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798年,拿破侖帶著藝術(shù)家、考古學家、科學家和火槍武裝來到了埃及,開始了他的土地占領(lǐng)和文化掠奪,法國考古學家瑪利埃特于1858年設(shè)計建造了埃及博物館,他死后也安葬以此,守候著這座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館是收藏埃及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人類幾千年來不間斷的戰(zhàn)爭,讓埃及文物流入了世界各地,而1802年英國作為戰(zhàn)勝國不僅接管了埃及,也把法國人挖掘出來的大量文物作為戰(zhàn)利品運回了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來到埃及博物館被它大量的文物所震撼,感嘆人類文明的綿長。簡單介紹幾件,借予窺探一二。</p> <p class="ql-block"> 彩繪雙耳陶罐,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此時的古埃及處于早王朝時期,依尼羅河南北分治,分為上埃及和下埃及,對應(yīng)我國的新石器時代。這個五千多年前的盛水雙耳陶罐,圖案也與河流相關(guān)。陶罐左下側(cè)的弧形波紋指代水邊,水中有五只并排站立的火烈鳥,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 納美爾調(diào)色板,公元前3200-公元前3000,它是世上最古老的歷史文獻,調(diào)色板的主畫面描繪了國王納美爾頭戴 上埃及王冠,手持梨形權(quán)杖擊殺敵人的情景 。蓮花是上埃及的花卉符號,右上方是 象征權(quán)力和復(fù)仇的鷹神,提著繩子奴役敵人。敵人身上盛開的 紙莎草是下埃及的象征。整個畫面寓意著上埃及對下埃及的征服。調(diào)色板上方刻有 長著牛角和牛耳的巴特女神,她是天空和宇宙的化身。 兩個女神像中間的區(qū)域,是國王納美爾名字的象形符號。最右側(cè)是兩排被斬首的敵人。尸體上方,一艘大船駛?cè)氤ㄩ_的門,寓意 著敵人徹底被征服。下方刻有兩頭神獸交纏在一起,也呼應(yīng)了上下埃及統(tǒng)一的主題。具有傳奇色彩的國王納美爾(Narmer)【由于我看的各種資料對國王的稱呼不同,便把英文名標注以此】被譽為是埃及的統(tǒng)一者。</p> <p class="ql-block"> 左塞王全身像,公元前2630-公元前2611,左塞王是第三王朝的開辟者,是階梯狀金字塔的主人,他身后是墓中的藍色琺瑯裝飾墻。階梯金字塔是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這成果是如此卓越,以至于在后來的帝王年表名錄中,左塞爾的名字用紅色書寫,以示突出。</p> <p class="ql-block"> 美杜姆群鵝圖,公元前2575-公元前2551 ,壁畫由工匠在墻面雕刻,再填以顏料,畫面中兩種鵝對稱分布,這幅距今近4600年的作品,展現(xiàn)出了古埃及人極高的繪畫水平。</p> <p class="ql-block"> 拉胡泰普與奈費爾特雙人像,公元前 2575-公元前2551,這兩尊人像是由石灰?guī)r雕刻而成,并涂上了生動的色彩,椅背上的象形文字表明了他們的身份。女性塑像佩戴有精美的頭飾和寬領(lǐng)項鏈,雕像的眼眶由不透明的石英制成,鑲嵌有天然水晶制成的眼球,眼球中還有黑色瞳孔。</p> <p class="ql-block"> 胡夫小型雕像,公元前2551-公元前2528,這尊小型象牙雕像僅 7.5厘米高,在冥王奧西里斯神廟中發(fā)現(xiàn)。底座上刻有胡夫的名字,這是他目前被發(fā)現(xiàn)的唯一全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 哈夫拉坐像,公元2520-公元前2494,這尊閃綠巖雕塑發(fā)現(xiàn)于哈夫拉山谷的神廟中,神態(tài)威嚴,肌肉線條流暢,頭上的王巾條紋和腰間短裙的褶皺都細膩整齊。法老后腦勺有著鷹神的庇佑,王座兩側(cè)扶手是戰(zhàn)爭女神塞赫美特的母獅形象,兩側(cè)刻有 代表上埃及的蓮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紙莎草,表明法老對國家的絕對掌控。</p> <p class="ql-block"> 孟卡拉與兩位女神,公元前2490-公元前2472,孟卡拉是哈夫拉的兒子,胡夫的孫子。這座三人雕塑,中間是頭戴上埃及王冠,身穿短裙的孟卡拉王,有著陽剛且健碩的肌肉線條。他左邊帶有牛角和太陽圓盤的是 哈托爾女(Hathor),她是愛與美、舞蹈與音樂的女神。他右側(cè)頭頂著胡狼的是 安普特女神(Anput),胡狼是古埃及的死神阿努比斯(Anubis)的形象,安普特是死神的妻子和女性化形象。</p> <p class="ql-block"> 祭司木雕像,公元前2465-公元前2458,這尊古老的木雕,是古埃及一位頗具地位的祭司和書吏,雕像呈現(xiàn)出了他肥胖的身材和圓潤的面型,嘴角隱約有幾分慈祥的笑容。他的眼睛由石英和水晶制成,原本覆蓋在身上的石膏和色彩已經(jīng)脫落。</p> <p class="ql-block"> 孟圖霍特普二世雕像,公元前2065-公元前2014,孟圖霍特普二世被人們視為半人半神的英雄君主,他在位統(tǒng)治時間長達半個世紀,結(jié)束了埃及四分五裂的第一中間時期,開啟了輝煌的 中王朝時代。</p> <p class="ql-block"> 家畜模型,公元前2065-公元前2014,對應(yīng)我國的夏朝。這些木雕高度寫實地還原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場景,那些原本只能在壁畫中才能看到的生產(chǎn)生活場景,被心靈手巧的匠人鮮活呈現(xiàn)出來,比起帝王和神靈的塑像,這些充滿淳樸生活氣息的玩物更令人心生觸動。</p> <p class="ql-block"> 河馬,公元前1781-公元前1550,河馬一度被古埃及人奉為神明。放在此只為了喜歡。</p> <p class="ql-block"> 國王荷爾塑像,公元前1777-公元前1775,他的體態(tài)像女人一樣修長柔和,左腳往前邁出,栩栩如生的瞳孔配上嘴角隱約的笑意,使得雕像看上去有幾分詭異。那多出來的一雙伸向天空的手臂是祈求?還是舞蹈?</p> <p class="ql-block"> 阿蒙霍特普三世雕像,公元前1391-公元前1353,在開羅埃及國家博物館大廳中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他和 泰雅王后的巨大雕塑,腳下是他們的三個女兒。</p> <p class="ql-block"> 游戲棋子,忘了看年代了,只是驚奇怎么還有羊拐?古埃及也玩兒羊拐嗎?</p> <p class="ql-block"> 圖坦卡蒙展廳,公元前1333-公元前1323,1922年圖坦卡蒙的墓穴被發(fā)掘,引起轟動。這位少年國王,是阿肯那吞和納芙蒂蒂的兒子,他的木乃伊被層層鑲套保存。石棺外部有四層貼金的橡木棺 槨和一層麻布,最外層的棺槨尺寸幾乎填滿了整個空間。石棺內(nèi)部有三層金棺,最后一層里有套著黃金面具的木乃伊。另外兩間墓室中的珍寶,包括阿努比斯祭壇、黃金戰(zhàn)車和王座、雪花石膏內(nèi)臟瓶和香水瓶、黃金塑像和寶石胸甲等。一個展廳完美的再現(xiàn)了墓室的豪華,只可惜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 羅塞塔石碑,公元前196年,放在博物館進門的位置,足以體現(xiàn)它的重要性,它也是導(dǎo)游為我們介紹的第一件藏品,羅賽塔石碑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希臘語三種字體,刻著托勒密五世的詔書。它是破譯失傳千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鑰。只可惜是個贗品,真品在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粗略的介紹了幾件我覺得有意思的文物,參考了多部著作以及博物館現(xiàn)場圖片介紹,不保證全對,只做拋磚引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