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華山位于安徵池州,是中國著名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國家5A景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2019年4月1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公告,批準(zhǔn)九華山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p><p class="ql-block">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面積120平方公里,除了山腳下的大愿文化園外、主要包括山上的九華街區(qū)、閔園景區(qū)、百歲宮景區(qū)、天臺景區(qū)、花臺景區(qū)等幾個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九華山作為佛教圣地,不但佛教文化深厚,而且秀麗的自然風(fēng)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旅游觀光。</p> <p class="ql-block">九華山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跡眾多,據(jù)說,在“九華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一共有多達(dá)99座大大小小的寺廟。</p><p class="ql-block">半路上,我們拐進一道小道,經(jīng)過西天寺、參拜游玩萬福寺,老虎洞不知道有多遠(yuǎn),沒敢去,怕時間不夠。</p><p class="ql-block">比預(yù)期的要快,不一會,就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陡峭的山巖頂部,那些大小不一的寺廟建筑群,就是百歲宮。</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百歲宮始建于明代,坐落于九華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巔,原名叫做摘星庵,又名萬年禪寺,是全國重點寺院。</p><p class="ql-block">百歲宮大門口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p> <p class="ql-block">著名而神密的百歲宮,百歲宮中最大的看點,就是供奉于宮中的明朝無暇禪師的肉身菩薩。</p><p class="ql-block">肉身,又稱全身舍利、肉身菩薩等,指已經(jīng)得道的高僧,在圓寂后肉身不腐,被弟子信眾供奉,繼續(xù)教化人間的十分完整的遺體人像。</p><p class="ql-block">明朝無暇禪師,于110歲圓寂。在九華山修持40余載,用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八十一卷,費時20余年。為后世留下血經(jīng)珍寶,如今仍珍藏在九華山博物館內(nèi)。圓寂3年后肉身不腐,被崇禎皇帝敇封為“應(yīng)身菩薩”(寺內(nèi)嚴(yán)禁拍照,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百歲宮上下共五層,整個建筑把山門、大雄寶殿、肉身殿、庫院、僧舍、客堂等融為一體,坐落在巨大的巖石上,寺內(nèi)寺外都可以看到裸露的巖石。</p><p class="ql-block">站在財神殿前俯瞰九華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離百歲宮不遠(yuǎn)處的“財神殿”, 樓上是五百羅漢堂。</p> <p class="ql-block">聽說這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臺、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為巍峨壯觀。</p><p class="ql-block">在百歲山上遠(yuǎn)眺天臺山、十王主峰,只見群山挺立、奇峰羅列、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從百歲山下來,進入九華街見到的第一座寺廟就是祇園禪寺。祇園禪寺是國家重點寺院,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jīng)樓等十余座單體建筑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筑,也是九華山規(guī)模最大的寺廟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院依山而建,黃墻灰瓦、飛檐翹角、大殿樓閣、雕梁畫棟、結(jié)構(gòu)精巧。</p><p class="ql-block">祇園禪寺名聲在外,晨鐘暮鼓,佛事活動繁多,法堂、禪堂、念佛堂內(nèi),每天香燭繚繞,佛燈普照,木魚聲、誦佛聲,刻刻不停、不絕于耳。</p> <p class="ql-block">作為佛教名山,九華山香火自然很旺,在九華山所有的寺廟中,都可以免費領(lǐng)取三支香,對于九華山“免費上香”的作法,廣大信眾和游客朋友們都深感崇敬,九華山果然名不虛傳,不愧是真正的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九華街,實際上是一座山上的村鎮(zhèn),是九華山的中心,古鎮(zhèn)內(nèi)、大道旁,到處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寺廟,賓館、客棧、飯館、商店、超市等,教徒信眾和游客可以在此休息、住宿、吃飯(山上的東西肯定比山下的貴),并以此為起點,朝山禮佛或游山觀景。</p> <p class="ql-block">一棵參天大樹下,有一口“太白井” ,據(jù)說是李白來九華山時取水的地方,旁邊有太白書堂、太白茶樓。</p> <p class="ql-block">九華街地處九華山的半山腰,是九華山的核心景區(qū)、香客游人集散中心,是九華山人文景觀薈萃之地,有天上街市之稱。周圍群山環(huán)抱、青山疊翠、四周寺廟林立、商鋪民宿眾多、游人如織,僧俗共處。</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是九華山道場的開山祖寺,始建于東晉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重建于唐代,后屢遭損毀,現(xiàn)存建筑最老的為十九世紀(jì)末重建而成,寺門前一對飽經(jīng)風(fēng)雨剝蝕的石獅,據(jù)說是唐宋遺物。</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現(xiàn)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集中展覽的書畫法器有千余件。其中有明崇禎、清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御賜的匾額,明神宗皇帝頒賜的《藏經(jīng)》,無暇和尚花28年,用自己的舌血調(diào)研銀粉書寫的《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有傳說是金地藏王穿過的僧靴和使用的寶印,還有宋代和元代的巖紅瓷和青藍(lán)瓷缽,以及從緬甸傳入的仰光大金塔模型、梵文貝葉經(jīng)等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前的放生池和廣場上放養(yǎng)的鴿子</p> <p class="ql-block">單獨行動已近4個多小時,時間緊迫,很多文物顧不得細(xì)看,一晃而過,就急勿勿離開化城寺,趕著去和大部隊會合。</p><p class="ql-block">曾去過山西的五臺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貴州的梵凈山,這次又來到九華山,這一輩子,圓滿地完成了,一定要參拜齊中國五大佛教圣山的心愿,心慰至極。</p> <p class="ql-block">這趟九華山之行,由于時間關(guān)系,還沒有來得及游玩及欣賞九華山閔園景區(qū)、天臺景區(qū)、花臺景區(qū)等幾個景區(qū)秀麗的自然風(fēng)光,多少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肖遜2022年7月18日重新整理于南昌(4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