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其眾多的文物古跡,拜占廷式、巴洛克式的建筑,珍貴的繪畫作品,蜿蜒的水巷和運河風光,令世界各國游客向往。 窮游錦囊上說,在威尼斯,你不需要特意尋找某一條路或某一個景點,隨心情游走就是欣賞威尼斯風景最好的方式。確實是這樣,因為威尼斯處處是景。 <h1> <font color="#ed2308"><b>不可復制的威尼斯水城風景</b></font></h1> <font color="#ed2308"><b> 圣馬可廣場</b></font> 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上有總督府,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圣馬可大教堂,有紅色四角形主體的鐘樓,新舊市政廳,圖書館。<br> 圣馬可大教堂 總督府 廣場的三面是二三層的建筑,將廣場圍起來。建筑設計都是雙層拱廊結構,古典式柱子,頂部雕花。建筑都以發(fā)券為基本母題,做水平劃分。屋頂統(tǒng)一裝飾,整齊的水平伸展。長長的拱廊,優(yōu)美延展,一種秩序美。拿破侖稱贊它“是歐洲最美的客廳”。 鐘樓,98.6米高 <font color="#ed2308"><b>登上鐘樓俯瞰威尼斯主島風光</b></font> <font color="#ed2308"><b>圣喬治馬焦雷島</b></font> 在圣馬可廣場往海面上看,一座小島漂在海面上,紅色鐘樓與圣馬可廣場上的鐘樓好像是姐妹,綠色圓頂教堂,白色的正立面,科林特式的圓柱支起三角形的正立面,它就是被稱之為“水邊的貴婦人”的圣喬治馬焦雷教堂,小島以這個教堂命名。島上的景色與圣馬可區(qū)形成對景。它也是威尼斯的海上標志,從海外來的船遠遠就能看見它。 圣喬治馬焦雷教堂,建于1566年,是座修道院。 教堂正面 <font color="#ed2308"><b> 里亞托橋</b></font> <font color="#ed2308"><b> 大運河夕陽</b></font> 傍晚,夕陽西下,灑向水面波光粼粼,兩岸的古典建筑鍍上暖光,這應該是威尼斯最經典的光影了。在威尼斯的兩天,一直盼著夕陽,可惜沒遇上,只好PS兩張了。PS技術不好,不能跟真正的夕陽美景比。 <font color="#ed2308"><b>貢多拉游船 </b></font><div> 人工劃的小船。船的造型是兩頭上翹,船身漆成黑色,做了些裝飾。一船最多可載客6人。船小靈活,穿行于窄小水巷,犄角旮旯,漫游水城。劃船的都是男士,統(tǒng)一著橫條紋裝。以前船夫還會在劃船時唱歌,幽幽小巷,紅磚老宅,小橋流水,時光仿佛靜默。我乘貢多拉,船夫看我是東方面孔,就說,馬可?波羅,China. (哈哈)</div> 與里亞多橋相連的一個菜攤,魚、蝦非常新鮮,紅色地中海蝦是這里的特產,超級鮮,鮮!因沒有條件燒,買了幾只紅蝦,用自帶的迷你電鍋,鹽水煮了。 <font color="#ed2308"><b>玻璃島</b></font> 威尼斯有許多離島,其中最出名的是玻璃島、彩色島和利多島。<br> 玻璃島。十二世紀時,威尼斯是世界玻璃制造中心。政府為了壟斷玻璃制造技術,把玻璃藝人集中在與威尼斯隔海相望的慕拉諾島上。那時,玻璃屬于高檔商品,掌握此技術的人為高技術保密人士。至今島上的手工玻璃制造工藝舉世聞名。你能想到的千奇百怪的生活物品,師傅們都能在剛出爐的玻璃原料上,神奇地打造出來。<br> <font color="#ed2308"><b> 彩色島</b></font> 是漁港,富有悠閑度假的氣息。島上的居民都將房子刷成了鮮艷的色彩,陽光照耀下,更加的亮麗奪目,充滿浪漫氣息。 我去了威尼斯后,發(fā)現除了美麗獨特的風景,威尼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擁擠不堪的水城</b></p> 我們7月17日中午到了威尼斯,入住后,馬上去心儀已久的圣馬可廣場。一出門,街上的游人就非常多,有點摩肩接踵。等到了圣馬可廣場,人就更多了,多到想照張周圍人少的照片都難。進入圣馬可教堂要排隊,登鐘樓要排隊。打小旗的旅游團非常多,散客也多,整個圣馬可廣場都被人占滿了。拿破侖對圣馬可廣場有一句評價:它是歐洲最美的會客廳。可是現在會客廳真是人滿為患。威尼斯主島的房子不是旅店就是商鋪,而且一家挨著一家。走進小巷,也全是人。威尼斯主島的商鋪真是太多了。我住在火車站附近,出門是一條小街,街上除了商鋪,還擺了許多臨時攤床,僅留出一窄條路供人走。如果將商鋪關掉一些,主島會好些,起碼不會讓你抬眼看到的就是商鋪。 <font color="#167efb"><b> 第二、走著走著就迷路了</b></font> 威尼斯主島上的街巷都非常窄,而且多。雖然有一條運河可以確定方位,但運河邊不是都有路,沒有路時,就要拐進小巷,一進入小巷,方向感就消失了。在威尼斯要想不迷路,很難。小巷子里的路標指示牌較少,簡單的圖示沒有,房多路窄,看哪都差不多,怎么確定方向? <font color="#167efb"><b> 三、船只超多剎風景</b></font> 威尼斯主島沒有汽車,公共交通全部靠船。有一種小型的運輸船,大約能坐幾十人,被稱作水上巴士,是人們乘坐較多的交通工具,很方便,在運河上跑。還有被稱作出租車的僅能坐幾個人的船,這種船票價很高,坐的人少。但船主為了招徠生意,就不停地在河上跑。此外,就是旅游性質的貢多拉,主要在小巷子的水道里運行。還有運送各種物資的小型船。除了這些船,還有大型游輪也??吭跒a湖里。威尼斯旅游,船運收入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各個船家都在爭這塊肥肉。于是,在運河上,就出現大船、小船爭相做生意的狀況,競爭激烈。貢多拉可乘6人,船票分為80歐、120歐和160歐。我們兩個人,乘一條船不劃算,想找人拼船,可是在船站,有一個像小頭目樣的人,很霸道,堅決不讓我們拼船。<br> 現在的威尼斯,河面上船只非常多,很剎風景。尤其是大型游輪??吭跒a湖,掀起的浪潮使威尼斯的建筑侵蝕更加嚴重,加上游輪帶來的污染。但威尼斯并不拒絕,因為每年1500艘游輪的停靠能給當地帶來5億歐元的收入,太可觀了。針對這一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令要求威尼斯整改,否則將失去“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br> <font color="#167efb"><b> 第四、不堪重負的水城會消失嗎?</b></font> 爆滿的游客,超多的船只,增多的污染,讓水城不堪重負。在威尼斯,看到很多建筑墻基部位紅磚酥脆,墻面粉化,凹凸不平,建筑受海水的侵蝕很嚴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威尼斯受到的威脅在加重。有統(tǒng)計,自十九世紀以來,威尼斯的海平面已上升30厘米。圣馬可廣場每年要被水淹上百次(1900年代,是10次)。<br> 繼續(xù)下去,有朝一日,威尼斯是否會消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威尼斯,如不改善狀況,將取消“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但這會管用嗎?游客會減少嗎?<br><br> <font color="#167efb"><b> 不可復制的威尼斯還能堅守多久?</b></font> 威尼斯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