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勞動模范楊振華老師的鉆石音樂緣

小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幾年前“端午"節(jié),由楊振華老師指揮演出的,廈門市老年活動中心民樂團,演奏的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獻給您,祝節(jié)日安康!2024/6/1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喜迎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楊振華老師授課的二胡組沈彥融同學(10歲四年級),認真演奏錄制參賽視頻,二胡獨奏曲(六級)《喜送公糧》?,F(xiàn)已被廈門市瑞景小學選上,為本校慶“六一"節(jié)活動作展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月23日楊老師說,上面我看到小曉葵的名字,就聯(lián)想她小時候在上杭實小我們小樂隊時,她活潑的形象。想到今年的“六一"節(jié)又到了,我發(fā)這個小同學的演奏,希望能得到曉葵同學的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曉葵:感謝楊老師的厚愛[Salute][Salute]! 我的童年往事豐富多彩。還記得在實小念書時楊老師經(jīng)常帶我們去街頭宣傳演出,以及在縣戲院參加文藝匯演[微笑]! 最最難忘的還是在一中時女扮男裝演您作曲的小歌劇“航模風波”[微笑]。我現(xiàn)在還能唱劇里所有的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音樂劇“航模風波”開場歌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春雨潤苗細無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花紅全靠育花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雨兒稠,新芽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桃李芬芳滿園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興華老師作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振華老師譜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春</span></p> <p class="ql-block">??音頻:曉葵演唱的音樂劇《航模風波》開場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振華的學生闕舒怡于福建師大音樂本科畢業(yè)后,來廈門工作。如今她也培養(yǎng)了一批批鋼琴,聲樂,和二胡演奏的學生。于2023年12月I0號(上周日)在廈門柏斯琴行舉行音樂會并和楊振華老師和她的學生們演出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二排左五楊老師,左四闕老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8月11日,78歲退而不休的勞動模范楊振華老師的六位學生參加報考上海音樂學院二胡考級,〈其中十級一人,九級四人,七級一人),他為自己勝利完成了2022∽2023年的教學任務而高興。</span></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和考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合照</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和考星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合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上世紀60年到本世紀22年,勞動模范楊振華老師與音樂結緣62年了,比鉆石婚的時間還多兩年,所以起的標題叫“勞動模范楊振華老師的鉆石音樂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1945年8月出生在上杭縣溪口鄉(xiā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0年6月,小學畢業(yè)后考入龍巖專區(qū)漢劇學校音樂專業(yè)(學制五年),65年7月畢業(yè)分配到龍巖專區(qū)漢劇團任樂隊演奏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10月∽1970年11月,全國劇團解散,下放農(nóng)村勞動鍛練整一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12月∽1975年8月,調入上杭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任樂隊演奏員兼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5年9月∽1977年7月,調入上杭縣文化館,任音樂專職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7年8月∽1980年8月,由文化單位調教育部門,掛職實小組建民族器樂小樂隊,主抓小樂隊訓練工作,并兼任萬宜坑“五七"大學師范班學生音樂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0年9月∽1989年8月調入上杭一中任中學專職音樂教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9年9月由上杭一中調入上杭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任第一任專職中小幼音樂教研員,兼教育局體(體育)、衛(wèi)(衛(wèi)生)、藝(藝術)教育股副股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5年8月退休后不忘初心,重操舊業(yè),一直為祖國培養(yǎng)音樂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9年劇團解散,新婚不久的楊振華、王香珠伉儷響應國家號召到農(nóng)村去。</p> <p class="ql-block">??1975年楊振華老師、王香珠老師伉儷在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普及京劇樣板戲演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改革開放以來,楊振華老師的同學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成了腰纏萬貫的大款,而他還是一個清貧的教師。但他從不眼熱,從無沮喪。暗暗以精神富翁自勉,愿做蠟燭,燃盡自已,照亮別人,無怨無悔,這是他的人生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幾十年來,他雖然沒有創(chuàng)下驚天動地的業(yè)績,卻辛勤耕耘在山區(qū)中小學音樂教學園地。用赤誠和愛心、汗水和智慧,為祖國、為貧困山區(qū)培養(yǎng)了一批批音樂文藝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的最大歡樂就是一個個考生拿到大中專錄取通知書向他報喜,一位位教師拿到參賽獲獎成果證書向他致意,一所所學校生機盎然的音樂教育之花對他綻放。他真正體會到一個含辛茹苦的園丁,眼望花團錦簇時的甘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一些工作,我甘愿永遠做一名普通的音樂教師,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神圣的藝術教育事業(yè),然而組織上和各級領導卻給了我許多榮譽和獎勵?!?lt;/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榮譽與任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1982年以來受省地縣級表彰20多次,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福建省優(yōu)秀中小學音樂教師。1997年8月,他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中小學音樂教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被授予龍巖市勞動模范,曾是政協(xié)上杭縣第八屆委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福建分會會員,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省音樂教學研究會會員,龍巖市音樂教育研究會原副理事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業(yè)績先后由《全國中小學音樂報》、《福建閩西日報》、《上杭文史資料第31期》相繼報道,并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典》等大型書庫。</span></p> <p class="ql-block">??1997年8月楊老師被評為國家級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音樂教師的證書</p> <p class="ql-block">??1998年5月1日楊老師被授予龍巖市勞動模范</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2013年參加<span style="font-size: 18px;">縣政協(xié)會議時在原上杭大禮堂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幾十年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使楊老師有了一定的積累,在教學之余他聯(lián)系實際,升華經(jīng)驗,奮力筆耕,既進行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也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喜獲創(chuàng)作、教研雙豐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楊老師在國家、省、地市級刊物發(fā)表的音樂教育教學論文主要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按大綱要求,課內外結合,努力加強音樂教學》,1982年該論文曾代表省重點中學,在音樂教學經(jīng)驗交流大會上發(fā)言,得到著名音樂家</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賀綠汀</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和全省與會代表的贊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淺談如何搞好山區(qū)中小學音樂教育》入選《龍巖地區(qū)優(yōu)秀音樂教育論文》第一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絢麗優(yōu)雅的藝術奇葩——簡介閩西漢劇音樂特色》發(fā)表在《福建音樂教育》1993第3、4期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對我國中小學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問題的探討》評為1988年福建省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合作編著《“閩西漢劇”源流調查史料》約二萬余字,發(fā)表在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戲曲史料》第十七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CN級音樂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的音教論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啟蒙樂 園丁甘》1987年發(fā)表在全國《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第6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教材的困惑所想到》發(fā)表在《中小學音樂教育》1989年第五期,并由中國人民大學書級資料中心選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喊唱與輕唱》發(fā)表在《中國音樂教育》1997年第二期 并入選四川社科院《中國當代科教文選》并入選大型書刊《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典》,享有該書的著作權與署名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形式多軌制地解決農(nóng)村中小學音樂師資緊缺的現(xiàn)狀》發(fā)表在《中小學音樂教育》1999年總第96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振興山區(qū)音教迫在眉睫》一文,1997年參加全國音樂、美術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三等獎并發(fā)表在1998年全國《中小學音樂報》總第455期頭版頭條并人選大型教育工具書《中國教育大精典》享有著作權與署名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弘揚國粹 陶冶情操》——特色課《京劇進音樂課堂教學小結》發(fā)表在《上杭教育科研》總第十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0年以來還為培訓農(nóng)村中小學音樂師資,編撰了十余種,共10萬余字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訓教材和音樂鄉(xiāng)士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海峽文藝出版社聘請楊老師為小學音樂教材編委會委員的證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音樂教師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導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b style="font-size: 18px;">楊老師在縣小學音樂教師培訓課上的講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學校音樂教育,是用音樂對全校學生進行教育的簡稱。它是音樂藝術與科學教研所結合的綜合性育人工程,音樂教師是為實施此項育人工程的工程師和主導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樂的本質是科學,音樂的內容是哲學,音樂的表現(xiàn)是藝術,音樂的功能是教育,這是音樂總的內涵與其教育的真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樂教育所涉及的知識面甚為深廣,它包括文學、哲學、美學、數(shù)學、聲學、律學、語言學、心理學、邏輯學、倫理學、史地學與教育學等。在整體化的學校音樂教學中,音樂是以美育為主體,德育為靈魂,智育為脈絡,集德、智、體、美、勞五育之大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樂教育的功能,概括地說,其有陶治情操,養(yǎng)成美德、豐富生活、培養(yǎng)意志、開拓思維、提高智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等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音樂教育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質方面具有特殊效益,因為音樂有其豐富多彩、生機勃勃、十分活躍、極為美妙之特色,學生樂于接受,所以能寓教于樂;不用強迫、不用指令,人的愛好、個性、情感均可以從中得到自由舒展、充分發(fā)揮,這些都是音樂教育的功能體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楊老師創(chuàng)作了幾十首不同題材、形式的歌、樂曲,其中較突出的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歌劇《航模風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漢劇《渡口》《紅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杭縣溪口中學校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廈門思明小學校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兒童組歌《蘇區(qū)兒童團》(作詞作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獨唱曲《我愛古田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學化學元素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表演唱《咱們的大學生回鄉(xiāng)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月夜補軍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朱軍長磨豆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型歌舞《將軍之鄉(xiāng)巾幗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些作品或參加省、市文藝調演并獲獎,或在省,市、縣音樂刊物上發(fā)表和電視臺錄用播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1982年至1997年,楊老師親自參加組織了整整15屆的“福建省學校音樂周班班有歌聲”活動。全縣有五所學校,十二個班級被評為省地先進單位、先進班級,有50多位師生受到省地表彰和獎勵。1995年在《紀念抗戰(zhàn)和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五十周年》的歌詠活動中,我縣數(shù)育局被省教委評為先進單位。</span></p> <p class="ql-block">??1985年楊老師獲省首屆音樂周成績顯著的獎狀</p> <p class="ql-block">??1987年楊老師獲省音樂周成績顯著的獎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以來,龍巖地區(qū)教委每年都舉辦一次大型的中小學(包含職校)學生文藝調演,其規(guī)模之大,藝水水平競爭之激烈,已在全省聞名。我縣組織參賽表演節(jié)目力挫群雄,至2005年已連獲26個一等獎,獲獎的品位和數(shù)量已躍居全區(qū)各縣之首。</span></p> <p class="ql-block">??歌舞《才溪婦女學犁耙》</p> <p class="ql-block">??歌舞《送兒郎當紅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3年以來,各種大型文體活動、紀念活動和慶典活動一個接一個。時代發(fā)展的浪潮給楊老師帶來了展示藝術才華的最佳機遇,他滿懷高漲的熱情,大膽創(chuàng)新,成功地策劃、編導、組織實施了十多場次的大型音樂藝術活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3年為地區(qū)中小學生運動會編導排練了大型團體操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參與組織了紀念毛澤東《才溪鄉(xiāng)調查6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4年為我縣置縣千年慶典,他編導、排練了千名師生文體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5年參與組織并指導了“上杭縣紀念抗戰(zhàn)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歌詠大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特別是1996年5月和1996年10月分別為教師基本功現(xiàn)場會和承辦地區(qū)中小學生文藝表演,策劃、編導和組織實施排練了大型“校園文體活動匯報表演”及一臺要求高水平的文藝晚會。表演節(jié)目是在我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幾百所學校、數(shù)萬名學生在校校參加、人人投入表演的基礎上選定的,有廣泛的代表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亢激昂的百人合唱;悠揚嘹亮的百人豎笛演奏;字正腔圓的百人京劇演唱;富有民族風格的百人腰鼓和氣勢磅礴的百人舞龍、舞獅;活潑輕松的百人少兒舞蹈;催人奮進的百人鼓號隊。一場場是那樣別開生面、動人心弦。它充分反映了我縣中小學課外藝術活動的盛況。這規(guī)??涨?、聲勢浩大、內容豐富的表演,得到與會的省,地市教委領導、專家及全省同行們的高度評價。</span></p> <p class="ql-block">??校園大型文體表演<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揚帆萬里》“百人舞龍舞獅表演”節(jié)目由上杭臨江學區(qū)城東、城西小學表演。</span>總編導:楊振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楊老師1980年9月至1989年8月任上杭一中專職音樂教師。在一中十年的任教期間主要教學成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注重課堂音樂教學改革,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單一的唱歌課舊模式</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采取了“抓視唱促歌唱"的教學方法,總結出“唱、聽、想、講、演、寫”結合的方法,使音樂課堂教學活而不亂,動而有序的音樂教學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中十年工作期間,還為龍巖師范上杭五個分班約200名學員上音樂課。另配合縣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在職教師,共擔任過九期16個班的音樂教學。為千余名學員授課,教學質量得到廣泛好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乘福建省"學校音樂周"活動的東風,全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到一中工作十年期間,在學校政治處主任林嵩山老師的帶領下,在福建省教育廳推行“學校音樂周班班有歌聲”活動的指引推動下,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組建了校合唱隊、文藝隊、民樂隊,指導上百名學生學習各種樂器,在參加省市比賽中獲獎,考入大中專藝術院校。上杭一中校園文化已成為全市先進榜樣,曾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通過建校90周年慶典,舉辦大型文體表演等活動,提升了一中學校文藝隊在省市參賽獲獎的知名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杭一中歷來以文理高考成績著名,還出了全國高考狀元丘維聲和羽毛球世界冠軍兩大滿貫的林丹。但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校園文化成果甚微,沒有什么文藝隊參加過省市比賽演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改變這一局面,楊老師組織上杭一中宣傳隊自已創(chuàng)編文藝節(jié)目并積極參賽。楊老師編曲的大型歌舞節(jié)目《將軍之鄉(xiāng)巾幗魂》以當年革命蘇區(qū)才溪婦女為題材,代表龍巖市中小學文藝隊參加省“學校音樂周”十年總評匯報演出,在省電視臺多次播放,獲高度好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填補了上杭一中高考史上音樂藝術類專業(yè)人才的空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來一中之前,是沒有考生錄取大中專藝術院校的。在教師評定職稱時,評委給楊老師的評語是,“楊振華老師填補了上杭一中音樂高考史上的空白"。這使楊老師很欣慰,因為是對他工作業(yè)績上的最佳肯定。首批考上藝術院校的,有陳琴芳,王春燕,沈幸蓮,丘保銘,丘志文,廖元榮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指導的一中合唱隊參加省學校音樂周比賽,獲二等獎。</p> <p class="ql-block">??大型歌舞《將軍之鄉(xiāng)巾幗魂》由楊振華老師編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一中副校長</span>伍迪文作詞。</p> <p class="ql-block">??2002年上杭一中90周年校慶時,楊振華老師擔任大型文體表演《百果園里盡朝暉》總編導、丘偉平老師攝影。</p><p class="ql-block">顧問:張斯良 賴繼秋</p><p class="ql-block">總策劃:羅彬</p><p class="ql-block">策劃:洪松生 李朝水 藍建杭 陳碧輝 林開泰</p><p class="ql-block">總協(xié)調:傅龍祥 華倫標</p><p class="ql-block">協(xié)調:溫利平 伍迪文 黃暘慶 </p><p class="ql-block">副總編導:范美芳 陳興賢</p><p class="ql-block">主持詞創(chuàng)作:廖志強 陳碧霞 張柏元</p><p class="ql-block">音樂統(tǒng)籌:陳興賢 邱保銘</p><p class="ql-block">主持人:陳碧霞 廖志強</p><p class="ql-block">音響:黃建章 丘能錦</p><p class="ql-block">服裝、道具統(tǒng)籌:江福春 羅天水 陳福華 王香珠</p><p class="ql-block">舞臺監(jiān)督:丘菊英 郭兆楠 胡森 伍械琴 邱偉安</p><p class="ql-block"> 華永松 何麗榮 李麗紅</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慶華誕》與第五篇章《太陽吟》</p><p class="ql-block">表演單位:上杭二中、實驗小學</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狀元賦》 </p><p class="ql-block">表演單位:上杭一中</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章《百果香》 </p><p class="ql-block">表演單位:上杭三中</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桃李情》</p><p class="ql-block">表演單位:上杭縣職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楊老師在全市各縣,第一個當專職音樂教研員的體會與成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教育對人們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要讓單純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國家教委制訂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把學校的藝術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加強這項教學教研工作和教學管理,教育局在全市各縣首先配備音樂專職教研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抓試點,創(chuàng)奇跡,推動全縣100多所中小學校音樂課走上正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9年9月楊老師從上杭一中調到縣教育教學研究室,第一個擔任此項工作,成為我縣第一任專職音樂教研員。為當好局領導的參謀,使我縣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盡快趕上先進縣市,他走的第一步棋是下鄉(xiāng)作調查研究摸底,他曾到全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的上百所中小學、幼兒園去聽課、評課和音樂教師談心,傾聽他們的意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選擇本縣最邊遠,海拔最高的步云學區(qū)梨嶺小學作音樂教改試點,用了一年多時間,使這所高山上的學校開出了音樂特色課,該校連續(xù)三年的學生合唱錄音評比,居全縣農(nóng)村小學第一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在深入基層,廣泛調查的基礎上,1991年他撰寫了《關于加強和改革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幾點意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局領導高度重視,以(1991)杭教字第⑤號文件形式,印發(fā)到全縣中小學、幼兒園貫徹執(zhí)行?!兑庖姟芳瓤陀^分析了存在問題,又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五大方法,針對性高、操作性強,對推進我縣音樂教改,大面積提高音樂教育質量起到了關鍵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為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和實施《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1994年他又向局領導提出“以迎接省地檢查為契機,開創(chuàng)我縣學校藝術教育新局面”的工作計劃,并對全縣中小學藝術教育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進一步促進和深化了我縣學校藝術教育的全面改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5年他精選上海教材,在城區(qū)學校開展把中國京劇優(yōu)秀唱段及表演引進音樂課堂的教改實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6年5月,在全省小學教師基本功訓練現(xiàn)場,我縣城東小學百人京劇演唱隊節(jié)目和《梨園新花》節(jié)目獲得省、地教委領導與專家的高度評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在縣教育局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我縣首屆音樂教學研究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增強我縣中、小、幼音樂教師的凝聚力,調動全體音樂教師的積極性,楊老師與郭一新老師、郭友華老師一道走親訪友集資數(shù)千元,在縣教育局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我縣首屆音樂教學研究會,對開展我縣音樂教學研究工作起到了核心和紐帶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抓現(xiàn)任師資培訓和培養(yǎng)年輕教師成才成名。抓教學教研成果,寫論文促科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努力實施“名師”工程,促進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楊老師堅持開展中小學優(yōu)質課評比和鼓勵撰寫音樂教育教學論文。凡參加全區(qū)性競賽活動,楊老師都精心組織,認真輔導,使我縣歷屆參賽的年輕音樂老師均獲得一、二等獎。在他的積極鼓勵和幫助下,我縣50多位音樂教師的論文在市級參賽獲獎?;虮蝗脒x市級論文匯編中交流。在全國CN級音樂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的就有二十多篇。我縣溫梅玉老師在全區(qū)第一個獲得省小學音樂優(yōu)秀青年教師的光榮稱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其他音樂創(chuàng)作作品成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貫徹音樂新大綱要求,實施器樂進課堂教學,楊老師自編豎笛吹奏教材,和胡森老師合編口琴和電子琴演奏練習教材,多次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并組織各項比賽,1994年在地區(qū)舉辦的“器樂進課堂口琴錄音演奏比賽和豎笛吹奏”比賽中,我縣均獲一等獎和組織獎。</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王香珠老師指導排練的現(xiàn)代京劇《沙家濱智斗》片斷,方璐(飾阿慶嫂)、溫智祥(飾習德一)、郭意祥(飾胡傳葵)這三個同學演得非常好,在參加全市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span></p> <p class="ql-block">??京劇進課堂實驗校,在全省小學教師基本功訓練現(xiàn)場會上,表演百人演唱現(xiàn)代京劇唱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弘揚國樂,培育民族器樂演奏新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組建上杭實驗小學學生民樂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退休后重操舊業(yè),培養(yǎng)民樂二胡學生,參加全國二胡音樂考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定居廈門后,融入廈門為民族音樂發(fā)展盡力,積極推動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的建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個組建小學生樂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實小后,楊老師想實現(xiàn)的第一個愿望就是辦好一支小學生樂隊。他深知學藝要從小抓起,學器樂更需要“少年出家”的道理。為此,他多方奔走爭得???,購制了揚琴、二胡、板胡、月琴、小提琴、兒童大提琴、打擊樂等一批中、西樂器,在丘寧仲校長的支持下,他深入全校各班選拔了二十多位音樂素質好形象也好的學生,組建起全縣第一支小學生樂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沒有練琴室,他發(fā)動家人和學生一齊動手清理學校閑雜間,并騰出自己小廚房,還充分利用走廊、過道、洗澡間等給學生作琴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每周有18節(jié)以上的音樂課,對于小樂隊,只能利用每天早晚、節(jié)假日、寒暑假對學生進行嚴格正規(guī)的訓練,因此經(jīng)常累得頭暈目眩、手腳發(fā)軟、渾身冒汗。因勞累過度,并發(fā)了眩暈病(即“迷路神經(jīng)失調”),暈倒在訓練場上,學生和家長們把他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要他臥床休息治療一周,可是他只住了二天,略有好轉,就回到學校堅持小樂隊訓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克服家庭拖累和自己的病痛,不收學生一分錢,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對個別因假缺課和后進學生,他總是滿腔熱情地幫他們補課,千百次地進行教學示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或半途而廢,他愿為所有熱愛音樂藝術的學生作“鋪路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漫長的歲月里,從持琴、定弦練習到各種技能技巧的綜合練習,他專心致志地對學生進行正規(guī)教學。他深知音樂是感情的藝術,不是單純的技巧游戲,一位音樂教師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要有一顆愛心,必須用藝術的心靈去營造心靈的藝術。他覺得20多位音樂小苗苗的茁壯成長,是對他的最大獎勵。</span></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組建的小樂隊,攝于實小禮堂前。</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從左到右分別是:</p><p class="ql-block">王華紅,莫曉葵,陶亮,范月琴,丘志文,李紅梅(揚琴),郭紅雪,廖元榮,曾進英,馮文貞,廖文芳等。</p><p class="ql-block">后一排(實小宣傳隊成員,非小樂隊)</p><p class="ql-block">陳東玲,宋曉紅,李紅,陳艷紅,許九英,莫冬梅(大概在1979年攝、楊老師的小學員莫曉葵提供)</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中)組建的實驗小學第一批小樂隊隊員:丘志文(琵琶專業(yè))、廖元榮(二胡專業(yè)),他們中學畢業(yè)后首批考上省藝校音樂專業(yè)學習。</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中)組建的實小小樂隊參加地區(qū)調演</p><p class="ql-block">左起:第一排 楊小鶯(楊老師的女兒),廖元榮,楊盛(楊老師的兒子), 廖文芳,李紅梅,馮文貞;</p><p class="ql-block">第二排 郭紅雪,邱紅貞,曾進英,林冬春,莫曉葵,向紅。(圖文由馮文貞提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左到右排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詠嫻,林典,黃麗萍,闕超然,闕舒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吳越,黃了西,袁上鈞。</span></p> <p class="ql-block">??這批由楊老師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培訓演奏二胡的學生,先后考上了大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振華老師從1965年7月,在龍巖專區(qū)漢劇學校音樂專業(yè)畢業(yè)后參加工作,到2005年8月退休前在崗的四十年,無論在文化部門或教育部門,他總是踏踏實實、以誠待人;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與人為師、珍愛學生;遵紀守法、儉樸持家;做一位熱衷于音樂事業(yè),熱愛教育工作,樂育音才,無怨無悔的普通教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退休時,在上杭城區(qū)各中小學音樂老師和教育局的分管領導,為他從事音樂藝術工作四十年光榮退休而慶賀,送來鮮花和紀念品,令他十分高興和感激,這充分體現(xiàn)了領導和同志們對他的關愛和他們共事多年工作建立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楊老師從事音樂藝術工作四十周年退休留影。</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郭一新、江福春、林華春(副局長)、楊振華、王香珠、丘保銘、丘國花、杜梅蘭、陳琴芳。</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張仰芹、陳興賢、郭兆楠、溫梅玉、王勇源、華永松、謝飚英、廖文蘭、丘杭梅。</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范美芳、郭黎萍、劉潤玲、丘菊英、鄒志紅、黃華林、羅紅萍、丘偉安、楊曉鶯。(攝形:丘長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退休后重操舊業(yè),培養(yǎng)民樂二胡學生,參加全國二胡音樂考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乃是人生一件快樂的幸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退休后楊老師學電腦打字,又重新拿起多年沒練的二胡,購買了一整套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二胡考級教材》和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教授錄制的《二胡考級教材示范演奏》錄相資料。從一級到十級,根據(jù)她所示范的許多新教法,新技能,新創(chuàng)意,新要求,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綜合復習和練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一邊自習提高,一邊用于實際教學,并充分利用他的教育資源,重操舊業(yè),利用周六,周日和節(jié)假日,指導學生學習民樂二胡,積極參加全國二胡專業(yè)考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從2005年退休至今已有六十多位學生經(jīng)他指導,參加了全國二胡專業(yè)演奏的考級,他/她們都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和福建省級九級十級的考級證書。還有部分同學也直接考取專業(yè)藝術院校,從事音樂事業(yè)。</span></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2005年退休后教授的學生取得的國家級、省級的考級證書。</p> <p class="ql-block">??蘇夢萱同學去年考上海音樂學院樂理六級91分優(yōu)秀,王彥茜85分優(yōu)良。</p> <p class="ql-block">??視頻:楊老師的學生二胡齊奏《賽馬》</p> <p class="ql-block">??視頻:學生們跟楊老師學習京劇曲牌 《夜深沉》</p> <p class="ql-block">??在2021年“我從溪口來”迎新晚會上,楊老師師生參加廈門上杭溪口商會年會同臺演奏國樂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現(xiàn)在的考生,李胤榮同學演奏的考級視頻。</p> <p class="ql-block">??王彥茜同學演奏的《江南春色》</p> <p class="ql-block">??俞子謙同學演奏的八級考級曲目《秦腔主題隨想》片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老師八月中旬以來,忙于給今年報考上海和星海音樂學院的二胡考生,制作錄音視頻,完成今年上送參評的任務,到昨天才結束。今年參考學生共11個,(其中5位是初級,6位高級)。總體水平(自評估計)略比去年好些)。</span></p> <p class="ql-block">??二胡初級六級考生張致宇(11歲)</p> <p class="ql-block">??二胡八級考生蘇夢萱同學,(14歲初二)演奏《秦腔主題隨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融入廈門發(fā)揮余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8年冬,來到廈門定居后,楊老師應在上杭歌劇團共事過的趙和安老友邀請,到廈門市老年活動中心民樂團當二胡演奏員,繼續(xù)融入廈門為民族音樂發(fā)展、弘揚國樂、為建設廈門藝術之城、音樂之島發(fā)揮余熱。2016年6月,他還接替該樂團排練和指揮工作,一直到2018年超齡(限73歲)退位讓賢。</span></p> <p class="ql-block">??2015年楊老師指揮樂團在廈門大學音樂廳演出</p> <p class="ql-block">??2017年由楊老師組織排練和演出指揮的樂團歡慶十九大演出劇照</p> <p class="ql-block">??2018年中秋節(jié),73歲的楊老師因超齡告別音樂舞臺退位讓賢的指揮演出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楊振華老師以下面指揮演出的視頻《花好月圓》,祝愿天下和平,人民生活幸福,人間花好月圓!</span></p> <p class="ql-block">??楊老師2005年退休后寫的《音樂緣》自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資料來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美篇根據(jù)楊振華老師發(fā)來的《音樂緣》自傳及有關圖文編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謝楊老師的資料提供并審核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感謝莫曉葵等校友分享的資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