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南歌</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5月23日,老麥的60大壽!1962年,一個瘦弱的男孩,降生在衡陽火車站站長的家里。</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煙,回望短暫的人生旅程,我是多么渴望,生命如一道美味佳肴,可以照著原樣,再來一份!</p><p class="ql-block">并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只是這生命的美酒,值得細細品味。</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城:衡陽。出生3個月后,全家搬到漢口。</p> <p class="ql-block">我想象著,母親抱著我,在火車上靠窗坐著,望著漸漸遠去的小城,心中一定波瀾起伏。畢竟,這里有生活了10年的家(早些年聽父母說過,我們在衡陽的家,是一套帶閣樓的老式木屋),那里有5個孩子出生的醫(yī)院,有在房前屋后開墾的菜地,有籬笆上偶爾開著的喇叭花。有夜半油燈下,為孩子們趕制春節(jié)新裝的夜晚。而此去的大城市武漢,還不知道生活會變得怎樣。</p><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我曾經出差湖南,在衡陽短暫停留,想去尋訪我的出生地。而母親那個時候已中風多年,口不能語,已經說不清楚(也聽不清楚)當年在衡陽的居住地。父親早已不在人世。我想,這么多年過去,老屋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斷了這份念想。</p> <p class="ql-block">下圖:老麥的滿月照,是母親用手扶著我照的。</p> <p class="ql-block">我在衡陽火車站附近找了一個稍微像樣的餐廳,點了幾道當?shù)孛朗?,舉起一瓶冰啤酒,為遙遠的出生地致意。</p> <p class="ql-block">下圖:我的中學英文啟蒙老師:盛曉琳。我永遠感謝她將我?guī)У揭粋€充滿趣味的語言世界,是她鼓勵我報考當時少有人考慮的英文專業(yè)。沒有她,就沒有老麥今天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下圖:1979年,剛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當時,因為是所謂的涉外高校,這所學校要求的分數(shù)很高,我有個同寢室的同學就是河北省的高考狀元。),在老家門口,高興地與母親合影。那個時候大學生還不多,錄取率很低?!疤熘溩印?,是那個時候對大學生的由衷贊美。</p> <p class="ql-block">下圖:高中畢業(yè)照,老麥在后排左二。</p> <p class="ql-block">我走遍世界40多個國家,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工作和生活過,也在不同的國家“常駐”或者工作,前后長達數(shù)年。我貪婪地享受著人生,不斷地在熱愛的一切中來回跳轉。我攝影、旅行、寫詩、手繪,書法、淘老貨、室內設計、拉琴,唱歌、表演啞劇、寫小說、開老麥咖啡館、老麥雜貨鋪、老麥理發(fā)館……,因為,我知道,每一天都是那么寶貴,我們只擁有來之不易的一次人生!而這只有一次的人生,沒有彩排,沒有NG,全部是現(xiàn)場直播,而演員就是那個稱之為“我”的個體。</p><p class="ql-block">也如我熱愛的攝影,哪怕是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過去了就不可能再重復了。再重來,再笑,再擺相同的姿勢,已經是另外一張照片,而原來的那一秒,永遠不會再回來了!</p> <p class="ql-block">下圖:大學宿舍,上鋪。我用炭筆畫了一張裸體美女畫,掛在墻上,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裝逼!</p> <p class="ql-block">下圖:我在大學的小樂隊里拉小提琴(圖片看起來是左撇子,其實是底片印反了)。在小學和初中,我是學校宣傳隊里拉二胡的,但主要是畫黑板報的。我的那點繪畫功底,大多歸功于我從小到大在黑板報上的發(fā)揮。小提琴只會簡單的旋律,我會簡譜,不識五線譜。</p> <p class="ql-block">下圖:在吉他風靡的時節(jié),我借著下鋪同學的吉他,有空就練習。</p> <p class="ql-block">下圖:老麥在北京大學生匯演的舞臺上,表演卓別林。</p> <p class="ql-block">下圖:大學畢業(yè)照。這張照片,貼在每一本與同學互贈的畢業(yè)留言本里。</p> <p class="ql-block">工作后,老麥經常世界各地出差和旅行。這張是在愛爾蘭。</p> <p class="ql-block">下圖:老麥在前往自由女神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911發(fā)生沒幾天,我第N次到美國,特意到世貿中心邊上的悼念地留了影。</p> <p class="ql-block">這張似乎在丹麥。</p> <p class="ql-block">這張在柏林。</p> <p class="ql-block">這張在香港。</p> <p class="ql-block">這張在葡萄牙里斯本。</p> <p class="ql-block">1999年,在瑞典。</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巴厘島。</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是一個甲子之身。我開始喜歡回憶,我開始喜歡整理幾十年來跟著我四處游蕩的雜物,我常常望著手中的那些雜物,怔怔地,陷入回憶。</p><p class="ql-block">村上春樹說過:“超過了一定年齡,所謂人生,無非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對你的人生很寶貴的東西,會一個接一個,像梳子豁了齒一樣,從你手中滑落下去。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地偽劣品。</p><p class="ql-block">體能,希望,美夢和理想,信念和意義,或是你所愛的人,這些一樣接著一樣,一個人接著一個人,從你身旁悄然消逝。而且一旦消失,你就再也別想重新找回,連找個代替的東西都不容易。這可真夠戧。有時簡直像是拿刀子在身上割,苦不堪言?!?lt;/p> <p class="ql-block">下圖:攝影幾乎是老麥最大的愛好。這張在巴黎。如今這張照片掛在外經貿大學某個教學樓的樓道里。</p> <p class="ql-block">香港。</p> <p class="ql-block">巴黎。</p> <p class="ql-block">香港。</p> <p class="ql-block">上海。</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這樣的描述:我是漸漸老邁的汽車,油料所剩已然不多。我要精打細算,小心翼翼地驅動它趕路。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蓮,終有偃旗息鼓閉合的那一天。在這之前,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去看看這四野無序的大地,去會一會英輩們殘留下來的偉績和廢墟。 </p> <p class="ql-block">下圖:老麥首次攝影展海報</p> <p class="ql-block">老麥的計時器,第二次攝影展。地點:莫干山白云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老麥咖啡館桃江路店。</p> <p class="ql-block">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麥咖啡館》。作者:老麥。</p> <p class="ql-block">老麥自己打印和裝訂的手繪本。</p> <p class="ql-block">老麥自己寫作、打印和裝訂的幾本短篇冊子。</p> <p class="ql-block">老麥用老式打字機,將自己寫的幾首英文詩,敲在自己的攝影作品上。《MEMORIES》。</p> <p class="ql-block">而我也越來越認可楊絳:“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lt;/p><p class="ql-block">原來,生命里的淡定與從容,才是治愈世間萬物的解藥。</p><p class="ql-block">老麥,生日快樂!</p> <p class="ql-block">下圖:父母的婚紗照。是他們給了我生命!如今他們早已仙去,我來生還做你們的兒子。</p> <p class="ql-block">下圖:年輕時候的母親。手工著色。</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巴黎花神咖啡館門口的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老麥咖啡館武康路店。3年之前了,剛剛57歲。</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一家老貨店。</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法國淘貨。</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烏魯木齊中路的老麥雜貨鋪。</p> <p class="ql-block">老麥參加上海首屆復古騎行(Tweed Run,Shanghai)。</p> <p class="ql-block">老麥在老麥理發(fā)館,南昌路360號。</p> <p class="ql-block">60年,也不過是幾張照片,幾段小故事,幾次邂逅,幾次旅行,幾場聚會,和不斷地告別……。</p><p class="ql-block">珍惜吧,每一個黃昏,每一次相遇,每一本好書,每一道風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