾著一些蒙古語。我們還能夠從他的講述中看到:蒙古人的大方、直爽、仗義;劃拳實在,喝酒痛快,待人熱情;喜歡聽《三國演義》《水滸傳》、民勤小曲。能夠從他“差點成為馬尚布達萊的漢族女婿”的表情、語言、語氣中感受到他那濃濃的蒙古族情結……</div><div><br>時代在飛速發(fā)展,往昔難行的駝道已被高速公路、鐵路所替代,奔跑的汽車、飛馳的列車、穿梭的人影游動于其間,在古老的駝道中鳴響出一曲交響樂,述說著民族融合的歷史,傳遞著舊貌換新顏后的喜悅,鼓舞著絲綢古道上的人們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div><div><br>曹宗讓老先生曾說:“現(xiàn)在的我,既是民勤駱駝客的省級傳承人,也是民勤民歌省級傳承人,又是民勤皮影戲市級傳承人?,F(xiàn)在,國家給我們養(yǎng)老金、傳承費,衣食無憂。今后,我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養(yǎng)好身體,做好傳承工作,享受眼前的幸福生活?!?lt;/div><div><br>歲月無情,2019年冬,曹宗讓老先生帶著拉駱駝時烙下的滿身病痛不幸辭世,離我和他最后一次促膝長談還不到兩個月,視為補記。</div> 作者聲明:本文發(fā)表于2020年11月3日《中國民族報》(文化周刊);11月8日《中國民族報》(文化周末)轉載。 點擊微信公眾號“ <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UxOTU3Mw==&mid=2247483668&idx=1&sn=1da159d6ae2d27cc659855496c8410e6&chksm=90805c2ea7f7d538e9e8897c25c23ed08cbd6b6381c6a9575e55da0e2e4b470453e6ed7361b7&token=1272653813&lang=zh_CN#r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藝術人類學田野與實踐工作坊</a>”可閱讀全文。 如果鏈接打不開,可用微信掃描下面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閱讀本文或更多文章。 <h5>(本文作者系河西學院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主持甘肅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河西曲藝傳承創(chuàng)新基地、河西走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項目-多民文化交流互鑒背景下的河西古代音樂史及研究(項目編號:20XJA760004)階段性成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