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很多人都遠(yuǎn)距離的欣賞過武漢長江大橋雄偉的風(fēng)姿,但是很少有人走進(jìn)這座大橋,近距離的去了解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故事。今天,跟著我再次走進(jìn)武漢長江大橋,讓我們一同去探尋她背后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zhèn)(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nèi)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作為中國經(jīng)濟(jì)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nèi)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yùn)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米(包括引橋);主橋南架在蛇山,北架在龜山上,全長1156米。武漢長江大橋興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通車,結(jié)束了武漢三鎮(zhèn)只能靠擺渡互相來往的歷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武漢長江大橋是雙層橋梁,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干道,下層為雙線火車道。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連接了中國最主要的交通線路(京廣鐵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這一句話不僅概括了橋的氣勢宏偉,也闡述了新中國在未來發(fā)展的勢不可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武漢,美麗的城市!武漢,英雄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毛主席在1956年巡視南方時暢游長江后創(chuàng)作的,當(dāng)時的武漢長江大橋還沒有竣工,不過整個大橋的框架已經(jīng)建設(shè)完成,所以毛主席寫下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是對長江大橋未來雄姿的想象。在武漢長江大橋東端紅巷碼頭附近的平臺廣場上建有一塊圓柱形的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紀(jì)念碑,紀(jì)念碑上就刻寫著這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對于今天的武漢而言,造一座跨江大橋?qū)嵲谡劜簧想y,如2019年通車的楊泗港長江大橋就創(chuàng)下了多項世界紀(jì)錄。但在1957年之前,這是不敢想象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以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當(dāng)時的條件、當(dāng)時的技術(shù)、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jì)……人們要結(jié)束千年以來長江上無橋的歷史,這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心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但這對于自強(qiáng)不息的中國人來說,跨江大橋并不是幻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1913年,在“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支持下,當(dāng)時的國立北京大學(xué)(現(xiàn)北京大學(xué))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lǐng)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xué)生來到武漢,對長江大橋橋址進(jìn)行初步勘測和設(shè)計大橋的實習(x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新中國成立后,武漢長江大橋設(shè)計組在北京成立。 1953年7月,彭敏率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代表團(tuán),帶著武漢長江大橋的全部設(shè)計圖紙及技術(shù)資料,赴莫斯科請?zhí)K聯(lián)專家?guī)椭?,對該橋建設(shè)進(jìn)行技術(shù)鑒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在雙方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完善后,蘇方又派遣以康坦斯丁·謝爾蓋耶維奇·西林為組長的28位橋梁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前來武漢提供技術(shù)指導(dǎo)。</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i>這是蘇聯(lián)援華156項工程之一,大橋建設(shè)采用蘇聯(lián)專家西林提出的當(dāng)時世界最先進(jìn)的施工方法。</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原本預(yù)計4年完工的大橋居然在2年時間內(nèi)就竣工了,而且堅固如山,引發(fā)世界各國的強(qiáng)烈震動,許多報紙爭相報道,稱贊中國已經(jīng)崛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古老的東方雄獅一聲嘶吼,武漢長江大橋的興建于新中國而言,不僅僅只是促進(jìn)南北經(jīng)濟(jì)發(fā)展那么簡單,它的竣工是新中國的崛起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以至于后來,武漢的造橋速度、中國的造橋技術(shù),在全世界都遙遙領(lǐng)先。因此,提到的中國的長江大橋,無疑是武漢長江大橋;提到武漢的橋,無疑也是武漢長江大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來過武漢的人基本上對武漢長江大橋都不陌生,很多人都來過武漢長江大橋,包括我自己,最近幾年幾乎每次我都會去長江大橋附近走一走,因為武漢長江大橋附近有很多武漢的知名景點(diǎn):黃鶴樓、武漢紅樓、辛亥革命紀(jì)念館、戶部巷、晴川閣、龜山景區(qū)、大禹神話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漫步在武漢長江大橋上,望著橋下浩浩蕩蕩流過的長江水,真的有一種“逝者如斯夫”的感慨。這座萬里長江上的第一橋改變了武漢,也改變了中國。對于武漢來說,它連通了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zhèn),方便了武漢人民的交通出行;對于中國來說,它連接了中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jìn)南北經(jīng)濟(jì)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武漢長江大橋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它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輪渡對于長江邊的武漢來說,可謂歷史悠久,在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未建成以前,只有輪渡或擺渡船聯(lián)系了武漢三鎮(zhèn)武昌、漢口、漢陽的交通與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所以,對于武漢人來說,輪渡早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當(dāng)然隨著長江上的大橋越來越多,地鐵也成功穿越長江,做輪渡的人越來越少,現(xiàn)在輪渡的客戶大都是為那些辛苦的人們,還有一些純粹體驗輪渡的游人,那些穿著西裝,進(jìn)寫字樓的人離這里越來越遠(yuǎn)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都說大江大湖大武漢,的確武漢很大,有限的幾座長江大橋并不能完全化解交通的擁堵。尤其是從武昌到漢口,沒有地鐵的時候,只能從漢陽穿過才能到達(dá)漢口,所以輪渡的作用顯而易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目前,武漢城區(qū)的長江上依然有3-4條航線,三鎮(zhèn)之間都可以通過輪渡直達(dá)。武漢輪渡的價格很輕民,就以戶部巷出口的中華路碼頭說,直達(dá)漢口的武漢港,一個人只需要1.5元,觀光客輪也只需要5元,時間也只需要15分鐘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雖然交通在不斷的發(fā)展,但輪渡作為特殊的交通工具會一直守護(hù)著長江,做這座城城市最好的擺渡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目前,武漢城區(qū)的長江上依然有3-4條航線,三鎮(zhèn)之間都可以通過輪渡直達(dá)。武漢輪渡的價格很輕民,就以戶部巷出口的中華路碼頭說,直達(dá)漢口的武漢港,一個人只需要1.5元,觀光客輪也只需要5元,時間也只需要15分鐘左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