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 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是由旅居海南的全國各地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自愿組成,并正式注冊的全國性、專業(yè)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p><p class="ql-block"> 目前,協(xié)會有1000多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其中有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近200名。定期開展創(chuàng)作采風,專題講座,作品展覽,專題賽事,藝術(shù)沙龍等一系列攝影活動,助力三亞市乃至海南省的文藝繁榮和經(jīng)濟發(fā)展,為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的建設(shè)做出我們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由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主辦的《旅瓊攝影》電子期刊,每月1日、16日發(fā)表。不定期發(fā)表專題集錦、專欄匯總???,敬請關(guān)注。</p> <h1><b style="font-size:20px;"><i>一、簡 訊</i></b></h1><h1><b><i>二、“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八一攝影專欄</i></b></h1><h1><b><i>三、作品展示</i></b></h1><h1><i> · 自然風光、城市建筑類</i></h1><h1><i> · 人像、人文、紀實類</i></h1><h1><i> · 小品、生態(tài)、畫意類</i></h1><h1><b><i>四、我們的攝影師:朱 靜</i></b></h1><h1><br></h1> <p class="ql-block"> 由三亞市吉陽區(qū)候鳥文藝人才工作站和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共同組建的“吉陽區(qū)國際候鳥攝影家工作站”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成立,上午9:30在吉陽區(qū)“學(xué)習書肆”舉行掛牌儀式。</p> <p class="ql-block"> 吉陽區(qū)“學(xué)習書肆”總經(jīng)理王寧和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李小光共同揭牌。 鄭懷志 拍攝</p> <p class="ql-block"> 參加“吉陽區(qū)國際候鳥攝影家工作站”揭牌儀式人員合影。詳情見《旅瓊攝影》公眾號專題報道。 鄭懷志 拍攝</p> <h1> <b><i> 編 者 按 語</i></b></h1><p class="ql-block"> ?私奉獻是你們情懷,報效祖國是你們信念,將青春年華獻給了軍旅,把滿腔熱血獻給了人民!一身戎裝不負韶華,曾經(jīng)軍旅生涯的日子,刻在骨髓,融進血里,銘記心中,《八一建軍節(jié)攝影作品??肥珍浀膹垙堈掌貞洕M滿,熱血沸騰,感慨萬千,這是你們?nèi)松械闹夭?,讓我們共同分享你們軍旅生活的回憶,為你們驕傲、自豪與點贊!</p><p class="ql-block"> 值此“??”到來之際,向旅瓊攝影大家庭曾經(jīng)的軍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旅瓊攝影》第95期獻給你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主編:李小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 速》 韓玉平(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2006年6月拍攝于密山市邊防某部。</p> <p class="ql-block">▲《暴風雪中》 拓成祥(北京)</p><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3日,北京地區(qū)出現(xiàn)五十年來最大暴風雪,導(dǎo)致八達嶺公路大批車輛受阻被困。時任武警北京總隊副司令拓成祥率領(lǐng)武警北京市總隊官兵經(jīng)過36小時緊急搶險,轉(zhuǎn)移被困群眾2200余人,疏導(dǎo)車輛1200余臺,圓滿完成任務(wù)。(張良喜拍攝)</p> <p class="ql-block">▲《給士兵拜年》 王和峰(黑河)</p><p class="ql-block"> 2012年除夕夜,時任黑河軍分區(qū)政委王和峰(左一),到“黑河好八連”江中哨位給哨兵拜年。(張文建拍攝)</p> <p class="ql-block">▲ 《勝利凱旋》 蘇擴善(北京)</p><p class="ql-block">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左)、聶海勝(右)圓滿完成5天太空飛行任務(wù)后,返回航天員公寓。</p> <p class="ql-block">▲《怒吼的戰(zhàn)神》 崔 堅(北京)</p><p class="ql-block"> 拍攝于2014年朱日和軍演。</p> <p class="ql-block">▲《建設(shè)兵團巡邏山林》周 確(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攝于1972年 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一師一團五連值班分隊 (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p> <p class="ql-block">▲ 《三尺機臺綻芳華》 朱 靜(青島)</p><p class="ql-block"> 1977年6月,青島37375部隊執(zhí)勤中,右一站立者為朱靜。(部隊政治處拍攝)</p> <p class="ql-block">▲《一路軍歌》 史克津(北京)</p><p class="ql-block"> 1971年,部隊醫(yī)院在河北野營拉練途中。第三排右一為史克津。(部隊宣傳干事拍攝)</p> <p class="ql-block">▲《女兵徒步方隊》甄新梅(烏魯木齊)</p><p class="ql-block"> 1982年新疆軍區(qū)八一閱兵。第一排左一為甄新梅。(軍報記者拍攝)</p> <p class="ql-block">▲《實地預(yù)演》 金炳哲(長春)</p><p class="ql-block"> 1974年赤峰,司令部作戰(zhàn)演習,右側(cè)第一位是金炳哲。(部隊新聞干事拍攝)</p> <p class="ql-block">▲《靶機起飛》 何志剛(赤峰)</p><p class="ql-block"> 1978年于大連營城子靶場,圖中是軍用的航模靶機,為高射炮部隊提供空中目標訓(xùn)練。左一手拿遙控器的軍人是何志剛。(部隊宣傳科)</p> <p class="ql-block">▲《鋪軌合攏》 孫繼平(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拍攝于1972年8月,鐵道兵九師勝利完成遼西線鋪軌合攏任務(wù)。本人當時在部隊任新聞干事。(孫繼平拍攝)</p> <p class="ql-block">▲ 《俺是汽車兵》 范遵明(南京)</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年代我們汽車兵長年奔馳在千里川藏線上,為西藏邊防部隊運送物資,拍攝者譚少先!他是部隊俱樂部干事,當時跟隨部隊進藏所拍。(譚少先拍攝)</p> <p class="ql-block">▲《厲兵秣馬》 楊亞娟(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拍攝于2019年長春航展軍事演練。</p> <p class="ql-block">▲ 《首長教我補軍裝》全俊子(北京)</p><p class="ql-block"> 1972年在齊齊哈爾203部隊醫(yī)院。圖片中的小女兵是我,老人是醫(yī)院王副院長。本幅照片發(fā)表在當年的齊齊哈爾日報上。(醫(yī)院政治處宣傳干事張勇拍攝)</p> <p class="ql-block">▲ 《我的軍人父親1951》王孟偉(新疆)</p><p class="ql-block"> 父親王發(fā)章于1948參軍,在西北野戰(zhàn)軍二軍,隨后挺進新疆,新疆解放后,響應(yīng)黨中央的號召就地屯墾戍邊,直到離休。父親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新疆的解放和建設(shè)事業(yè)上。他是我引以驕傲的好父親。</p> <p class="ql-block">▲《野營拉練》 喬紅光(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1971年1月,所在部隊響應(yīng)毛主席號召不當老爺兵,在內(nèi)蒙古科右中旗區(qū)域野營拉練,右一為喬紅光。(戰(zhàn)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出 征》 王長軍(西安)</p><p class="ql-block"> 攝于1973年,王長軍在青海高原拉練途中。</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巡歸來》 李和林(北京) </p><p class="ql-block"> 1976年11月,海南樂東機場,海軍航空兵九師27團。參加戰(zhàn)斗值班,起飛戰(zhàn)斗巡航著陸后拍照。(由師偵察科拍攝)</p> <p class="ql-block">▲《北疆女哨兵》 周 確(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攝于1974年黑龍江畔,兵團一團43連女子前哨班 ,兵團級典型單位。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p> <p class="ql-block">▲《青蔥歲月》 周永富(重慶)</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廣東博羅長寧,周永富在42軍124師372團一連。(戰(zhàn)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我為祖國守邊防》》李繼高(重慶)</p><p class="ql-block"> 1979年3月,我國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后,人民空軍新疆某部雷達兵戰(zhàn)士李繼高在406警戒雷達前站崗。(戰(zhàn)友吳忠志拍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軍校新生》 蔡 波(長春)</span></p><p class="ql-block"> 1980年9月,解放軍坦克學(xué)院訓(xùn)練場,首批招生本科地方學(xué)員正在進行高射機槍的預(yù)習訓(xùn)練,中間為蔡波。(戰(zhàn)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拉練途中》 全俊子(北京)</p><p class="ql-block"> 1977年部隊拉練途中,休息時到小溪邊洗手時被戰(zhàn)友抓拍到的,圖中左一手指遠處的是全俊子。(戰(zhàn)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深夜靜悄悄》 呂洪達(杭州)</p><p class="ql-block"> 1985年拍攝于空軍濟南醫(yī)院手術(shù)室,用黑白航空膠卷拍攝,后期在暗室里用放大機,將2張底片分別放大在同一張相紙上而成。此片1985年獲空軍與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的“藍天頌”藝術(shù)攝影展鼓勵獎。</p> <p class="ql-block">▲《二叔聞家珠》 聞曉華(雞西)</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叔聞家珠(左一〉,1952年16歲參加抗美援朝,任戰(zhàn)地通訊員,多次立功。</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紀念》 姬旭明(北京)</p><p class="ql-block"> 1951年,母親朱淑英23歲參加抗美援朝醫(yī)療隊前,在南京照相館留念。</p> <p class="ql-block">▲《一個老兵的風華》 廖祖謙(重慶)</p><p class="ql-block"> 攝于2016年3月6日,重慶市綦江區(qū)中鋒鎮(zhèn),年屆80的徐(音)姓老兵回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軍旅生涯,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緬懷先烈》 許 紅(南昌)</p><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25日,“新四軍成立75周年理論研討會”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新館內(nèi)舉行。新四軍早期領(lǐng)導(dǎo)人葉挺、陳毅、粟裕等人的后代嘉賓齊聚一堂,共話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傳承與發(fā)展。圖為陳毅之子陳丹淮參觀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后用電子留言板留言緬懷先烈。</p> <p class="ql-block">▲《中流砥柱》 尚 野(河北)</p><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19日河北省邢臺市。遭遇特大暴雨突襲.全市河道水位暴漲,全市告急。百姓的生命重于泰山,27集團66220部隊視災(zāi)情為命令,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災(zāi)中。他們是新時代的楷模、榜樣!</p> <p class="ql-block">▲《踏水無痕》 韓玉平(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23日拍攝于虎林市珍寶島。</p> <p class="ql-block">▲ 《赴湯蹈火》 金橫林(北京)</p><p class="ql-block">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漠河境內(nèi),發(fā)生特大森林火災(zāi),持續(xù)27個晝夜,過火面積達101萬公頃,三座城鎮(zhèn)變成廢墟。</p><p class="ql-block"> 火災(zāi)發(fā)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動野戰(zhàn)軍空軍后勤保障等部隊指戰(zhàn)員,奔赴火場撲火救災(zāi),為在短期內(nèi)撲滅森林大火作出了重要貢獻。同年6月2日,中央軍委通令嘉獎參加大興安嶺撲火救災(zāi)的全體指戰(zhàn)員,本人隨部隊參加了這次撲火救災(zāi),同時拍攝了現(xiàn)場實況。</p> <p class="ql-block">▲《抗聯(lián)老兵—王濟堂》祁廣杰(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王濟堂,1930年生于哈爾濱市。13歲時成為抗聯(lián)的地下聯(lián)絡(luò)員,多次為抗聯(lián)部隊搜集、傳遞日軍兵車運行、武器彈藥裝備、警戒力量、攻打抗聯(lián)的消息等重要情報。有些情報還與前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軍方共享。為此,2015年王濟堂獲得了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頒發(fā)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勛章。2019年還獲得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夜戰(zhàn)京港澳高速》 劉來群(北京)</p><p class="ql-block"> 攝于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區(qū)暴雨成災(zāi),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崗?fù)萋范危ňV鐵路)凹橋下水深達數(shù)米,許多車輛被淹,武警戰(zhàn)士及工作人員夜戰(zhàn)京港澳高速公路,為打通高速公路交通日夜奮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紅霞滿天》 杜森林(河南)</p><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28日,解放軍駐豫部隊某部拉練至河南省潢川縣境內(nèi)野營訓(xùn)練的火熱場面。 很多老百姓都爭相觀看部隊戰(zhàn)士訓(xùn)練的情景,盛況空前。</p> <p class="ql-block">▲ 《兵媽媽和兵兒子們》李陳琦(長春)</p><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15日我們?nèi)バ陆?,在長春龍嘉機場遇見了剛?cè)胛榈男卤犖椤8@喜的是,我們同是一個航班,飛往烏魯木齊。這位漂亮媽媽是我的朋友安健,看到胸前戴大紅花新入伍的這群孩子們,她情不自禁地說:"和我兒子一樣大……”,因為她的孩子是現(xiàn)役軍人,她是名副其實的“兵媽媽"。</p> <p class="ql-block">▲ 《已經(jīng)定格的記憶》 崔 堅(北京)</p><p class="ql-block"> 這組照片拍攝于2008年四川的那場大地震,地點位于震中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zhèn),記錄下的是我本人于5月17日,見證了武警上海搶險救援隊在電廠賓館成功搶救出被埋125小時的蔣雨航,并采訪了從貴州凱里尋子的母親龍金玉,拍攝者為新華社軍事部著名攝影家王建民和攝影記者吳蘇琳。5月19日晚,當我們在對蔣雨航進行回訪時,為他們家拍攝下缺少了母親龍金玉的“全家?!保赣H在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搶救出來后去紫坪鋪大壩當志愿者),蔣雨航也于第二年應(yīng)征入伍來到搶救他的武警部隊。</p><p class="ql-block">圖一:蔣雨航;圖二:向震中挺進</p><p class="ql-block">圖三:搶救蔣雨航的現(xiàn)場</p><p class="ql-block">圖四:采訪母親龍金玉</p><p class="ql-block">圖五:缺少母親的“全家?!?lt;/p> <p class="ql-block">▲ 《鷹擊長空》 高 燕(長春)</p><p class="ql-block"> 拍攝于2018年9月2日空軍航空大學(xué)開學(xué)典禮飛行表演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步調(diào)一致》 彭孝康(重慶)</p><p class="ql-block"> 2019年國慶70周年,重慶江北區(qū)府廣場升旗儀式。</p> <p class="ql-block">▲ 《國旗護衛(wèi)隊》 鄭懷志(北京)</p><p class="ql-block"> 2018年元旦,三軍儀仗隊首次接任武警國旗護衛(wèi)隊,那天我記錄了這一歷史時刻。</p> <p class="ql-block">▲《向天安門廣場的衛(wèi)士致敬》 付金城(北京) </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7日攝于北京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定點空降》 盧 貴(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在長春大房身機場,拍攝中國空軍表演隊飛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民兵光榮》 馬 彬(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5日,湖南張家界武陵源景區(qū)廣場,舉行張家界市民兵預(yù)備役動員誓師大會,主題是:強國必須強軍,若戰(zhàn)召必有我。</p> <p class="ql-block">▲ 《脫下軍裝扔然是個兵》王新華(重慶)</p><p class="ql-block"> 攝于2021年10月26日,四川寶興縣夾金山。35年6月,紅一方面軍長征路上征服的第一座大雪山。片中所有人都是當過10、20、30年以上兵的軍人,大多數(shù)是紅二代。此行是再次緬懷、尋覓父母親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這些老兵在成都軍區(qū)、第三軍醫(yī)大學(xué)、北京空軍等部隊服役。</p> <p class="ql-block">▲《中國軍人》 馬 敏(錦州)</p><p class="ql-block"> 戰(zhàn)斗英雄—劉廣杰,1966年12月奉命參加“抗美援越保衛(wèi)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多次和全班戰(zhàn)士擊落入侵的美國敵機。戰(zhàn)后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的親自接見,并授予“抗美援越特級戰(zhàn)斗英雄班”稱號”他本人也榮獲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p> <p class="ql-block">▲ 《為偉大的祖國站崗》李福和(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2021年國慶節(jié)我最大的收獲就是10月1日當天,在天安門廣場拍攝到了新中國成立72周年華誕的盛裝場景。拍攝完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大花籃盛大場景后,我又來到了天安門金水橋邊,看到解放軍戰(zhàn)士在天安門前站崗的軍姿,抓拍下了小戰(zhàn)士“為偉大祖國站崗”的靚麗瞬間。</p> <p class="ql-block">▲《退伍軍人的光榮》 馬國江(牡丹江)</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牡丹江復(fù)轉(zhuǎn)軍人退伍優(yōu)待證頒發(fā)大會。</p> <p class="ql-block">▲《檢 閱》 朱浙川(重慶)</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國慶節(jié),重慶人民大禮堂廣場,中國人民解放舉行升旗儀式進場。</p> <p class="ql-block">▲《老戰(zhàn)士老黨員曾慶平》羅 逸(遵義) </p><p class="ql-block"> 老戰(zhàn)士、老黨員曾慶平,1923年12月生于貴州省鳳岡縣土溪鎮(zhèn)大連村,1938年入伍,先后參加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獲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聯(lián)合頒發(fā)“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紀念章兩枚?!皯c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一枚,“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霞映老牛灣》 佟祥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靜 謐》 林 耿(北京)</p> <p class="ql-block">▲《金鑲碧玉》 袁洪兵(新疆)</p> <p class="ql-block">▲《伏爾加莊園》 田維義(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鏡泊湖風光》 張桂香(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黃河九曲第一彎》 石云蘭(朔州)</p> <p class="ql-block">▲《小東海日出》 梁 靜(大慶)</p> <p class="ql-block">▲《乘風破浪》 安豐生(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哈尼晨霧》 任質(zhì)彬(成都)</p> <p class="ql-block">▲《索菲亞教堂》 孫成偉(黑龍江)</p> <p class="ql-block">▲《軍港日出》 王淑華(長春)</p> <p class="ql-block">▲《一橋飛架南北》 高志軍(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 《鴨仔塘晨曦》 楊運宏(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朝霞錦韻松花江》 門 奎(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云蒸霞蔚》 張大悟(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晨光》 趙振民(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外灘公園》劉景森(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莫日格勒河》 張 慧(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都市黎明》 金起農(nóng)(重慶)</p> <p class="ql-block">▲《人間煙火氣》 劉子菲(武漢)</p> <p class="ql-block">▲《斗轉(zhuǎn)星移蘇馬蕩》彭慶輝(重慶)</p> <p class="ql-block">▲《月 升》 任炳和(青島)</p> <p class="ql-block">▲《魔鬼城雅丹地貌》 曹乃儒(新疆)</p> <p class="ql-block">▲《黃昏時分》 黃德釗(北京)</p> <p class="ql-block">▲ 《草原天路曦光》 孫宏普(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天山風光》 李曉明(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山牧場》 朱新良(寧夏中衛(wèi))</p> <p class="ql-block">▲《瞿塘峽全景圖》 向 平(重慶)</p> <p class="ql-block">▲ 《俯瞰大地建設(shè)美》 張朝陽(重慶)</p> <p class="ql-block">▲《霧漫祁連》 鐘慶賓(唐山)</p> <p class="ql-block">▲《彼 岸》 趙明明(北京)</p> <p class="ql-block">▲《日落時分》 王樹海(北京)</p> <p class="ql-block">▲《守候日出》 王 晨(臨高)</p> <p class="ql-block">▲《晨 曦》 王向群(溫州)</p> <p class="ql-block">▲ 《吊水樓瀑布》 祖 毅(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風卷野花香》 李白鴿(重慶)</p> <p class="ql-block">▲《一飛沖天》 王銀榜(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春江水》 黃傳貴(成都)</p> <p class="ql-block">▲《人間仙境》 徐長慶(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雪地柏楊》 王倫利(重慶)</p> <p class="ql-block">▲《江山如畫》 李世全(齊齊哈爾)</p> <p class="ql-block">▲《霧漫云涌》 嚴躍新(黃石)</p> <p class="ql-block">▲《月亮灣大橋》 牛銘蘭(成都)</p> <p class="ql-block">▲《禾木雪山倒影》 張海宏(西安)</p> <p class="ql-block">▲《霧鎖白石山》 閆建惠(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勤勞的攝影人》 楊煥茹(北京)</p> <p class="ql-block">▲《城市風光》 關(guān)吉學(xué)(五大連池)</p> <p class="ql-block">▲《相依相守》 孔祥瑞(西寧)</p> <p class="ql-block">▲《冬 戀》 關(guān)永源(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山 谷》 周 學(xué)(重慶)</p> <p class="ql-block">▲《云霧繚山》 尹建昌(瀘州)</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浴場》 朱 君(沈陽)</p> <p class="ql-block">▲《晚 霞》 勞慧根(杭州)</p> <p class="ql-block">▲《伏爾加莊園》 黃 平(大慶)</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傳說》 王業(yè)安(黑龍江)</p> <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嬌》 于 斌(重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 權(quán) 哲(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黃河大合唱》 侯贊華(遼寧)</p> <p class="ql-block">▲《思 念》 歐筑新(貴陽)</p> <p class="ql-block">▲《陶 女》 徐 達(上海)</p> <p class="ql-block">▲ 《紅衣劍客走天涯》孫寶玉(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向陽花開》 張小麟(西安)</p> <p class="ql-block">▲《冷 艷》 邵 冰(杭州)</p> <p class="ql-block">▲《賞心悅目》 郭春雨(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起 舞》 張曉光(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注 漿》 羅 捷(景德鎮(zhèn))</p> <p class="ql-block">▲《飄飄欲仙》 王鳳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天女散花》 喬慶禮(長春)</p> <p class="ql-block">▲《向陽花開》 趙 波(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江南女》 馬 勇(沈陽)</p> <p class="ql-block">▲《節(jié)日盛裝》 吳太永(鄭州)</p> <p class="ql-block">▲《穆桂英掛帥》 陸貴生(上海)</p> <p class="ql-block">▲《翰墨侍女》 張廣祥(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香遠益清》 馮桂君(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霧淡風輕》 祖 利(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邢東魁(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苗家來了異鄉(xiāng)客》 明 楊(瀘州)</p> <p class="ql-block">▲《樂在其中》 于紀鎖(北京)</p> <p class="ql-block">▲《民間藝人》 李 斌(重慶)</p> <p class="ql-block">▲《妹子的微笑》 王天松(嘉興)</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演奏》 任厚盛(大連)</p> <p class="ql-block">▲《外國小學(xué)生》瑪麗樂(俄羅斯Russia)</p> <p class="ql-block">▲《凍齡少女》 史 楠(大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翠 鳥》 李偉軍(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 翠鳥屬中型水鳥。自額至枕藍黑色,密雜以翠藍橫斑,背部輝翠藍色,腹部栗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處看很像啄木鳥。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藍發(fā)亮,因而通稱翠鳥。</p><p class="ql-block"> 翠鳥共15種,48個亞種。中國有3種: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翠鳥屬于國家二級保護鳥類。</p> <p class="ql-block">▲《靜 謐》 龍 江(合肥)</p> <p class="ql-block">▲《朝霞映鶴翔》 張德山(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牛背鷺》 李華德(長春)</p> <p class="ql-block">▲《震旦擺尾》 李東風(大慶)</p> <p class="ql-block">▲《蓑羽鶴》 賈京年(北京)</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丹頂鶴》 戴 軍(深圳)</p> <p class="ql-block">▲《牧場鶴曲》 趙培良(秦皇島)</p> <p class="ql-block">▲《鷺 鳥》 李 瑩(北京)</p> <p class="ql-block">▲《月下結(jié)拜》 伯雪冬(吉林)</p> <p class="ql-block">▲《悄悄話》 周湘基(江蘇)</p> <p class="ql-block">▲《收 獲》 高東波(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斑胸草雀》 趙德榮(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咋啦?喊啥呀》 白國華(吉林)</p> <p class="ql-block">▲《燕 鷗》 馬榮萍(北京)</p> <p class="ql-block">▲《鸕鶿吞江魚》 李 敏(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白額燕鷗育雛》 姜 萍(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瞅你咋地》 喬 棟(鄭州)</p> <p class="ql-block">▲《捕獵成功》 劉維楓(雞西)</p> <p class="ql-block">▲《文須雀》 周長喜(長春)</p> <p class="ql-block">▲《打 斗》 劉云庫(黑龍江)</p> <p class="ql-block">▲《震旦鴉雀》 劉秀彬(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戴勝戲“大貓”》 劉紹中(沈陽)</p> <p class="ql-block">▲《紅嘴相思鳥》 杜安民(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收 獲》 吳 光(撫順)</p> <p class="ql-block">▲《雨中捕魚》 李世凡(大慶)</p> <p class="ql-block">▲《抓 魚》 劉 軍(北京)</p> <p class="ql-block">▲《蘆鷹唱早》 劉成華(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棕扇葦鶯》 李曉利(滄州)</p> <p class="ql-block">▲《須浮鷗育雛忙》 季秀芳(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須浮鷗小合唱》 欒玉斌(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和諧相處天地闊》張寶林(長春)</p> <p class="ql-block">▲《骨頂雞》 王繼先(雞西)</p> <p class="ql-block">▲《飛 躍》 李高峰(伊春)</p> <p class="ql-block">▲《和 諧》 賈建業(yè)(包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期推出的我協(xié)會攝影師是:朱 靜</b></p> <p class="ql-block"><b>攝影簡介</b>:朱 靜(網(wǎng)名:靜心看海)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海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青島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通信總站連長、政治指導(dǎo)員。工作之余酷愛攝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攝影感悟</b>:攝影是一門藝術(shù),是一種美的享受。每個人對美的理解不同,才有了攝影愛好者之間不同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對于美術(shù)的喜愛是兒時的向往,由于諸多因素未能如愿,因此,對畫意攝影情有獨鐘。利用攝影素材制作出具有繪畫效果的作品,也算是一種圓夢吧。</p><p class="ql-block"> 影中有畫,畫中有影,借鑒于繪畫的風格和意境,表達人文美和自然美,使攝影向更高層次的藝術(shù)靠攏……</p> <p class="ql-block">▲《翠葉拂水戲青蝦》</p> <p class="ql-block">▲《蝶戀花》</p> <p class="ql-block">▲《紫氣東來》</p> <p class="ql-block">▲《松鶴圖》</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p> <p class="ql-block">▲《出污泥而不染》</p> <p class="ql-block">▲《雙雀呈祥》</p> <p class="ql-block">▲《江南淺夏自成畫》</p> <p class="ql-block">▲《荷塘清影》</p> <p class="ql-block">▲《人面桃花相映紅》</p> <p class="ql-block">▲《玉蘭飄香》</p> <p class="ql-block">▲《荷 韻》</p> <p class="ql-block">▲《喜柿連連》</p> <p class="ql-block">▲《五虎納?!?lt;/p> <p class="ql-block">▲《一舍一清凈》</p> <p class="ql-block">▲《荷鶴圖》</p> <p class="ql-block">▲《婷婷玉立》</p> <p class="ql-block">▲《鳥語花香》</p> <p class="ql-block">▲《紅棉送春》</p> <p class="ql-block">▲《葡萄熟了》</p> <p class="ql-block">▲《蝦趣圖》</p> <p class="ql-block">▲《翠鳴清曉》</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是旅居海南的候鳥型攝影家、攝影愛好者,請加微信號:19907622784 好友,加入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群,借助微信平臺,把您的大片曬出來,分享您的攝影作品與大家相互學(xué)習、共同提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