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到從軍生活的過往,就不能不說說跟隨部隊征戰(zhàn)修建青藏鐵路的事。鐵道兵第十師為了修建青藏線,受中央軍委命令進駐青海后,師機關(guān)的駐地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烏蘭縣。</p> <p class="ql-block"> 1974年的9月初,師球隊在參加完蘭州軍區(qū)師團邀請賽后也風(fēng)塵仆仆地坐著大卡車來到了烏蘭。球隊的駐地與師宣傳隊同一個院子,與特務(wù)連和小車排毗鄰。</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海西州的烏蘭縣城,海拔三千二百多米,高原缺氧,天氣寒冷,尤其冬季更是天寒地凍,風(fēng)沙呼嘯是常態(tài)。如何取暖是頭等大事。如果室內(nèi)沒有地爐、火墻是根本無法過冬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球隊到達烏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火墻?;饓Φ纳嵝Ч苯雨P(guān)系到能否順利過冬的大事。由于高原氣溫低,冬天來的早,修筑火墻已迫在眉睫。當(dāng)時雖然有地方的民工包工隊在幫助部隊營建,但由于活太多人手不夠,球隊、宣傳隊院內(nèi)也只有兩個民工,根本忙不過來。我所在的球隊二班就自告奮勇地自己動手了。打火墻看似簡單,一層水泥幾塊磚,其實其中包含有許多物理的原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動手之前,我先去請教了民工的包工頭,怎樣打火墻才能既好燒又暖和。掌握了要領(lǐng),于是在班長梁軍和班副潘中生的帶領(lǐng)下就開始自己動手“打火墻”了,先要在各寢室的門口挖一個地爐,將地爐的煙道引往室內(nèi),地爐燃燒的熱量就可以把室內(nèi)的氣溫提高了,從而達到取暖的目的。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二班的地爐火墻總算是完工啦,雖然抹出的火墻是凸凹不平,但是我們二班的火墻是最暖和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火墻打好了,如何燒火墻也是一件不小的事,火墻一旦點燃要燒一個冬天才能保持室內(nèi)的溫度。白天還好說,經(jīng)常加加煤就可以了,但是晚上大家都睡覺了,沒有人加煤地爐就容易熄滅,第二天又要重新生火,不僅麻煩,而且還要受凍半天。所以地爐一到晚上就必須封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封火,即讓地爐的火保持不熄又不至于火大了把煤燃凈而熄滅,所以這還是一個技術(shù)活。班里的好幾位戰(zhàn)友值守封火,不是把火封滅了就是讓火把煤燃凈而熄滅了。因為我封火做的好,所以每天的封火就交給我來做。有一天晚上快熄燈了,我仔細地把火封好,怕地爐的鐵蓋漏有縫隙,又小心翼翼地用細煤面把縫隙蓋好才去睡覺了。</p> <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室外的風(fēng)很大,也很冷,睡在暖暖和和的鋪板床上很舒坦。睡到半夜時我忽然被一陣劇烈的頭痛弄醒了,我正在想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感冒了?正在此時,班副潘中生也翻身坐起來,一句青島口音的:“哎呀頭疼”把我徹底驚醒了!原來我們班不只是我一個人頭疼!心里突然一驚,不好!是一氧化碳中毒!我大喊一聲,“大家趕快起床!開門開窗通氣!我們煤氣中毒了!”大家在迷迷糊糊中起了床,跑到了室外,我們班馮太元反應(yīng)快,他睡在窗戶邊上,只見他開了窗戶,立即從窗戶上跳了出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怎么會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原來是因為那天室外的風(fēng)特別大,把封了的火不僅吹燃了,還將地爐的鐵板燒得通紅,燒紅的鐵板又把我用來堵鐵蓋縫隙的煤灰引燃了,煤灰在缺氧的情況下燃燒,便形成了一氧化碳。于是我趕緊把地爐的爐盤掃干凈,再把火封好,室內(nèi)的一氧化碳也跑得差不多了,才招呼大家進去繼續(xù)睡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折騰了半夜,大家都沒有睡好。第二天早上也就沒有按時起床出操。誰知那天剛好師政治部張景喜主任來到我們院,他一看球隊不按時起床出操,不由得動了脾氣,狠狠地批評了球隊作風(fēng)稀拉,不像話!……</p> <p class="ql-block">沒有按規(guī)定出操給球隊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但是全班躲過了一場煤氣中毒卻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張主任的批評也是對我們的愛護!從那以后我們吸取教訓(xùn),在使用地爐和火墻時更加仔細嚴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籃球隊平日里訓(xùn)練也好,下連隊勞動鍛煉也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既然我們當(dāng)了鐵道兵,就不會去懼怕任何危險與困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