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犯了旅游上癮的毛病,想再去看看西藏的藍天白云。西藏在心里一直是一個夢的地方,神奇而遙遠。為了心中的夢,為不留遺憾,補上沒有看到的景色,于是開啟了說走就走的旅行方式,想法還不是太成熟,人和車已在追夢的路上了。</p><p class="ql-block"> 西藏10年前去過,但玩的地方不多,況且還有高反。這次去如果有了高反咋辦,吃的東西是否合適,開車往返12000多公里能行嗎……。給出的答案是,身體不適車托運回家,人坐飛機,吃的能帶的就帶,大米,小米,掛面,白菜,蘿卜,土豆,罐頭,肉腸;還有高壓鍋,炒菜鍋,高山罐,電池等車上裝的滿滿的。5月16日早早的就出發(fā)了,路上我們選擇住在高速服務區(qū)。我們第一站選擇了天津寶坻住宿,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當天晚上天津的疫情嚴重),我們的行程也受了影響。本來想路過瀘定,康定走318國道。甘孜藏族自治州對有疫情的地區(qū)管理較嚴,不想被隔離3天,所以選擇了第一站西昌,隨遇而安,相逢就是緣分。我們從遼寧出發(fā),路過了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陜西,由劍門關進入四川,開啟了本次旅行。</p> <p class="ql-block">在四川涼山坐落著我國四大航天發(fā)射中心之一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它是我國對外開放最早、發(fā)射衛(wèi)星最多、自動化程度高、綜合發(fā)射能力強的航天發(fā)射場。近80顆國內外衛(wèi)星已經(jīng)從該中心發(fā)射到太空。來到了發(fā)射基地,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圓了自己的航天夢。</p> <p class="ql-block">認真仔細的看,研究每一個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螺髻山的核心景區(qū),由世界最大溫泉瀑布、螺髻第一峰、螺髻第一海等景觀群共同組成。</p><p class="ql-block">縱長九十九里,這里一里一個景,九里一個奇觀,共九十九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霧蒙蒙的早上我們身臨其境,在仙境中泡了一個80元的溫泉</p> <p class="ql-block">從螺髻山我們又返回了西昌,再一次在邛海邊游蕩。</p> <p class="ql-block">邛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p> <p class="ql-block">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原左所區(qū)),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xiāng)。我們先到的湖東,住在摩梭族人家。早晨,主人帶著我們劃著自家小船,在瀘沽湖上飄蕩,水性楊花就在你的手邊,一朵朵,一片片,每年的5~10月是它的盛開期。</p> <p class="ql-block">久違的聲音,真好聽,仿佛時光倒流一樣。</p> <p class="ql-block">和老板聊一下摩梭人的走婚,他兒媳婦說他是杜撰。帽子是油油的,衣服也不整潔,家里有四輛車,房子有好多,其貌不揚的人就是我們住宿的主人。人很好,知道我們要吃水性楊花,自己劃船去湖里撈了很多,讓我們做菜吃。</p> <p class="ql-block">環(huán)湖從東到西,西面的里格半島非常的漂亮。由于疫情影響,整個小島就剩一個老人在看守著這些空房子。晚上我們在湖邊住了一宿。</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來到了云南麗江,去了白沙古鎮(zhèn),終于把麗江的大研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和白沙古鎮(zhèn)參觀完了,也了卻了一個心愿。</p> <p class="ql-block">木府(英語:Mu Fu Mansion)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位于麗江古城獅子山下,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 整個建筑群坐西向東,是一座輝煌的建筑藝術之苑。</p><p class="ql-block">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漢姓“木”,從此納西傳統(tǒng)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p><p class="ql-block">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筑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風采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樸粗獷的流風余韻,而其坐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神。 麗江旅游有一句話:“不到木府,等于不到麗江”。</p> <p class="ql-block">去麗江路上看到的金沙江大拐彎。</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和麗江之間有一個古老的小鎮(zhèn),這里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貿(mào)易地,也是目前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沙溪。</p> <p class="ql-block">在云南的眾多古鎮(zhèn)中,沙溪算的上是真正的古鎮(zhèn)。進入寨門,便是一條狹窄、深長的古巷道,殘舊古老的的商鋪矗立在兩側。寺登街的青石板,依然保留著明朝時期馬幫留下的印記,古戲臺,古商鋪,古巷道、古寨門,諸多保留著最古老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劍川也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為了做核酸檢測,我們在這里住了一宿。做核酸一般都得到縣醫(yī)院,所以我們有緣相見。這里當年出過進士,進士的家門口還有牌扁。</p> <p class="ql-block">在劍川的菜市場里看到了好多沒有見過的蔬菜,買了一些品嘗一下。這里的東西便宜多樣,第一次知道山上的杜鵑花是可以煲湯的。</p> <p class="ql-block">麗江虎跳峽,世界深窄峽谷之一,位于滇西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與中甸縣之間的金沙江河段上。金沙江流至石鼓附近突作大拐彎,流向由南北轉為東偏北,為著名的長江第1灣,河谷逐漸收窄,形成峽谷。峽谷兩岸雪山對峙,左岸為哈巴雪山,右岸為玉龍雪山,峭壁千仞,自谷底到山頂高差達3000多米,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還深1500多米。</p> <p class="ql-block">偶遇普米族人家。男主人在家照看老人小孩,妻子在深圳打工。家里有車有新房,家里老人平時賣中草藥。普米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普米語,屬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Shangri-la),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轄縣級市,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橫斷山區(qū)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區(qū)交界地。香格里拉于20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于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而為世人所向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電影并榮獲多項奧斯卡獎,更使其為世人熟知。香格里拉藏區(qū)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三條大江,它們在云南境內奔流而下,并行流淌了170多公里,而不交匯,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這三條江,就是瀾滄江、金沙江和怒江。</p> <p class="ql-block">巨型轉經(jīng)筒"就在"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的龜山公園內,據(jù)說高達21米,重約60噸,實在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獨克宗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位于獨克宗古城北門花巷最有代表性。石板路上還留著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了。對于穿越茶馬古道的馬幫來說,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也是馬幫進藏后的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噶丹·松贊林寺是云南省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qū)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qū)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位于云南西北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中心地帶,由國際重要濕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qū)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chǎn)紅山片區(qū)之屬都湖景區(qū)兩部分構成。距離香格里拉縣22公里,公園位于滇西北高山寒溫帶針葉林植被帶,最高點在北米萊塘山頂,海拔4159米。最低點在碧塔海以東的金子溝,海拔3200米,相對高差959米。</p> <p class="ql-block">普達措”的“普達”一詞是梵語音譯,譯為船,而“措”是藏語,譯為海和湖?!捌者_錯”是指所有生物到達理想海岸的船湖。湖水清澈,天空湛藍,林波挾水聲,鳥語花香。是游客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最佳凈區(qū)。走在這個地方,你會覺得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忘卻世間煩惱。</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在湖邊遇到的在大連工作的一對新人幫助照的,很有韻味,我們仿佛年輕了許多。不管哪里有鄉(xiāng)音,熟悉的話語,感覺見到了親人。</p> <p class="ql-block">普達措用它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我們。公園內有許多高原地區(qū),特有的地質地貌,到處都是河谷溪流、湖泊濕地、森林草甸等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森林里的牧場上,馬鈴聲和遠處谷倉里升起的炊煙,似乎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是那么和諧。</p> <p class="ql-block">巴拉格宗????????????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西北部的尼西鄉(xiāng)境內。巴拉是一個美麗村莊的名字,格宗是一座雪山的名字,格宗雪山位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和四川省甘最高海拔5545米,是香格里拉市第一高峰。</p> <p class="ql-block">巴拉村巴拉”一詞源于藏語音譯,意為自巴塘遷徙而來的藏族村落。巴拉村坐落在香格里拉大峽谷中部的格宗雪山下海拔2900米的山腰上,沿崗曲河谷垂直而上700米左右的地方。千百年來,巴拉人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過著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大峽谷是云南乃至全國較為幽深的峽谷之一,全長約154公里,與很多人以前見到的那些大多屬于V字型的峽谷不同,“V字型的峽谷”谷底比較窄,越往上越開闊,而香格里拉大峽谷兩邊崖壁和谷底則呈“U”型。</p> <p class="ql-block">路遇白馬雪山,正好有幾個旅游到此拍照的年輕人,她們手中的鮮花也不知道啥用途,借來用用。年輕就是資本,聊天得知有一個小姑娘,因為疫情影響,沒了工作,賣了車和朋友一起出來旅游。晚上我們又在德欽相遇,讓她們和我們住在了一起。旅游也是不斷的結識新人又不斷忘記的緣分。</p> <p class="ql-block">在德欽,本來我們已在網(wǎng)上找好了住宿的地方,可是路過另外一家旅館,把我們截到了他們家住宿。疫情影響的旅館生意很蕭條,價位也非常的低。往年旺季都是三百多元錢的房間,現(xiàn)在60元就可以。他們家的5樓平臺可以清楚的看到對面的梅里雪山,所以早晚都上平臺,很是方便。在平臺上還可以看到飛來寺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們有幸見到的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梅里雪山地處橫斷山脈的腹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為云南第一高峰,是至今仍未被世人征服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而禁止攀登的高峰。雪山相對高差4740米。</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鹽田。這個名叫鹽井的地方在唐朝時期就有曬鹽的歷史,至今已有1300多年千年。古鹽田”不僅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千年古鹽田”,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只見“千年古鹽田”在瀾滄江兩岸近500米的狹長地帶排列開來,數(shù)千塊鹽田與澎湃的瀾滄江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交相輝映,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世界奇觀。</p> <p class="ql-block">鹽田特有的加加面,就是吃完一碗(實際就是面剛剛蓋住碗底)再添,再吃,再添……。太慢了,磨磨唧唧的不是咱東北人的性格。經(jīng)協(xié)商上一碗滿的,老板也不用來回的跑,我們不用不停的喊。</p> <p class="ql-block">到了芒康就算進藏了,也就進入了318國道。從芒康檢查站進藏是非常嚴格的,就親眼看到有人掉頭走了,我們還算幸運,正式開啟了西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翻越東達山,我們進藏的第一個最高的埡口5130米.。幸好身體反應不大,可以繼續(xù)前行了。</p> <p class="ql-block">天路72拐是川藏線國道318線路,它從海拔4658米的業(yè)拉山頂?shù)?800多米的嘎瑪溝,30多公里路落差達1800多米,因其坡陡、彎多、兇險而得名。這里環(huán)境惡劣,氣候無常,地質結構復雜,自然災害頻發(fā)。</p> <p class="ql-block">沿著怒江大峽谷繼續(xù)前行。為了紀念修建怒江大橋的犧牲的戰(zhàn)士們,路過這里的車輛都會鳴笛。沒有他們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路暢。</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如果你不經(jīng)過通麥,你就不知道川藏線的難度”,在通麥特大橋建成之前,它曾被認為是”死亡之地”,這里的天地之險,讓路過的人們生與亡只在一瞬間,但是當通麥特大橋建成后,人們進入西藏變得更加容易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十年來心心念念的地方。當初通麥沒有修建大橋,所以想看到它只是一個夢想。今天有了大橋,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 湖主要的補給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傾瀉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p> <p class="ql-block">墨脫目前實行的是雙日日進單日出,這樣在波密我們有時間可以玩一天。經(jīng)旅館人員介紹我們來到了嘎拉村。小小村莊驚艷到了我們,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是雪山,油菜花,綠油油的青稞,遠處的寺廟,錯落有致。沒有看到嘎拉村的桃花,看到的美景已經(jīng)足也。</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理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小村莊。嘎拉村桃花盛開時,美麗的藏族村落被野生桃花包裹。有"藏江南"之稱的林芝,野生桃花林綿延百里,總面積超過500畝。林芝的桃花全部野生,許多要兩三人才抱得住。嘎拉桃花村,被人們稱之為林芝“桃花第一村。我們來的時候桃花早已落去,有緣再來這里看桃花盛開。</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戶藏民家,院子里面有玩耍的孩子和初生的小牛犢。想進去看看,小孩的爺爺要收5元錢才可以進。房子里面有客廳,里面擺了好多吃的東西。孩子們說只有過節(jié)的時候他們才能進客廳陪客人?,F(xiàn)在的藏民也是有經(jīng)濟頭腦了,我們想進家門都是收費的。</p> <p class="ql-block">崗村,一個看過就不會忘記的地方,雅魯藏布江就在村里流過。尖塔形的樹冠爭相奪目,上部隱約可見的巨傘林冠幾乎將天外的世界全部遮掩,偶爾透入帷幔的一縷陽光竟顯得那么耀眼奪目,像一把閃光的利劍,將林中的濃霧劈開。讓人如同置身夢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全國最大的云杉林場波密崗云杉林的景色非常漂亮,樹木參天,茂密繁盛,還有潺潺的溪流和各種珍稀野生動物,春夏季滿眼綠色,生機盎然,秋季色彩斑斕,很有看點,波密崗云杉林2005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雪山+湖泊+古村落融為一體;崗云杉森林-中國十大最美森林。在森林里,用力呼吸著林間和葉片的香氣,也讓清新得有些透涼的空氣,從鼻腔一直滑到了脾肺深處,給人一種靈魂都得到滋養(yǎng)的感覺,清新無比。</p><p class="ql-block">崗云杉森林,這個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森林的地方,而位于崗云杉林腹地的草湖,更是把美景推向極致。徒步是我們解鎖崗云杉林唯一的方式。在景區(qū)門口,遇到了賣門票的老鄉(xiāng),真有緣份,免票入場。</p> <p class="ql-block">草湖。草湖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崗云杉林景區(qū),這里秋季雨水充沛,在原始森林的包圍中顯得格外神秘與美麗</p> <p class="ql-block">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jīng)中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在該縣境內,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tài)保存最完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醞釀了好長時間,終于下決心從波密出發(fā)翻山越嶺,鼓起勇氣穿林過江,去看看這最后一塊凈土 ,此生,要去一次的墨脫。 走過墨脫路的人,靈魂一定會與那片天地,融為一體。那里山高谷深,那里常年高溫多雨,那里景色如詩如畫,那里蕩氣回腸。但前往那里,也需幾分勇氣。</p> <p class="ql-block">身處藏地,卻有熱帶雨林的氣候,到處是森林,到處是瀑布;這個世界上最極致的各種景觀,幾乎都被她囊括。</p> <p class="ql-block">深山霧里有人家,賣一些土特產(chǎn),和游人交談是他們和外界不多的接觸。</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墨脫果果塘大拐彎,就是西藏山水河流,合力造就的天地奇跡。</p> <p class="ql-block">常年繚繞的云霧更是成了它的標志性景觀,撩撥外界每一顆旅人的心。墨脫的霧,終年不斷。雪山間,峽谷上,密林中,美麗潔白的云霧就這樣彌漫在這天地之間,常年繚繞,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格林村,我們走219國道40多公里,轉了無數(shù)個彎才到了這個網(wǎng)紅村莊。村莊很小,網(wǎng)上介紹很美,可我卻很失望。本以為能看到門巴族的姑娘穿著本民族的服裝在采茶,結果啥也沒看到。實踐證明,親眼所見才是真實的,被網(wǎng)紅騙了,也有可能就是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同。</p> <p class="ql-block">這是開車離開波密時候看到了一個云霧繚繞的村莊,于是開車進村。進來之后知道這個村子叫巴卡村,這里美的讓人窒息。有路過此地的游人,一定要進來看看,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竟然有如此美麗的民宿。如果下次來波密,我一定會選擇住在這里。感覺神仙住的地方也不過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民宿拾階而上,房外鮮花盛開。周圍寂靜無聲,可能這里的人還在安睡。房子下面是一條流淌的河。它們的魅力征服了我們,真舍不得離開,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到魯朗的路上,看到了貢措,我倆包場整個景區(qū)。以前還有景區(qū)車到高山草甸,疫情影響的人都很少,景區(qū)車也沒有了。在景區(qū)里聽到外面有人喊阿姨你們咋進去的呢,我看看周圍有一個梯子就讓他們幾個人爬過來了,一問是大連東軟的學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告訴他們就我倆在景區(qū),你們就在這附近玩,不要離景區(qū)大門太近,被發(fā)現(xiàn)了就知道你們是逃票進來的。</p> <p class="ql-block">在河邊望著雪山下流淌不息的河水,看著牛兒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吃草,悠哉悠哉的,耳邊不時傳來著悅耳的鈴聲,真愜意,仿佛和這里的一切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走進魯朗小有名氣的扎西崗村,快到村子的盡頭時,路邊的一個小橋邊是個上坡的小路,掛 滿了景區(qū)特有的指示牌,沿著這個小山坡往上走,就是高山牧場的景區(qū)了,上面有一個掛滿 經(jīng)幡的小山崗,信步放眼遠處盡是夏日浸染的草原,層層疊疊與碧空如洗的天空交相輝映, 像是一曲紅黃藍綠與遠處雪山合奏的夏日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魯朗美麗的高山牧場之間,相傳文成公主途經(jīng)此地,著迷于這仙境般的風光,為其取名“扎西崗”,意為“吉祥坡”。</p> <p class="ql-block">在高山牧場有一組經(jīng)幡群,在雪山下迎風飄揚。問過藏民,落地的經(jīng)幡不能踩,過的時候要舉過頭頂。西藏特有的經(jīng)幡讓你有一種震撼,高山上的,河谷上的,草地上的,無處不有,無處不在,讓你的心靈感受到信仰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借來的花讓心情更好,美景下的我有些膨脹。下次來這里一定安靜的坐下來,在草地的簇擁下,整天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各種感受。</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里面除了有一對新人拍照,就剩我們兩個人了,借來拍照的手捧鮮花,我倆也一頓自拍。開車往返兩次,看不夠的美景,到另外一個出口就看到了魯朗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扎西崗村就這樣安靜的待著,沒有了往日的繁華熱鬧,此時正是我所喜歡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區(qū)林芝縣所轄鎮(zhèn)。魯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林芝地區(qū)八一鎮(zhèn)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里,平均寬約1公里。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具林區(qū)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nóng)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錯落有致,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p> <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里面的河邊上,擺著彩色的瑪尼堆,很少的游人讓你感受到了寧靜。坐在河邊,看著遠處的雪山和白塔,讓自己完全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下的魯朗小鎮(zhèn)很美很美。吃了石鍋雞,晚上住在小鎮(zhèn)的河邊,伴隨著嘩嘩的流水聲入睡。</p> <p class="ql-block">翻越色季拉山口,看到一個退役的導盲犬很溫順乖巧,于是就有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沿線上的尼洋河畔的景色。尼洋河在拉薩段叫拉薩河,離開拉薩叫尼洋河。尼洋河發(fā)源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米拉山西側的錯木梁拉,由西向東流,在林芝縣的則們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p><p class="ql-block">尼洋河是西藏自治區(qū)工布地區(qū)的“母親河”,又稱“娘曲”,藏語意為“神女的眼淚”。尼洋河沿河兩岸植被完好,風光旖旎,景色迷人,途徑景點眾多,是青藏高原的河流之一。尼洋河風光帶野生鳥類眾多,這里也是西藏著名的黑頸鶴越冬區(qū)</p> <p class="ql-block">從林芝到巴松措的路上,美景相伴,牛羊相隨。沒有想到西藏也有這樣的美景,還以為誤入了新疆。</p> <p class="ql-block">云霧繚繞下的油菜花田大片大片的盛開,遠處的人家被仙境簇擁著,好一個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美無處不在,身為其中代表之一的林芝當之無愧。林芝境內遍布原始森林,自然風光旖旎多姿。獨特的地形和巨大的海拔落差向你展示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景。而在林芝的眾多美景里,又屬享有“小瑞士”之稱的巴松措最不容錯過。它幾乎是所有去林芝的游客必去的景點之一?!扒饺f水,只遇見了你。沿著唐蕃古道,別過秀巴古堡。千百萬年,你都遇見了誰。穿過時間的縫隙,流過大地的脈搏。我遇見了你,巴松措,我最美的情郎。巴松措,你遇見了我,你最美的姑娘。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每一世愛戀,都是命中注定的緣。”這首《遇見你巴松措》,道出了人間天堂巴松措的無窮魅力,和對來藏旅游的人們的極致吸引力。站在湖心島處極目遠望,四面青山抱鏡開,湖光瀲影共徘徊。眼前一切相得益彰,美若仙境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位于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其巴松措的主要景點是,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的“扎西島”。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筑“錯宗工巴寺”,四周森林與雪山將湖水緊緊環(huán)繞,完全一副與世隔絕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新措?!靶隆痹诓卣Z中是“木頭、樹”的意思,新措即指像一棵倒下的樹形狀的湖。也有人說,之所以叫“新措”,意思便是“新發(fā)現(xiàn)的湖”。從拉薩驅車,順拉薩河而行,翻越米拉山口后,便開始沿尼洋河前行,直到到達工布江達縣的巴河鎮(zhèn),再驅車一小時至結巴村。結巴村和新措是兩個岔路口,按路標朝新措的方向行駛。路上一個人一輛車都沒有,越往前越孤單。所以準備調頭往回走,恰巧看到了一對年輕人開車過來,我們一問是去新措的。心里頓時覺得有依靠了,跟隨他們我們才堅持到底,在顛簸的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才到了新措(4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四野不再空寂,彎曲的小路開始伸入稀疏的松樹林地帶,偶爾傳來一陣吱吱的云雀歌唱聲。循聲走去,樹下的牦牛只顧低頭吃草,河邊也有盛開的小花。旁晚時分牦牛在主人的驅趕下,會上橋排隊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過密林,眼前是一片淤泥和泡在淤泥中的朽木與殘渣,需要借助幾根原木搭成的踏板方能到靠近水邊,湖水中有許多石頭塊搭砌的瑪尼堆,這就是蒼涼壯觀的新措!</p> <p class="ql-block">結巴村的早晨。登上觀景臺,俯瞰結巴村,好美好美。</p> <p class="ql-block">結巴村的湖邊碼頭,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游客休閑的地方了。穿過村莊,沿著一路的油菜花到了碼頭。正逢這里的人在準備營業(yè),我倆蹭了幾個鏡頭。</p> <p class="ql-block">湖邊來一張正經(jīng)八百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路邊云霧繞山,山下的油菜花黃澄澄的,留下身影與美景鑲嵌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在美景的陪伴下,沐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行駛在林拉高速上(西藏的高速公路是不收費的)。</p> <p class="ql-block">十年的時間轉瞬即逝,仿佛是昨天我來的西藏。感嘆時光流逝,也感謝時光又一次流淌在這片土地上,我又一次站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依然聳立在廣場上,水中的倒影在白云縈繞下多了幾分嫵媚。</p> <p class="ql-block">藍天下我們在廣場上四處游蕩,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時光。再過10年還能來這里嗎?知否能否!</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虔誠的信徒在表達自己內心世界,這種感覺我們是體會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西藏,你在哪里呢</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這是倉央嘉錯會見情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羊湖雍措。有的人簡稱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p> <p class="ql-block">由于修路原因,我們沒有走盤山路,而是順著羊湖環(huán)行,這樣就有了有了意外的驚喜和發(fā)現(xiàn)。天氣的原因,羊湖的水看到的不是很藍,單景色依舊深深的吸引了我們??赡苓@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罷了。</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原名“崗堅曲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后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jīng)欽卻唐皆南嘏杰維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彌諸方洲”,通稱“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山寺”或“吉祥須彌山寺”。一些漢文史籍記為“扎什倫博”、“仍仲寧翁結巴寺”、“扎什隆布寺”等,簡稱“扎寺”。 位于市內,位于市駐地以西的尼色日山麓。為第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于1447年佳建,后為班禪額爾德尼住錫之所。系后藏第一大寺,也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這個視頻是喇嘛們在大堂上完早課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占地15萬平方米,僧侶房舍57間,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間,其建筑融合了藏區(qū)傳統(tǒng)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前往納木錯的必經(jīng)之路,這里海拔5190米,是遠眺納木錯與藏北草原的一處埡口,也是藏民們心目中一處神圣之地。在那根拉山口,立有一塊標明海拔的石碑,山口的瑪尼堆上掛滿了隨風飄揚的經(jīng)幡,從埡口遠遠望去,可以看到碧藍的納木錯。從那根拉山口驅車而下,行駛約1小時,便可抵達納木錯景區(qū)的核心景點扎西半島。石頭上刻著倉央嘉措的詩 </p><p class="ql-block">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p><p class="ql-block">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jīng)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p><p class="ql-block">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佑你平安喜樂。</p> <p class="ql-block">“納木措”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納木措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和廣闊的湖濱。它的東南部是直插云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坐景區(qū)車意外的環(huán)湖半圈,流動的云,藍藍色的湖水,轉山的人絡繹不絕,留下的痕跡刻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去孜珠寺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也是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山上的六座山峰代表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精神。孜珠山也是雍仲本教的四大神山之一,所以,孜珠寺被信教徒們尊稱為最圣潔的修行之地!也有天空之城的稱呼,“天空之城”自然和信仰也是分不開的。孜珠山上造型怪異的奇石是它的一大風格,形態(tài)不一,皴裂的石頭表面一直讓人擔心會掉下來。見縫插針的小屋別具匠心,進一步說明了這里平地的稀缺,</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錯落無序的屋舍散落在整個峭壁之上,依山而建各具特色,大的是能容數(shù)百人宇堂,小的僅能一人棲身,部分房屋也算是山洞擴建,陡峭的臺階臨著石壁盤旋,堪是驚險。一邊是懸崖絕壁,一邊是萬丈溝壑,如此驚險的地方竟然寺廟屋舍林立,遠遠望去,大氣恢宏,蔚為壯觀,讓人嘆為觀止!從山下到達孜珠寺有11公里,這短短的路程我們走了1個多小時。轉了無數(shù)的胳膊肘彎,碎石盤踞在狹窄的路上,靠邊的一側是懸崖,一側不時有落石,一顆懸著的心緊繃著。步步為營,步步艱難,從山上下來時手心攥著一把汗。這段路是一生走過最膽戰(zhàn)心驚的路,是再也不想走的路,有了命懸一線的感覺。聽說以后要修路了還有景區(qū)車可以上去看孜珠寺了。</p> <p class="ql-block">從那曲到類烏齊是沿著317國道前行的,本來想一直走317到成都,可惜成都當時有疫情,只能放棄。這一路有美景,也有暴風雪。在山下晴空一片,到了山頂突然風雪交加,一會地面上白茫茫一片。西藏天氣多變,一天過了兩季。</p> <p class="ql-block">風雪交加的埡口。</p> <p class="ql-block">這一路,不僅有壯麗極致的風光</p><p class="ql-block">更是一片具有豐厚沉積的文化沃土</p><p class="ql-block">佛寺林立,歷史厚重</p><p class="ql-block">民族風情,悠久燦爛</p><p class="ql-block">瑪尼堆、經(jīng)幡、古塔……</p><p class="ql-block">蒼莽的高原因為它們而充滿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317國道,又稱“川藏北線”它起于成都,止于那曲。是西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公路主骨架網(wǎng)</p><p class="ql-block">“三縱兩橫六通道”中“北橫線”的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再華麗的辭藻和形容,在317國道上的各種景觀前,都會變得蒼白無力。這條穿越四川西北</p><p class="ql-block">連接藏北蒼穹大地、青海三江源的交通網(wǎng),就是這樣一片神奇的地方。你很難用詞語來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只能在這些不可思議的造物神話前盡情欣賞。</p> <p class="ql-block">從類烏齊到玉樹走的是214國道。214國道為南北走向,縱跨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云南省,緊鄰四川省。它起于青海省西寧市柴達木路與小橋大街交叉點,跨越海南州、果洛州、玉樹州后,進入西藏昌都市,再連接云南。在云南我們也曾走過一段214國道,再見214國道感覺挺親切的。</p> <p class="ql-block">玉樹禪古寺。禪古”直譯為“花石頭”,得名于寺院附近一塊花色磐石。在2010年的4·14玉樹地震中,位于震中結古鎮(zhèn)禪古村的禪古寺完全被毀。此后經(jīng)過大約半年時間的四度選址,并最終異地重建。禪吉寺是玉樹地區(qū)著名的噶瑪噶舉派寺院。在最鼎盛時,該寺僧眾達五百余人。。</p> <p class="ql-block">在玩耍的小和尚和師傅們。在玉樹住宿的時候遇到客棧里面的一位寺廟放假來客棧休假的喇嘛,帶著好多疑問,我們進行了交談。以前我一直認為寺廟里面的都是喇嘛,其實不是。他告訴我們,和尚是自己自愿去的寺廟,一輩子最高級別只能到喇嘛級別。而喇嘛是出生時就指定的,懂事后就進入寺廟,最高級別是活佛。和尚是可以還俗的,而喇嘛不可以。現(xiàn)在喇嘛每個月都有1千多元的工資??蜅@习逵腥值?,老大做客棧老板,二弟就是和我們交談的喇嘛,三弟是當了和尚耐不住寂寞又還俗的。</p> <p class="ql-block">結古寺位于結古鎮(zhèn)東,以建筑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多名僧高徒在中國藏區(qū)聞名遐邇。藏語稱“結古頓珠鑼”,意即“結古義成洲”。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zhèn)北木它梅瑪山,為當?shù)卦洳柯涞乃_迦派寺院。我們去的時候是喇嘛們進大殿上課的時候,陸陸續(xù)續(xù)的喇嘛不斷的進入大殿。</p> <p class="ql-block">震后重建的玉樹,比我想象的要繁華。結古寺是玉樹最高點,可以俯瞰玉樹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離開玉樹我們正式踏上了回家的路,導航上顯示的是3278公里,也就是我們離家的距離。</p> <p class="ql-block">路霸牦牛??。一頭牦牛一萬多元,看看這家有多錢。</p> <p class="ql-block">翻越巴顏喀拉山埡口。這里是長江和黃河的發(fā)源地,一條條冰雪融化的河流匯集了大江大河。</p> <p class="ql-block">國道214,一路顛簸。震后的路面程波浪型,從清水河上高速的路況也是一樣的。在羌塘草原兜兜轉轉一天,傍晚才到達青海和西寧的交界湟源服務區(qū)。再往前經(jīng)西寧,甘肅,陜西,山西,寧夏,河北回到遼寧,回到了家。</p> <p class="ql-block">在踏入西藏的那天起,西藏這個離天堂最近的神圣之地,帶給我們來自于心靈深處的震撼從未停止,那種眼睛在天堂,身在地獄的體驗在這里可以說得上是淋漓盡致,終生難忘了!</p> <p class="ql-block">后記:我倆這次從家到四川-云南-到芒康進藏再返回家中,一共用了35天走了12000公里。對別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對我們來說就是壯舉。疫情影響下,做了多次核酸,平均每兩天做一次,保證48小時都有核酸檢測報告。從開始的每次28元,到最后的3.5元,一共花了383元錢。油費+過路費=11525元,住宿3030元,門票2282元。這次旅行過程中,有苦有樂,見到了要看的美景,了解了當?shù)氐奈幕斋@滿滿。只要有決心就可以完成感覺不可能做的事情,我們挑戰(zhàn)了5千多米的埡口,拐過72彎,去了墨脫,爬上了孜珠寺……。這次旅行給自己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為已是花甲年齡的我們點贊??。感謝大家一路的關注和支持,感謝大自然饋贈的藍天白云,無數(shù)的美景。感謝老天讓我們一路順利走過來,沒有暴雨,塌方,泥石流,堵車……。全程安全順利,按時完成旅游計劃。西藏還在我的追夢中,還有其他的夢想,要一直追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