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第8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新聞班主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辦報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增加學員動筆機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豐富學員精神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為新聞單位提供稿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呼倫貝爾日報社離退休黨支部和呼倫湖研究院黨支部共同做“保護呼倫湖”黨日活動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攝影楊淑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保護呼倫湖有了強大科技支撐</span></p><p class="ql-block"> 楊淑菊 趙金芳</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4日,呼倫貝爾日報社離退休黨支部和呼倫湖研究院黨支部舉辦了“保護呼倫湖”主題黨日活動。</p><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日報社原黨組書記兼副總編祁穗峰、呼倫貝爾日報社老干部科陳曉峰科長、離休老黨員王忠元、首屆感動內(nèi)蒙古人物新聞戰(zhàn)士敖繼紅等,呼倫湖管理局二級調(diào)研員劉松濤、呼倫湖研究院黨支部宣傳委員王琪等,一起參加了黨日活動。</p> <p class="ql-block"> 呼倫湖管理局劉松濤調(diào)研員向參加活動人員,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呼倫湖保護工作的情況。王琪等多名黨員帶領大家多角度、多手段地走近了呼倫湖,比較透徹地看到了她的尊容,十分秀麗誘人。大家非常驚奇地發(fā)現(xiàn),研究院可以實時地看到呼倫湖動態(tài)情況。呼倫湖研究院對于呼倫湖的水質(zhì)、土壤、動物、植物等方面都進行檢測。對于檢測科室的儀器,室外的野生動物養(yǎng)殖場所和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進行了細致的觀看。</p><p class="ql-block"> 2017年呼倫貝爾市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呼倫湖生態(tài)綜合治理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強呼倫湖流域科研建設能力,組建了呼倫湖研究與監(jiān)測專門機構(gòu)——呼倫貝爾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區(qū)內(nèi)陸湖泊研究院,引進高端人才并配備了完善的實驗設備,極大地提升了本土科研監(jiān)測能力。構(gòu)建了保護區(qū)數(shù)字化平臺,初步實現(xiàn)呼倫湖區(qū)域監(jiān)測及數(shù)據(jù)信息統(tǒng)籌管理、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充分共享的目標,涵蓋環(huán)境要素和生物多樣性要素的綜合監(jiān)測體系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作為呼倫湖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監(jiān)測研究的專業(yè)平臺,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呼倫湖流域及其周邊的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及與生物多樣性相關(guān)的環(huán)境要素監(jiān)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jiān)測和野生動物救護等工作。按照國家發(fā)改委批復的《呼倫湖流域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21-2030 年為生態(tài)恢復期。在生態(tài)恢復期內(nèi),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全面加強對湖泊的科研監(jiān)測水平,實施保護區(qū)科學技術(shù)研究能力加強項目,搭建科研合作平臺,深入了解呼倫湖演變規(guī)律與本底情況,為治理工作提供堅實的科學支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多功能大廳座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攝影楊淑菊</span></p> <p class="ql-block">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基本摸清了呼倫湖生態(tài)環(huán)境本底,初步識別了呼倫湖關(guān)鍵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明確了呼倫湖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恢復的關(guān)鍵路徑與方向,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開展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精準落地治理工程、提升流域監(jiān)管水平、切實推動呼倫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p><p class="ql-block"> 兩個黨支部在活動結(jié)束之前進行了座談。大家感到呼倫湖管理局設立研究院非常必要,這為呼倫湖今后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研究院成立才5年,時間雖短,但成效顯著。呼倫貝爾日報社離退休老黨員們,一再表示:“我們不知道有研究院這個單位,今天來了不虛此行,讓我們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關(guān)工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涂文林:卾溫克草原孩子的貼心人</span></p><p class="ql-block">—記全國關(guān)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涂文林</p><p class="ql-block"> 2022年國際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了,作為內(nèi)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關(guān)工委常務副主任的涂文林,帶領他的團隊驅(qū)車140公里來到草原深處的輝河蘇木中心校,將自己掏腰包用6000元定做的10套民族服裝送到中心校孩子們手中,解決學生演出需求,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p><p class="ql-block"> 今年68歲的涂文林,鄂溫克族,出生在一個貧困的牧民家庭。他的家鄉(xiāng)牧民勤勞勇敢,鄉(xiāng)風淳樸,從小就養(yǎng)成吃苦耐勞。樂施好善的他,16歲就參加了工作,17歲參軍入伍,在部隊中多次立功受獎,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p><p class="ql-block">涂文林1975年結(jié)束了4年的軍旅生涯,復員到地方工作,先后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商業(yè)、公安、法院、紀檢、政法委等部門工作。他干一行、愛一行,用黨員和退役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評為全旗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自治區(qū)綜治標兵,是一位優(yōu)秀的少數(shù)民族干部。</p><p class="ql-block"> 2006年退居工作二線,時年52歲,他婉拒高薪聘任,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中,一干就是16年。從此他踏上了關(guān)愛服務青少年的征程,把滿滿的余熱灑向家鄉(xiāng)的草原。</p><p class="ql-block">關(guān)心下一代健康成長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硬指標,沒有定向,全靠黨性和社會責任感發(fā)揮余熱服務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把他們培養(yǎng)為合格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家住巴彥托海鎮(zhèn)的輟學兒童額爾德木太,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學生,涂文林在上下班的途中,經(jīng)??吹竭@個少年在路邊凍得瑟瑟發(fā)抖。他上前詢問得知,這個11歲的男孩,從小父母離異,父親無職業(yè),因車禍致殘,失去勞動能力,無力撫養(yǎng)孩子,導致他經(jīng)常輟學,夜不歸宿,時常睡在別人家的樓道里。涂文林了解情況后,馬上領孩子洗了澡,理了發(fā),領到飯店吃了飯,把孩子送回家后和家人溝通,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關(guān)工委同志一起去第二小學協(xié)調(diào)工作,終于解決了額爾德木太的上學和食宿問題,涂文林自掏腰包承擔了該生的書費、雜費和中午食宿費用,使這個輟學流浪兒童重返校園,過上了跟正常兒童同樣的幸福生活。他每年掏腰包萬元,對貧困學生和失足青少年進行資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涂文林在自家屋里辦的讀書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提供李信海</span></p> <p class="ql-block"> 涂文林是大家信賴的人,他用自己的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了身邊很多人。他經(jīng)常找卾溫克旗政法委退居二線的同志談心,找自己老同學、老戰(zhàn)友、老同事做思想工作,讓大家同心協(xié)力為社會做貢獻。從2011年到2015年在他的倡導下,旗教育協(xié)會及社會組織共為貧困學生發(fā)放補助金30余萬元,圓了許多學生的大學夢。</p><p class="ql-block">失青年是涂文林關(guān)心的重點,解決家庭困難,孩子才有希望。當發(fā)現(xiàn)有特困群體時,他慷慨解囊。前些年他養(yǎng)了些羊,愛人也有較高的工資,所有當別人有了困難都會盡力幫扶,從做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至今他已資助貧困學生十幾萬元。</p><p class="ql-block"> 在防疫期間向黨組織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不顧年老和社區(qū)年輕干部一起奮戰(zhàn)在第一線站崗、放哨,給行動不便的老人送來米面,自掏腰包為10歲肢體殘疾學生關(guān)桐送去大米、白面、豆油、牛奶等生活物品,給殘疾學生包佳旭送去溫暖。</p><p class="ql-block"> 涂文林以一個老退役軍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言傳身教,為下一代做出了榜樣,他的紅色基因傳承,使兒女們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兒子在北京一家外資企業(yè)任高管,女兒在本地任幼師,孫子常常拿爺爺?shù)臉s譽當榜樣。老伴是位退休計生干部,經(jīng)常教育孩子們要感恩,聽黨話,跟黨走,如果沒有共產(chǎn)黨,哪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全家攜手奮進,其樂融融,這個滿滿正能量的家庭,受到社會的尊重。2022年5月呼倫貝爾市授予涂文林家庭為全市文明家庭稱號。</p><p class="ql-block"> 涂文林的先進事跡傳遍了 大草原,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得到各級政府的認可和表彰。2021年呼倫貝爾市授予他全市最美退役軍人。2022年被評為內(nèi)蒙古慈善楷模先進個人。在2020年中國關(guān)工委成立30周年之際,涂文林被中國關(guān)工委、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關(guān)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p><p class="ql-block"> 涂文林是一個普通的退休人,能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他點點滴滴的善舉,詮釋了人間的大愛,這就是一個真正共產(chǎn)黨人的情懷。(李信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涂文林與孩子和孩子家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提供李信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舉辦圖片展</span></p><p class="ql-block"> 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為紀念關(guān)工委成立30周年向黨的101歲生日獻禮,圖片展示活動于6月28日在海拉爾區(qū)政府黨政辦公大樓一樓大廳揭幕。</p><p class="ql-block">區(qū)政府副區(qū)長、關(guān)工委主任張艷華主持揭幕儀式,呼倫貝爾市關(guān)工委副主任張?zhí)炱脚c海拉爾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關(guān)工委主任張玉波共同為圖片展示活動揭幕。區(qū)關(guān)工委常務副主任烏蘭巴拉發(fā)表講話。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機關(guān)全體人員,各鎮(zhèn)辦、村、社區(qū)、科局、學校、幼兒園等單位的“五老”代表和工作人員100余人參加了本次圖片展的揭幕儀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參觀圖片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照片提供董大彬</span></p> <p class="ql-block"> 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機關(guān)、政法委系統(tǒng)所屬單位、各鎮(zhèn)辦、科局及農(nóng)墾謝爾塔拉農(nóng)場共計22個單位參展。每塊展板規(guī)格為寬6米,高 1.5米,設計美觀、清晰,形象、直觀,通過23塊展板、1500余張圖片,從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出各系統(tǒng)、各單位關(guān)工委工作的“一單一品一特”,反映了海拉爾區(qū)各級關(guān)工委工作成果、工作特色和水平,從不同角度上呈現(xiàn)亮點,講好呼倫貝爾關(guān)工人、海拉爾關(guān)工人的故事,全面反映30年(特別是近5年)工作風貌和“五老”精神。同時將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近幾年的理論成果轉(zhuǎn)化為實踐成果,給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提供有力宣傳平臺支撐和有效典型品牌供給,最大限度提高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宣傳環(huán)境,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的海拉爾用心用情用力,使宣傳工作為推動海拉爾區(qū)關(guān)工委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助力添彩。(董大彬)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參觀圖片展</span></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董大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海拉爾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舉辦攝影展</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30 日上午 8.30分海拉爾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在黨總支書記汪淑英與協(xié)會主席馬鐵柱的帶領下,由帶車的王爽、趙滿達、安成利、包玉柱、景寶銀等 24 位同志,齊心辦力把展框和攝影作品擺放到成吉思汗廣場。這次攝影展的 23 幅作品作者:董學眾、吳厚斌、馬秀英、張有、劉俊卿、馬鐵柱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呼倫貝爾市人大主任孫震與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劉世亭(90多歲)參觀圖片展《城市變遷》</p> <p class="ql-block"> 展出《城市變遷》,吸引了廣大市民駐足觀看。原呼倫貝爾市人大主任孫震、志愿軍老戰(zhàn)士劉世亭邊看邊感動著,原市人大主任孫震同志參觀了攝影展,他夸獎這個展覽辦得好!海拉爾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劉東雁,身背擴音器為來觀看的市民耐心講解著海拉爾城市,在改革開放 40 多年來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破舊不堪的小平房已被高樓大廈所代替。下雨就變得泥濘不堪的馬路,現(xiàn)已不見蹤影,隨之而來的是平坦光潔的馬路。有的市民在照片上尋找以前自己的家自己的小院,自己出生的地方。90 多歲坐輪椅的老人,激動地拉著講解員的手,一個勁地說“好啊,謝謝你們,都給留下了這么好的影像資料”。有的家人帶著老人前來觀看,有的家長帶著小朋友也來觀看,小孩子很好奇,一個勁地問“這就是以前的海拉爾嗎”? 黨總支副書記王凱杰也擔當起講解員,她和劉東雁不辭辛苦講解。觀眾流連忘返,依依不舍,有的市民拿出手機,翻拍著展板上的攝影作品。有的市民站在展板前拍照。他們都說:變化太大了!如果沒有這些老照片,很難看到新舊城市的變化,感謝你們!感謝攝影家為城市做出的貢獻。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對照片充滿情誼地指指點點。這里有 90高齡的老人,還有十幾歲的兒童,他(她)們?yōu)楹@瓲柕某鞘凶冞w高興和自豪,感謝共產(chǎn)黨為人民帶來了幸福。許多老師情不自禁地端起相機。記錄這一有紀念意義的時刻。(楊淑菊攝影報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攝影展現(xiàn)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圖片新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舉辦文藝匯演</span></p><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市委組織部主辦、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承辦、呼倫貝爾市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協(xié)辦的”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文藝演出,于7月1日下午3點在往日時光音樂廳舉辦。此次的演出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新世紀》、第二樂章《新中國》、第三樂章《新征程》、第四樂章《新時代》。演出表演的節(jié)目有舞蹈、歌曲、詩朗誦、器樂合奏等。演職人員與廣大觀眾熱情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廣大人民群眾喜迎二十大的歡樂心情。(楊淑菊)</p><p class="ql-block">演出后演職人員與領導合影,</p><p class="ql-block">攝影:王成元</p> <p class="ql-block">攝影王成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五單位聯(lián)合活動同心慶七一</span></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1周年,2022年6月30日,海拉爾區(qū)勝利辦事處、內(nèi)蒙古老年書畫協(xié)會呼倫貝爾市分會、呼倫貝爾書畫院、海拉爾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海拉爾區(qū)老干部活動中心聯(lián)合舉辦“書香墨寶頌黨恩,文明實踐立新功——喜迎二十大,同心慶七一主題活動”。</p><p class="ql-block"> 上午驕陽似火,大家頂著32度的高溫,活躍在活動現(xiàn)場。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各主辦方的領導,有內(nèi)蒙古老年書畫協(xié)會呼倫貝爾市分會會長孫震、副會長王國才、秘書長楊曉光等。這次活動老年書畫協(xié)會的書畫家和呼倫貝爾書畫院書法家,揮毫潑墨,現(xiàn)場書、畫12米長卷,還為現(xiàn)場群眾贈送書畫作品。松風詩社的詩友們帶來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頌黨、歌頌祖國的詩朗誦,還有南開路中學的謝思邈小同學演奏的古箏《高山流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活動結(jié)束后五單位集體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攝影楊淑菊</p> <p class="ql-block"> 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 松風詩社老領導老前輩馮國仁、陳青山、李惠來、劉遷、閆為民、劉世亭、李國郡、王毓麟、許勤等。</p><p class="ql-block"> 海拉爾區(qū)老年大學民樂團、旗袍班參演了這次活動。</p><p class="ql-block"> 這次活動社區(qū)搭臺,傳統(tǒng)文化唱戲。為呼倫貝爾大草原奉上了文化盛宴,為黨的生日獻上了別開生面的禮物,我們用詩書畫影的形式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前來參觀的各界人士、當?shù)匕傩論?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千人,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效果非常好!(牛培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活動開始領導發(fā)表熱情洋溢講話“慶祝七一喜迎二十大”</span></p><p class="ql-block">攝影楊淑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莫爾格勒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往日時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女知青歷險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 柴秀萍</span></p><p class="ql-block"> 一首《游牧時光》歌曲,使我仿佛又回到了下鄉(xiāng)插隊時在內(nèi)蒙古陳巴爾虎旗巴彥哈達公社烏蘭礎魯生產(chǎn)隊的草原生活。</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6年在莫爾格勒河夏營地,我在生產(chǎn)隊的一戶牧民家放羊,接到生產(chǎn)隊領導的通知,讓我第二天到同屬巴彥哈達公社(現(xiàn)稱蘇木)的呼和溫都爾生產(chǎn)隊(現(xiàn)稱嘎查)報到,參加全公社的黨員培訓班,這個隊部和邊防檢查站毗鄰,邊防檢查站是通向邊境的第一個卡口,所以叫頭站,這次培訓場地是借用邊防檢查站的派出所。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晨起,走出包外,深深地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伸展了幾下腰肢?!霸缟虾谩?頂著露珠的小草向我打著招呼,心情好極了!</p><p class="ql-block"> 黎明的曙光,鋪滿了碧綠無垠的草原,籠罩著已經(jīng)脫去冬裝盤臥在營盤的雪白羊群,羊群中有的悠閑的反芻著,有的還在睡夢中;四條忠實的牧羊犬,夜守羊群下了班,正欲進入夢鄉(xiāng)。我稱她為阿姐的女主人娜仁花拉擠著牛奶,新的一天就這么開始了。</p><p class="ql-block"> 喝完早茶,男主人巴達拉沁大哥為我的行程給抓馬套車,我將需帶的用品和雨衣、雨靴裝到車里,大哥將馬嚼韁繩遞給我,并囑咐:“駕,賽耶巴日”(好好走)!我點點頭,接過馬韁繩,便打馬上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7年烏蘭礎魯生產(chǎn)隊知青烏日嘎(左)柴秀萍于海拉爾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趟過不遠處的莫爾格勒河,上了往西通往頭站的自然土路,我的心情像今天的天氣一樣,特別的好;趕著雙輪雙座的“草原吉普”好不愜意! 小鳥在天空中嘰嘰喳喳地叫著,路邊的各色花草在點頭微笑,向道南望去,彎彎曲曲的莫爾格勒河在靜靜地流淌;望向道北,碧綠覆蓋著的各種大小山丘綿延起伏,伸向草原的遠方,多么美麗的景色??!真的像一幅無與倫比的山水畫,我就是那畫中人?!疤柈斂照?,花兒對我笑……”不由得我哼出聲兒來。</p><p class="ql-block"> 不遠處,拔地而起的“礎魯圖”石頭山到了。喂,礎魯圖!不知道你像巨人似的在那兒屹立有多少年了,但卻知道你能見證這一帶莫爾格勒河兩岸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幾年來我跟著羊群轉(zhuǎn)場游牧遷徙途中在你身邊屢次往返的身影......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近距離、認真地欣賞過你的英姿。因為每次的敖特爾轉(zhuǎn)場遷徙,“長龍”似的隊伍中的每個人都在忙自己份內(nèi)事,無暇顧及欣賞途中優(yōu)美的風景和你“礎魯圖”挺拔的雄姿。馬車在行駛中,我在無限的遐想,感覺天氣很熱,口也渴了。不知不覺中太陽真的當頭照了,頭站越來越近了。 </p><p class="ql-block"> 抽了兩鞭馬,馬快步顛跑,身后塵土飛揚,我的心也如飛似箭,期盼著很快又能和一些老朋友們見面了,還能結(jié)識一些新朋友,再痛痛快快地喝上幾碗奶茶,該是很愜意。</p><p class="ql-block"> 上了拉布達林通往海拉爾的土公路,往南一拐,快到頭站派出所了,走到能看清派出所大門時,我的心不由得又是一陣興奮。突然間,不好了!在公路上顛跑的馬,躥下公路,朝著道西不遠處的一個大水泡子(湖泊)狂奔而去,我毫無防備,情急之中緊勒馬嚼子的韁繩;平時很馴服的馬,一反常態(tài),根本不聽我的了,怎么勒也勒不住! </p><p class="ql-block"> 只見這匹馬直接沖進水泡子中猛喝,而且邊喝還邊往前面水深處走,眼看著水已經(jīng)灌進了車廂,很快又將車廂淹沒,驚慌失措中我一腳踩住車中漂起的雨衣等物,兩只水靴卻被沖走沉入水中,我怕在車上站起來,被從不停往前走著晃動的馬車里栽倒水中;于是,嚇得我一手緊抓馬韁繩 、 一手緊緊抓住車的后欄板,任由全身濕透,坐在車上一動也不敢動……等馬喝足了水,洗夠了澡,將頭抬起站那兒不動時,我使足了力氣,兩手往后緊勒馬韁繩,終于將車倒出水上了岸。</p><p class="ql-block"> 來到派出所大門外,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終于到家了!此時,我的好心情已蕩然無存,兩眼含滿了淚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柴秀萍被評為學習使用蒙古語言文字先進個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下車牽馬進院,看見為了組織這次培訓,早已來了多日的公社黨委書記包文寶,他開門從屋內(nèi)迎著我走過來。見我狼狽不堪的樣子,關(guān)切地問:“雅克賽、雅克賽唄”?(咋地啦)并上前接過我手中的馬韁繩,我驚魂未定,見到包書記真的就像在外受了多大委屈的孩子,回家見到了自己的父親,眼淚奪眶而出!包書記再次關(guān)切地詢問:“雅克賽唄”?我向他哭訴了剛才的驚險過程,他一邊安慰著我,一邊幫我卸車拴馬。</p><p class="ql-block"> 將一切安頓好后,見包書記從草圈中拿了一把草杈扛在肩上,招呼我說:“走,撈水靴子去”!“包書記,那水靴子不要了”。他反問我:“干啥不要了,不能穿了嗎”?我說:“去年買的”?!叭ツ曩I的,新的呢,走,撈去”!像父親般威嚴。我敗兵似的跟著他到被淹的水泡子邊上,指給他我水靴掉下水的地方。就見他脫掉鞋襪,將褲腿挽到大腿根兒,拿起草杈開始撈水靴,水很深包書記的褲子濕了,只見他用草杈在水中來回扒拉。 </p><p class="ql-block"> 此時,恰巧有一輛拉布達林開往海拉爾的長途客車路過,車上的人紛紛探頭往這兒觀望。他撈了一會兒,又往前邁了一大步,水馬上就到了他的腰間;見狀,我在岸上著急地大聲喊:“包書記,別撈了!水靴子不要了”……他沒有理睬我,繼續(xù)全神貫注地撈。不一會兒,見他真的將一只水靴挑出來扔給我,接著他又晃動草杈繼續(xù)撈,不一會兒,另一只水靴也被他挑出來扔給我。 </p><p class="ql-block"> 我提著兩只滿是泥水的水靴,跟在扛著草杈往回走的包書記后面,看著他的背影,感覺像慈祥的父親一般親切,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渾身濕透了,淚水又模糊了我的雙眼……老書記用實際行動,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時光穿梭,那次頭站歷險,雖然過去已四十多年,但現(xiàn)在回憶起來,好像就發(fā)生在昨天,歷久彌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烏蘭礎魯?shù)泥l(xiāng)親與知青慶祝三八節(jié)</span></p> <p class="ql-block">柴秀萍,1953年12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初中畢業(yè)于陳旗紅衛(wèi)中學;1973年5月下鄉(xiāng)到陳旗巴彥哈達公社烏蘭礎魯生產(chǎn)隊;1979年8月陳旗寶日希勒煤礦工作;1981年11月調(diào)陳旗法院工作至2008年12月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柴秀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報道國標麻將內(nèi)容新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身邊新聞》第7期于2022年6月30日問世了。大家的反響如何呢?</span></p><p class="ql-block">吳雅芬: 看到了第7期《身邊新聞》,覺得越來越好。值得點贊!</p><p class="ql-block">這一期宣傳了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麻將班的優(yōu)秀教師李榮光,他帶領他的弟子們,努力學習國標麻將技能,參加國內(nèi)外麻將比賽,并取得了好成績。在比賽過程中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友誼。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豐厚的文化底蘊和他們的聰明才智,表現(xiàn)了老同志熱愛學習的頑強意志和呼倫貝爾市老年人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邊淑梅: 《身邊新聞》給我們傳遞著各種新聞報道,讓我們受益匪淺,她是我們老年人的最愛,讓我們不出家門,就能獲得知識和信息,讓我們獲得各種正能量,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對于你們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謝,對于你們所獲的成績,表示祝賀。</p><p class="ql-block">李榮光:《身邊新聞》辦得不錯!</p><p class="ql-block">潘太芬: 打麻將看起來是一項娛樂活動,但是老年大學麻將學員在李榮光老師的帶領下提倡競技麻將,引導休閑麻將,反對賭博麻將,力爭把麻將運動推上規(guī)范、科學、健康的軌道,非常有意義。把麻將班的學員引上了國際麻將比賽行列,他們以智慧和技能取得了豐碩成果。</p><p class="ql-block">董大彬報道的海拉爾區(qū)召開青少年普法表彰會,說明了社會各界人士都很關(guān)心青少年下一代,表彰了普法教育活動中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優(yōu)秀輔導員。這也是為以后的普法教育更好地開展下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p><p class="ql-block">張偉國的新聞寫作體會非常好。即把自己寫作經(jīng)驗說明了,又給新聞班學生和閱讀《身邊新聞》的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寫作課。他靈活地運用了寫新聞的六要素??偨Y(jié)出了“十多”給愛好寫新聞的人亮出了亮點。值得點贊。</p><p class="ql-block">王成元 在2022年6月23日傍晚拍攝健康街小學在廣場舉辦的專場演出,圖文清晰,學生走出校園為廣大民眾帶來文藝演出,和大家共同慶祝建黨101周年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p><p class="ql-block">楊淑菊 第七期《身邊新聞》刊登了王鐵華、王亞男寫麻將班李榮光老師的文章,知道了麻將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古為今用”了。國家體育總局在文件中引導麻友們從娛樂賭博轉(zhuǎn)向體育競技牌王賽。李榮光老師積極響應,他潛心研究,努力鉆研,靈活教學,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他經(jīng)常帶領團隊參加各種比賽,多次拿回大獎。使麻將成為比賽場上的“國標麻將”。</p><p class="ql-block"> 董大彬老師每次都及時報道海區(qū)關(guān)工委信息。反映出海區(qū)關(guān)工委在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中所取得驕人的成績。圖片新聞欄目及時迅速報道出所發(fā)生的新聞,既活躍了版面又增加靈活性。使讀者及時了解自己身邊的事。每一次的讀者來信,都是對前期《身邊新聞》的總結(jié),既能看到文章又能增加理解能力,真是讀者的好幫手。</p><p class="ql-block"> 鐵路二小、頭道街小學關(guān)工委常務副主任張偉國,為我們毫無保留地講解他在新聞寫作上的成功經(jīng)驗,又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新聞寫作課。(潘太芬整理)</p> <p class="ql-block">主編:胡萬軍 王景琴</p><p class="ql-block">美編:楊淑菊 孔繁斌</p><p class="ql-block">編輯: 王鐵華 都鳳春 田麗娟</p><p class="ql-block">記者:董大彬 王成元 李海信 </p><p class="ql-block"> 趙金芳 楊淑菊 牛培英</p><p class="ql-block">攝影記者:王成元 楊淑菊 宋堂盛</p><p class="ql-block"> 張連城</p><p class="ql-block">校對檢查:潘太芬 王亞男</p><p class="ql-block">編審:董大彬 林滋松</p><p class="ql-block">監(jiān)制:趙金芳 馬桂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