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紀念我親愛的母親一一一巢茶仙</p><p class="ql-block">我親愛的母親巢茶仙于昨天(2022年7月9日)16點10分與世長辭,享年90歲,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這個遠方的女兒這些天來一直陪伴著母親直到她走到生命的終點,并幫母親換上她生前準備的壽衣。我知道母親90歲已經高壽,且近年身體不好半失能到全失能靠人照顧,沒有好的生活質量,但母親呼吸停止的那一刻,我的心還是撕心裂肺的痛,還是哭著喊著娘…,我的心一直在疼,直到晚上7點我吃了6粒速效救心丸才緩解癥狀,我知道母親一定不希望我難受,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心疼緩解后,晚上又頭疼到凌晨,我妹幫我按摩頭皮,凌晨4點終于迷迷糊糊睡著了。親愛的母親,愿您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病痛,天堂不會摔跤,更不用做手術開刀換髖關節(jié)了!</p> <p class="ql-block">母親大人一生護佑家族,鞠躬盡瘁,在我懷里安詳老去,無疾而終,堪稱功德圓滿!應該欣慰,但我的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流,我也知道悼念有多種方式,讓一個人永遠活在心中,才是最高級的紀念!為此這幾天我斷斷續(xù)續(xù)在寫此美篇以紀念我親愛的母親。</p> <p class="ql-block">讓我欣慰的是母親這張慈眉善目的遺像選用的是我給她老人家拍的生活照。</p> <p class="ql-block">一,得道成仙為母親祈福</p> <p class="ql-block">母親去世這幾天,近三百名親友用不同的方式祭拜母親,遠在外省的堂兄妹表兄妹專程回來。我大伯(伯母)去世早,我的幾個堂兄視母親為親娘,因為母親從小將他們當親兒子一樣為他們槳衣洗裳(甚至吃著母親的母乳長大),當年我父親將唯一的一塊手表拿給侄兒去相親。</p> <p class="ql-block">母親您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病痛</p> <p class="ql-block">母親離世,子(媳)女(婿)們從各地想方設法回家奔喪,只有遠在加拿大的小妹及妹夫因疫情無法回國。遲來的大哥與二弟在母親靈柩前痛哭不止,長跪不起。</p> <p class="ql-block">遠在加拿大的妹妹因疫情回不了國,在當?shù)赜忻乃聫R一一湛山寺為母親訂制4場功德大法會,寺院多名僧侶師傅及志愿者為我母親吟經祈禱,信天主教的三女婿不顧宗教忌諱作為親人代表之一進入大殿參與全埸法會</p> <p class="ql-block">我妹在多倫多湛山寺為母親預訂了頭七,三七,五七,七七四場功德大法會。</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湛山寺為母親超度</p> <p class="ql-block">二,母親兒孫滿堂好福氣</p> <p class="ql-block">2019年底母親病危,我們兄妹從國內外迅速趕回老家為母親祈禱,鎮(zhèn)中心醫(yī)院建議我們放棄治療,我大弟請來市中心醫(yī)院lCU主任出診,專家給出的意見也是叫我們兄妹商量,他說只保證ⅠCU有床位,會盡力搶救,這個年齡是否需要治療你們家屬決定,我和我姐還專門去找本地有名的算掛先生為母親測了一卦,報上母親的生辰八字,算命的先生說,按封像,我母5年前就已經沒命可算了,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我母親還沒去閻王爺那里報道,后來我說我母親一生寬厚仁慈,要去也是去天堂不會去閻王爺那里的,所以你算不了她的命。</p><p class="ql-block">此次還好我大弟拍板兄妹支持意見一致,救護車將母親送市立醫(yī)院lCU,也許是老天爺被我們兒女的孝心所感動,也許是母親一輩子行善積德吃齋念佛厚積薄發(fā)的因果回報,我親愛的母親在ⅠCU重癥監(jiān)護室也許聽到子女們在門口的呼喚,她竟然穿越時空5天后,又從死神手里掙脫回來。更慶幸的是,在市醫(yī)院住院半個月后,在武漢新冠疫情傳播到各地封城的一周前,母親順利出院了,搶救我母親的主治醫(yī)生也被派去武漢一線抗疫了。</p><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我父親去世后18年來我們8兄妹第一次聚齊陪大病初愈的母親在老家過2020年春節(jié)。</p> <p class="ql-block">大哥的大女婿阿濤(廣東男人很少在丈人家過年)打破風俗第一次在寒冷的江西與我們大家過大年,這是大哥一家的全家福(哥的二女兒和大兒媳婦缺席照相)</p> <p class="ql-block">大弟一家,他遺傳了母親生了雙胞胎的基因,也生了一對雙胞胎,兩個女兒從小就是我母親與弟媳婦輪著帶她們睡覺?,F(xiàn)在兩個在深圳做公務員的孫女對奶奶非常孝順,經常利用節(jié)假日抽空回家看奶奶,總忘不了給奶奶買些禮物。</p> <p class="ql-block">每個周末都要回家看母親的小弟一家與母親合影。小弟的孫女不知她躲哪去了,應該是去隔壁的外婆家了吧,因為我母親這個孝順的孫子娶了我母親鄰居兼閨蜜的乖孫女。</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春節(jié)我們兄妹八個全部到齊,吃年夜飯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我們家不論是過年還是因母親平常生日聚會,都是擺2桌,也肯定是有人坐有人站的,坐不下是常態(tài)。只有周末近在本市的大弟三弟小妹回來,或者是暑假期間我哥我二弟等我們這些廣東定居的兒女分期分批回來看母親時才可保證吃飯是有座位的。</p>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我們的全家福,站在左右兩側穿格子衣服的雙胞胎妹妹那時還是個高中生。</p> <p class="ql-block">我們家兄弟姐妹多,但照合影時總會有人缺席,不是這個沒回老家探親,就是哪位因公出差。</p> <p class="ql-block">2011年春節(jié)我們家的全家福(但肯定有人缺席的)</p> <p class="ql-block">母親80大壽生日時我們的全家福。我母親膝下兒女孫輩在全國甚至是全球各地,很少能夠到齊的,她膝下兒(媳)女(婿)孫輩,曾孫共39人。此次喪事過程中,子女中也因我小妹一家在多倫多,孫輩重孫輩中因我女兒身懷六甲,還是無法到齊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父母親和他們的四個兒子三個女婿拍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親和他們的四個女兒三個媳婦拍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1年,我父母親和他們的孫輩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母親最大的外孫(鵬鵬),當年孝順的大小伙子,如今他兒子都12歲了。</p> <p class="ql-block">母親這個孝順的長孫女(群群)陪沒出過國門的奶奶去深圳世界之窗看微縮的世界景觀,我母親在惠州唯一走錯路找不到我家時,卻記著她大孫女工作的學校名稱,因為我母親不會講普通話,大孫女的名字家鄉(xiāng)話與普通話同音。</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母親最牽掛的二孫女,從小跟奶奶睡,我母親離世前半個月她還探望了奶奶,我母親生前講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叫了一聲這個孫女(歡歡)的乳名。近年來,但凡我母親身體有大恙,她肯定會選擇最快的交通工具(飛機或高鐵)回到奶奶身邊,2016年奶奶摔跤在嘉興置換髖關節(jié),她飛到浙江,2020年元旦奶奶病危她坐高鐵回上饒,這是2020年初奶奶出院后她與奶奶拍的自拍照,總是逗奶奶開心。</p> <p class="ql-block">去年母親過90歲生日(當?shù)仫L俗過89歲)時,母親最大的外孫女(我女兒)給外婆慶生與外婆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母親第二個孫子(璇子),如今這個孝順的孫子已經是個3歲孩子的爸爸了,他基本上每個周末都要回家看奶奶。</p> <p class="ql-block">工作地點距母親最近的小妹,這十年來定期回家給親愛的母親剪指甲(趾甲)陪母親聊聊天,也是我母親最期待最享受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這是孝順的小妹一家三口,妹夫在單位是個正職領導可配司機,可是在小妹定期回家看母親為母親修剪指甲趾甲時,他就是一個細心的專職司機兼保健顧問。</p> <p class="ql-block">母親去縣城時與她最小的外孫女(桐桐)合影。母親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的學歷都是全日制本科,相信我母親在天之靈一定會保佑她這個最小最乖巧的外孫女明年高考超常發(fā)揮金榜題名,希望錄取她的學校不是985就是211。</p> <p class="ql-block">三,母親與病痛作斗爭</p> <p class="ql-block">2016年母親不小心在江西老家摔了一跤,為了給母親得到最好的治療,在老家工作近在母親身邊的大弟和小弟他們倆英明決定將母親從江西上饒用救護車送到浙江嘉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由該院做骨科專家的表弟親自為他84歲三舅媽做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我們兄弟姐妹們從四面八方趕到嘉興(還有母親從小帶大的二孫女也放下手頭的工作迅速飛到奶奶身邊),在嘉興工作的表姐表弟們像對待親娘一樣為母親的冶療提供最好的條件與后勤保障(母親的善良與大愛贏得了家族晚輩們的無比尊重),手術很成功,回到老家除了我姐在母親身旁又多請了一個阿姨協(xié)助余師母一起照顧老母親康復訓練,此時的余師母她已經68歲,身體和精力都不如從前,但我媽與余師母相處6年情同手足,離不開她了。</p><p class="ql-block">我們兄妹姐妹們常說,我媽從小父母雙亡,只有倆個弟弟,三姐弟分別給三個不同姓氏的人家做兒女,沒有妹妹,不曾想到古稀之年的母親卻修得一個好妹妹。而且我十分的確定,在母親的晚年日常生活照料中,我們8兄妹沒有一個人能代替的了母親對余師母的依戀(賴),平日里兄弟姐妹們孝敬母親買的任何好吃的食品或特產,母親會第一個問:有沒有給余師母準備一份???第二個問:有沒有給你們舅舅留一份啊?這兩份留足了母親才會心安理得的地享受著兒女們的孝敬。</p> <p class="ql-block">母親置換髖關節(jié)后,最難請假的二弟(碧桂園學校骨干教師)專程請假從廣東順德趕到浙江嘉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輪流值班照顧母親,他給母親買的助步器,成了母親的隨身物品。</p> <p class="ql-block">2020年初,母親病危住院從ICU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她唯一健在的同胞弟弟來醫(yī)院探望他至親的姐姐。</p> <p class="ql-block">2019年底母親病危,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妹妹回來和在惠州的大哥我姐通宵輪班在醫(yī)院侍候老母親,母親在住院期間竟然還記得其中的那一天是我哥的生日,我哥感動的哭了好幾次,因為只有親愛的娘病重期間還記著她大兒子的生日,我們大家包括我嫂子侄子侄女們都忘了。</p> <p class="ql-block">2020年初剛出院的母親</p> <p class="ql-block">兩年后,母親的同胞弟弟來參加比他大5歲姐姐90歲的生日宴。</p> <p class="ql-block">去年5月母親說她想去我這個隔三差五來看我母親最受我們兄妹敬重的舅舅家看看,雖然這個舅舅(圖右)和我媽分別是外公撿來的和買來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姐弟倆的情感,比親姐弟還親。去舅舅家雖然不遠,但街道路面不平不宜推輪椅,于是我憑著我高超的駕駛技術穿街串巷,載著我姐夫和倆個阿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送母親到舅舅家,也是母親從小長大的家,與舅舅舅媽團聚,我姐夫后來說,真是皇后娘娘出宮,我們滿頭大汗,這也是母親最后一次回娘家。</p><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舅舅舅媽接駕,兩個阿姨護駕,我和姐夫出汗。</p> <p class="ql-block">大病初愈的母親</p> <p class="ql-block">母親病危后較短時間能恢復元氣,這得益與她最孝順的(小時候也是最玩劣的)二兒子,我大弟他買了近百盞燕窩給母親補身體(母親吃齋二十年,身體缺蛋白少能量),我女婿買了進口蛋白粉做能量補充。兄弟姐妹及照顧母親的阿姨擔心母親誤會燕窩不是素食,都善意的謊告母親這是她年輕時最稀罕的白木耳。母親每天的晚餐或午點就是半盞燕窩,也許燕窩真是高級補品,也許大弟的孝心感動了蒼天,母親竟然慢慢恢復了且又有力氣說話了。這張照片就是母親病危出院半年后照的。鄰居街房們都驚訝,沒想到我母親能恢復到這個程度,母親又多活了二年半,順利過了90歲生日。</p> <p class="ql-block">2019年底母親病危,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妹妹回來了,在幾兄妹和阿姨的精心照料下,母親逐步康復。</p><p class="ql-block">這個春節(jié),母親的重生讓小妹很驚喜也很安慰。</p> <p class="ql-block">四,陪伴母親的兩個貴人</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癱瘓在床五年的父親去逝后(我母親照顧父親5年),母親享了5年福。5年后78歲的母親在我們惠州居住時,一天聽我哥說,她的好鄰居兼閨蜜突然離世,母親這一整天神情恍惚差點從我家八樓陽臺往下跳,要不是我眼疾手快一個箭步抱住我娘,那后果不堪設想。為了讓母親盡快恢復,兄弟姐妹們決定幫母親找個鐘點工陪伴她,于是我母親生命中的貴人余師母來到我們家,12年來我們只知道她叫余師母,她老伴在我們家附近學校做門衛(wèi),我們就按當?shù)亓晳T稱余師母,至今我還不知她全名但不影我們對她的敬重,那年她巳62歲。白天余師母分別打理好她家和我母親的家務,晚上在我們家住跟我娘做伴,這一伴就是整整4千多個日日夜夜,她一年當中偶爾回鄉(xiāng)下家里喝個喜酒什么事情休假請假不超過一周,還盡量當天回來陪我娘,這十幾年來余師母也生過兩次病住過一次院,總是念念不忘牽掛我母親,甚至生病期間還叫家人來代班,所以說余師母是我母親吃齋念佛修來的貴人,我們兄妹八個對她尊重無比。</p> <p class="ql-block">一五年春節(jié)期間,余師母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陪我母親來惠州過年,我?guī)齻冇斡[了我們惠州周邊名勝古跡,海邊觀景。</p><p class="ql-block">這是在惠州歷史文化街區(qū)水東街游玩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6年夏天,余師母陪同母親到我武夷山鎮(zhèn)的木屋游玩</p> <p class="ql-block">夏天的山區(qū)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陣雨,我怕母親受涼,給她披上浴巾,并開玩笑說像是和尚披袈裟,母親被我們逗笑了</p> <p class="ql-block">在母親置換髖關節(jié)康復的半年里,因余師母上了年紀(69歲),一個人照顧我娘已力不從心,我們給母親請了一位身強體壯中年保姆協(xié)助余師母照顧我娘,但該保姆缺少耐心及合作的默契被辭退了。經余師母引薦,我們又請來了余師母她姐姐,這個當年74歲的阿姨,年輕時曾當過鄉(xiāng)村接生婆,做過(賣過)豆腐種過田,里外都是一把好手,力氣比她小5歲的妹妹還厲害,加之她剛喪偶不久,就當是換個環(huán)境散散心,答應與她妹妹一起照顧我母親,這一照顧就是五年,成了我母親生命中的第二個福人。直到母親去世前,阿姨一直陪我母親睡一間房,倆姐妹充滿愛心萬分耐心地照顧著從半失能到全失能母親的飲食起居,喂飯洗澡,端屎端尿從不嫌棄。</p><p class="ql-block">這是2020年元旦母親病危在市醫(yī)院住院期間,我給阿姨在市醫(yī)院門口的江邊拍的照片,笑容真燦爛。</p> <p class="ql-block">阿姨倆同胞姐妹與我娘和諧相伴情同手足,也成了親姐妹。</p> <p class="ql-block">倆個阿姨是我母親晚年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p> <p class="ql-block">五,回憶母親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一)天倫之樂,四世同堂</p> <p class="ql-block">2018年,母親86歲時我給她在家客廳聊天時用手機拍的得意之作,我兄弟姐妹們都說這張照片有蔣夫人氣質,讓我驕傲自豪了好一陣。</p> <p class="ql-block">平常母親的生日,近在本市的兄妹們都會陪母親一塊慶生,我姐從福州退休后近年來除了帶孫子,基本上在老家住陪母親時候多,她會在母親生日時做一個素蛋糕給母親慶生。</p> <p class="ql-block">我小弟雖然小時候是奶媽帶到5歲后接回家,但我母親從未絲毫對他另眼相看,孝順的小弟與弟媳幾乎每個周末都從市里帶上全家老小回來探望母親,母親有啥事隨叫隨到。</p> <p class="ql-block">但做爺爺?shù)男〉茉谀赣H面前永遠都是孩子氣</p> <p class="ql-block">在市里工作的大弟,小弟,小妹,大姐我們幾兄妹陪母親過89歲生日,可愛的重孫女成了主角。</p> <p class="ql-block">母親記憶力超群,她清楚的記得整個家族(堂兄妹,表姐弟)百十號人的出生年月,她膝下39個子女兒孫輩重孫輩的生辰八字。平時親友們給她多少慰問金她都一分不差可以記著半年以上。去年過90歲生日時她還在收著晚輩親友們給的紅包,并一再叮囑我們要感恩。</p><p class="ql-block">孝順的晚輩親友們,母親一直記著你們的好,會保佑你們全家吉祥平安的。</p> <p class="ql-block">(二)母親與她的長子長孫長孫女一家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這是母親長孫鯤鯤的兒子跳寶,跳寶的媽媽是惠州某重點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她的兒子(我母親的曾孫)是個聰明好學有禮貌的小班長,跳寶媽媽每年暑假回老家都帶著娃探望奶奶,這也許是家風也許就是言傳身教。</p> <p class="ql-block">去年夏天跳寶媽媽帶著跳寶與老奶奶拉家常。</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重孫女,每年暑假她都會盼著跟著她的外公外婆(我哥嫂)在老家呆上一個假期,這個小不點叫蔡昕言,象個小鳥一樣與母親說個不停,她不知道母親基本上能聽懂但不會講普通話,她還會偷吃老外婆的齋菜,可愛極了。這是前年小不點和老外婆交流。</p> <p class="ql-block">母親大孫女群群也是惠州某中學骨干老師,暑假跟著我哥嫂回來都是陪奶奶一起吃飯,這是我大侄女帶著她倆個娃與老奶奶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人見人愛,老奶奶的開心果</p> <p class="ql-block">我外孫一一母親的重孫與不會說普通話的老外婆溝通時一臉懵逼</p> <p class="ql-block">(三)母親在福州大女兒家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姐夫孝順勤快又聽話,周末經常陪上老丈人和丈母娘福州周邊游</p> <p class="ql-block">父親在世時,最喜歡帶著母親去他們的大女兒家住上一陣子,姐夫部隊分的住宅在福州大學一墻之隔有個西禪寺,母親是這個寺廟的??汀?lt;/p> <p class="ql-block">父母親在福州大姐家,大姐陪母親的溫馨時刻</p> <p class="ql-block">(四)母親在她最疼愛的二女兒家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90年代,我們一家從惠州帶父母親去深圳世界之窗民俗村旅游,看完當晚景區(qū)的民俗花車表演,我父親還買了錄像帶回老家,逢人便講在深圳民俗文化的所見所聞。</p><p class="ql-block">瞧我女兒那表情比外公外婆還激動。</p> <p class="ql-block">沒出過國的母親游深圳世界之窗,看山寨版的世界風情</p> <p class="ql-block">南亞風情園</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春節(jié)我搬新家,將83歲老母親與母親的侍從余師母接到惠州過大年,我2個妹妹分別從江西和多倫多到惠州一起陪母親,在惠州女兒家?guī)薜拇蟾缫患胰痛蠼阋患胰臀翼樀碌牡艿芤惨黄鹋c奶奶過年,這張照片是年夜飯過后全家“聚賭”的開心寫照,那天母親在我們的縱容下也參與并贏了一把5元錢,我們全家看到母親笨拙的參賭,我弟拍下了這張永恒的瞬間,8個兒女中有6個兒女陪她在惠州過年且四世同堂自創(chuàng)春晚式的歡樂時光,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認為這是我母親的高光時刻。</span></p> <p class="ql-block">母親在哪余師母就在哪?好像是我媽的警衛(wèi)員。</p> <p class="ql-block">母親在惠州紅花湖大壩網紅打卡點拍照</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春節(jié),我?guī)?3歲的母親和余師母在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風情園看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瑤族風情表演,母親雖然似懂非懂,但是那臺上客串演員有一個是她的三女婿(我三妹夫)。這一點她還是明白的,三妹他們那年從美國回國到惠州陪我母親過大年。我母親專注的樣子可愛極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住溫泉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穿泳衣第一次泡溫泉,我大妹牽著母親,她和余師母開心的像個孩子。讓我這個攝影師笑彎了腰。</p> <p class="ql-block">惠州雙月灣海邊漁港碼頭留下母親快樂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我給母親第一次報名參團旅游一一千名老人下江南,請我姐全程陪伴。</p> <p class="ql-block">母親參加千名老人下江南主題游,坐火車,坐郵輪,穿團服,好威風,與同齡老人沿長江兩岸游覽武漢等城市。母親后來回憶了好幾年,這也是我最大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母親和我姐在黃鶴樓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五)二弟對母親很孝順,可惜留下的同框照片很少</p> <p class="ql-block">最孝順的二弟,好不容易安排好手頭工作,組織至親好友,帶著母親的貼身侍衛(wèi)余師母,帶母親自駕去浙江千島湖等地游玩,才玩了二天,母親差點踏空摔跤,嚇的我大弟趕緊打道回府,其他親友也敗興而歸,從此我們誰帶母親游玩,大弟基本上持反對意見,說別折騰,讓老娘多活兩年。2015年母親去我們惠州過年,我們幾兄妹都讓我弟罵了一頓,他提前將母親從惠州接回江西老家。</p> <p class="ql-block">(六)母親與她最小的雙胞胎女兒</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小女兒,是一對雙胞胎,大妹比小妹早20分鐘出生。那一年暑假大妹用打工的錢,請母親游杭州蘇州等地,陪母親打卡圓夢靈隱寺。</p> <p class="ql-block">圓夢靈隱寺</p> <p class="ql-block">打卡蘇州園林</p> <p class="ql-block">父母親生前喜歡去他們的女兒家探親權當休年假,基本上不是福州就是廣州或是惠州。那時大妹還沒去加拿大,在廣州工作。</p> <p class="ql-block">1997年在大妹廣州家過春節(jié)。正月初一,我們陪虔誠的母親去人山人海的廣州光孝寺敬香。</p> <p class="ql-block">父親有嚴重哮喘病,1997年春節(jié)父母親在溫暖的廣州大妹家過年,逛花市。父母親第一次發(fā)現(xiàn)南方的花市是如此漂亮。</p> <p class="ql-block">逛白云區(qū)花市</p> <p class="ql-block">父母親像孩子一樣躲在花叢中拍照</p> <p class="ql-block">80多歲的母親,第一次學會了擺拍,國外回來的大妹叫她學“也ye”,真是活到老學到老。</p> <p class="ql-block">六,母親永遠活在我們心中</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人格魅力和家族聲望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永遠懷念她!</p> <p class="ql-block">(一)母親的最高學歷與父親的最高榮譽</p> <p class="ql-block">母親年輕時唯一的一張照片是這張成人速成班(相當于高小學歷)的畢業(yè)照</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學歷(相當高?。?,那個時候畢業(yè)證還可以用“相當”這個詞。母親是個好學上進的人,為了把握報讀當時速成班掃盲的最后機會,已經結婚生子的她將實際年齡改小了2歲才有具備入讀資格,這樣說來也與我父親的師范生算是學歷相當了。母親因此比實際年齡推遲兩年才領取到高齡補貼,為此也成了母親逢人就解釋的話題與遺憾,我們兄弟姐妹都會笑著說,我們現(xiàn)在不是在替政府給你高齡補貼嗎?</p> <p class="ql-block">父親的最高榮譽證書是國家財政部發(fā)的。</p> <p class="ql-block">(二)讓每個孩子都有書讀,是母親吃苦的最大動力。</p><p class="ql-block">今天整理母親遺物,竟然找到母親40多年前幫我收藏的證書和獎品,太珍貴了。至少證明當年我也是一個學霸,是母親的驕傲。</p><p class="ql-block">因為準備上高中那一年,1976年9月初開學2周了,我家拿不出4元5毛錢的高中學費,父親讓我輟學,并說讀了高中也要下放農村還不如早出來幫襯家里,是我母親堅持說再窮再苦也要讓每個想讀書的子女有書讀,并且很有遠見的俏俏在家說:偉大領袖剛去世,說不定以后的政策會時時變…于是受我母親恩賜的堂哥替我出了這筆巨額學費,才有了后來的機會參加高考,才有了今天有文化有文憑的我。</p><p class="ql-block">我們8兄妹沒有一個因貧輟學,除了我哥因文章初中沒畢業(yè),姐姐高中畢業(yè)下放農村。從我開始趕上恢復高考的頭班車,在那個讀書無用論的年代,我及我后面的6個兄妹五個都考上不同的高等(中)等學校,在那個錄取率不是5%的年代,在我們鎮(zhèn)上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家庭,我們家在街坊鄰里心中簡直就是書香門第,鄰居們都說我媽有眼光,吃那么多的苦培養(yǎng)子女讀書值了。</p> <p class="ql-block">晚年在浙江嘉興跟子女生活的三姑,生前回老家,必定會來探望她親愛的三嫂(我媽),這張照片是我四叔,三姑和我母親,我想母親應該會在天堂和他們相聚又做親戚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40多年前奶奶和我們全家照的唯一的一張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母親您膝下的39個兒孫們永遠懷念您!</p> <p class="ql-block">(三)母親從不重男輕女</p><p class="ql-block">父親退休后回老家養(yǎng)老,沒享受過單位安置的福利分房,父親去世后,他單位補了一筆安家巨款,母親沒留一分,也從不重男輕女,全部用于13年前我們在祖宅基地翻建新房基金,因為她充分信任她的子女一定會贍養(yǎng)她,孝敬她。8兄妹不分男女都可參與在原址宅基地集資建房,共享母親的建房基金。因為有了我們這一房牽頭,后來四叔家,二伯家等家庭的所有兒女(包括二伯家送出去的倆女兒)一起邀伴拆除謝氏老房子,各房不分男女根據(jù)所需在原址集資建樓房。我大弟找專業(yè)機構統(tǒng)一設計?,F(xiàn)在以我們家命名的謝家弄,我爺爺膝下的子孫們建起了4棟20幾套相鄰規(guī)模類似于單位宿舍區(qū)或商品房小區(qū)漂亮公寓,成了我們這條街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家也建了棟一梯二戶四層樓。8兄妹每人一套。母親喪事期間,家族堂兄妹近在咫尺一呼即到,今晨為母親送葬戴孝的宗親占滿了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自發(fā)來給母親送葬的親友數(shù)不清。</p> <p class="ql-block">因文革中斷初中學業(yè)的哥,今天凌晨四點在家族群發(fā)布的這段感言(悼詞),讓我看的淚流滿面,所以說,好文章與文憑無關,只需感情真摯,發(fā)自內心就足夠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縣一中做老師的小妹幫我哥稍作修改,就度成了兄妹聯(lián)手的一篇情深意切的精品悼文:</p><p class="ql-block">?母親大人走了!帶著我們這些子孫的萬千不舍走了!母親庇佑子孫福澤后代時刻未忘。母親大人的偉大不僅在于各個方方面面,就連最后不得不離開這人世間的最后一刻也沒有忘記挑選出最好,最佳時刻,在這防疫變換莫測的當下躲開了先期深圳,上海,上饒封城疫情嚴重惡況,又神算預測到接下來疫情情況變化無端,憑著自己最后的洪荒之力硬是生生撐過了這個時間段。不給子女留下一點尷尬,留下一點困難以便使我們這些子孫能夠和和氣氣,齊心協(xié)力幫她辦完這百年后的喪葬大事。在她認為該走的時候走了……真乃神也!仙也!名簡直就該叫巢神仙!稍有不慎那將岀現(xiàn)另一種埸面。這就是她這一生吃齋念佛,廣積善德修來的!母親大人!你的偉大就真真切切體現(xiàn)在這里!母親大人生于苦難深重舊社會,岀生于凄苦無比的家庭,父母早逝,三個孤兒,各分東西。三姐弟,三個家庭三個姓。母親吃過人間所有叫苦的苦。!勞累過所有叫勞累的累!母親走了[流淚][流淚][流淚]!天也為知動容,昨天晚上雷電閃鳴,滂雨盆下!母親大人走了!走好!在另一世界沒有病痛。你在人世間受病痛拆磨已經太多太深總算解脫了!母親大人走了!在天堂護佑我們!福澤大家!叩拜!叩拜??!再叩拜!??!</p> <p class="ql-block">母親去世后,以各種方式來悼念母親的親友們近3百人(還不含我在職的弟弟,妹夫們對單位同事領導的誠懇勸退)。我堂兄們個個主動要求給母親守靈,他們都能記著小時候母親對他們的好:大伯家的幾個堂哥說,他們父母親去世早,是我爸帶著他們謀生,做泥水工的臟衣服基本上都是母親背著3公里外的河里洗的;其中二堂哥是吃我母親的奶水長大的。四叔家的二堂弟說,他小時候挨四叔的打,都是三嬸(我媽)救他并給他飯吃,在母親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他第一個沖到母親身邊,四叔家的大堂弟第一天我們手忙腳亂時,他們夫妻倆為我母親守靈到通宵,二堂弟這次他請了兩天假忙前忙后。三姑家的表哥表姐遠在浙江嘉興,派大表哥厚成哥全程悼念燒香告別。表哥表弟表姐妹每次回老家必定會探望我母親。他們說文革時期在他們家最困頓的時候,吃住在我家。五叔的大女兒前天跟我說,我五叔讀書的學費是我爸我媽資助的(當時我爺爺不讓五叔再讀書),五叔說他對三嫂最敬重,否則我五叔不可能成為5兄弟中學歷最高的藥劑師。</p><p class="ql-block">其實那個年代我們家也非常困難,文革期間我父親被開除公職,我們家吃不飽飯是常態(tài)(我小時經常吃豆腐渣紅薯粉渣當主食),但只要我家有一點好吃的,母親一定會留一小份讓我們端給奶奶(奶奶單獨吃)。記得小時候鄰?。ò参⒄憬┼徔h(廣豐福建)等地逃荒要飯的叫化子,來到我們這條街,左鄰右舍趕緊關門閉客,我們幾兄妹也學著關門,讓我媽給罵了一通,說人家要不是有難處怎么會沿街乞討,母親連忙將家里留給她的最后一份飯菜勻出半份給叫花子吃,當然那個時候的叫花子確實是真的要飯,而不是要錢。</p><p class="ql-block">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不為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的純粹而高尚的人,平凡的人,他寧愿苦自己,不肯虧別人。</p><p class="ql-block">小時候,我親舅舅家很窮(幼年送給人家當長工),從我記事起,舅舅偶爾從鄉(xiāng)下砍些柴來鎮(zhèn)上賣,“順便”要來我們家吃一頓飽飯,每當舅舅來時,母親會提醒我們兄妹,給舅舅裝飯不要用吃飯的小碗裝,要用裝菜的大碗,要不然舅舅吃了三碗以后不好意思添飯的,這就是我的親娘,處處替人著想,寧愿虧自己不肯虧別人的天下最偉大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我親奶奶生我五叔時難產死了,我爺爺娶的后奶奶視我父親8兄妹如已出。而我母親對這個奶奶的孝心是無人企及的。母親每天忙完家務活的必修課就是陪奶奶聊天,奶奶生病肯定是以我母親為主照料的,母親一直照顧陪伴奶奶到終老,她們親如母女,也許是我母親自幼父母雙亡,她視奶奶為親娘,也許是我奶奶沒有生下個一兒半女,奶奶視她為女兒…奶奶生病時臨終前多次想將她所有的錢財首飾給母親做回報,但母親一分一件都沒留,全部充公,由父親的兄弟們作主分配。</p><p class="ql-block">母親雖然生在舊社會,只在父親工作的余江縣上過速成班(掃盲班),但她的思想一點也不封建,母親膝下四兒四女,在我們家絕對不會重男輕女。我們兄妹共同贍養(yǎng)父母,共同承擔責任與義務。清明時節(jié)不分兒(媳)女(婿)一起拜山祭祖。</p><p class="ql-block">我爺爺有六兄弟,我父親五兄弟三姐妹,整個家族人丁興旺,最少子女的五叔家也有4個兒女,最多的二伯家有10個兒女,家族中堂兄妹表兄妹及子孫們2百人左右,這些宗親兄弟姐妹間叔侄間姑嫂間,晚輩間或因房產宅基地,或因就業(yè)讀書,或因細鎖碎事三觀不和,有隔閡有矛盾是常態(tài)。但整個家族上上下下唯有對待我母親的尊重與孝敬卻是無人指揮,無人干預,無人點撥,無人串通,統(tǒng)統(tǒng)發(fā)自內心高度一致,連我二伯家從小送給別人的二個養(yǎng)女也托人來給我母親燒香祭拜。這就是我母親的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親愛的母親,您高貴善良的品質,將是我們一生的財富!我們永遠懷念您?。?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