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人民海軍舷號與命名六十年 1950-2010

江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創(chuàng)始期</b></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廣州解放兩個月后,廣東軍區(qū)江防司令部成立。雖然時間上晚于華東軍區(qū)海軍,且規(guī)模更小,華南地區(qū)的這支“海軍”部隊卻最早系統(tǒng)地命名所轄艦艇。這批以炮艇和登陸艇為主的小艦艇以富有革命色彩的詞語命名,“解放”、“奮斗”、“前進”、“先鋒”、“果敢”等,小型登陸艇則命名為“突擊xx”號。</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23日,華東海軍在成立一周年之際舉行了艦艇命名授旗典禮。此次命名的主要規(guī)則為——</p><p class="ql-block">護航艦[“護航驅逐艦”的簡稱,后來稱“護衛(wèi)艦”]以城市命名,如“南昌”艦;炮艦以縣命名,如“興國”艦;內河炮艦以江命名,如“長江”艦;大型登陸艦以山命名,如“井岡山”艦;中型登陸艦以河命名,如“黃河”艦;大型步兵登陸艇、坦克登陸艇[當時也稱為“艦”]以村鎮(zhèn)命名,如“古田”艦、“碾莊”艦;掃雷艇以風命名,如“秋風”艇;拖船、登陸艇、油船、炮艇等,分別以“拖”、“登”、“油”、“炮”等漢字加三位數編號的形式命名。</p><p class="ql-block">此后幾年間,隨著一些新的艦種出現在人民海軍序列中,命名的形式也有所增加——</p><p class="ql-block">驅逐艦命名與護衛(wèi)艦相同,均為城市命名;獵潛艇[最初稱“驅潛艦”]以“州字號”地名命名,如“蘇州”艇;中型潛艇命名為“新中國xx”號,如“新中國11”潛艇;小型潛艇命名為“國防xx”號,如“國防21”潛艇;掃雷艦中,從蘇聯(lián)進口的兩艘254型基地掃雷艦命名為“臺兒莊”與“石家莊”,而引進生產的6605型則以“店字號”地名命名為“長辛店”、“周口店”、“清風店”與“沙家店”[隨后建造的6610型暫未命名];大量引進和生產的魚雷快艇則只使用數字編號[華東海軍曾提出以戰(zhàn)斗英雄的名字命名魚雷快艇,未獲上級批準]。此外,中型及以上油船在五十年代初開始以湖命名[如“鄱陽湖”船],成為人民海軍最早獲得命名的軍輔船。</p><p class="ql-block">1954年8月,海軍青島基地對此前幾年間征調、購買但尚未予以命名的一批艦艇參照華東海軍的命名方式進行了命名,而后世耳熟能詳的“宜川”、“鄆城”、“桐柏山”等一些艦名,實際上就是這次統(tǒng)一命名中“補”來的。</p><p class="ql-block">與青島基地和華東海軍相比,由廣東江防部隊發(fā)展而來的中南軍區(qū)海軍和自蘇軍接收的旅順基地的艦艇命名相對就沒有那么規(guī)范。中南海軍直到1955年改稱海軍南海艦隊之后,獲得命名的艦艇也只有護航艦“南寧”和使用“州字號”的6604型獵潛艇,而見諸史冊的“白鶴”、“桂海”、“國礎”、“東山”、“舉振”之類的“艦名”實際上都是沿用的商船名。而旅順基地方面,接收艦艇中“夠格”命名的實際只有作為蘇軍戰(zhàn)利品贈予我國的兩艘護航艦和一艘布雷艦,所以一并未再命名,只以“48號”、“49號”、“50號”代稱之。[48和49實際是蘇軍編號,50則是我軍的順延;至于49號曾叫“吉林”、50號曾叫“衡陽”之類的說法,其實并無實據]</p><p class="ql-block">在舷號上,目前已知最早的艦艇編號是在1950年4月華東海軍艦艇整編后開始使用的,最初的艦艇編號與所在艦隊(艦艇支隊的前身)有關,如第五艦隊的登陸艦為5字頭,第六艦隊、第七艦隊的護航艦分別為6和7字頭,江防艦隊為8字頭等,但這些編號并不像后來的舷號一樣涂裝在艦艏,最多只涂寫在救生圈、救生衣等處,仍以艦艉的名牌或字樣表明艦名,而為了保密,在公開場合甚至還要使用與編號不同的“舷代號”[以“南昌”艦為例,在《人民海軍》等軍內出版物上,她是“711軍艦”,但到了公開發(fā)行的《解放軍畫報》上,她就是“160軍艦”]。從50年代中期開始,華東海軍[海軍北海艦隊]的主要艦艇才開始使用真正意義上的舷號,舷號編列也開始與艦艇種類直接相關,如獵潛艇為6字頭、護航艦與炮艦為8字頭、登陸艦為3字頭。</p><p class="ql-block">青島基地、旅順基地的舷號與華東海軍類似,但字頭卻完全不同,如驅逐艦為3字頭[之前短暫使用過1]、潛艇4字頭[小型潛艇使用過2]、炮艦為5字頭、登陸艦為7字頭等。中南海軍[海軍南海艦隊]更獨樹一幟,其舷號前加“3-”字樣用以區(qū)別。包括護衛(wèi)艦、炮艦、獵潛艇、掃雷艦和登陸艦艇在內的主要作戰(zhàn)艦艇舷號均為3-1xx,且同型艦尾數相同,如南海的6艘6604獵潛艇的舷號編為從3-103到3-153。</p><p class="ql-block">由于這一時期的艦艇舷號由各艦隊(基地)自行編列,因此不僅缺乏系統(tǒng)性的史料,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混亂,譬如在華東海軍之內就同時存在5字頭的登陸艦與5字頭的炮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命名停滯期</b></p><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海軍舷號編列逐步統(tǒng)一,但命名卻陷入停滯,除潛艇和037型反潛護衛(wèi)艇首批兩艘命名為“泉州”、“新州”外,艦艇長期未獲得新的命名,個中原因至今不明。</p><p class="ql-block">1961年9月,海軍三級及以上艦艇舷號予以統(tǒng)一位三位數字。新舷號1字頭為潛艇,2字頭前半段為驅逐艦、護衛(wèi)艦和炮艦,后半段為獵潛艇;3字頭前半段為登陸艦,后半段則為掃布雷艦。[導彈潛艇、核潛艇等新艦種出現后,6631型導彈潛艇命名為“國防101”號,舷號1101;09-I型核潛艇下水和試航期間舷號為1701,后命名為“長征1”號]1964年4月,海軍輔助船的舷號也獲得了統(tǒng)一,除少數“湖字號”油船以外,輔助船舷號即作船名,形式為“?!弊旨颖硎敬N的漢字再加數字編號,如“海油”、“海標”、“海修”、“海運”、“海磁”(消磁船)、“海潛”(潛水工作船)等。</p><p class="ql-block">這一時期,三級以下小型艦艇(主要是快艇、護衛(wèi)艇、掃雷艇和登陸艇等)仍由各艦隊自行編列舷號。以1965年“八六海戰(zhàn)”中的3-601艇和3-611艇為例,參戰(zhàn)時剛剛從東海艦隊轉隸南海,艇艏涂裝的仍是舊舷號582和587,從中可明顯看出兩個艦隊在護衛(wèi)艇舷號上的區(qū)別,而同一時期北海艦隊的護衛(wèi)艇舷號則是“護xx”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海軍舷號與命名的最終統(tǒng)一</b></p><p class="ql-block">1974年10月,人民海軍所有艦艇的舷號編列方式最終獲得了統(tǒng)一,三級及以上艦艇使用三位數字舷號:1字頭為驅逐艦,2和3字頭為常規(guī)潛艇,4字頭為核潛艇,5字頭為護衛(wèi)艦,6和7字頭為反潛護衛(wèi)艇,8字頭為掃布雷艦,9字頭為登陸艦。三級以下使用四位數字舷號:第一位0-9表示從北到南十個海軍基地(0為試驗基地),第二位表示種類(1導彈快艇;2魚雷快艇;3護衛(wèi)艇;4掃雷艇;5登陸艇),第三、四位則為編號。</p><p class="ql-block">軍輔船舷號為一位字母加三位數字編號,字母表示船種,如B為布纜船,E為潛水工作船,H為航標船,K為測量船,Q為起重船等,X為液貨運輸船等。但交通艇、靶船、駁船的種類由漢字表示,如“北交”、“北靶”、“東駁”等。</p><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人民海軍制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但直到近八年后《條例》才在小幅修改后予以執(zhí)行。1986年“八一”節(jié),海軍以“祖國的大好河山”對艦艇予以統(tǒng)一命名——</p><p class="ql-block">驅逐艦、護衛(wèi)艦以城市命名;常規(guī)動力魚雷潛艇以“長城”加數字編號命名,常規(guī)動力導彈潛艇以“遠征”加數字編號命名,核動力潛艇以“長征”加數字編號命名;反潛護衛(wèi)艇(導彈護衛(wèi)艇)以縣命名;掃布雷艦以“州字號”地名命名;大型登陸艦以山命名,中型登陸艦以河命名[也就是傳說中的“步兵登陸艦”,但實際上除了早期的美制LCI,我軍并無這一艦種]。</p><p class="ql-block">軍輔船的舷號變更略晚于主戰(zhàn)艦艇,1987年2月我軍輔助船舷號改為艦隊加種類兩漢字再加數字編號的編列形式。1964版、1974版和1987版軍輔船種類簡寫見下表。[此外新增的船種還有“監(jiān)”(油污水監(jiān)測處理船)、“警”(警戒艇)等][另需注意的是,1974年改號時數字編號亦重新排列,而1987年時各船則基本沿用了之前的編號]同時,一些大中型輔助船在這次改號期間獲得了命名,遠洋打撈救生船以島命名,如“長興島”船[三艘925型之前使用過“打撈1”號至“打撈3”號的船名];油水干貨補給船以“倉”字號命名,如“太倉”船;新造的航海訓練艦V856艦在舷號改為“81”的同時也命名為“鄭和”艦,這也是人民海軍首艘以人物命名的艦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鮮被提及的2002年調整</b></p><p class="ql-block">2002年“八一”,海軍艦艇命名與舷號曾進行了部分調整,許多后來被網絡世界熟悉的命名方式和舷號編列,其實始于2002年而非1986年或者1974年。</p><p class="ql-block">這一年開始,所有常規(guī)動力潛艇均使用“長城”艇名,歷史上僅有的四艘“遠征”——200潛艇(6631型,遠征一號)、351潛艇(33G型,遠征二號)、320潛艇(039型首制艇,遠征三號)和321潛艇(039型2#艇,遠征四號)——均改名“長城xxx”號。[此外,除了200“長城200”潛艇外,潛艇名中的數字編號和舷號并不相同]</p><p class="ql-block">同時,掃布雷艦艇由“州字號”改為與037系列一樣以縣命名,終于放過了蘇州、杭州等一眾大城市,此前“不夠格”的081型掃雷艇也由四位舷號改為8字頭三位數并獲得命名。原有的“河字號”中登(主要是079型)則統(tǒng)一改名為“山字號”,人民海軍使用超過50年的“河字號”自此消失,直到又過了20年才再次出現。</p><p class="ql-block">由于魚雷快艇已完全撤編,掃雷艇改為三位舷號,四位舷號小艇因此改為第一位數字表示種類(1護衛(wèi)艇、2導彈艇、3登陸艇),第二位數字表示艦隊(1北、2東、3南)。</p><p class="ql-block">此次調整中的另一項重大變化是大中型輔助船的命名與舷號,851起號段讓位于軍輔船。85x為電子偵察船,以星體命名,如851“北極星”船;86x為救生船,“島字號”命名不變,如“長興島”船由北救121改861;87x為遠洋測量船,以著名科學家命名,如南調429船(對外稱“海洋十八”號)改為871船并命名為“李四光”號;88x為綜合補給船,改為以湖命名,如北運575“太倉”船改為881“洪澤湖”船;89x為綜合試驗艦,同樣以著名科學家命名,如試驗970艦改為891“畢昇”艦。</p> <p class="ql-block">各類輔助船的舷號演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