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焦裕祿(1922.8.16~1964.5.14),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童年時因家境貧困只上過幾年小學(xué)。抗日戰(zhàn)爭時期,父親因官府催捐被活活逼死。焦裕祿曾被日本鬼子抓到博山縣城的日本憲兵隊,遭受毒打和折磨,并被送到遼寧撫順大山坑煤窯做苦工,后憑機智勇敢逃出了人間魔窟。1945年8月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家鄉(xiāng),參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前期,曾任區(qū)武裝部分隊長,土改復(fù)查組組長。1948年初隨軍南下到了河南省尉氏縣,任副區(qū)長、區(qū)委副書記兼區(qū)長、青年團縣委副書記、青年團陳留地委和鄭州地委宣傳部部長、第二副書記。1953年6月,調(diào)洛陽礦山機器廠任車間主任、科長,黨委委員。1962年6月,調(diào)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12月,被調(diào)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消除“內(nèi)澇、風(fēng)沙、鹽堿”三害,植樹治沙,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后面貌,積勞成疾,身患肝癌,但仍忍受巨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逝世于鄭州,終年42歲,被譽為“縣委書記的榜樣”、“人民的好公仆”。</p><p class="ql-block">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認(rèn)焦裕祿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焦裕祿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祿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p> <p class="ql-block">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fā)表了新華社記者穆青、馮健、周原釆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并配發(fā)了社論《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xué)生——焦裕祿同志學(xué)習(xí)》。與此同時,全國各大媒體紛紛轉(zhuǎn)載,焦裕祿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先進事跡催人淚下,深深打動了每個中國人的心。此后,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學(xué)習(xí)弘揚焦裕祿精神的熱潮。</p> <p class="ql-block"> 青年時期的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廠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初版本</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1966年2月9日親筆寫的五言長詩《學(xué)焦裕祿同志》,歌頌焦裕祿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15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填詞:《水調(diào)歌頭·贊焦裕祿同志》,紀(jì)念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中央新聞紀(jì)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長紀(jì)錄片《光輝的榜樣 毛主席的好學(xué)生焦裕祿》電影海報</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病逝出殯之日數(shù)萬名百姓集體送行,當(dāng)帶著焦裕祿棺槨的靈車緩緩駛來,蘭考的老百姓悲痛萬分,呼啦一下全都涌向了焦裕祿的靈車</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下葬時照片</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遷葬蘭考時的墳?zāi)?lt;/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1955年填寫的《干部履歷表》</p> <p class="ql-block"> 在蘭考沙區(qū)現(xiàn)場組織抗災(zāi)</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站在泡桐樹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下鄉(xiāng)蹲點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p> <p class="ql-block"> 李雪健領(lǐng)銜主演的電影《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和妻子徐俊雅</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病逝后,妻子徐俊雅與六個孩子大女兒焦守鳳(后排左一 焦裕祿前妻所生)和尚未成年的二兒子焦國慶、三女兒焦守云、四女兒焦守軍、五兒子焦躍進、六兒子焦保鋼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4年頭發(fā)已白的徐俊雅與焦家6個兒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子女中名氣最大的是出生于1953年的女兒焦守云,1966年9月15日,13歲的她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知道她是焦裕祿的女兒后,非常高興,親自牽著她的手來到觀禮臺,然后又和她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焦守云這位焦家的形象大使,幾十年來致力于宣傳焦裕祿精神,她把宣傳父親的事跡當(dāng)成自己的責(zé)任和自己工作的一部分,2016年她和家人想要再拍一部關(guān)于父親的電影,更全面立體地表現(xiàn)父親人生的幾段經(jīng)歷,也給后人留下一個真實的焦裕祿形象?!敖?jīng)過5年籌備和創(chuàng)作,今天終于交出了這份作業(yè),用新的電影語言和視角來解讀一個父親、一個黨員、一個領(lǐng)導(dǎo)干部42年的一生?!?lt;/p> <p class="ql-block"> 由焦守云擔(dān)當(dāng)監(jiān)制、焦裕祿的外孫余音擔(dān)任總制片人的影片《我的父親焦裕祿》從“一名黨員”“一位干部”“一個親人”三個不同角度,通過焦裕祿“洛礦建初功”“蘭考戰(zhàn)三害”“博山生死別”三個時期回顧了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焦裕祿在世時沒能跟家人留下一張全家福,但在《我的父親焦裕祿》里,主演郭曉東、丁柳元和幾位小演員,用光影圓了焦裕祿子女的這份遺憾。</p> <p class="ql-block"> 郭曉冬、丁柳元領(lǐng)銜主演的《我的父親焦裕祿》于2021年7月23日全國上映,這是一部樸實無華的電影,不說教不矯情的呈現(xiàn),帶給觀眾的卻是滿滿的感動。</p> <p class="ql-block"> 吳為山 雕塑焦裕祿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p> <p class="ql-block"> 1990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xí)近平,在夜讀紀(jì)念焦裕祿的文章時,感慨萬千,寫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直抒胸臆......</p> <p class="ql-block">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書法作品選</p> <p class="ql-block">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叢書》之一:《焦裕祿》(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劉俊生 著)</p> <p class="ql-block"> 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軟精裝)珍藏版《焦裕祿身后》,作者向你展示出一個歷史真實的焦裕祿,一個全面的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2014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堅持群眾路線的楷模: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大象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的《焦裕祿精神永放光芒》(吳宏亮 等著)</p> <p class="ql-block"> 2014年5月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永恒的豐碑——焦裕祿的故事》(焦裕祿干部學(xué)院讀本教材)</p> <p class="ql-block"> 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長篇敘事詩《焦裕祿之歌》(作者 任彥芳)</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做焦裕祿式的好干部》</p> <p class="ql-block">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是習(xí)近平總書記在與中央黨校第1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xué)員座談時的重要講話,首次發(fā)表時間是2015年9月7日,由中央黨校主管主辦的《學(xué)習(xí)時報》全文刊載,并由中央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p> <p class="ql-block"> 2016年8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紀(jì)實焦裕祿》 (吉炳偉 主編)</p> <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焦裕祿家風(fēng)》(趙瑜 著)</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做新時代黨的好干部》(吳德慧 編著)其封面上黨的好干部經(jīng)典形象仍然是焦裕祿</p> <p class="ql-block"> 吳宏亮主編的《焦裕祿精神》(中共黨史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為紀(jì)念焦裕祿同志誕辰100周年出版的《焦裕祿的九年洛陽歲月》(陳思 編著)</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焦裕祿精神》 (程傳享著 總主編: 朱佳木)</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在蘭考縣擔(dān)任縣委書記時表現(xiàn)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xué)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后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半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黨校校園內(nèi)的焦裕祿半身銅像</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全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紀(jì)念館位于博山源泉鎮(zhèn)北崮山村,北崮山是焦裕祿的故鄉(xiāng),為了紀(jì)念他博山區(qū)于1966年5月開始建立焦裕祿紀(jì)念館,1967年1月開式開館,建筑面積3400余平米,占地面積達(dá)10000平米,是全國最早的焦裕祿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烈士陵園,是焦裕祿同志安葬的墓地。1966年建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4月,焦裕祿烈士墓被國務(wù)院增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2年之際已被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百年奮斗的精神譜系之中</p> <p class="ql-block"> 焦裕祿雖然離開我們已經(jīng)60多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會永存史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biāo),我們須繼續(xù)弘揚焦裕祿精神,砥礪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