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赴湯蹈火湄公河 援老抗美保家國<br>軍人退役不褪色 初心不改使命多<br>紅色傳承主旋律 愛國精神嘔心播<br>英雄激勵下一代 老兵風采亦如昨</h1> <h1> 1969年12月在阿城參軍入伍,走進了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成為空降兵部隊一名戰(zhàn)士。</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1年7月在空降兵部隊調(diào)往空軍高炮十五師履行援老抗美作戰(zhàn)任務(wù)。(在武漢與戰(zhàn)友分別時合影留念)</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1年8月13日,從云南勐臘磨憨口岸出境奔赴援老抗美前線戰(zhàn)場,15個月時間里參加多次戰(zhàn)斗,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從青紗帳到援老抗美的戰(zhàn)場,血與火的歷練,生與死的考驗,見證了一名軍人的赤膽衷腸。</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2年6月,空軍高炮十五師四十三團一連(番號云南303支隊711大隊1小隊)指揮儀班班長王軍在指揮儀上指揮。</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2年6月8日,老班長王軍在老撾西部湄公河陣地上沉著冷靜,堅定勇敢指揮戰(zhàn)斗。</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2年11月,在老撾國際主義戰(zhàn)場上,圓滿完成援老抗美作戰(zhàn)任務(wù)凱旋回國。</h1><p class="ql-block"><br></p> <h1> 老撾是中國的友好鄰邦。1961 年 2 月 8 日,美國策動南越軍隊侵入老撾,為支持老撾人民捍衛(wèi)民族獨立的抗美救國斗爭,應(yīng)老撾人民 革命黨和王國民族聯(lián)合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決定為老撾提供軍事和物資援助,并幫助修建公路, 援建公路。從 1962 年 9 月至 1978 年 5 月,中國筑路部隊有 18 個工程大隊,3 個民工大隊,直接施工力量 7 萬人,投入主要施工機械 2250 多部,無償為老撾修筑7條瀝青路面公路,總計修建公路 822.4 千米、橋梁 131 座、涵洞 2677 個,鋪設(shè)瀝青路面 458 萬 多平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造價為當時中國人民幣 31 萬元。</h1><h1> 為了保障筑路工程的順利進行和施工人員的安全,中國人民解放軍自 1969 年 3 月一 1973 年 11 月,先后派出高炮 3 個支隊和 1 個大隊,擔負援老筑路工程和防空作戰(zhàn)任務(wù)。在 4 年多的時間里,實施防空作戰(zhàn)共 95 次:擊落美機 35 架,擊傷 24 架,有效地保障了筑路部隊和民工的安全。有 269 人犧牲,其中 210 人長眠在老撾孟塞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園里。 </h1><h1> 1974 年 10 月 10 日,老撾人民解放軍最高指揮部參謀部在給中國人民解放軍 總參謀部的函中稱贊:“中國人民的援助,是在真正的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基礎(chǔ)上的援助。”老撾人民 革命黨代表團在烈士陵園向中國烈士獻花圈時表示,“對于中國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子孫后 代將永遠銘記在心?!?lt;/h1><h1> 1978 年 3 月 17 日,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主席蘇發(fā)努馮親王簽署命令,授予中 國筑路指揮部一級自由勛章,授予筑路指揮部所屬 6 個工程建筑大隊(團)及 7 個分隊一級勞動勛 章,授予 207 人二級英雄勛章。中共中央軍委通令表彰筑路部隊:“為履行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義務(wù)和 增進中老兩黨、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為我黨我軍和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增了光。</h1><p class="ql-block"><br></p> <h1> 老班長王軍作為援老抗美作戰(zhàn)親歷者,多少年來忘不了回國前的那個深夜,在中國烈士陵園前為犧牲戰(zhàn)友敬的那個軍禮。</h1><h1> 2009年5月親自組團9位哈爾濱籍戰(zhàn)友去老撾中國烈士陵園為戰(zhàn)友掃墓。</h1><h1> 2017年6月3日一10日,隨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到老撾三個中國烈士陵園為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友掃墓。</h1><p class="ql-block"><br></p> <h1> 2009年5月14日,闊別戰(zhàn)場37年后,王軍組織9位老戰(zhàn)友,重返老撾中國烈士陵園為1971年5月14日戰(zhàn)斗犧牲的24位戰(zhàn)友祭奠掃墓。</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9年5月14日,老班長王軍在老撾中國烈士陵園為援老抗美作戰(zhàn)英雄們敬獻花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戰(zhàn)友們向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英雄們默哀</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友們敬禮</h3> <p class="ql-block">2009年5月14日老撾行 戰(zhàn)友情在老撾孟賽中國烈士陵園祭奠英烈老兵名單:</p><p class="ql-block">原空降兵抽調(diào)空軍高炮十五師參戰(zhàn)老兵</p><p class="ql-block">韓興成,張樹生,李喜勝,徐鐵濱,</p><p class="ql-block">郭景雙,曲德順,季守寶,吳德海,</p><p class="ql-block">劉波,王軍。</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攜妻子李洪英、兒子王東立、兒媳鄭飛飛祭奠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戰(zhàn)友們</h3> <h1> 2009年5月,王軍在昆明空降兵部隊再次背起了傘包</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英魂永駐,友誼長青</h1><h1> 2017年6月3-10日,王軍作為一名援老抗美老兵代表隨由中國民政部等多部門組成的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出席在老撾舉行的中國烈士陵園修繕竣工儀式。</h1><p class="ql-block"><br></p> <h1> 2017年6月3日,中國駐老撾大使館臨時代辦趙承剛、武官親切會見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屬代表團全體成員。</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屬代表團與中國駐老撾大使館臨時代辦趙承剛、武官等合影</h3> <h1> 2017年6月7日,在老撾川壙舉辦在老中國烈士陵園修繕竣工儀式。王軍代表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h1><p class="ql-block"><br></p> <h1> 老班長王軍說:“參加川壙中國烈士陵園修繕竣工儀式,實現(xiàn)了我們大家多年來對犧牲戰(zhàn)友永遠銘記的心愿,我特別感動。在這里,我謹代表參戰(zhàn)老兵和烈屬,感謝中老兩國政府為英烈們所做的一切。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建設(shè)好、維護好烈士紀念設(shè)施就是關(guān)心英雄、崇尚英雄的具體體現(xiàn)。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宣傳英烈事跡,協(xié)助做好烈士褒揚工作,并為鞏固中老兩國人民的兄弟情誼獻計出力。犧牲的中國英烈永垂不朽! ”</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屬代表團:中華英烈褒揚事業(yè)促進會李和平團長</p><p class="ql-block">中華英烈褒揚事業(yè)促進會王學偉</p><p class="ql-block">代表團成員:</p><p class="ql-block">空軍高炮11師代表安偉亮、</p><p class="ql-block">空軍高炮11師代表鄭謀權(quán)、</p><p class="ql-block">空軍高炮15師代表王 軍 、</p><p class="ql-block">陸軍工程兵部隊代表王保健 、</p><p class="ql-block">昆明軍區(qū)野戰(zhàn)醫(yī)院代表雷燕、</p><p class="ql-block">昆明軍區(qū)邊防部隊代表苗 田、</p><p class="ql-block">烈士家屬代表呂維松.陽本珍夫婦。</p> <h1> 2017年6月8日,在老撾中國烈士陵園竣工儀式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和老撾勞動與社會福利部等各界代表在老撾北部烏多姆賽省孟賽縣、納莫縣中國烈士陵園舉行祭掃紀念活動,緬懷紀念長眠在老撾的中國援老英烈。</h1><p class="ql-block"><br></p> <h1> 2017年6月10日,中國駐老撾瑯勃拉邦總領(lǐng)事館總領(lǐng)事黎寶光在總領(lǐng)館會見由中華英烈褒揚事業(yè)促進會副秘書長李和平率領(lǐng)的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一行。</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向中國駐老撾瑯勃拉邦總領(lǐng)事館贈送題為“褒揚援老英烈福報千秋,擔當國家使命功在踐行”的錦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代表王軍致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駐老撾瑯勃拉邦總領(lǐng)事館總領(lǐng)事黎寶光與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王軍親切交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向領(lǐng)事館贈送老首長景學勤中將題寫的“福蘊華堂”的書法作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烈士家屬代表團與中國駐老撾瑯勃拉邦總領(lǐng)事館總領(lǐng)事黎寶光等合影留念</h3> <h1> 2012年7月31日,在哈爾濱三五國防文化園,空降兵戰(zhàn)士援老抗美凱旋四十周年紀念大會暨空降兵主題展館預(yù)展儀式上,王軍邀請老撾駐中國大使館大使第一秘書達拉薩克出席。</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排左起:楊成志、向孝民少將、武運平少將、達拉薩克、左印生少將、王軍、王守志少將、沈根榮、黃萬榮少將、胡懷乾少將與40年前援老抗美參戰(zhàn)空降兵老兵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向達拉薩克(左二)介紹空降兵館的陳列物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向達拉薩克贈送《戰(zhàn)友》一書,書名由老紅軍原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向守志上將題寫</h3> <h1> 2013年8月13日,在哈爾濱三五國防文化園,援老抗美群英譜落成揭幕儀式上,王軍邀請老撾駐中國昆明領(lǐng)事館副領(lǐng)事幫當·巴薩帕迪出席。</h1><p class="ql-block"><br></p> <h1> 2013年8月13日,在哈爾濱三五國防文化園舉辦援老抗美群英譜落成揭幕儀式,老撾駐中國昆明領(lǐng)事館副領(lǐng)事幫當·巴薩帕迪和100多位四十年前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參加活動。</h1><h1> 時光可以逝去,但歷史不能忘記,援老抗美群英譜是對那段歷史的銘記,是對戰(zhàn)友和英雄的永遠懷念。老紅軍原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向守志上將為援老抗美群英譜題字。</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建軍、王軍、幫當·巴薩帕迪、安偉亮等為援老抗美群英譜揭幕</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撾駐昆明領(lǐng)事館副領(lǐng)事幫當·巴薩帕迪與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00多位年過花甲的四十年前參加援老抗美作戰(zhàn)的老兵向援老抗美群英譜敬禮</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2月,在南京向守志上將家中,王軍第一次與首長見面交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8月1日,向守志上將在三五文化中心與王軍、夫人李洪英、兒子王東立、女兒王冬梅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8月2日,向守志上將與景學勤中將為粒粒香股份揭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7年8月,向守志上將回十五軍并與黨委班子成員合影。前排右起:王軍、王維山少將、 向守志上將、景學勤中將、王守志少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9年4月,在南京,向守志上將向王軍贈送書法作品“弘揚將軍文化,激發(fā)愛國熱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6年9月27日,王軍攜家人去南京看望老首長向 守志上將(左四)并合影,左起:王軍、孫子王添銘、兒子王 東立、外孫女王思悅、夫人李洪英、女婿王偉東</h3> <h1> 2013年8月13日,在三五國防文化園內(nèi)舉行援老抗美紀念館落成儀式,紀念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及流血犧牲的英雄們!</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與老戰(zhàn)友們</h3> <h1> 2015年11月24日,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40周年國慶招待會在昆明世紀金緣大酒店舉行,王軍以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代表的身份受邀參加國慶慶典,這是對中國10多萬老兵,40年前奔赴老撾為建立老撾人民民主新政權(quán)付出青春,熱血,乃至生命的這段援助老撾歷史的認同。</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與老撾駐昆明領(lǐng)事館領(lǐng)事本廉互贈禮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向老撾領(lǐng)事館贈送老首長景學勤中將書法作品“中老友誼,萬古長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與安偉亮戰(zhàn)友和老撾領(lǐng)事本廉等在領(lǐng)事館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h1> 2015年12月,中國援老抗美老兵代表王軍,安偉亮戰(zhàn)友等應(yīng)邀參加老撾駐昆明總領(lǐng)事館舉行的建國40周年國慶晚宴。</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撾駐昆明領(lǐng)事館總領(lǐng)事本廉向老兵們敬酒</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撾駐昆明領(lǐng)事館領(lǐng)事夫婦向援老抗美老兵們敬酒</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與參加晚宴嘉賓合影</h3> <h1> 2009 年 9 月 21 日,新華社記者于冬在《國際先驅(qū)導(dǎo)報》第 4 版發(fā)表文章《中國“援老”戰(zhàn)士再吹“集結(jié)號”》,文章發(fā)表于“援老抗美”戰(zhàn)爭 38 年之后。</h1><h1> 2009年5月,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王軍與戰(zhàn)友一行重返當年老撾戰(zhàn)場舊地,尋訪長眠在老撾的戰(zhàn)友蹤跡,其情可感。新華社記者于冬聞知,特由北京赴哈爾濱采訪并撰文《中國“援老”戰(zhàn)士再吹“集結(jié)號”》,隨后轉(zhuǎn)載于新華網(wǎng)、新浪網(wǎng)、網(wǎng)易等多個網(wǎng)站。</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華社記者于東與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王軍</h3> <h1> 2011 年 11 月 24 日,援老抗美老兵王軍與老連長孫樂政,援老抗美戰(zhàn)斗英雄劉晉中一起,受邀走進中國教育電視臺《公益的力量》欄目組,向廣大觀眾講述了援老抗美那段鮮為人知的難忘歲月。 本期節(jié)目以一個在伍軍人———總政歌舞團著名歌手白雪,三個退伍老兵———王軍、劉晉中、孫樂政共同來聊紅色思想在不同時代 軍人身上的體現(xiàn)———愛國、愛黨、愛人民、愛榮譽。這一切的根本出 發(fā)點是為人民、愛人民。</h1><h1> 軍人們刻在生命里的一句話就是:“忠誠 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時代在變化,軍人的制服也在變。不變的就是軍人身上那股特有的紅色思想。 雖然已年逾花甲,但一直以軍人來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yè)業(yè),克己奉公,為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默默的奉獻著,不求回報,不求掌聲與鮮花。</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公益的力量》節(jié)目中,白雪、王軍、孫樂政、劉晉中以及主持人合影留念</h3> <h1> 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王軍向總政歌舞團著名歌手白雪介紹將軍文化博物館珍藏的邵華將軍攝影作品《軍威》</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王軍向白雪介紹當年在老撾戰(zhàn)斗時擊落美軍飛機殘骸的照片</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王軍身穿當年在老撾戰(zhàn)斗時老撾國家軍服,劉晉中、孫樂政身穿當年中國空軍軍服,現(xiàn)場演唱《我是一個兵》</h1> <h1> 2015 年 12 月 29 日,王軍受邀走進黑龍江衛(wèi)視《開課了》節(jié) 目,講述援老抗美戰(zhàn)斗的生活經(jīng)歷。王軍講述到援老抗美戰(zhàn)斗中犧牲的戰(zhàn)友們時淚酒衣裳。在 20 歲時,因國家的召喚,和戰(zhàn)友們一起,參加了一場秘密戰(zhàn)爭———援老抗美作戰(zhàn),在血與火、生與死的殘酷戰(zhàn)爭中領(lǐng)悟到生命的意義。</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龍江衛(wèi)視《開課了》節(jié)目現(xiàn)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軍眼含淚水講述援老抗美戰(zhàn)斗的生活經(jīng)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援老抗美老兵王軍與指導(dǎo)員劉晉中</h3> <h1> 2015年12月,新華網(wǎng)制作并報道了《崇尚英雄的援外老兵》專題片,講述了援老抗美參戰(zhàn)老兵王軍“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guān)愛英雄”崇高的家國情懷!</h1> <h1> 2019年9月,老班長王軍榮獲“哈爾濱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h1> <h1> 在哈爾濱最美退役軍人發(fā)布儀式上,王軍說到:“每一個人都要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做一件利國利民的,能夠傳承下去的事業(yè),財富來源于社會,如何回報社會,作為一個企業(yè)家,不是給你的兒女留下了多少物質(zhì)財富,更重要的是你給社會上留下了多少的精神財富,之所以我要建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就是通過建設(shè)博物館讓更多的青少年,讓廣大的干部群眾,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去追憶革命史,傳承英雄志,弘揚將帥魂,激發(fā)愛國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fù)興,讓紅色基因世代傳承,這是一個老兵的使命和擔當?!?l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持人采訪王軍</h3>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1年7月1日,王軍作為援老抗美英模代表受邀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在天安門東四觀禮臺13排20號就坐。</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天安門東四觀禮臺上的援老抗美老兵王軍和英模代表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7月1日5時30分,出席慶祝大會中國退役軍人事務(wù)部會務(wù)組的9號車15位英模代表從北京飯店出發(fā),前往天安門東四觀禮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7月1日7時,中國退役軍人事務(wù)部會務(wù)組安排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英模,解放戰(zhàn)爭時期英模,抗美援朝時期英模,援老抗美時期英模,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時期英模、烈屬,在天安門東四觀禮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h1>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老湯精配制代表性傳承人、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軍</h1><p class="ql-block"><br></p> <h1>王軍</h1><h1>1951年11月出生于黑龍江阿城</h1><h1>1969年12月參軍服役于空降兵部隊</h1><h1>1971年7月調(diào)空軍某高炮部隊援老抗美出國作戰(zhàn)15個月</h1><h1>1972年11月完成使命回國</h1><h1>1974年1月退伍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在工廠當過工人,做過會計</h1><h1>1981年任阿城巨源農(nóng)具廠廠長</h1><h1>1984年任阿城家用電器工業(yè)公司經(jīng)理</h1><h1>1985年被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授予哈爾濱市首屆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家榮譽稱號</h1><h1>1987年被阿城市政府錄用為國家干部</h1><h1>1990年調(diào)阿城市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局建材公司任副經(jīng)理</h1><h1>1991年下海創(chuàng)辦阿城節(jié)能燃料廠</h1><h1>1995年成立哈爾濱三五調(diào)味品有限公司</h1><h1>2005年發(fā)展為哈爾濱三五味業(yè)集團</h1><h1>2005年集團控股哈爾濱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h1><h1>2006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家榮譽稱號</h1><h1>2008年當選第十屆黑龍江省政協(xié)委員</h1><h1>2011年興建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h1><h1>2015年興建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h1><h1>2018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老湯精配制代表性傳承人</h1><h1>2018年榮獲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h1><h1>2018年榮獲首屆哈爾濱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h1><h1>2019年榮獲首屆黑龍江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h1><h1>2020年榮獲黑龍江省擁軍優(yōu)屬先進個人榮譽稱號</h1><h1>2020年榮獲全國關(guān)心下一代五老先進個人榮譽稱號</h1><h1>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代表</h1><p class="ql-block"><br></p> <h1>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br>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于2011年建成,坐落于哈爾濱市雙城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是全國首家以將軍文化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建筑面積為5000平方米,館名由劉精松上將題寫,館內(nèi)設(shè)五個展廳,分別為將帥藝術(shù)廳、將軍藝術(shù)廳、開國將帥廳、向守志上將廳、偉大領(lǐng)袖廳;共展出藏品50余類,共計31500余件。</h1> <h1>偉大領(lǐng)袖展廳由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師,國家非遺“德化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獲得者賴禮同創(chuàng)作的555尊毛主席雕像。</h1> <h1>將帥藝術(shù)展廳由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師,國家非遺“德化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獲得者賴禮同創(chuàng)作的十大元帥,十大將雕像。</h1> <br><h1>開國將帥展廳由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景德鎮(zhèn)陶瓷技藝省級傳承人陳繁國大師手工繪畫開國將帥肖像瓷板畫(1614幅)</h1> <h1>將帥紀念園由共和國將帥龍門、開國將帥堂、36位軍事家雕像、開國將帥林等景觀組成。</h1> <h1>將軍文化園是由毛主席漢白玉雕像、龍騰盛世石刻長廊、十二生肖漢白玉雕塑、凌鳳閣(將軍樓)等景觀建筑組成,每處景觀的背后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h1> <h1>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創(chuàng)建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的共和國開國將帥林,栽種1615棵云杉松,配置高水旺大師贈送的唐三彩開國將帥陶瓷肖像,代表生命之樹常青,將帥精神永駐。讓后人永遠銘記開國將帥們的豐功偉績!</h1><h1><br>截止到2022年5月,共有436位開國將帥的1158位后代,來到開國將帥林參加緬懷儀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