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名揚700年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寺平古村落坐落于金華湯溪鎮(zhèn)境內,距金華市區(qū)28公里,面積2.5萬平方米。北傍蘭溪諸葛八卦村,西臨龍游石窟,與北山的雙龍洞形成南北呼應之勢。景區(qū)水資源豐富,是金華南山的主要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寺平古村是一個以莘畈溪自然伸展的村莊,上應星宿,下對地勢,山水相連,人文景觀相系。周邊有氣勢壯觀的萬畝茶園,歷史悠久的湯溪古城隍廟,精美的磚雕民居古村落,三教并存的文化遺產,人文薈萃?,F有自然、人文景觀80多處,相互輝映,溶為一體。水秀、寺廟、遺址、古墓、磚雕、石刻等遺跡眾多,神話傳說豐富。</p> <p class="ql-block">寺平村始建于明代初期,古建筑面廣、量大,院落及建筑保存較為完整,這些明清古建筑的門面都鑲嵌著數以千計的磚雕,雕刻著飛禽走獸、花草蟲魚、戲劇人物等圖案,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保護價值。</p> <p class="ql-block">我們跟著導航走進寺平古村,黑瓦白墻的徽派建筑,精雕細刻的門樓磚雕,七星伴月的明清廳堂,走在石板路上,如入畫軸中。</p> <p class="ql-block">沿著狹窄的長街巷,漸漸深入村莊,街巷兩側都是古樸的明清建筑。街巷都是用鵝卵石鋪成的,光滑無比,色澤柔和,充滿了神韻。兩邊都是高大的城墻,城墻上到處都是斑駁的痕跡,地面上長滿了青苔。</p> <p class="ql-block">立本堂的宅門,非常寬大,有氣派。</p> <p class="ql-block">據有關專家考證中國最漂亮的磚雕民居以七星伴月構建, 原有廳堂24座,現保存較為完整的廳堂還有8座,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古民宅2.2萬多平方米。 這些明清古建筑,因受徽派建筑風格的影響,每座古建筑的門面上都鑲嵌著數以千計的磚雕,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立本堂。魚躍龍門的磚雕圖案比較罕見;蝙蝠狀的飛梁木雕獨樹一幟。</p> <p class="ql-block">走進立本堂的直觀感受,門樓氣勢恢宏。堂內現存44根方形石柱和36根圓形木柱,斗拱、牛腿、雀替等木構件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第一進與第四進廳堂之間是一個巨大的回字形天井。第二進和第三進廳堂的屋面連在一起,獨立于建筑群的中央,四周均設回廊,屋面四個轉角挑出輕盈舒展的翼角。</p> <p class="ql-block">崇德堂。看門的86歲老人,向我們娓娓而談他的祖屋,曾經村私塾之地,龍頭大梁栩栩生輝;石門樓上的鶴含“天下”,石花瓶的春夏秋冬,石梁上的錢運滾滾,菱形石塊的良田萬頃,整組石雕雕刻精美絕倫,營構美好生活的文化理想。</p> <p class="ql-block">崇厚堂,它的門樓真是華麗之極,九獅戲球呼之欲出。那里的老人拿出手寫的介紹讓我們領略磚雕藝術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五間花軒,屋脊上的一條漏雕花帶和中間的葫蘆,還有兩根隨風飄動的小帶,祝福家庭幸福美滿。</p> <p class="ql-block">古宅一幢接一幢,每幢大宅院的間隔都非常小,僅一二個人可以走走。</p> <p class="ql-block">百順堂能看到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精心雕琢出來的。門板、石牌樓、門斗、門廊等,采用浮雕和陰刻相結合的手法,使盆景花草動物栩栩如生。院落的墻壁、窗戶、門框、橫梁上,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幾何圖形,還有各種花紋和文字。</p> <p class="ql-block">距今有600多年歷史的百順堂是由劉富十五、劉富十九這對兄弟主持建造的。相傳,這對兄弟頗有實力,他倆放出豪言,欲造一座“堂柱最粗、屋宇最大”的百順堂,又從來應征的數百名木匠、泥匠中各挑選出一名脾氣倔強的師傅。現在我們看到的百順堂占地550多平方米,為磚木混合結構。山墻(建筑兩邊的墻)的梁、柱、枋等構架不用木材,而是用燒制成仿木構件的磚砌成,使墻體成為承重墻。中廳堂柱直徑近60厘米,一個成年人還抱不過來。</p> <p class="ql-block">寺平村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恢弘的大廳,典雅的古宅,精美的磚雕作品,活靈活現,就像是一座座的磚雕博物館,因此,這個村子又被稱為“我國最漂亮的磚雕民居建筑”。它安靜而安靜地躺在村莊中央,像是一副美麗的畫卷,訴說著遠古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近年來,寺平村先后入選浙江省“美麗鄉(xiāng)村”30佳,被評為省級小康示范村、省級綠化示范村和金華市級文化特色村、金華歷史文化名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