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共和國地方與軍隊各級干部按照中央發(fā)布的評級標準,分別進行了各自的評級工作。評定干部的級別,主要依干部的現(xiàn)任職務(wù),并綜合考慮干部的德才資,確定其級別。黨內(nèi)職務(wù)參照行政任職,兼任職務(wù)者以其擔任的最高職務(wù)評定級別。當時地方與軍隊分別按照政務(wù)院與中央軍委制定的評級標準進行了各自的評級工作。本期將從程潛、羅榮桓、張云逸、羅瑞卿、陳叔通、劉斐等的評級解析1952年地方與軍隊評級中主要是以"以職定級"的標準,現(xiàn)具體介紹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程潛、羅榮桓、張云逸、陳叔通、羅瑞卿、呂正操、劉斐等在地方的評級統(tǒng)計:</p><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14日,政務(wù)院公布了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的津貼標準,中央人民政府各級政府干部的津貼等級共分十等二十四級,具體三等以上領(lǐng)導(dǎo)干部津貼標準對應(yīng)的行政級別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等一級(行政一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一等二級(行政二級):政務(wù)院總理、副總理,二高正職,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p><p class="ql-block">二等一級(行政三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各委主任,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主席</p><p class="ql-block">二等二級(行政四級):政務(wù)委員,各委副主任,二高副職,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三等一級(行政五級):政務(wù)院各部部長</p><p class="ql-block">三等二級(行政六級):省人民政府主席</p><p class="ql-block">三等三級(行政七級):省人民政府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根據(jù)政務(wù)院發(fā)布的各級干部的津貼標準,1952年上半年副省級以上干部的評級標準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為行政一級(一等一級);</p><p class="ql-block">2,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政務(wù)院總理副總理為行政二級(一等二級);</p><p class="ql-block">3,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wù)院各委主任,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主席為行政三級(二等一級);</p><p class="ql-block">4,政務(wù)院秘書長,政務(wù)委員,政務(wù)院各委副主任,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為行政四級(二等二級);</p><p class="ql-block">5,政務(wù)院各部部長,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各委主任為行政五級(三等一級);</p><p class="ql-block">6,政務(wù)院各部副部長,各省人民政府主席;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各部部長為行政六級(三等二級)</p><p class="ql-block">7,政務(wù)院各部副部長、各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為行政七級(三等三級)。</p><p class="ql-block">根據(jù)以上政務(wù)院公布的地方干部評級標準,羅榮桓、程潛、張云逸、陳叔通、羅瑞卿、呂正操、劉斐等七人對號入座,分別按照各人的行政職務(wù)評定了地方行政級別,七人在52年上半年地方評定的級別統(tǒng)計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榮桓: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部部長,52年按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二級,由于羅榮桓的重心工作在軍隊,他參加了軍隊評級,并以軍隊級別享受軍隊津貼與待遇</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1</p><p class="ql-block">程潛: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軍委副主席,52年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三級,程潛雖在軍隊任軍委副主席,但并未參加軍隊評級</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2</p><p class="ql-block">張云逸: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軍委委員,廣西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52年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三級,張云逸在軍隊任軍委委員,亦參加了軍隊評級</p><p class="ql-block">陳叔通: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由于52年中央規(guī)定全國政協(xié)職務(wù)不列級,因此陳叔通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三級,但待遇上享受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待遇</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3</p><p class="ql-block">羅瑞卿:政務(wù)委員兼公安部長,公安部隊司令員兼政委,52年按政務(wù)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四級,羅瑞卿在軍隊任軍委委員,亦參加了軍隊評級</p><p class="ql-block">呂正操:中央候補委員,鐵道部副部長,軍委軍事運輸司令部司令員,52年按中央候補委員參照行政任職評級為行政五級,呂正操同時還參加了軍隊評級</p><p class="ql-block">劉斐:軍委委員,中南軍政委委員兼水利部部長,52年3月按各大行政區(qū)政府部長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行政六級,劉斐雖時任軍委委員,但并未參加軍隊評級。</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4</p><p class="ql-block">二,羅榮桓、張云逸、羅瑞卿、黃克誠、呂正操、宋任窮在軍隊的評級</p><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14日,中央軍委公布《評定各級干部等級指示》,全軍各級軍官干部共分十等二十三級,一等一級為軍委主席副主席級一個級別,二等一級與二級分別為大軍區(qū)司令員政委級、軍委委員級,三等一級至三級分別為正、副、準兵團級。具體軍隊準兵團級以上的評級標準具體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軍委主席、副主席一般評級為軍委主席副主席級</p><p class="ql-block">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各大軍區(qū)司令員一般評級為大軍區(qū)司令員政委級</p><p class="ql-block">軍委委員、個別資深的大軍區(qū)副司令員副政委一般評級為軍委委員級</p><p class="ql-block">大軍區(qū)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軍委軍兵種司令員政委,二級軍區(qū)司令員政委,兵團司令員政委一般評級為正兵團級</p><p class="ql-block">兵團副司令員,二級軍區(qū)副司令員副政委,總參、總政各二級部部長一般評級為副兵團級</p><p class="ql-block">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軍區(qū)海空軍司令員政委一般評級為準兵團級</p><p class="ql-block">根據(jù)52年3月中央軍委公布的軍隊干部評級標準,羅榮桓、張云逸、羅瑞卿、黃克誠、呂正操、宋任窮等六人在軍隊的評級統(tǒng)計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榮桓: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部部長,52年按總政治部主任的評級標準評級為大軍區(qū)司令員政委級,與地方評行政二級相比,軍隊級別相對低了一級</p><p class="ql-block">張云逸:軍委委員,廣西軍區(qū)政委,52年按軍委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軍委委員級,與地方評行政三級相比,軍隊級別相對低了一級</p><p class="ql-block">羅瑞卿:軍委委員,公安部隊司令員兼政委,52年按軍委委員的評級標準評級為軍委委員級,對等地方評定的行政四級</p><p class="ql-block">黃克誠:52年10月任第三副總參謀長兼總后勤部部長,由地方行政四級平級改套軍隊軍委委員級</p><p class="ql-block">呂正操:軍委軍事運輸司令部司令員,52年按總參謀部二級部評級標準評級為副兵團級,與地方評行政五級相比,軍隊級別相對低了一級</p><p class="ql-block">宋任窮:54年12月任總干部部第一副部長,由地方行政四級改套軍隊正兵團級,相比原地方行政四級,軍隊級別低套了一級。</p><p class="ql-block">文章圖片5</p><p class="ql-block">黃克誠大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