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是北回歸線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熱帶溝谷雨林,也是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面積達(dá)25000畝,園內(nèi)森林覆蓋率超過98%。<br> 行走在參天大樹間,體驗熱帶溝谷雨林。 可愛的猴子出來為我們帶路 帶到它們的“花果山”,老少三代都出來歡迎。 原始森林深處安排的是“叢林飛躍”等年輕人的游樂項目,我們的目的只是感受原始森林,走了不遠(yuǎn)就回頭了。 公園里有個孔雀山莊,重頭戲孔雀放飛,是將山里的孔雀放飛到金湖邊的空地上。放飛前的舞劇表演在仙霧飄飄的金湖上進行,“孔雀公主”乘著孔雀船緩緩駛向舞臺,與“王子”一起表演美麗的傣族民間傳說《孔雀公主》。場面和效果美不勝收,演技水平上乘。 實際放飛過程與想象有點距離,由于是分批放飛,一批只有幾只,加之與觀眾席有距離,視角不夠大,所以壯觀的程度打了折扣。不過,首次看到孔雀放飛,也是一次快樂體驗。<br> <p class="ql-block">曼聽公園是西雙版納傣王的御花園,已有1300多年歷史。傣族稱其為“靈魂之園”,因為傳說傣王妃來游玩時,這里的美麗景色吸引了王妃的靈魂。景區(qū)集中體現(xiàn)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題特色。</p> 公園的大門,端莊、華貴的裝飾中顯出皇家氣派。 進門后正面看到的是周恩來總理紀(jì)念碑,周總理身著傣裝,左手端水缽,右手持橄欖枝,面帶微笑,是為紀(jì)念他1961年參加潑水節(jié)而建。 西雙版納北漂的大象給世人留下了可愛印象,來到其老家,怎能不去會會它們?我們首先直奔曼聽公園南端的御象文化園看表演。途中沿放生湖兩岸的樓臺亭閣,充滿濃郁的傣族風(fēng)情。 據(jù)說大象的智商在各類野生動物中排名前十,相當(dāng)于人類4-5歲的孩子,不僅有超強的記憶力,學(xué)習(xí)能力也很強。我是第一次實地看表演,大象的表現(xiàn)的確驚人。站凳子、坐凳子和雙腿直立,都做得毫不費力。 這個表演是要看看大象喜歡誰,沒想到大象將帽子戴到一個姑娘頭上,然后取下又戴到另一個姑娘頭上,一碗水端平。<br> 這個按摩表演就有點出格了,大象給女孩和男孩按摩的都是敏感部位,這當(dāng)然是訓(xùn)練的結(jié)果。<br> 半小時表演結(jié)束,我們過風(fēng)雨廊橋,沿湖抓緊走向相鄰的總佛寺。這座橋設(shè)計別致,裝飾精美,幾個女孩穿著傣族特色的涼快服飾在橋上自拍。在西雙版納期間,我感到這里是時尚女孩的天堂,她們以學(xué)穿傣族服飾,常常大膽袒肩露臂,感受的也許不僅是清涼,更是一種解放自我的快意。<br> 湖西岸這個臺階通往總佛寺,奇怪的是,扶手上的神龍在兩邊各有四個頭。據(jù)悉一個頭代表九九歸一,即重生;三個頭代表佛門三寶,即佛、法、僧;五個頭代表五福,即福、祿、壽、喜、財。那么四個頭呢?沒查到答案。 <p class="ql-block">這座白塔是一座母塔和八座子塔組成的塔群,建筑風(fēng)格特殊,造型風(fēng)姿迷人,因宛如玉筍破土而出,又有筍塔之稱。該塔為仿曼飛龍佛塔而建,曼飛龍佛塔在大勐龍壩曼飛龍山頂上,建于1204年,號稱西雙版納佛塔的典范,在國內(nèi)外小乘佛教信徒中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大地女神像,位于白塔不遠(yuǎn)處。她叫“喃托拉尼”,傳說魔王召集魔將魔兵毒蟲怪獸向釋迦牟尼發(fā)難,她將自己發(fā)梢上釋迦牟尼積德行善所積攢的水?dāng)D出,猶如洪水泛濫把魔王的人馬全部沖走。人們爭相在大地女神像下面的洗手臺洗手,據(jù)說能洗去晦氣,帶來好運;還在干旱季節(jié)向她祈求降雨。 穿過一個不大的后門,我們來到與曼聽公園相通的總佛寺,它是西雙版納佛寺中等級最高的佛寺,西雙版納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從北面看大殿,大氣莊嚴(yán)、金碧輝煌,雕刻精美,細(xì)看發(fā)現(xiàn)屋頂?shù)募公F也是象鼻鳳凰。每個門亭上部都有個巨大的神龕,里面的護法神形象各異,有站有坐。 此前看到的護法神都是相貌威嚴(yán),但總佛寺大殿西面這位卻雙手撫琴,面帶微笑,這是為何?我猜,這位護法可能相當(dāng)于漢傳佛教手持琵琶面帶微笑的東方天王,是用弦樂器表中道之法,告誡人們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 一層大殿中的佛像也是藤編,這可能在西雙版納有普遍性,應(yīng)與當(dāng)?shù)貧夂虺睗瘛⑻倬幱欣笟庥嘘P(guān)。這尊佛像呈坐姿,右手施降魔?。ㄒ卜Q觸地印)。相傳釋迦牟尼在修行時魔王不斷騷擾,后來佛陀以右手指觸地,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修成佛道,遂使魔王懼伏。 總佛寺南面是一尊巨大的站佛,右手施無畏印,表示佛陀救濟眾生的大慈心愿,能使一切眾生安樂無畏。南傳佛教寺院本只供奉釋迦牟尼佛,并不信奉菩薩。但有意思的是,這尊站立的釋迦牟尼佛之下明明還有漢傳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和觀音菩薩。顯然,總佛寺與漢地寺院之間有密切交流,自然就有互相饋贈。 大殿東面門亭中巨大的根雕彌勒佛,巧奪天工,應(yīng)也是這種交流的結(jié)果。 站佛前立有金、銀兩色寶傘各一把。古印度時,皇室成員和貴族出行以傘蔽陽,后演化為儀仗器具,寓意為至上權(quán)威。佛教以寶傘象征遮蔽魔障,守護佛法,這一點我國佛教三個分支的含義應(yīng)是大同小異的吧。藏傳佛教的寶傘為吉祥八寶之一,象征佛陀教誨的權(quán)威,有“救眾生一切痛苦”和“可以鎮(zhèn)伏邪魔,拔除不祥”的寓意。 大殿的雕刻和裝飾達(dá)到繁復(fù)精美的極致,令人嘆為觀止。 此前提到傣族寺院普遍用象鼻鳳凰的形象做脊獸,在總佛寺我發(fā)現(xiàn)還有象鼻神龍,在龍頭上長出了象鼻和一對象牙。我想,兩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文化內(nèi)涵應(yīng)是一脈相承的。 傣族寺院僧人的袈裟與東南亞寺院一致,與藏傳佛教風(fēng)格類似,與漢傳佛教明顯不同。 華麗而莊嚴(yán)的戒堂 <p class="ql-block">戒堂前有個功德碑,記載1998年泰國皇家為慶祝國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72歲壽辰,向總佛寺御賜迦絺那衣(功德衣),捐資262460元人民幣建造這座佛堂;王姐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等一行蒞臨總佛寺參加佛堂法輪碑定界剪彩法會。泰國皇室和佛界與總佛寺交往頻繁,1993年6月30日,泰國僧王頌綠·帕映納訕旺智護尊者法駕親臨,種下兩棵貝葉樹。1995年3月4日,詩琳通公主在此種下一棵菩提樹。</p> 鐘樓,上層一口大鐘,下層一面巨大的铓鑼,鐘和鑼齊鳴時,一定很震撼。 鐘樓的建筑裝飾與大殿相比,毫不馬虎。 大殿西側(cè)的福順樓是僧侶集體宿舍,也叫僧寮,照樣裝飾豪華。 在總佛寺后花園的一角,有一座白色陵墓,末代傣王刀世勛在此長眠。他于1943年15歲時世襲西雙版納第四十二代召片領(lǐng),2017年10月去世。刀世勛于1954年畢業(yè)于云南大學(xué),是著名的民族語言學(xué)家,一生為黨和人民、民族團結(jié)、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p class="ql-block">離開總佛寺,回到曼聽公園繼續(xù)游覽。放生湖北側(cè)的歌舞表演劇場,有王室劇院的氣派。</p> 門前兩面各有一尊人身魚尾神像,不知是何來歷,且稱其為傣族“美人魚”吧。 傣王行宮,看起來不大,但是其建筑樣式和裝飾處處顯示出王室的尊貴。 <p class="ql-block">行宮的一側(cè)辟為西雙版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示廳。傣族聚居區(qū)物產(chǎn)資源豐富,在長期的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實踐中,傣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諸多文化事象,既有物質(zhì)也有非物質(zhì)層面的表現(xiàn),豐富了祖國文化寶庫。</p> 象腳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間樂器,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其敲奏方法十分豐富,可隨表演情緒需要而指、掌、拳并用,鼓點紛繁多變。又因大小不同而發(fā)音各異,大鼓音色雄壯、渾厚,中鼓激越、昂揚,小鼓清脆、明亮。如此大的象腳鼓,恐怕只有傣王宮才能用吧。象腳鼓舞和象腳鼓制作技藝,均已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嘎拉薩,古老的打擊樂器,琴身為無底船形,內(nèi)系十五塊鋼片,組成兩個完整的八度音,用兩只小木錘敲奏,多奏八度雙音。音色清脆悅耳,近似木琴而又具特殊風(fēng)味,過去為宣慰司署(傣王宮)專用。<br> 铓鑼,銅制,體圓面平,形與一般鑼同,但中有乳頭凸起,用木槌敲擊,圓潤低沉,音色別致。主要流行于傣族、崩龍族及景頗族,還遍及東南亞諸國。常由四面或五面編為一組,大小不一,掛在架上敲擊演奏。這面如此大的铓鑼,應(yīng)也是宣慰司署專用吧。 網(wǎng)友推薦,晚間的《瀾滄江·湄公河之夜》文藝演出和篝火晚會是曼聽公園的最大亮點,我們當(dāng)然不能錯過。通過包車司機在旅行社買票,280元可優(yōu)惠100元;而且他讓我們中不足70歲的下午四點入園,可免曼聽公園門票。只是4點入園,要游覽曼聽公園和總佛寺、觀看大象表演并準(zhǔn)時參加“御宴”,行程有點緊,必須高效管理好時間。 可能由于疫情,晚會改在御花園室外舉行,篝火晚會也取消了。6點半開始入場,入場儀式排場很大,“宮女們”采用宮廷儀式夾道歡迎我們,并給每人戴上彩色綬帶,上面別著一朵白色雞蛋花。我們似作為宮廷貴賓參加“百叟宴”,有點受寵若驚。 <p class="ql-block">坐定之后,先上一碗湯,有菌類等內(nèi)容,味道不錯。然后是一份微縮版過橋米線,味道也挺好。而且,都有鮮花點綴。隨著“傣王”攜“王妃”接見和文藝表演進行,最后上的主菜是一只烤雞和一些土豆、玉米、紅薯和花生。能吃完主菜的人恐怕不多,我們兩人合吃了一只雞,留下一只正好作為次日火車上的午餐。</p> “傣王”攜“王妃”帶領(lǐng)儀仗隊伍會見賓客,“傣王”英俊,“王妃”漂亮,而且都儀表端莊而親切,是合格的宮廷儀式表演。 “傣王”攜“王妃”命宮女為賓客上菜 席間舞蹈和時裝表演以傣族、西雙版納各少數(shù)民族和瀾滄江畔東南亞國家為特色,也堪稱是宮廷水平,美輪美奐,精彩紛呈。 最后,在浪漫的放河燈中結(jié)束。整個御宴過程讓人有意猶未盡之感,恰好為我們此行畫上一個圓滿開心的句號,留下難忘的美好記憶。 <p class="ql-block">攝影器材:華為P40 Pro</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全文完,謝謝持續(xù)關(guān)注!</b></h1><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7klesxe?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藍(lán)色云南春游記:1、藍(lán)花楹</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7nontxn?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藍(lán)色云南春游記:2、元謀土林</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7sptdz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藍(lán)色云南春游記:3、瀘沽湖和麗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80jnty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藍(lán)色云南春游記:4、西雙版納(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