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鷺”這個形聲字自古就有,在《說文解字》詞條中解釋道:“漢人謂鷺為白鳥也”,可見“鷺”字最開始指的是白鷺。同時,“鷺”字還可以命名一些其他于白鷺有關(guān)的鳥類。雖然它的名字于白鷺相近,但是所屬科屬、生活習(xí)性、分布范圍等均有不同。蒼鷺的嘴、頸和腳都很長,身體較為細瘦,上半身主要為灰色,頭、頸和腹部為白色,眼和嘴均為黃色,腿部為棕褐色,爪子為黑色。蒼鷺一般是成對和成小群活動,在遷徙期間和冬季會選擇集成大群。</p> <p class="ql-block"> 蒼鷺被人們視作一種吉祥的鳥類,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蒼鷺是畫家常見的題材,在表現(xiàn)它矯健身姿的通水,也會賦予它其它的寓意,就比如鷺和荷花、蘆葦組成圖案稱為“一路連科”,因為“鷺”與“路”同音,“蓮”與“連”同音,“蘆”與“路”諧音。蘆葦常常在棵棵連成一片生長,故諧音“連科”取意。古代的時候舉辦科舉考試,連續(xù)考中叫做“連科”,寓意為應(yīng)試求連、捷,仕途順遂。國畫中也有以鷺、蝙蝠、壽星組成的的圖案叫“一路福星”,祝愿遠行的人路途幸運。</p> <p class="ql-block"> 蒼鷺,別名灰鸛、青莊、灰鷺等。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也是鷺屬的模式種。共4個亞種。雄鳥頭頂中央和頸白色,頭頂兩側(cè)和枕部黑色。羽冠為4根細長的羽毛形成,分為兩條位于頭頂和枕部兩側(cè),狀若辮子,顏色為黑色,前頸中部有2-3列縱行黑斑。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長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p> <p class="ql-block"> 蒼鷺,初級飛羽、初級覆羽,外側(cè)次級飛羽黑灰色,內(nèi)側(cè)次級飛羽灰色,大覆羽外側(cè)淺灰色,內(nèi)側(cè)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淺灰色,三級飛羽暗灰色,亦具長尖而下垂的羽毛。頦、喉白色,頸的基部有呈披針形的灰白色長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白色;前胸兩側(cè)各有一塊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兩側(cè)向后延伸,在肛周處匯合。兩脅微綴蒼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p> <p class="ql-block"> 蒼鷺,棲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于沼澤、稻田、山地、森林和平原荒漠上的水邊淺水處和沼澤地上。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種群不遷徙為留鳥,在東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種群冬季都要遷到南方越冬。春季遷來繁殖地的時間多在3月末4月初,10月初至10月末遷離繁殖地,少數(shù)遲至11月初甚至個別到11月中下旬,特別是靠南部繁殖的種群。偶爾亦見有少數(shù)個體留在北方繁殖地不遷徙。遷徙時常大多呈小群,亦有單個和成對遷徙的。</p> <p class="ql-block"> 蒼鷺,成對和成小群活動,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時亦與白鷺混群。常單獨的涉水于水邊淺水處,或長時間的在水邊站立不動,頸常曲縮于兩肩之間,并常以一腳站立,另一腳縮于腹下,站立可達數(shù)小時之久而不動。飛行時兩翼鼓動緩慢,頸縮成‘Z’字形,兩腳向后伸直,遠遠的拖于尾后。晚上多成群棲息于高大的樹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 蒼鷺,主要以小型魚類、泥鰍、蝦、喇蛄、蜻蜓幼蟲、蜥蜴、蛙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多在水邊淺水處或沼澤地上,也在淺水湖泊和水塘中或水域附近陸地上覓食。覓食最為活躍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是分散的沿水邊淺水處邊走邊啄食。或是彼此拉開一定距離獨自站在水邊淺水中,一動不動長時間的站在那里等候過往魚群,兩眼緊盯著水面,一見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到來,立刻伸頸啄之,行動極為靈活敏捷。有時站在一個地方等候食物長達數(shù)小時之久,故有“長脖老等”之稱。</p> <p class="ql-block"> 蒼鷺,繁殖期為4-6月。繁殖開始前雌雄親鳥多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環(huán)境開闊、且有蘆葦、水草或附近有樹木的淺水水域和沼澤地上。營巢在水域附近的樹上或蘆葦與水草叢中。多成小群集中營群巢。有時一棵樹上有巢數(shù)對至十多對。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進行。通常雄鳥負責(zé)運輸巢材,雌鳥負責(zé)營巢。在樹上營巢者,巢材多用干樹枝和枯草,在蘆葦叢中營巢者,則多用枯蘆葦莖和葦葉構(gòu)成。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dān)。孵化期25±1天。雛鳥晚成性。</p> <p class="ql-block"> 蒼鷺,2020年10月,國家林草局發(fā)布了《關(guān)于規(guī)范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范圍的通知》,對蒼鷺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yǎng)殖活動,除適量保留種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導(dǎo)養(yǎng)殖戶停止養(yǎng)殖。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9年,無危。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飛上藍天《美麗的吉祥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榮成市車祝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