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魏振乾,1963年生。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畫院國畫院院聘畫家,新水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新水墨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作品多次在全國及省內(nèi)美術(shù)作品展覽中入選或獲獎。</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68×45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68×45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0×34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0×34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 70×34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 70×34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77×52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52×39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52×39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52×39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52×39cm 2022.6</p> <p class="ql-block">紙本水墨 52×39cm 2022.6</p> <p class="ql-block"> 隴西縣和平鎮(zhèn)寫生記</p><p class="ql-block"> 六月,在大自然的畫卷中,在時光的筆墨里不曾停息。六月,在疫情的長期籠罩下,在人們的內(nèi)心深處,依舊是那樣的清新和婉轉(zhuǎn),于是乎,在5月28號的一個早上,我和老同學(xué)張少華相約,帶上寫生工具,駕車前往隴西縣和平鎮(zhèn)一寫生基地,中午到達永勝村,駐村李書記安排我倆住進一農(nóng)家小院,這是一戶由政府扶貧資金修建的一棟二層小洋樓,整個院落四處被柳樹環(huán)抱著,走進院里,兩位主人很熱情的迎了上來。此時,門前幾只雞鴨在悠閑的散步覓食,空中掠過幾只嘰嘰喳喳的紫燕,正午的陽光透過層層枝葉,撒在紅磚瓦墻的屋頂,在一片祥和恬靜的氣氛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一股鄉(xiāng)魂的氣息,瞬間有了熟悉的感覺。因為我也是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孩子,幾十年以來由于忙于工作,一直待在鋼筋水泥鑄就的城市生活。幾乎好久沒有體驗過這種安逸的生活。心里想著,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接近大自然的機會,接下來就要安心住下,重溫一下兒時的農(nóng)村生活。</p><p class="ql-block"> 房子分上下兩層,女主人給我們換了干凈的床被,完了少華住二樓,我住一樓。等我們收拾完行李,好客的女主人已經(jīng)做好了最拿手的臊子面,然后在配上一盤可口的土豆炒粉條,雖然食材簡單,但味道純正地道,瞬間,時光仿佛回到幾十年前的那個孩提時代。</p><p class="ql-block"> 休息一會兒,我倆就忙著去踩點,穿過村居時,一陣微風(fēng)掠過,它好似一壺老酒,將莊前屋后的樹木和田野灌醉,它們仿佛搖搖擺擺,發(fā)出各種“沙 沙沙 沙沙沙……”的響聲。不一會,夜幕臨近,田野間到處是雉雞和各種叫不上名的鳥鳴聲四起,甚至一浪高過一浪,遠處山巒上的古堡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肅穆,黃土高坡上的梯田層次分明,偶爾有幾顆旱柳樹穿插在田間,色彩分明,墨韻十足,這么和諧的畫面,不就是一首獨一無二的生物交響曲嗎?我和少華情不自禁!瞬間,在腦海里記錄下這溫馨的一刻,一切感覺都是那樣的熟悉。</p><p class="ql-block"> 回來的路上,聽村口的大爺大媽說,這個村現(xiàn)居40多名留守老人,因為年輕人大都帶著孩子去了外面打工求學(xué)。到目前為止,這個村是鄉(xiāng)親們保護最完美最原始的一個村落了,房屋都建在陰坡地面,常年高寒陰濕的原因,使莊前屋后的老樹高聳挺立。</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月亮像一顆稀有的珍珠鑲嵌在天上,月光像一片輕柔的白紗帳,將整個村子包圍起來,一切都顯得那么安靜。這也許就是我倆此行離開喧鬧的城市,想要正真追逐和享受的一種靜怡的生活,盡管床品上汗腥味很濃,但我還是咬牙堅持躺了下來,折騰到半夜我總是難已入眠。于是少華教我深呼吸入靜的方法都用了,還是不起作用,最后實在沒有啥好辦法,就只身一人坐起來喝了二三兩白酒,于是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香。</p><p class="ql-block"> 在農(nóng)村用不著鬧鐘,當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公雞的啼鳴聲早已叫醒了沉睡中的我們,開始新的一天。 早餐過后,我們帶上寫生工具,走出院落,村子四周都是美景,隨便某個角度都是一副完美的畫作,我們不由得激情澎湃。接下來的六天,早出晚歸,每天寫生兩張小品,雖然不知道畫的好壞,但還是樂在其中,收獲滿滿。臨走時兩位主人還依依不舍的,想挽留我們再住幾天。 </p><p class="ql-block"> 第六天的下午,我倆來到縣城的賓館,洗了個熱水澡,終于睡了個一覺自然醒。但起床后發(fā)現(xiàn)滿身都是蟲蚊叮咬的紅疹子。本想再畫幾天,因為少華家養(yǎng)的小狗“大壯”得了病,我倆又急促促驅(qū)車返程,幸運的是,小狗“大壯”見了少華最后一面。</p><p class="ql-block"> 2022.6.30晚記于三味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