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翡冷萃</p><p class="ql-block">蒙娜麗莎永恒的微笑在這里誕生;</p><p class="ql-block">英雄少年大衛(wèi)的豪邁氣概在這里延續(xù);</p><p class="ql-block">這里隱藏著以但丁為代表的不朽精神;</p><p class="ql-block">這里就是佛羅倫薩,一個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城市,一個流淌著浪漫主義情懷的城市,一個閃爍著永不泯滅的人性光輝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靜悄悄的阿爾諾河水,清晨望向水底,清澈而悠緩,水聲好像城市的樂曲,譜在城市的空氣里。在這個城市里,幾乎看不見新蓋的樓房,滿眼都是老樓。顏色是淡然的黃,和著遠山的青綠,寧靜且舒展,讓人悄悄的喜歡上這里。</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的名字總是會和文藝復興連在一起,十五世紀的美第奇家族憑借雄厚的財力,崇高的威望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愛好,扶持了文藝復興的三顆璀璨的巨星——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和拉斐爾,把佛羅倫薩變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人文主義中心,這里曾經(jīng)有過但丁、薄迦丘;曾有過伽利略和他的自由落體;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波提切利的繪畫……不少名家創(chuàng)作的瑰寶都留在這里,成為他可以炫耀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的氣質(zhì)像一位詩人,優(yōu)美中帶著一種厚重感,這座城市遍地古跡,比起羅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無論年代多么久遠,總會有人前來祭奠,為不屈的靈魂祈福,為永恒的藝術(shù)拜倒。</p> <p class="ql-block">心隨城怡</p><p class="ql-block">1)北緯44度的陽光熱烈而耀眼,阿洛爾河的水流聽不到聲音,我仔細地觀察著這座城市,也許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腦中閃出三個字:翡冷翠。</p><p class="ql-block">灰黃的石橋,灰黃的建筑,掉漆的木墻……好像垂垂老矣,所有的風光都成為了曾經(jīng),可是他就叫翡冷翠,好像童話里那種翡翠建造的城堡。一個“冷字”,又神秘的好像一時間的迷。</p> <p class="ql-block">穿過長長的街道,終于看清了橫亙在河上的橋,這城市最負盛名的建筑之一——金銀橋,然而一座以這樣貴重金屬命名的橋,外表居然就像是一個個帳篷的連接體,破舊甚至難看。</p><p class="ql-block">大師們難道從來未曾回頭看看自己的家?只留下這樣寒酸的樣貌?</p><p class="ql-block">城市默默不語,更不辯解,他只是守著那條路,以供你走進他,只要你誠心愿意。</p><p class="ql-block">城市依然沉默,然而我有種想?yún)群暗臎_動。是的,我走進了金銀橋,兩側(cè)是一戶接一戶的店鋪,櫥窗里展示的都是最具價值,具有美感的珠寶首飾,這里有世界上最名貴的寶石,聚集著最資深最嫻熟的工匠,他們甚至還保留著手工制作的習慣,所有的寶石經(jīng)過他們手的雕琢,都代表了高貴的血統(tǒng)。</p> <p class="ql-block">來往的人們無不帶著欣賞和贊美的神情。大師們漸行漸遠,也許他們真的不需回頭,城市永遠在那里謙敬的守護著那寶石般金子般的心。</p><p class="ql-block">張揚,只是因為無可張揚;謙遜,只是因為無可鄙薄;城市只得沉默,著一身不灰不黃的普通衣裳,因為一舉手一投足,都會泄露貴族的血統(tǒng),惹得那些好事者的魂魄又來驚擾。我看著這座閃亮的橋,口中默念,翡冷翠。</p> <p class="ql-block">2)、花圣瑪利亞教堂,這座教堂在城外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他紅色的圓頂。所以總有一種感覺好像被她牽引著,引領(lǐng)著走進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是的,出現(xiàn)在眼前的正是花圣瑪利亞教堂。紅色的穹頂,用維羅納的粉色和綠色大理石裝飾的白色巴洛克墻面,文藝復興式的前廊,大氣而又不失柔美,莊重又不失活潑。</p> <p class="ql-block">圖片:85米高喬托鐘塔</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面的臺階上坐了很多休息的人,喝水吃東西,完全不像是面對著偉大而又盛氣凌人的東西。我也放棄了畢恭畢敬的姿態(tài),藝術(shù)品的偉大不就在于這高于眾人,而又能讓眾人所親近的能力嗎?看著這曾在二維領(lǐng)域仰慕已久的建筑,我伸手就可以接觸,夢想原來可以這般接近。人生就是這樣,我對自己微笑著:走過了小巷走過了低潮,總會有廣場,總會有開闊。</p> <p class="ql-block">懷著朝圣者一般的心情,急忙登上花圣瑪利亞教堂。(如果不爬上其內(nèi)部的463級石頭階梯,就無法欣賞城市全貌。)</p><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的樓房屋頂大多是紅瓦,我們登上大教堂時正接近中午,太陽照耀之下,滿眼紅彤彤一片。再往遠處看,南面和北面都是丘陵,丘陵中間,一片翠綠的樹林,一片銀色的湖水。翠綠和銀色的旁邊,布滿著小市鎮(zhèn)和村落,站在大教堂上面,初夏的和風吹過來,我心里一片寧靜,感到人類的偉大和歷史的神圣。突然,教堂的鐘聲響了,很快,近處、遠處,全城教堂的鐘聲響成了一片,停在教堂上面的鴿子劈劈啪啪地飛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端詳教堂對面的洗禮堂,不禁覺得有種特別的感覺涌動。</p><p class="ql-block">難道是……門?加快腳步奔過去,一瞬間,滿懷的感動。</p><p class="ql-block">真的,真是天堂之門。</p> <p class="ql-block">由于其雕刻藝術(shù)的精美,巧奪天工,被米開朗基羅盛贊為是通向上帝的門才可能有如此的奇妙,于是因此而得名。金色的浮雕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圣經(jīng)故事,從耶和華,開天辟地直到眾人哀悼基督。門前有幾個旅行團,說著不同的語言,導游在向游客們講述著那些年代流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總是想工匠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完成他們的作品,有沒有想過他們會成為眾人向往的對象,還是企盼他們信仰的偶像真的能來此駐足?他們是否曾經(jīng)想過能有一個人從遠方千山萬水的惦念著這些作品,面對著他們的心血,由衷的感佩。</p> <p class="ql-block">圖片:圣喬凡尼洗禮堂</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每一步,總有一種思考,關(guān)于花圣瑪利亞,關(guān)于大師們。</p><p class="ql-block">教會喜歡哥特式的尖塔把世人的目光引向虛渺的天空,使人忘卻今生,幻想來世。文藝復興的建筑家則把尖頂改為圓頂?;ㄊガ斃麃喗烫玫鸟讽敽陚ブ翗O,梵蒂岡的圣彼得教堂也令人嘆為觀止,其中的瑰麗圖畫雖然是圣經(jīng)故事,卻寫盡了人生的眾相。追求今生現(xiàn)實的幸福,而不是哄人的來世快樂,爭取人的意志自由,而不是死后在天堂中享受,這就是文藝復興的真諦,是人文主義的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遠遠的看見了市政廳高高的鐘樓。</p><p class="ql-block">對面的廣場上,陣列了許多雕塑的復制品,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米氏的《大衛(wèi)》,我從初中開始,學世界史,就知道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想不到轉(zhuǎn)眼之間,這件世界藝術(shù)的瑰寶就立在我的眼前,心里無比激動。</p><p class="ql-block">旁邊的紀念品商店里也出售印著大衛(wèi)強壯身體的圍裙,更有那些大膽的游客穿著這樣的圍裙在廣場上“裸奔”。直到鉆進了深深的小巷,我才忍心又回頭看了那廣場一眼,不敢說自己能夠領(lǐng)略其中滋味,但我不滿足于只做個看客,人生的行程中,“看過”的人很多,而能用心感受而又情愿讓你去感受的,又是那么少。</p> <p class="ql-block">雕塑讓歐洲既有一部用文字寫成的歷史,還有一部以大理石詮注的歷史,你走到它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看見它,它就是歐洲往事。</p><p class="ql-block">《大衛(wèi)》來自圣經(jīng)故事。大衛(wèi)的這個姿勢被米開朗基羅從公元1503年一直定格到現(xiàn)在,成為一種不朽的永恒。</p><p class="ql-block">我發(fā)現(xiàn)只要有大衛(wèi)的地方,就有無數(shù)紛至沓來的腳步。大衛(wèi)的美其實就在于它能以這樣的姿態(tài),直接而鮮艷的站在世俗面前。歐洲在中世紀之前是神的時代,文藝復興之后才是人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市政廳,原稱舊宮,為佛羅倫薩奠基人美第奇府邸</p> <p class="ql-block">我有些戀戀不舍的將目光從畫者的身上移開。目光突然被別的什么拽住。薄迦丘,伽利略,但丁,布魯諾……每一根廊柱后面都立著一座白色的石像——全都是斗士的表情,每座石像都刻著一個名字,每一個名字都足以讓世界激動得流下熱淚:喬托、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我仔細地辨認名字的拼寫,或通過面目表情,尋找那些我熟悉并且仰慕的身影,原來這里是大師們的靈柩!下圖:柯西摩一世青銅塑像,他曾是佛羅倫薩公爵,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主要代表。</p> <p class="ql-block">在看那些投入的畫者,覺得他們真的是無比幸福,能在大師們的庇護下,能沐浴著他們的光輝,能這樣直接從藝術(shù)上從感情上與大師們交流,這是只有這個城市才能夠提供的饗宴。</p> <p class="ql-block">3)、時間在行走和四處張望之中溜走,乘上巴士我們前去拜訪在佛羅倫薩的最后一個主人——坐落在山丘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p> <p class="ql-block">此時已是日暮時分,站在位于高處的廣場上,倚著欄桿看金色的殘陽,紅色的屋頂襯著紫色的天空,這個城市連同阿諾爾河都盡受眼底,人們只是靜靜地坐在臺階上,背后倚著大衛(wèi)的雕像,前方望向?qū)⒈M的夕陽,城市不知多少次這樣不舍地看著那曾經(jīng)輝煌曾經(jīng)照耀世界的光華隕落,而明天又將迎來新的朝陽。</p> <p class="ql-block">多少世紀以前,應(yīng)該也有這樣的夕陽,映著但丁被流放時不舍得腳步與戀戀的目光。似乎總在不停地得到,世人覺得佛羅倫薩享盡了太多的榮光,應(yīng)該滿足??墒俏曳置骺吹剿臏嫔#看嗡妥咚粋€偉大的兒子,那種痛撕心裂肺,寸斷肝腸。</p> <p class="ql-block">地饒人興</p><p class="ql-block">在佛多倫薩,你會遭逢許多生長于斯抑或集結(jié)于斯的開創(chuàng)世紀風采的人物,有發(fā)揚光大了的佛羅倫薩語言的但丁、發(fā)起繪畫領(lǐng)域一場劃時代革命的喬托、開創(chuàng)西方小說先河的薄加丘,甚稱文藝復興先驅(qū)的圣詩圣彼得拉克,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達芬奇,塑造了充滿力量,堅毅果斷和具有信心的不朽英雄形象大衛(wèi)的米開朗基羅……這座城城市在向人類世界奉獻了璀璨文明的同時,也成了眾多藝術(shù)家的生命搖籃和精神故鄉(xiāng),在佛羅倫薩漫步,你會深深感受到這種處處是注腳——注解著我們常用的“人杰地靈”那四個字。</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的自信是靜默的,這種靜寞源于大師們的到來與離去,這是一座改變了人類文化歷史的城市,他的光華遍及了人類靈魂的各個角落,他曾經(jīng)改變了人們彼此觀察與描述的方式,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文藝復興。</p><p class="ql-block">觸摸到了那些有著凝重古色大教堂的墻,你就等于觸摸到了整個城市,你就等于觸摸到了文藝復興,你就等于觸摸到了那種被稱之為“花的城市”的拉丁古堡——佛羅倫薩。</p> <p class="ql-block">相對于那些富麗堂皇的藝術(shù)館,我更愿意在城堡的街頭巷尾對大師們展開思念,因為我知道,此時此刻我正踩在它們的腳印上,這些腳印屬于米開朗基羅,屬于但丁,屬于達芬奇,屬于波提切利,屬于喬托,屬于風化的羅馬柱,屬于窗花中的暗格,屬于默默的祈禱,屬于文藝復興,屬于佛羅倫薩——這座夢境中的城堡,以及這座城堡中的夢境。</p> <p class="ql-block">下圖:佛羅倫薩圣十字大教堂,但丁、伽利略等意大利名人長眠于此……?? </p><p class="ql-block">圣十字大教堂旁的但丁塑像。</p>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有太多的驕傲,足以讓歐洲任何一座城市嫉妒。</p><p class="ql-block">米開朗基羅是這座城市的驕傲,當光線鋪灑在他的不朽之作大衛(wèi)的軀體上時,一切顯得如此動人,英雄少年大衛(wèi)身體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凝聚力量的動感,石頭仿佛也有了生命力。她的身體勻稱,挺闊、線條流暢,堅定地站立,目光充滿剛毅,雕塑整體充滿了英雄氣概。雪白的大理石更給它增添了幾分超然,他像一尊守護之神,庇護著這座美麗的百花之城。</p><p class="ql-block">下圖:但丁故居紀念館,有人曾這樣評價但?。号f時代最后一位,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紀念館非常簡樸。?</p> <p class="ql-block">達芬奇是這座城市的驕傲,1452年出生在這座城市的達芬奇小鎮(zhèn)上的15世紀歐洲最大的畫家,留給人們蒙娜麗莎的永恒的微笑。</p><p class="ql-block">但丁是這座城市的驕傲,13世紀曾在這里擔任過行政首長的偉大詩人,留下了《神曲》等不朽之作……</p> <p class="ql-block">因為有了米開朗琪羅、達芬奇,但丁,這座城市成為15世紀意大利文化和歐洲文化的發(fā)祥地,18世紀成為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的中心,因為有了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這樣的文化偶像,佛羅倫薩的聲望達到了頂峰,成為藝術(shù)家們想往的天堂?!?lt;/p> <p class="ql-block">在佛羅倫薩要學會走路。那些長長的小巷,車子很難開得進去,腳底是又滑又硬的石塊,磨得腳底發(fā)疼,小巷兩邊高墻的門窗都關(guān)著,從中世紀關(guān)到文藝復興,一路關(guān)下來。但丁家的窗不大,門前一盞燈,一口石井;米開朗琪羅家的窗不小,卻早已頹朽。這些屋子,在當年就留不住主人。</p><p class="ql-block">他們都是在某個早晨離開的,馬蹄清脆,窗里有老婦人張望,但丁被流放客死他鄉(xiāng),米開朗基羅、伽利略回來的是遺體,而達芬奇、拉斐爾連遺體也沒有回來,真是這些人去樓空的小巷,撬動了整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伽利略趕在米開朗琪羅去世前三天出生,仿佛故意來連接一個時代;文藝復興基本完成,近代科學開始奠基。</p><p class="ql-block">比薩斜塔因他出名,他在這里做過一個自由落體的實驗,其實即使沒有做過,家鄉(xiāng)也應(yīng)給他造一個這么大的紀念碑。斜的更好,可以象征他的人生力學,象征他的被迫懺悔,象征他的長期蒙冤。</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阿洛爾河沉靜,溫和,波瀾不驚。河上包括老橋在內(nèi)的七座橋梁,我們來到其中一座橋上,阿諾爾河的夜晚不似塞納河那樣漿聲燈影,笑語喧嘩。河上偶爾有孤舟輕快駛過,波紋一漾開去,不一會兒就恢復了平靜。我的目光仿佛掠過千年,當年就在這里,無數(shù)巨匠,大師們,數(shù)著天上的繁星和地上的落葉,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奇跡。</p> <p class="ql-block">下圖:著名的《雅典王子珀爾修斯和美杜莎的頭顱》雕塑:腳踩殘軀,手舉頭顱,非常血腥,體現(xiàn)的是美第奇家族在廝殺中建立的霸業(yè)。</p> <p class="ql-block">別了,佛羅倫薩,別了大師們。也許今生再也不會來到這里,但我曾經(jīng)來過,你的光華和睿智將照耀著我,繼續(xù)堅定地走完余下的人生征途。</p><p class="ql-block">編后</p><p class="ql-block">這是我15年前和妻子同去佛羅倫薩的回顧,奉獻給朋友們共欣賞。2022.6.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