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已經(jīng)是很長一段時間了,南昌人在江西其它地區(qū)人的印象中,口碑并不怎么好,他們說到南昌人時,往往譏諷為“南昌鬼子”。然而大多數(shù)外省人并不知道江西本地人會如此黑自己的省城,外省人只曉得江西人被稱作“老表”,江西地區(qū)是老區(qū)。</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我的初戀對象是鷹潭地區(qū)人,因此我這個南昌人經(jīng)常奔波在旅客列車上,往返于兩地談著馬拉松式異地戀。女朋友的同事和她的同學們,時常對她調侃說,找個南昌人處對象啊,不知道“南昌鬼子”良心大大的壞嗎!我笑著問女朋友:南昌人怎么就變成“鬼子”了,你看我這位“南昌鬼子”壞嗎?她答復說,不是所有南昌人都是“鬼子”!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同事們都對南昌人背地里稱為“南昌鬼子”。這事,都已經(jīng)過往四十年了,至少在四十多年前,我就聽到在江西境內的其他地區(qū)人員,稱南昌人為“南昌鬼子”了。</p> “南昌鬼子”說法的起始 <p class="ql-block"> 為什么在江西境內會出現(xiàn)“地域黑”現(xiàn)象,它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我對此有過分析。一九四九年建國初期的南昌城區(qū)規(guī)模小,城區(qū)人口不超過26萬,這個時候,人們都忙于生計,誰也沒有閑功夫去折騰,人們普遍單純。自建國之初至文革開始,南昌鬼子的說法仍未形成。但從文革開始至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之初,經(jīng)歷了文革浩劫之后,人們的處世觀念已經(jīng)有了不小轉變,人與人之間的互信程度顯著下降,這個階段,“地域黑”培育的溫床形成,這是“黑南昌人”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確切地說,“南昌鬼子”的稱謂正是始于七十年代,最初由少部分人提起,然后一傳十 ,十傳百的流傳到全省各地。所謂“好事不留名,壞事傳千里”,這大概是江西本省人開始黑南昌人,直至后來發(fā)展到黑南昌城的最早開端。去百度、知乎搜索“南昌鬼子”,可以看到很多評論,內容大部分是黑南昌人和南昌城。</p> 純屬臆測的“南昌鬼子”來源 <p class="ql-block"> “地域黑”現(xiàn)象在全國其它地方也十分常見,但南昌作為省會城市,卻被本省其他地方人以“南昌鬼子”形容,卻是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被黑得最嚴重的。只要是經(jīng)常瀏覽新聞、貼吧、微博、論壇社區(qū)的人,通常有這種經(jīng)驗,只要涉及到某個省份或城市文章時,后面的評論區(qū)總會看到有人留言,有的評論說某某城市的人不好,素質低下,有的直接表白,我十分討厭某某地區(qū),有的則口誅筆伐,進行瘋狂的辱罵,像把南昌人罵作“南昌鬼子”這種,則屬于故意以貼標簽方式來進行定義,久而久之,便自然形成對這座城市里的人傷害性不大,污辱性極強的中傷。</p><p class="ql-block"> 有傳言說“南昌鬼子”的來源有二,一說來源于抗日期間,有當?shù)啬喜顺洚敐h奸,比鬼子還壞,由此敗壞了南昌人形象,“南昌鬼子”由此而來。這說法完全虛構,純屬不負責任地胡編亂造。二說產(chǎn)生的緣由是因為歷史問題,在20世紀30年代,南昌是“新生活運動”的策源地,當時南昌人的生活習慣逐漸向西方靠攏,洋化程度大大提升。而當時中國習慣把外國人叫做“洋鬼子”,因此就把受洋化影響頗深的南昌人戲稱為“南昌鬼子”。這個說法也完全是臆測,牽強附會地故作抬升。舊時的上??偙饶喜蠡?,為啥沒把上海人叫作“上海鬼子”,要知道“鬼子”兩字,并沒有半點褒義的成份在里面。</p> “南昌鬼子”說法形成的重要因素 <p class="ql-block"> “南昌鬼子”說法的出處,應該是建國以后特別是文革以來,南昌地域特征以及南昌人率直的性格特點在與江西全省各地的人交往或碰撞之后,由南昌之外的部分吃過南昌人虧的江西本地人,將對南昌人日積月累的憤懣,借以“南昌鬼子”來發(fā)泄自己不滿情緒。本來兄弟城市之間,偶爾適可而止的開開玩笑,并不傷大雅,但分寸過度,就極易產(chǎn)生隔閡,進而互不珍重。撫州地區(qū)離南昌較近,但撫州地區(qū)的方言富有顯著特色。南昌人在茶余飯后,卻總喜歡拿撫州話來調侃撫州人,當作撫州人的面,學說著撫州方言,暗寓著黃色段子。如兩姐妹中姐姐要出嫁了,母親為大女兒配了銀鐲戴上,妹妹見了,也向母親討要,向母親說:“姐姐何咯有銀鐲,我朗冒銀鐲,我也要銀鐲(此處用撫州話讀諧音)”,母親回答說:“捏俚,你還冒大,捏大了也有銀鐲”。這樣笑話撫州人的段子,有點貶損他人的意思,而有些南昌人卻當作搞笑的段子拿出來戲說。撫州人聽南昌人講這些段子,心里肯定會有不爽。另有將贛州人稱為“西瓜皮”的說法,意喻贛州老城區(qū)人滑頭滑腦,像西瓜皮一樣,走到哪里滑到哪里?!摆M州西瓜皮”同樣是指過去贛州人為人處事狡猾,喜歡耍滑頭,背后整人,欺負鄉(xiāng)下人,報復心強等。這個“贛州西瓜皮”也不知是什么時候什么人鼓搗出來的,同樣屬于地域黑現(xiàn)象。這種給一個城市的人濫取外號的做法,實在是很沒素質的作派。贛州離南昌路途遠,倒是很少有看到南昌人黑贛州人為“西瓜皮”的。</p><p class="ql-block"> 南昌人好像有與生俱來的優(yōu)越感,這或者是自認為生活、工作在省城的原因。還是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有不少南昌人,把省內各地來南昌的外地人,統(tǒng)統(tǒng)概稱為“鄉(xiāng)下猴子”,更有少數(shù)不良商販把不會說南昌話的外地人,當作宰客的對象,全然不顧南昌人在全省的形象。以至于我這個數(shù)代生活在南昌的地道南昌人,也不得不讓自己外地來昌的朋友學說南昌話,外出時少吭聲不要說普通話,不然的話,上街購物極可能挨宰。在那個年代里,本地話是通行證,講當?shù)赝猎挘粫划斪鳌昂镒印痹庥雠懦?。南昌畢竟比不了上海等外地一線城市,無論是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還是城市繁華,但想不明白當年部分南昌人,自己的優(yōu)越感從何而來。想想看,江西其他地區(qū)的人來南昌,若聽到“鄉(xiāng)下猴子來了”蔑稱時,會對南昌人甚至南昌城有好感?想必心里恨了“南昌鬼子”千百遍。</p><p class="ql-block"> 南昌人說話聽起來很沖,因為南昌方言保留有很多古代入聲字,但以南昌話為主的贛方言卻是我國八大方言之一。知乎上批評南昌有相當一部分年齡偏大的老年人,時常不分場合、不顧別人感受地大聲說話,文化不高,修養(yǎng)不夠。還有不少人抱怨在南昌車站、商場、的士等方面挨過宰甚至受過威脅,于是無差別的放大問題,唱衰南昌。缺德訛詐者,全國哪個城市都有,但畢竟僅是少數(shù)人。我們看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將少部分南昌人的低素質、不文明行為讓全體南昌人去背鍋,統(tǒng)統(tǒng)將南昌人劃為“南昌鬼子”,這鍋,確實讓南昌人背得很沉重。</p> 特定的產(chǎn)物,需幾代南昌人改變 <p class="ql-block"> 隨著南昌人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人們精神層面需求的豐富與充實,如今時過境遷,南昌城里人的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已大幅提升、早已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 當然,“地域黑”現(xiàn)象不可能消除,在網(wǎng)絡評論中將始終存在,因為人們看事情和問題的側重點不一樣,個人感受也不一樣?!澳喜碜印笔且粋€特定時代產(chǎn)生的怪現(xiàn)象,需要南昌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徹底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