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嘉興南湖旅游區(qū)是一個集歷史教育、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其中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南湖革命紀念館、煙雨樓、壕股塔等主要景點,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和江南園林特色。嘉興南湖旅游區(qū)是市區(qū)唯一的國家五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拉著手我們一起去逛南湖。</p> <p class="ql-block">南湖是嘉興市的城中湖,沒有圍墻而且免費,四面八方都可以進入,我和姑娘是從西北方向進入的。我們首先遇到的是伍相祠。伍相祠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吳國大夫伍子胥而建。</p> <p class="ql-block">伍相祠內(nèi)的鐘鼓樓</p> <p class="ql-block">好漂亮的浮雕窗戶</p> <p class="ql-block">伍相祠的后面就是壕股塔,登上壕股塔可以遠眺南湖美景。壕股塔是古嘉興的“七塔八寺”之一,因“北臨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F(xiàn)塔高七層,塔身為閣樓式,沿襲宋代建筑風格。壕股塔是嘉興市內(nèi)唯一可攀登的塔。</p> <p class="ql-block">極目遠眺美麗的南湖。嘉興南湖與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湖,素以“輕煙拂渚,微風欲來”迷人景色著稱于世,而且是紅船起航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看看</p> <p class="ql-block">空中鳥瞰文星橋。文星橋俗稱啞巴橋,東西向跨長生河,連接攬秀園與南溪園。其始建年不詳,重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該橋系三孔石拱橋,橋長 38 米、寬 3.5 米,主孔高 4.4 米,輕盈秀美,橫臥湖面,波光橋影,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文星橋在壕股塔的西南。</p> <p class="ql-block">伍相祠.壕股塔繼續(xù)往西南方向走,過了這座九曲廊橋,就可以看到攬秀園啦!</p> <p class="ql-block">從攬秀園方向隔湖眺望伍相祠.壕股塔</p> <p class="ql-block">攬秀園園門進來,首先看到的是精致的地面,還有白墻上漂亮的各種窗戶和門的造型,若隱若現(xiàn)的園內(nèi)景致更增加了誘惑性……</p> <p class="ql-block">喜歡這個水果門</p> <p class="ql-block">抄手游廊的一面墻全部呈現(xiàn)著保護完好的碑刻,另一面可以看到園中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院子兩邊的游廊墻邊種著竹子,郁郁蔥蔥,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如果從后院出來走第三進門(從院門算起),就來到了這個綠草坪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院子的東面綠色掩映中的山墻和月洞門</p> <p class="ql-block">花園邊上的亭子里矗立的碑刻是“嘉興府學重修明倫堂記”,碑高 2.8 米、寬 1.44 米,碑文由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手書,碑刻完成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p> <p class="ql-block">從院門出去就是攬秀園南北兩園分隔的中軸仿古街。攬秀園坐落在嘉興南湖西岸文星橋畔,是嘉興市近年興建的一座文物碑刻公園。攬秀園以“文星橋”、“仿古街”為中心,分南、北兩園,北園于1994年5月竣工并對外開放,南園正在規(guī)劃中。北園西側(cè)以中軸線對稱,四進庭院式風格,東側(cè)為自由開放式園林布局。全園建有碑廊270米,鑲嵌歷代大小碑刻95塊。</p> <p class="ql-block">從攬秀園出來過了文星橋繼續(xù)向南,沿湖走著就可以遇見端午祭壇。端午祭壇于 2010 年5月建成,是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jié)期間,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之一。祭壇是用大理石鋪就的五隔式圓形水榭,直徑40米,4臺階,中心和四周踏步中間鑲嵌著蟠龍石雕。五方雕龍,精工細鏤,栩栩如生。祭壇四面環(huán)水,東北與南湖湖心島相望,西北與壕股塔遙相呼應,東面與成功堤相接,南面經(jīng)鴛渚橋與湖岸連通。</p> <p class="ql-block">走過鴛渚橋融入美景</p> <p class="ql-block">成功堤到終點,過橋就是勺園。成功堤是嘉興南湖南岸的一處湖堤,也是南湖最長的湖堤,成功堤一頭是端午祭壇,另一頭通往勺園方向,全長大約一公里左右,既是欣賞南湖風景的好地方,又是當?shù)厝私∩硇蓍e娛樂的好去處。據(jù)說成功堤原來寫作陳公堤,因陳公諧音成功,所以成了成功堤。</p> <p class="ql-block">到了成功堤的終點,如果不過橋繼續(xù)前行,就可以看到這個美景。坐到亭子里吹吹南湖的微風,與會景園隔湖相望。</p> <p class="ql-block">勺園,原址在南湖西北岸,為明代崇禎年間權(quán)臣吳昌時所建之別墅,園內(nèi)樓亭臺榭、假山玲瓏、荷花滿堂。明未清初詩人吳偉業(yè)有《鴛湖曲》記其盛衰?,F(xiàn)勺園易址重建,占地45畝,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環(huán)境優(yōu)雅,是南湖邊充滿獨特歷史韻味的休閑場所。</p> <p class="ql-block">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p><p class="ql-block">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p> <p class="ql-block">勺園隱藏南湖的私家園林,美的很不像話。</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游人可以歇腳的書院。</p> <p class="ql-block">一杯龍井、兩碟小吃、游園小憩、很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南湖的勺園,整座園林面積雖然不大,卻到處樓臺亭榭,假山峭削,岸邊楊柳,面對南湖,煙雨臺近在咫尺,環(huán)境相當優(yōu)雅。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p> <p class="ql-block">愛不釋手繡球花,粉與白交錯相宜,濃與淡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如此鏡界,美哉!</p> <p class="ql-block">掩映在綠樹叢中蛇行蜿蜒的山墻</p> <p class="ql-block">勺園的西南面就是英雄園。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嘉興先烈們?yōu)榱嗣褡宓莫毩?、人民的解放,有的倒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有的慘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下,有的血灑在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有的犧牲在黎明前的炮聲里……為國家的獨立、富強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南湖優(yōu)秀兒女的杰出代表,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英名和功績。</p> <p class="ql-block">從英雄園出來,沿著馬路向東北方向就到了會景園。南宋嘉定年間宋上書藩師旦在嘉興南湖邊有個私家園林,叫做會景園,今天的會景園便得名于此。會景園坐落在南湖的南岸,呈半島形,占地面積33600平方米。園內(nèi)假山瀑布、樓臺庭院、林蔭步道、古橋流水,充分展現(xiàn)了江南園林風格。游客服務中心、入口廣場、渡游船碼頭,是南湖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重要的接待服務設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假山</span>運用了江南園林造景技巧中“抑景”手法,用了300多噸黃石堆積而成,南湖二字為郭沫若手書。會景元是游覽南湖景區(qū)的主要入口。</p> <p class="ql-block">望湖樓與煙雨樓遙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望湖廣場是嘉興市民和八方游客觀光休閑的好去處,也是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和節(jié)日慶典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醉仙樓傳承了金庸小說的神韻</p> <p class="ql-block">南湖郵局</p> <p class="ql-block">紅菱長廊體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風情</p> <p class="ql-block">在會景園碼頭坐著紅船出發(fā)啦,泛舟碧波、清風徐來。</p> <p class="ql-block">去湖心島感受千年煙雨樓,致敬黨的“一大”會址紅船。</p> <p class="ql-block">湖心島鳥瞰圖。湖心島位于南湖中心,全島面積17畝。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興知府趙瀛組織疏浚城河,將淤泥壘土成島,次年移建煙雨樓于島上。清以后又相繼建建成清暉堂、孤云簃、小蓬萊、來許亭、鑒亭、寶梅亭、東和西御碑亭、訪蹤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煙雨樓為主體的古園林建筑群,亭臺樓閣、假山回廊、古樹碑刻,錯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園林。</p> <p class="ql-block">船靠岸的地方就是中共“一大”紀念船,即“紅船”。 紅船代表著我們黨的歷史和形象,承載著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著我們黨的精神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p> <p class="ql-block">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中途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8 月初,會議轉(zhuǎn)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xù)進行。中共“一大”南湖續(xù)會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莊嚴地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p> <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會址紀念碑的西面就是訪蹤亭。訪蹤亭建于1985年,是為紀念中共“一大”代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1964年4月5日重訪南湖時所題詩句而建。亭名由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題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湖題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董必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nóng)。</p><p class="ql-block">重來正值清明節(jié),煙雨迷濛訪舊蹤。</p> <p class="ql-block">在湖心島岸邊看煙雨樓。煙雨樓始建于五代后晉時期(公元 940 年前后),為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瞭在南湖畔所筑的“登眺之所”。公元 1549 年,仿樓舊制建于湖心島上。樓名取之于唐代詩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F(xiàn)在的煙雨樓為 1918 年嘉興知事張昌慶“會紳募款重建”,后經(jīng)過擴建、重建, 逐漸成為具有顯著園林特色的江南名樓。它是整個南湖景區(qū)古建筑群的核心與象征。</p> <p class="ql-block">沿著湖心島的岸邊西行,拾階而上就到了千年煙雨樓。煙雨樓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坐北朝南、重檐飛翼、雕梁畫棟、朱柱明窗、雄偉壯麗、古樸典雅,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樓前檐懸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碑亭(西)乾隆皇帝曾經(jīng)六下江南,八次登臨南湖湖心島,島上至今完好保存著兩塊御碑和乾隆的十四首詩。其中,西御碑分別刻有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詩句,東御碑刻有乾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詩句。詩中將南湖美景作了詳盡的描繪,充分顯現(xiàn)出乾隆皇帝對南湖的喜愛。</p> <p class="ql-block">千年煙雨樓院子里的美景,樓周圍亭閣、長廊、假山、花臺疏密相間,錯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樹齡470年的銀杏樹,煙雨樓的兩邊各一顆,它們見證了煙雨樓的風風雨雨。</p> <p class="ql-block">煙雨樓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哈哈,喜歡太湖石假山(不許游客爬上去)我就圍著它拍呀玩呀,轉(zhuǎn)了一圈兒,從后面下到湖邊。</p> <p class="ql-block">煙雨樓上看紅船,影影綽綽。煙雨樓--- “臺筑鴛湖之畔,以館賓客”為游觀登眺之所。登煙雨樓望南湖景色,別有情趣。夏日倚欄遠眺,湖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春天細雨霏霏,湖面上下煙雨朦朧,景色全在煙霧之中。湖中有池,島中有堤,體現(xiàn)了中國造園藝術風格。</p> <p class="ql-block">乘紅船登岸參觀革命紀念館(舊館)</p> <p class="ql-block">與革命紀念館中的紅船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小瀛洲鳥瞰圖(來自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遠望小瀛洲,一座湖中島,古木蔥蘢、綠柳紛披、小巧玲瓏,原汁原味的江南園林,有一座九曲長橋與湖濱連接。俗稱小南湖、小煙雨樓。</p> <p class="ql-block">革命紀念館出來向西,通往這個九曲廊橋就到了小瀛洲。小瀛洲位于南湖東北岸與湖心島南北相望。此島為清康熙年間,疏浚市河所清淤泥堆積而成,初為漁民曬網(wǎng)之地,后逐漸成為游覽勝地。島上有倉圣祠、舞蛟石、荷花池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倉圣祠。倉圣祠原為清光緒年間嘉興民間組織“惜字會”所建,是供奉造字祖先倉頡的祭祀場所。</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于漢字的起源,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倉頡造字”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有雙瞳四目,是傳說中的“文字神”。</p> <p class="ql-block">南湖小瀛洲的“江南名石”舞蛟石,高十米,闊三米,石型如蛟龍飛舞,故名舞蛟石。該石下部呈尖形,附在旁邊(后側(cè))的小石,俗稱“蛟尾”,并非和大石同根。石上刻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題寫的“舞蛟”二字。</p> <p class="ql-block">站在小瀛洲上遠望革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喜歡大叔們湖邊飲茶聊天,詩一首獻給他們。</p><p class="ql-block"> 飲茶聊天</p><p class="ql-block">碧綠南湖水,卻聽儂家陌上歌。</p><p class="ql-block">俗人多泛酒,誰解龍井茶更香。</p><p class="ql-block">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p><p class="ql-block">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p> <p class="ql-block">從這座橋出來就走出了南湖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后記。嘉興南湖,由運河各渠匯流而成,上承長水塘和海鹽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長纖塘,南湖四周地勢低平,河港縱橫。湖南北長,東西狹,水域面積約624畝,水深2至4米。環(huán)繞著整個南湖游玩一圈也就10公里左右,這10公里如詩如畫般的南湖風光美得令人沉醉不知歸路,“怎一個美字了得?”詩韻江南的嘉興南湖風光吸引著我,在嘉興不到一個月游逛了三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