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母說,她們老劉家祖籍山西,是開鼓店的,字號“振興”,很有名。清光緒年間,朝廷要蒙一面特大號的鼓,找到其曾祖父劉鳳安,責(zé)令限期完成。劉鳳安亦未蒙過這么大的鼓面,皇上圣旨在,不蒙也得蒙,沒有退路,頂著被殺頭的壓力使出渾身解數(shù),最終給蒙上了。這面特大號的鼓,至今仍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山西劉家振興鼓店名聲大振。后來劉家家道敗落,岳母的祖父輩兄弟二人跑到山東討生活。推算一下,岳母今年七十,二十年一代人,劉家大概敗落于上世紀(jì)二十年代。</p><p class="ql-block">二十來年前有人從山西跑來尋親,自稱岳母祖父輩的后人,都是劉鳳安的子孫。從劉鳳安那兒算,到我妻輩五代,按中國傳統(tǒng)說法,在五服沿上。這一百多年,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一曾祖的后人,彼此不認識,多得是吧,宗親宗族意識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尤其近二三十年,人與人的關(guān)系維系,近乎唯經(jīng)濟了。那年來尋親的人,仍抱有傳統(tǒng)中國人的宗親情懷,否則,便不會千里迢迢從山西跑到山東尋親,那會兒我年輕,現(xiàn)實并著世故,不甚理解。</p><p class="ql-block">鼓屬于打擊樂器,開鼓店人家的后人,與梨園大概有些機緣吧。岳母小學(xué)一年級,便被選到戲校,學(xué)唱豫劇小生。兩年后戲校遷往外地,家貧,岳母未能去,輟學(xué)在家。岳母幾乎沒學(xué)過算術(shù),識的字,也多從戲文上學(xué)的。這并未影響她后來的工作。岳母才參加工作時在商店賣布,她獨創(chuàng)一套珠算法,速度一點兒不比別人慢。后來,岳母還做了商場的部門經(jīng)理。</p><p class="ql-block">岳母兄弟姊妹六人,她老大。過去人家,老大都不大受父母嬌寵。岳母對其母之冷漠,并未在意,一直擔(dān)當(dāng)著家中長女的責(zé)任。其母過世,那份冷漠本該隨之而去,悄悄湮沒在歲月的長河中。幾年前岳母的一個表姑臨去世前道出一個驚人的秘密,岳母喊了一輩子的娘不是親娘。岳母父親年輕時一表人才,在地主家做長工,給地主家千金相中,倆人好上,生下岳母,抱回劉家時岳母還不滿周歲。有些事實真相塵封在歷史長河里,隨歲月的流逝而遠去,也不失為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歷史的發(fā)展沒有人能左右,設(shè)若一百年來中國社會未受西洋沖擊,依舊依原有模樣發(fā)展,山西劉家振興鼓店仍會在吧,岳母祖父輩二兄弟或許便不會流落他鄉(xiāng)。然而,歷史不能假設(shè),每個人只能被動地在歷史大背景中演繹著自己的人生。人生本身便由歷史大背景造就,誰也假設(shè)不了。(2017-03-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