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8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及周邊,突然地動山搖,瞬間天昏地黑……隨即數(shù)萬生命慘遭隕滅,美麗家園變成廢墟。</p> <p class="ql-block"> 87150——這是汶川地震近一周年,死者及失蹤者數(shù)字的總和</p> <p class="ql-block">一.眾志成城,抗震救災</p><p class="ql-block">突然其來的災難,恐懼過后,是人心緊緊相連,13億人心系災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不是神洲第一次遭遇浩劫,但是,中國應對災害的進步卻給了世界一個嶄新的認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十多萬多解放軍迅速集結抗震救災。</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最多的現(xiàn)代化兵種趕赴“前線”。</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舉國為黎民百姓的逝去默哀悲悼。</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網(wǎng)絡和媒體展示力量。災難信息在第一時間得以迅速公布。</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公眾以志愿者的形式顯示出如此巨大能量。</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我們給逝者最大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共和國的國旗為普通公民而降</p> <p class="ql-block">民政部、衛(wèi)生部、公安部第一時間制定《關于“5.12”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關于做好“5.12”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身份鑒別工作的通知》,公安部建立遇難者身份鑒別DNA數(shù)據(jù)庫</p> <p class="ql-block"> 地震幾天后,搜尋、安葬遇難者遺體日漸成為救災主題之一。為了近萬名無名遺體“回家”,讓遇難者靈魂安息,公安部派遣四川、重慶、貴州、湖南及云南的刑事科學技術人員赴地震災區(qū)進行遇難者身份鑒別工作</p> <p class="ql-block">5月18--6月4日期間,貴州刑警抗震支援隊進入四川抗震救災</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遇難者安息,我們的任務是讓每一個遇難者都有自己的名字。盡管工程浩繁,卻事涉整個民族的心靈重建。</p><p class="ql-block">從救生命、救財產(chǎn),再到救心靈,是我國救災理念的極大進步。</p> <p class="ql-block">逝者將因生者的紀念而“重生”;而對于生者來說,愛需要傾訴,哀慟需要宣泄,創(chuàng)傷需要療治,惟逝者的靈魂都得以安息,其內心也方得安寧。</p> <p class="ql-block">埋葬遇難者的小山坡(這是震后唯一可俯瞰映秀鎮(zhèn)的高地),對面是映秀小學,常有幸存同學坐在坡頂上遙望一片廢墟的學校,懷念死去的老師同學</p> <p class="ql-block">二、進川初期,貴州刑偵技術支援隊在地震重災區(qū)青川、汶川兩地進行遇難者搜尋和身份鑒別工作。</p> <p class="ql-block">1、為了讓每一遇難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充分發(fā)揮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嚴格按國際通行方式進行遺體身份鑒別</p> <p class="ql-block">2、險峻的道路:</p><p class="ql-block">我們所到之處均為地震重災區(qū),進入災區(qū)初期每天都行走在險惡的路段,狹長的道路兩旁不時看到倒塌的房屋被泥石流掩埋和巨石擊毀的車輛,余震不斷、隨時都有塌方和山體滑坡威脅。最為驚險是震區(qū)疲憊開車,就差兩秒,與死神擦肩而過</p> <p class="ql-block">3、風餐露宿</p> <p class="ql-block">4、魚水情</p> <p class="ql-block"> 震區(qū)沿途有學生群眾歡迎,給救災隊伍指路</p> <p class="ql-block"> 在廣元市工作期間,許多群眾自發(fā)地向支援隊指揮部駐地送來食品和飲用水。</p> <p class="ql-block">路途中吃早餐,店主不收錢</p> <p class="ql-block">三、映秀抗震救災:</p><p class="ql-block">映秀是震中,死難者多。后期貴州與重慶、湖南、四川刑警都集中在這里進行遇難者身份鑒別工作。</p> <p class="ql-block">映秀戰(zhàn)場,集聚部隊、專業(yè)抗震隊伍及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人們用不同方式了解外面的報道</p> <p class="ql-block">1、在廢墟中清理出一塊平地,搭上帳篷,這就是我們在映秀的營地</p> <p class="ql-block">3、在映秀身份鑒別工作更艱難,遇難者多且天熱遺體高度腐敗。</p> <p class="ql-block"> 我們與部隊葉挺鐵軍在一起,實行三班24小時全天工作。解放軍救援人員將廢墟中挖出的死難者抬出,我們進行身份鑒別,采取防疫措施后送到安葬點。</p> <p class="ql-block"> 四、拒絕遺忘</p><p class="ql-block">每個遇難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這些故事構成歷史。 </p><p class="ql-block"> 每個遇難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曾經(jīng)對應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擁有無可替代的價值。</p><p class="ql-block"> “多難興邦”,汶川的記憶理應成為我們民族共同體,記住每個死難者的名字會成為激發(fā)中華民族奮起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在安葬遇難者小山坡上,一位母親抱著腿骨折的女兒,遙望變?yōu)閺U墟的學校。地震奪取了大多同學的生命,她的教室在頂樓,幸運保住了性命。</p> <p class="ql-block">大地震提長升了民族凝聚力,激發(fā)了人們的仁愛之心</p> <p class="ql-block">地震后,中國在掘起,從悲壯走向豪邁,民族自豪感不斷增長,民族吸引力、向心力、親和力得到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