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石閣山文化

謝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0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閣山文化編輯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編輯顧問:古 風、白云奇、 古振強、李延芳、王養(yǎng)珍、王天平。</p><p class="ql-block"> 編輯部長:古繪景</p><p class="ql-block"> 主 編: 謝 石</p><p class="ql-block"> 副 主 編:古青峰、 白全安、 侯耀強、 白 飛、 白志星、侯正先。</p><p class="ql-block"> 編輯助理:王福臣、白耀國、 育 林、祝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圖片書畫為下坡村馮新平老師畫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 閣 文 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味(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釀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陜北人家喜歡自釀米酒。寒冬臘月,莊戶人家的后炕熱鍋腦上,大都放兩壇密封的稠酒。唐代詩人杜甫《飲中八仙歌》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本葡衫畎缀里嫞驗樗鹊氖敲幼宇惣Z食釀造的酒。賀敬之《回延安》贊道:“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庇忻谰浦d,回延安的親人才能交心傾談。陜北扭秧歌時,傘頭在鑼鼓的伴奏下,唱著酒曲:“燒酒本是糜子水,先軟胳膊后軟腿?!币馑际钦f:軟糜子酒非常好喝,喝上一碗,首先胳膊會感到酸酸軟軟,然后腿也會軟得抬不起來。充分說明糜子酒是有酒精濃度的。不然,聽見天子召喚,李白不會不理的。</p><p class="ql-block">  每年七月份婆婆都要采麯,以備冬季配置稠酒。將新小麥洗凈、浸泡,生出麥芽,然后在碾子上碾成瓣,采成麯塊,用南瓜葉子或蓖麻葉子裹住,用馬蓮葉子捆綁,裹以厚厚的新鮮麥秸置于案板上,使其自然發(fā)酵,然后懸掛于窯面子上晾干。</p><p class="ql-block">  稠酒的制作工序及其繁瑣,非常辛苦。制作細節(jié)很關鍵。選料的優(yōu)劣,麯和面比例的掌控,溫度、時間的掌控等等,都會影響稠酒的質量和口感。而這一切,完全憑著操作者的經驗和感覺來把握。</p><p class="ql-block">  做稠酒采用去皮后的黍,也就是我們說的軟黃糜子。把軟糜子經過碾壓去殼,浸泡至手能捏碎米粒,瀝干水再經過碾壓,用絲細籮籮出面粉。下一個步驟是蒸面,和炸糕蒸面差不多,蒸的時間越長越好。感覺米面熟了,改用文火繼續(xù)。大鍋里的水快熬干了,從鍋邊加水。幾個鐘頭過去了,看那軟黃糜子變成金燦燦、亮閃閃的黃色團塊,嘗一口,甜甜的,有濃厚的米香,還有一點酒香。米面蒸熟了,接下來要趁著熱氣采酒胚。這是考驗一個家庭主婦的功力。熟透了的軟糜子面很沾手。婆婆用木鏟和刀子把面挖在盆里,把麯按比例放進去,手上沾一點冷水,迅速按一下面,然后再沾水,再按、再揣、再揉,一直到揉勻為止。如果軟糜子面太軟,那就要加一些生的糜子面,下很勁揉。如果怕燙,揉不勻的話,那稠酒的味道會很差勁的。剛出鍋的軟糜子面特別燙手,又不容易涼,一不小心就會燙手。我試了試,摁一下,吱哇吱哇地叫半天,真真的燙死我了。</p><p class="ql-block">  后炕熱鍋腦上,放著兩個早已洗干凈的二斗瓷壇。婆婆把用盡氣力采好的一塊塊酒醅放入壇中。通常都是準備好的酒醅正好裝進瓷壇。千萬不能裝的太滿,因為,酒醅發(fā)酵以后會溢出來。密封之后,用新被子裹住,用細繩把瓷壇五花大綁起來。在熱炕頭放七、八天發(fā)酵之后,再把瓷壇移到炕墻下,待充分發(fā)酵好了,再將瓷壇移至窯內靠近門口通風處??梢噪S時飲用。</p><p class="ql-block">  密封著的酒壇被打開了,還沒有打開壇蓋,就能聞見酒香。拿走壇蓋,只見已經發(fā)酵好的酒醅,比原來稀了一些,冒著一個個小泡,邊上有些白色的真菌。婆婆挖去浮浮的一層,呈現(xiàn)出金黃的酒醅,一股醇香飄蕩在窯里。外爺聞見了,挖一小勺放入嘴里,“嘖嘖嘖”地品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讓我也嘗一口,哇,真好吃!先酸后甜,一股清爽之氣直抵后腦勺,嗓子眼酒的醇香貫穿五臟六腑,這滋味令人永久難忘。我還要嘗一口,外爺?shù)闪宋乙谎?,說:“里邊有生的軟糜子面和麥麯,吃了會肚子疼的?!蔽倚南耄阍趺床慌露亲犹勰??嘴里卻不敢言語。</p><p class="ql-block">  婆婆舀出來一碗酒醅,直接放進涼水鍋里,加火熬煮,慢慢攪動著,一鍋清水漸漸渾濁粘稠,暗黃色的稠酒就這樣熬出來了。喝上一口,雖沒有酒胚味道濃香甜美,但口感爽滑,甘甜清醇,渾厚飽滿,醒目爽口,生津止渴,味道酸酸甜甜,十分可口。寒冬臘月,喝一碗稠酒,全身熱乎乎的,十分舒暢。稠酒還具有暖胃健脾,滋陰潤肺的保健功效,所以,男女老少都很喜歡喝它,也是我們招待貴客嘉賓必備飲料。</p><p class="ql-block">  吃罷大油水的年茶飯,喝一碗滾燙的黃米稠酒,全身心都會舒坦下來。正月里,秧歌隊到全村各家各戶去轉院,主人預備一大鍋熱騰騰的甜米酒,讓鬧秧歌和看秧歌的鄉(xiāng)親品嘗。傘頭會即興表演,現(xiàn)編現(xiàn)唱。</p><p class="ql-block">  村里鄉(xiāng)親知道外爺家的稠酒能喝了,紛紛過來品嘗。婆婆抄上兩碟子酸鹽菜,把自家種的花生、南瓜子擺出來,眾人一邊喝稠酒,一邊談論時事。鄰居三小一口氣喝了三老碗,出了龍門就吐。外爺生氣了,罵:“克塞哇哩的,幾輩沒喝過似的,不看看肚子有多大,就敢喝三老碗。懶慫肯定是不想拾柴去了?!?lt;/p><p class="ql-block">  三小回到家,醉得足足睡了一天一夜。</p> <p class="ql-block"> 崖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攤好的米飯,做好的炸糕、紅燒肉、豆腐、丸子,燉排骨之后的腥湯等等,都要放在崖窯里儲藏。崖窯是在背陽兩孔土窯的窯面子上,挖一個深三米、寬二米、高一米的小窯洞,里邊用細泥裹著細麥秸過泥一下,像大窯洞那樣有窗有門,只是窗眼很小,目的是為了預防貓和鳥雀進去。這是陜北農家天然的冰箱。因為太小,大人進去,腰一直都得彎著,很不方便。每次拿東西,我都很積極地爬上去。每頓飯要拿幾個花饃,幾個攤米飯,一方紅燒肉,一塊豆腐,一碗丸子,幾塊酥肉,一碗軟米糕。我在崖窯上邊遞,婆婆在崖窯下邊接。遞完了,我并不急著下去,慢慢品嘗那涼涼的軟米糕。涼的軟米糕特別甜,和熱過的有不一樣的味道。因為婆婆做的糕甜發(fā)過,所以不是酒席上的那種涼了就嚼不動的黃米糕。吃完兩塊甜糕,再吃兩個丸子,拿上一碗麻花,這才戀戀不舍地下了崖窯?!俺阅潜鶝龅臇|西,肚子會疼的!”盡管每次婆婆都警告,但是,一個小孩怎么能拒絕那冰涼的甜蜜的滋味呢?涼的軟米糕,尤其是我婆婆做的,美的很!</p><p class="ql-block">  崖窯下邊放一塊需要四個人抬的錘布大方石頭,那是婆婆的專用品,從建這院地方就放那兒了。婆婆織完布漿洗的時候,總要在錘布石頭上仔細捶打布匹。這塊石頭,經歷過風吹雨打,已經變得光滑圓潤,四個角也被磨平了。它見證了婆婆一輩子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崖窯里儲藏的食物越多,說明這是一家勤快的人。相反,那些崖窯里空空如也,或只放幾個饃、幾個窩頭的人家,那肯定是懶惰的人。懶惰之人從來不喂豬和雞,打下新小麥,上頓烙餅子,下頓壓饸饹。還沒立秋呢,他家的小麥已經所剩無幾。聰明的莊戶人,是要會計劃的過日子。無論是窮日子,還是富日子,計劃好了才能過幸福的日子。外爺說了,下苦出力累不死人,只要勤快,那么,離甜蜜幸福的生活不遠了。</p><p class="ql-block">  年茶飯做好了,崖窯的地上塞得滿滿的,就要想辦法處理一部分,不然,時間長了會變質的。外爺、婆婆要去左溪村我們家看他們的寶貝女兒了。我家很遠。出了良見村向南,走上五里路,到了利壁村。這個村有妗子的父母,是外爺每年過年要看望的人。現(xiàn)在回想,外爺和婆婆真是聰明,他們把親家和女兒同樣對待,足見對妗子的關愛。半個豬一劈兩半,炸糕、豆腐,丸子等等,每樣包裝兩份,親家一份,女兒一份,不偏不向,分量是一樣多少。外爺和舅舅沒有分過家,婆婆和妗子從來沒有爭吵過,那是兩好并一好??!</p><p class="ql-block">  親家奶奶熱情好客,見到外爺婆婆非常高興。圍繞著她的寶貝女兒——妗子一家四口,有說不完的高興事兒。婆婆夸她的孫子:“我鵬鵬那次回來,差不多會識字了。很聰明?!庇H家奶奶樂得嘴都合不攏:“是啊,是聰明。我鵬鵬那次回來,在炕上學跳舞,跳得可足勁哩?!蓖鉅斦f:“啊呀!那狗兒學誰像誰,保元大是個羅鍋,腿還有點瘸。那天攔羊從井溝上來,我鵬鵬跟在人家身后,學人家走路的樣子,脫笑死人了。我還說保元大會生氣,誰知那犟脾氣的人不僅沒有生氣,還給了鵬鵬兩只小鱉。呵呵,保元大也喜歡咱鵬鵬呢!”三人哈哈大笑起來。</p><p class="ql-block">  稠酒喝過了,中午飯也吃了,等不及收拾碗筷,外爺催促道:“哈呀!中午都過了,還不趕快動身!離左溪村還有十五里路呢?!庇H家奶奶說:“隔河徒腳那么多的石崖路,誰讓你把女子出嫁到延河那邊的。”</p><p class="ql-block">  婆婆說:“世事難料,命里造下的,該我走那油布黏界石崖路的?!?lt;/p><p class="ql-block">  出了利壁村,我們向南走五里架子車能通過的路,然后趕著毛驢走一條下坡小路,向延河岸邊走去。離延河越近,石崖越發(fā)陡峭。下到溝底的時候,有一條小溪川流而過。雖然是冬天,仍然能聽到冰層下面泉水叮咚的聲音。小溪之上,有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很古老的石拱橋。每次到橋邊,我們都要歇息一會兒,喝幾口清泉。雖然是冬天,那泉水卻不怎么冰涼。河岸邊倒掛著許多潔白的冰柱,用手摸上去,滑溜溜的讓人愛惜,不忍損壞那份美麗。我和婆婆被景色吸引,外爺催了一遍又一遍,我們都不想動身。有一段路,我們頭上邊是非常危險的巨石。外爺和婆婆撿拾一些條形石塊,支撐在危崖下邊。我心想,那小石頭怎么能撐起巨石呢?要問,外爺示意不許說話,讓我越發(fā)感到神秘而又神圣。出了油布黏界石崖路,我們便看到非常壯觀的冰封了的延河。小溪在這兒混入延河。有時候,我們從冰河上過河,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選擇走木橋。木橋是附近村民自發(fā)捐贈搭建的。每次過那高高的木橋,我都非常害怕。不光我害怕,那毛驢怕得怎么也不過橋。無奈,婆婆把驢眼睛蒙上,她在前邊拉毛驢,外爺用鞭子趕毛驢,順著河道的好路走一番,然后折上橋。如此三番五次,毛驢終于踩到木橋上,然后快快地跑過了橋。</p><p class="ql-block">  過了河,就是左溪村——我們村的地界。左溪后山有一條漫長的上坡路,十分難走。外爺讓我坐在毛驢背上,婆婆用手抓著驢尾巴,氣喘吁吁地爬上坡。走到我們家,弟弟妹妹當然最歡迎我了,小手拉著我的大一點的手,一個勁兒叫姐姐。</p><p class="ql-block">  媽媽翻看著她的父母送來的年茶飯,洋溢著一臉的幸福。擺在炕上的不僅有吃的,還有婆婆一針針縫起來的一家人的新衣新鞋。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我睡覺時,婆婆在煤油燈下紡線;我醒來時,她還在那兒做針線。?。√焐系谋倍沸?,你知道她是什么時候睡覺的呢?時至今日,我還認為,我媽媽是最幸福的女兒呢。</p><p class="ql-block">  我又要跟著外爺婆婆走了。媽媽把我們送出村,站在后山一塊剛修好的地里。地塄上寫著口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萬歲!”“農業(yè)要發(fā)展,土地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翻過延河岸,爬上油不黏界石崖,來到利壁村塬上的一塊稻黍地里。回頭望去,媽媽還站在修好的地塄上。婆婆照見了,坐在地畔上抹眼淚。外爺掏出煙鍋,嘴里“吧嗒、吧嗒”地抽著,眼睛望著溝那邊的我媽媽。在這么傷心的時刻,婆婆也不忘干活。地里有兩簇稻黍秫秸,她把那梢上的細秸稈掰下來,準備做大鍋上的鍋蓋用。她一邊掰,一邊哭,那傷心的樣子至今還令我心疼。外爺讓毛驢吃著秫秸葉子,并不催著趕路,眼睛一直望著延河對岸,一直等他們的寶貝女兒走了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掃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掃窯了。一大早,我還做著美夢,婆婆就叫我起來吃飯。吃過早飯,外爺把院墻角、鹼畔上堆放雜物的旮里旮旯的塵土、碎柴草等等,打掃得一干二凈。他把劈好的硬火焰的柴放一堆,把弱火焰的柴另放一堆。豬圈、驢圈、牛圈、雞窩的糞便,要掏出壘好,還要給圈里墊上新土。其實,這些麻煩的活,外爺不會等到掃窯這天,勤快的他提前做完了。</p><p class="ql-block">  打掃窯洞是我和婆婆的活。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把炕席被褥、廚房用具等等雜物搬放在東窯,婆婆拿一把大掃帚從窯的后頂開始掃起。年初,外爺曾用摻著小麥細皮殼的細泥土,把窯過泥了一遍,本身比別人家的窯白凈一些,打掃更容易一些。窯頂?shù)奈蓍g塵啊、蜘蛛網啊,被掃的干干凈凈。把頂部和墻面仔細地掃下來,用雞毛撣子撣去所有柜子上的塵土,然后把腳地上的塵土、柜子下、水缸旮旯等地的塵土都掃的一干二凈。爐炕的灰渣要倒掉,外爺把那爐灶也要仔細泥一下。干完自己的粗話,外爺拿了一把撅頭,早就溜了。等掃完窯,婆婆頭上的圍巾、口罩和衣服,全部沾滿了土,甚至連她的眉毛上,也清楚地沾著塵土。老人家純粹成了個土人。之后,物歸原處,窯里要仔細揩拭一遍。炕席和羊毛氈要在大門外晾曬,用木棍敲去塵土,然后才鋪回炕上。床單和被罩換了新的,婆婆要另外花一天的時間大洗特洗。</p><p class="ql-block">  大半天的日子過去了,東、西、中三孔窯煥然一新,放米、放面的瓦甕、稠酒壇、酸菜缸等等,被擦洗得锃光瓦亮。西窯的糧囤被碼放得整整齊齊。三孔窯的窗戶上,糊上了白格生生的麻紙,然后配上紅格艷艷的窗花。最后一項就是裱糊墻面??簧蠅γ嫔弦N花花綠綠的漂亮的炕圍紙或炕圍布。</p><p class="ql-block">  裱褙墻面是我最喜歡干的活。每年過年之前,舅舅都要捎回來很多報紙和年畫。婆婆用小麥面和黃豆面匯合起來,熬下一大鍋漿糊。婆婆把報紙鋪在大案板上,刷上漿糊,兩手提著報紙的兩個上角,遞給我,我小心地端端正正地貼在墻上,用掃帚輕輕地左掃幾下,右掃幾下,好了!剛開始和炕面對齊,后邊那一張張就都對齊了。在刷漿糊之前,婆婆先審閱一番,要挑那些有圖像的、好看的文章,貼在正面。在婆婆看來,有毛主席、解放軍、中央領導相片的,一定要貼在外面??簧腺N三排報紙,用紅紙條貼一道邊,窯里很快亮堂起來了。腳地邊的墻面上也貼兩排報紙,報紙之上貼的是年畫。年畫從門旮旯一直貼到后邊水缸跟前。年畫的內容非常豐富。婆婆最喜歡貼的就是毛主席和元帥像了。隨著年代的變遷,年畫的內容也跟著改變。給我印象最深的畫是《你辦事,我放心》。這幅畫在墻上掛了十多年,后來,外婆把它拿下來,藏在柜子里,成了珍貴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漸漸地,以電影演員和歌唱家為題材的掛歷,取代了年畫的地位。我認識明星就是從墻上的掛歷開始的。劉曉慶、鄧麗君、唐國強等等,都是先從年畫上認識,然后才看過他們的電影的。</p><p class="ql-block">  回想過去,婆婆就是我的啟蒙老師?!罢f古今,道古今,耳朵翹起聽古今”?!杜@珊涂椗贰ⅰ缎值芊旨摇?、《白毛女》、《毛野人》等等,許多神話故事都出自婆婆之口,外爺間或補充一句。墻上褙的報紙和年畫,是千金難買的教科書。老一輩革命家和魯迅、矛盾等等文學家,我都是在墻上貼的報紙和年畫中了解的。那一個個神話故事和革命故事,都在潛移默化中伴隨著我的成長。婆婆和外爺把他們在識字班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正因為如此,我們老馮家和老王家四代人都崇拜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臘月天,天氣十分寒冷。雖然在做年茶飯的時候,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但是,攤米飯、殺豬、出油、炸糕、做稠酒、掃窯、糊窗、褙墻,使人特別勞累,一不小心,我感冒發(fā)燒了。后半夜,睡得迷迷糊糊中,我感覺后背疼,醒來,發(fā)現(xiàn)外爺婆婆在給我拔罐。我哭著不讓,外爺就背著我在腳地上走來走去,趁我睡著的時候,婆婆偷偷地又給我拔一次罐。我的背上落滿了罐印。外爺婆婆寬厚的脊背,久久讓我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中,外爺、婆婆和爸爸媽媽都是在生產隊五天一大會、三天一小會的思想路線教育中成長的人,他們從來不迷信。這一次我發(fā)燒,外爺、婆婆就有點迷信了。他們把毛主席的像貼在案板前的墻面上,用細籮把面粉灑在案板上,籮上掛一條穿著針的線。兩人共同用手扶著籮子,面向毛主席,問道“毛主席啊,我這個外孫的病,什么時候能好呢?”他們耐心地等著,過了一會,手微微發(fā)抖,那針和線也抖動著,案板上就顯示出來一些字。他們仔細辨認著,外爺說,再有兩天能好;婆婆說,不對,有一天就好了。外爺又問:“毛主席啊,我兒在公家門上工作,他的職務什么時候能再升一級呢?”看那面中彎彎曲曲的字,外爺說,還要三年。婆婆說,那明明是二,不是三。外爺說,二年就二年,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拔罐的作用,還是占卜的效果,感冒終于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 閣 驕 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趙步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趙步強、男。延長縣原南河溝鄉(xiāng)肖吉行政村第二村民組人。生于1944年7月13日。1958年畢業(yè)于肖吉河高小。同年,參加生產隊勞動。擔任生產隊管理員等職務。1966年到雷赤中學打工,參加工作。后被安排到農村任教。曾先后在西嶺、呼家溝中學、肖吉、官莊、白家山等村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期間,在1974年,曾被公社安排回村“抗死肩”,擔任肖吉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治窮致富。完成任務后,又恢復教師工作,直到2004年退休?,F(xiàn)隨兒女居住在延安和西安,頤養(yǎng)天年。</p><p class="ql-block"> 趙步強一生,勤勞善良。對工作認真負責,對親人關愛有加。對父母盡忠盡孝,對子女嚴格要求。在延宜二縣有口皆碑。是一位深為社會人士和親朋好友都引為知己的人,也是一位在社會和生活中被人深愛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 閣 貴 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曉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曉娟,女。生于1983年。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陜西省延長縣羅子山鎮(zhèn)木芽村人??釔畚膶W、自學攝影、熱心公益,延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延安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在延安市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做《延安市科學技術局網》新聞編輯工作6年。2013年以來,先后在《華商報》《延安日報》《檢察文學》等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稿數(shù)篇。被延長縣翠屏花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延長縣自愿者協(xié)會評為“2015年度原創(chuàng)文學”優(yōu)秀作家;在延安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開設的專題“紅色筑夢創(chuàng)業(yè)延安”榮獲延安市2018年度優(yōu)秀網絡宣傳原創(chuàng)作品網站類二等獎。攝影作品《學無止境》在延安市道德愛心公益協(xié)會與延安市社區(qū)文化促進會聯(lián)合舉辦的延安市首屆“鳳凰山”詩詞、書畫、攝影現(xiàn)場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紅色延安》《向藝術節(jié)獻禮》《延安寶塔放光彩》首次在延安旅游集團寶塔山分公司游客中心展出中入選。2013年至今,為殘疾人、困難家庭、貧困學生等在網絡媒體發(fā)起愛心呼吁數(shù)次,助力當?shù)鼐珳史鲐毠ぷ鳎瑔酒鸷枚嗌鐣坌娜耸繀⒓庸媸聵I(yè)。先后做了30個貧困學生的愛心媽媽,對接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為孩子們尋找資助對象,把10多個貧困生接到家中照顧;幫助延長縣東至村無煙煤中毒的楊庭峰夫婦籌集10多萬愛心救助金。2019年,被延長縣公益協(xié)會和延長縣應急救援協(xié)會授予“十佳愛心媽媽”榮譽稱號,被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延安模范”。2021年,在延安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中,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 白曉娟在百忙中,一直參加延長縣文學圈的各項活動。早在2013年,就積極參與延長在線活動,曾到肖吉村參與延長在線采風團到肖吉村采風活動 ,并多次參與到涼水岸、石閣山的采風活動,拍攝和留下了許多珍貴照片。是一位非常敬業(yè)和勤奮的文學攝影愛好者,也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位好女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