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墻上的麻雀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吳善貞 </p><p class="ql-block"> 桂中鄉(xiāng)下許多孩子從小就有外號并畢生使用,相互間也多以外號相稱。大部分外號常與動物有關(guān),一般來說,兄弟姐妹中,老大叫大狗,老九叫阿狗,老四叫麻帝(當(dāng)?shù)毓苈槿附新榈郏新榈鄣?,如果是小男孩則叫麻帝兒,小女孩叫麻帝妹……長大以后叫麻帝哥、麻帝母、麻帝叔,老了就叫麻帝公(其老婆就叫麻帝婆)。文中主人公麻帝叔的大名就是這么來的。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初,木元村有四個生產(chǎn)隊,分別是一、二、三、六隊,分別居村的中、南、北和東面。二隊的麻帝叔一家四口全是青壯勞力,勤勞又能干,每年在生產(chǎn)隊有近千元的分紅錢,加上自家年尾賣一兩頭大肥豬給供銷社,經(jīng)濟(jì)狀況在二隊在全村是排在前面的。</p> <p class="ql-block"> 那年冬天麻帝叔建了一排四間新房,可謂村中的大新聞,落成那天人人來看,好不熱鬧。新房子矗立在村邊,屋后是一大片稻田,單家獨棟,金黃土墻煙青瓦,坐南向北,很是打眼。新屋山墻上大概三米多高的地方,有一個拳頭大的洞,可能是用于搭腳手架的,拆架時沒堵上。隔壁正在讀小學(xué)三年級的大狗也來看熱鬧,他對滿臉堆笑抽著喇叭筒煙的麻帝叔說:“阿叔好,你們家新屋真漂亮!”未等麻帝王叔還話,大狗指著山墻上的小洞說:“阿叔你看,墻壁上的洞怎么忘記堵上了?”麻帝叔口中吐出一口濃煙,說:“孩子,這個洞是阿叔特意給它們留著做窩的呢!我有新家,它們也得有新家呀!”邊說邊指向十來只在屋頂上跳來跳去、唧唧亂叫的麻雀。</p> <p class="ql-block"> 麻雀是農(nóng)村最常見的鳥,個頭小,性機(jī)靈,一群群的出入,屋檐下、石縫隙、老樹洞往往是它們的家,它們在這里晚上休息、生蛋育雛。麻雀多以稻谷為食。每到收割季節(jié),麻雀就成群結(jié)隊飛到稻田里吃谷子。等到田里稻子收割完了,它們又轉(zhuǎn)戰(zhàn)到曬場。所以趕麻雀是隊里曬谷時的一份活。那些年,從上到下把麻雀當(dāng)成“四害”來打,鄉(xiāng)下甚至還有兒歌唱:麻帝雕,聾婆曬谷你來瞭。要是聾婆捉到你,拗頭拗腳落罌煲”。學(xué)校老師也要求學(xué)生們星期天節(jié)假日回家一定要多做好事捉麻雀。</p> <p class="ql-block"> 一個星期天,大狗與鄰居杠七約好去捕麻雀。大狗比杠七大一歲,是孩子頭,機(jī)靈聰明,摸魚、打鳥什么都會,彈弓打得準(zhǔn),掏麻雀窩更是家常菜。 麻雀很聰明,人們建新房,人未入住麻雀往往就捷足先登了。它們不喜歡住老房子,因為老房老鼠多,老鼠是麻雀的天敵。兩人扛著長梯子,到村里新建的房子周圍轉(zhuǎn),第一站是麻帝叔家的。把長梯架好,杠七扶長梯,大狗爬梯上去準(zhǔn)備掏麻雀窩。突然杠七說了一聲:“不好,麻帝叔回來了!”兩百米開外,只見麻帝叔左肩杠著犁右手牽著牛往家里走。沒多久來到新屋邊上,他把犁靠在墻腳,把牛繩往犁頭一繞,表情嚴(yán)肅快步向我們走來,揮動著牛鞭沖著我們吼:“誰叫你們偷我家的麻帝?”大狗雖然心里發(fā)怵,畢竟是爬人家的新房子,但也嘴硬回頂了一句:“新屋是你家的,麻帝怎么是你家的?”臉紅紅的,聲音小小的。“在我家就是我家的。還不快下來!”麻帝叔升高了聲調(diào)對著梯子上的大狗說。大狗乖乖地下了梯子。杠七這時卻插上一句:“麻帝叔,我們是捉‘四害’,老師說,麻雀偷谷吃,是‘四害’?!甭榈凼寮绷耍骸笆裁此暮ξ搴Γ磕銈冎恢缆榈鄢怨茸?,知不知道麻帝一年吃多少害蟲?”這一問,把兩個淘氣鬼問住了。那年頭哪有講麻雀有什么益處的? 兩個不服氣的小孩扛起梯子還想爭論,還沒張嘴,麻帝叔來氣了:“小兔崽仔還不快滾?下次再發(fā)現(xiàn)掏鳥窩看我怎么收拾你!”</p> <p class="ql-block"> 自此之后,雖然還抓麻雀做好事,但大狗、杠七心里總不時想起麻帝叔的話,想起他家山墻上小小的麻雀窩…… </p><p class="ql-block"> 2022年4 月于柳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