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次必然,6月中旬我走了一趟張掖市。短短六天,令人感受良多。</p> <p class="ql-block">張掖,河西走廊重鎮(zhèn),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路。歷史悠久厚重。史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zhàn)勝匈奴后,始設(shè)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又名甘州。甘州之名,始于南北朝時的西魏恭帝元年?!陡臼烙?上》載,西魏廢帝三年改西涼州為甘州。或曰以甘浚山名,或曰以甘泉名。甘肅省名稱的由來,即:取甘州肅州(酒泉)為甘肅。</p> <p class="ql-block">這里,地理位置得天獨(dú)厚。黑河繞城而過,祁連山的雪水滋潤,使得這里“半城蘆葦半城廟”。城市濕地蘆葦連綿不斷,風(fēng)景秀麗生態(tài)良好。是動物天然的棲息地。站在濕地公園,可遠(yuǎn)眺天際處的祁連雪山在太陽光下熠熠生輝?;爻痰穆飞?,汽車在平坦的公路疾馳。窗外連綿的祁連山脈靜靜地聳立,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聞名遐邇的西夏國寺大佛寺,全國最大的室內(nèi)睡佛在這里?!八鸱欠鹚皇俏椅葱选?、“睡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難明”。寺廟里的楹聯(lián)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還有,似妙齡少女般婀娜玲瓏的木塔,似少年般結(jié)實(shí)敦厚的土塔。向人們訴說著絲綢之路上佛教文化的演繹和步履。</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我的母親的故鄉(xiāng),是我的父親人生巔峰的地方,也是我的父母喜結(jié)連理的地方。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鄉(xiāng)音:人群中的張掖口音,每每引得我回首四顧;陌生的是生平只到過兩次。</p> <p class="ql-block">這里,飲食獨(dú)具特色?!渡嗉馍系闹袊氛f:蘭州人的一天從一碗牛肉面開始。實(shí)質(zhì)上張掖人的一天也是從一碗面開始的。這一碗面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毫不遜色于蘭州的一碗面。牛肉小飯,臊面,粉皮面筋,各具特色。食客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和愛好,換著花樣吃。食客還可以隨意添湯料(蘭州牛肉面也可以添湯,清湯),好像買一碗面就得管飽,理直氣壯。價(jià)格也親民,7到8元一碗。經(jīng)濟(jì)實(shí)惠。淳樸的西北人的風(fēng)格。各種地方小吃也是品種繁多:梗粉、杏皮茶、魚兒粉,、灰豆湯,豆腐腦、油糕……豐儉由己。還有吃了這次想下次的炒炮、搓魚等等。只能贊嘆:有口福的張掖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最令人魂?duì)繅艨M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是血管里流著相同血液的親人。是割舍不下的牽掛,是我心中永遠(yuǎn)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張掖,一個注定了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地方,一個雖然匆匆一瞥卻永遠(yuǎn)定格在記憶的皺褶里永志不忘的地方——絲路明珠金張掖。鄒健2022.6.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