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856農(nóng)場邊境濕地一一地平線遠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一中俄邊界松阿察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0年代燒荒一一北大荒萬家燈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邊境荒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0年代初期,農(nóng)場上小學的時候,坐落在小青山的場部,可以環(huán)視周邊,在山頂可以極目遠望。每年冬天都可以看到遠處燃燒的荒火,如是一道靚麗景觀,在大道上可以聽到人們的感慨:“北大荒真是萬家燈火!”是詩情?還是無奈?當年不知就里,卻牢記了“萬家燈火”這個詞。說起這個情景,是因為親身體會了那個激情燃燒、勇于獻身而又罔顧生命的時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68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成立,數(shù)千上海、北京、天津、哈爾濱,雞西等城市知識青年來到農(nóng)場。那是個激情燃燒的時代,仍然在濃濃的文革氣息里,忠字舞,樣板戲,知識青年使其上升到一個嶄新的境界。部隊領導干部,不同級別任職軍、師、團乃至機關主要領導干部,濃重的軍事化管理色彩,面對突如其來的草原、森林、山地等火情,缺失防火、救火、防護、教育等技術措施。“不怕苦、不怕死” 的革命精神,武裝在知識青年思想中,涌動著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無畏英雄氣概。一些知識青年,沒有撲火經(jīng)驗,不懂的保護自己,在救火中喪失生命,不乏其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856濕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中俄邊境松阿察河發(fā)生多起荒原火情,歷史經(jīng)驗,濕地火情,除了對林地邊緣一些傷害,是可以不用人員撲滅的,完全可以自消自滅。那個特殊年代,出現(xiàn)荒火,遵循“火情就是命令!”何況團部也是這樣的要求。當年邊防連一位很帥氣小伙哈爾濱知青李興杰,因為撲荒火。滿臉燒傷,面目全非,正在和漂亮會計談戀愛……,后果可想而知。37團苑政委在一次會議土述說他見到數(shù)名知識青年救火犧牲的遺體,悲情說:“千萬別在救火中遇難,屈倦的慘狀目不忍睹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次接到通知,我參加一次撲火,那火是在連隊南面孤山附近,燃燒在水線的草甸子的荒草,稀疏通透,下面是水,火勢不是很大,擋在我面前,如不溫不火的簾子,為了和別人匯合。我便沖了過去,右側(cè)臉部頓有一陣炙熱感?;氐竭B里,臉一直火辣辣的,到了醫(yī)務所,陸醫(yī)生定論:“你這是一度燒傷……?!焙眉一?!留下輕微疤痕,留下了水火無情的教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70年10月份,在邊防連東北方向燃起荒火,距離邊境很近,團部命令和我們和鄰近的步兵二連去撲火。駐守在邊防連的步二連部分人員在他們女指導員帶領下,便上火場奔去。指導員告訴我:“知青不熟悉情況,你帶咱們的人和他們一起去吧,也好有些照應?!蔽液瓦B部北京知青司號員小王,劉慧新等人,往東北方荒火目標行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陽落山了,撲火人們必須回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年年燒荒,萬不能失控一一跑荒。</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接到通知,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左右,人們從不同方向奔向目標,在莽莽荒草地行進,無邊無際,時而在水線中行走,偶爾見到長滿樹的木小小林地,只見遠方煙火,丈量不出有多遠的里程。太陽就要落山,晚霞映照在草地,發(fā)黃的草地愈發(fā)顯得一片金黃,夕陽拉長了人們的影子……。眼前的荒火燃燒過的地方,已化成灰燼,火頭已經(jīng)隨著水線時隱時現(xiàn),似乎和也是筋疲力盡,已經(jīng)消散了原來的火勢。天已經(jīng)逐漸暗了下來,撲火已經(jīng)無意義,必須往回走!一群知識青年七嘴八舌,失去了方向感,卻不知道怎樣返回?我對大家說:“跟著我走,那是咱們來的方向!”順手指著西南方。小司號便緊緊地跟著我,開始返回,大半個下午的奔波,懷著激情而來,個個都覺得累了,開始托著疲憊的身體?!罢业胤叫菹⒁粫h!”“這是回家的方向嗎?”后面有人要休息,有人質(zhì)疑走的方向。然而,卻找不到停下來休息的地方,都是沒腳脖子的水線,無法停下來!陰天了,看不見星星,黑色的夜,只有遠處蘇聯(lián)邊境和興凱湖方向閃爍的隱約燈光,我清醒地知道,回家的的位置即使不很準確,一定可以遇到常年巡邏的東西方向大道,便是回家的路!行進中,看到黑黝黝樹林,大家便立即在這里停下來休息,地面濕漉漉的,我扳倒小樹,和小司號坐下休息。跟上我們行走的人并不多,步二連指導員帶的人們還在后面。小憩便刻,我說:“司號,咱們得走,不能在這里停時間太長,回到家休息吧……?!蔽覀兌歼@么稱呼他,至今記不得他的名字。北京青年,16歲來到兵團農(nóng)場,個子不高,圓圓的臉,滿臉稚氣。為連隊吹起床、熄燈號,傳遞著濃濃的軍事化氣息。和我們在一起時,每回聽到人們對北京的羨慕,都用他標準的北京話說:“我從小生長在北京,就待在北京的胡同里,什么故宮、長城呀,我都沒去過……?;丶椅乙欢ㄈズ煤每匆豢?!……?!蔽覀z起身前行,不知走了多遠,司號說:“王排長,咱倆休息一會吧……?!蔽艺f:“好吧?!蔽乙差I略到了什么是筋疲力盡的滋味,何況他是那么小的年紀。一個上海青年xx華為撲荒火,犧牲時頭枕在草地的塔頭上,人們找到他時,已經(jīng)是離道路不遠的地方,是氣力用盡……。草地上已經(jīng)沒水,我順勢壓倒草,倆人摟在一起,報團取暖,便躺在草地上,即刻酣然大睡……。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醒了,看到天空飄著云彩,月亮時隱時現(xiàn),天已經(jīng)亮了。我推醒了小司號,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到了連隊附近草地位置。在東南方向,突然傳來:“撲火隊!……撲火隊!……”的呼喊聲,這是連里派出的在尋找我們的人……。人們回應著,向連隊方向聚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大亮了,仰望天空,似乎是西南方興凱湖造紙廠大煙囪冒出青煙,飄向東方,與朝霞交相輝映,掠過中蘇邊境,縈繞蒼穹,色彩濃淡相間,氣勢如虹。好一幅美麗的畫卷……。</span></p> <p class="ql-block">蒼穹一幅美麗畫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說明:荒火圖片來自網(wǎng)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