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5日,入夏后的又一??周末,受疫情影響,目前還無法遠(yuǎn)行,三門自由行旅游俱樂部再次組織周邊游活動。</p><p class="ql-block"> 這次活動有24位群友參加,前往周邊的新昌大佛寺及十九峰進(jìn)行休閑一日游。早上6點30分從三門乘車出發(fā),8點20分抵達(dá)大佛寺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縣城南明街道,始建于東晉。全寺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guī)模宏大,歷史悠久,立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石彌勒佛,通高16.3米,兩膝相距10.6米 。是中國南方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譽(yù)為“越國敦煌”。 </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的石彌勒像和千佛巖造像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 來到大佛寺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色莊重的石城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石牌樓</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景區(qū),一路向前,但見景區(qū)內(nèi)景色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 路經(jīng)白云湖,湖內(nèi)小橋噴泉,湖水清澈,湖里荷花盛開。</p> <p class="ql-block"> 前往木化石恐龍園的路囗,見有一被命名的紫薇樹,紫薇.俗稱吉祥樹,此樹因吳小莉和她父親認(rèn)養(yǎng)而名“父女薇”,樹齡愈三百年。吳小莉,新昌人,系香港鳳凰衛(wèi)視臺副臺長,著名節(jié)日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木化石林采集了新昌獨特的木化石七大品種3O多棵,其中最大一棵高達(dá)14米,這些木化年齡均在7000年至2億年,是研究華東地區(qū)古氣候,地殼變和古物史的重要資料,又有觀賞價值,彌足珍貴,也是進(jìn)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木化石也稱“長壽石”,前身為原始森林中的松、柏、杉,屬南洋杉形)</p> <p class="ql-block"> 巖壁上大紅的壽字代表著這里接待游客的全是千年、億年壽星。</p> <p class="ql-block">一對情侶石站立門囗迎接客人。</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了木化石林后,進(jìn)入恐龍文化園游覽。</p> <p class="ql-block">滿園的遠(yuǎn)古家族歡迎游客的光臨。</p> <p class="ql-block">龐大的恐龍骨架</p> <p class="ql-block"> 恐龍背上騎一騎</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了木化石恐龍園后,我們來到了雙林石窟。</p><p class="ql-block"> 雙林石窟臨崖而建,巍峨莊嚴(yán),石窟外是高38米的六級疊瀑,只見瀑布傾瀉而下,與清悠悠的湖水合二為一。</p> <p class="ql-block"> 沿著石窟側(cè)面的菩提道,登上500級臺階,我們來到亞洲第一臥佛處。</p> <p class="ql-block"> 臥佛殿單檐雙挑,斗拱精致,比例恰當(dāng),仿照唐朝的建筑風(fēng)格,是當(dāng)代洞窟藝術(shù)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 亞洲第一臥佛,依石窟利用原有巖體雕刻成一尊臥佛,即佛陀的涅槃吉祥臥佛。臥佛面朝西方總長37米,高9米,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世尊在拘尸那國,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樹下涅槃時安詳、寧靜、智慧圓滿的情景。佛像與自然山體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 石窟右側(cè)的空中棧道連接了臥佛殿和千佛巖兩大景點,增添了空中觀景體驗。</p> <p class="ql-block"> 站在棧道上遠(yuǎn)眺前方,有一“彌勒大佛”是自然山體與人工頭像的完美結(jié)合,佛像頭頂藍(lán)天,笑口常開,憨態(tài)可掬,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故稱“佛山圣境”。</p> <p class="ql-block">球狀凝灰?guī)r,火山爆發(fā)作用的產(chǎn)物。</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點鐘左右,我們來到佛心廣場。 </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風(fēng)景區(qū)山門前有一個5000多平方米的佛心廣場,這一景點由峭壁上鐫鑿出放大了的弘一大師手跡“佛”字,與巖壁下平地上巨大的“心”字組成。大紅的“佛”字高20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廣場前方有一橢圓形的大照壁,緊靠照壁為一座直徑10米的蓮花池,池中瓣瓣蓮花都用漢白玉雕成,在蓮蓬里噴涌著流轉(zhuǎn)不息的泉水,意蘊(yùn)新昌的佛教文化源遠(yuǎn)流長。</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山門,大佛寺三個字為趙樸初手書。</p> <p class="ql-block">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門內(nèi),池水南面巖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p> <p class="ql-block"> 曇光尊者舍利塔</p><p class="ql-block"> 該塔為紀(jì)念大佛寺開山祖師曇光于1994年所建,曇光(公元286年396年),東晉高僧,昆山人,少習(xí)禪。《浙江通志稿》稱其為佛教入浙習(xí)禪之祖,駐錫石城寺53年,世壽110歲。</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二山門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二山門側(cè),巖壁上有米芾書“面壁”,涂鴻占書“南無阿彌陀佛”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大佛洞窟前倚崖建有五層殿閣,每層都掛有匾額,分別是“逍遙樓”、“彌勒洞天”、“三生圣跡”、“寶相莊嚴(yán)”、“大雄寶殿”;它們分別是顏真卿、僧蓮根、俞樾等人的手跡。其中“三生圣跡”之“三生”是指一個人的三輩子。相傳建造大佛的人,相繼是三個和尚,叫僧護(hù)、僧淑、僧佑;説這三個和尚就是同一個和尚轉(zhuǎn)成三世人的。可見工程之艱難,需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因大雄寶殿、大悲院等一些建筑正在進(jìn)行內(nèi)部整修,所以我們只是粗略地欣賞了這些建筑的外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點半左右,我們結(jié)束了大佛寺的游覽,前往酒店享用午歺。</p> <p class="ql-block"> 用過午歺后,稍作休息,下午2點鐘左右,我們乘車來到十九峰景區(qū)打卡。 </p><p class="ql-block"> 十九峰位于新昌縣城西南22公里,宋朝左丞相兼樞密使王爚對穿巖十九峰作了形象地描寫:“穿巖之巖高蒼蒼,峰巒十九摩天光?!?lt;/p><p class="ql-block"> 十九峰從北到南,依次為香爐、纜船、馬鞍、新婦、棋盤、卓劍、覆鐘、望海、筆架、陽出岫、泗洲、磬、蒸餅、幞頭、文殊、普賢、擺旗、獅子、鵝鼻等峰,魚貫列隊,形態(tài)各異,矗立于韓妃江與鏡嶺江匯合的三角區(qū)內(nèi),繞山清江如練,倒影搖曳生姿,云蒸霞蔚,更顯靈奇。</p> <p class="ql-block"> 來到景區(qū)后,一是山上棧道正在全面整修,禁止游客使用棧道及玻璃天橋等山頂設(shè)施,二是天氣比較炎熱,所以我們只能在景區(qū)的下面景點游覽。</p> <p class="ql-block">木質(zhì)窄橋橫跨江面</p> <p class="ql-block">下午5點半左右,我們結(jié)束了今天的旅程,乘車返回三門溫馨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