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你輕輕擦去眼角的淚</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26日元宵節(jié),一位試管嬰兒的產婦,突然胎動減少,來市醫(yī)院就診,產科醫(yī)生對該產婦檢查后,判斷需立即緊急剖宮產,3分鐘后產婦進入手術間,因為是急診手術,產婦很是緊張,一邊流淚,一邊在問,不要緊吧?陸春護士長從產婦進來就握住了她的手,在和產婦溝通的過程中知道,這是一名年輕的媽媽,她的言語中無不透露著對寶寶的期待,又表現(xiàn)出對手術的恐懼,因為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做試管嬰兒了,幾千次的排卵針,前兩次的失敗,這次好不容易成功了,這些使她對這個寶寶的到來格外緊張,其實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珍貴兒"。第一次生小寶寶,第一次來手術室,第一次做媽媽,喜悅伴隨緊張,期待伴隨著恐懼,不知不覺復雜的情緒伴隨著眼淚,從心里流到了眼角。陸士長看到這一幕,用手輕輕地擦去她眼角的淚水,安撫她,告訴她:“不要緊張,放松,我們有全市最好的醫(yī)療團隊,一定會拼盡全力保護你和小寶寶的,我們和你一樣期待著小寶寶的到來,給我們增添節(jié)日的氣氛,小寶寶以后小名可以叫湯圓或者元宵。”產婦笑了,看到這溫馨的一幕忍不住留下了照片作為紀念。經過陸護士長一番安撫和逗趣,產婦的情緒平靜了不少,全程積極配合,最終順利完成,母女平安!安返病房!隨著三胎政策的開放,會有越來越多的二胎媽媽,三胎媽媽,高齡媽媽進入手術室。不是每一個第二次,第三次,都是經驗,有些卻是更深的恐懼,我們手術室護理團隊會在不斷提高我們的專業(yè)技能的同時,處處去踐行我們的人文關懷,安撫她們緊張的情緒,守護她們人生重要的時刻,一起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 老爺爺?shù)摹靶∏榫w”</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這位爺爺是呼吸衰竭收住重癥醫(yī)學科的,既往有肺癌的病史,曾手術治療,聽家屬說曾是位軍人,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在爺爺住院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的堅強,也懂得他的脆弱,作為他的管床護士,每次我都會積極的和他溝通并進行一些心理護理,漸漸地讀懂了一些他的“小情緒”。某日,看見爺爺在床上動來動去,感覺怎樣都不舒服,我急忙到床邊問:“爺爺,咋啦?肚子不舒服?”爺爺頭偏過去看都不看我一眼的搖了搖頭,然后把手在頭上撓了撓了兩下,我看了看爺爺比較茂密的頭發(fā),“爺爺,頭癢呀?我給你洗個頭,怎么樣?”爺爺看了看我,然后準備一會努力說出:“剃掉。”(由于爺爺長期氣管切開機械通氣,能發(fā)出一些簡單的詞語)“哦,好的,我馬上給您剃掉哈?!蔽曳e極的回答他,調動他的情緒讓他感受到小小的愿望是可以實現(xiàn)的。于是,我邊跟爺爺說話邊給他剃了個“小平頭”,然后我用溫濕毛巾把“小平頭”的頭皮屑擦的干干凈凈的,把臉洗了后用他的哈利霜再涂了一下,爺爺瞬間感覺精神多了,我打趣地說:“爺爺,是不是舒服多了,頭都感覺變輕了吧?!睜敔旈_心的笑了對著豎了個大拇指,然后一整天都很乖的配合治療。在某個中午,我看到爺爺安靜了好長時間在發(fā)呆,臉上毫無表情但還是夾雜著淡淡的委屈與思念。我突然意識到昨天家屬跟爺爺視頻探視時,好像提到了爺爺?shù)纳铡N逸p輕的走到爺爺?shù)拇才裕骸盃敔?,今天是您的生日嗎?”,爺爺落寞的點了點頭,“爺爺,是想讓奶奶進來看您吧!但是現(xiàn)在規(guī)定不能進來探視哦,等疫情過了,奶奶就能來看您了,我給您畫一幅畫,祝爺爺您生日快樂,好不好?”爺爺帶著期待的表情又點了點頭,我將畫好的祝福畫拿給爺爺,爺爺看了高興的合不攏嘴,一掃之前不開心的情緒。我笑著對他說:“雖然家人不在身邊,但是一張畫片,寄托生日祝福!給您貼上一張我們親手的畫,讓愛陪伴您?!泵看慰吹綘敔旈_心的樣子,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去尊重,去善待。對于爺爺來說,最后的時光在醫(yī)院中度過,充斥著病魔的折磨,心理的崩潰,家人的思念等等難熬的時刻,這些都是一路的荊棘,而我們可以努力把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當看到爺爺眉眼間及嘴角的微笑時,會發(fā)現(xiàn)所用心呵護播的種都很有意義!ICU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癥患者,團隊中的每一位姐妹們,為提高患者康復的腳步,減輕患者痛苦,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我們團隊的溫暖,始終堅持在護理中關注細微之處,運用科學管理工具將人文護理進行到底,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舒適護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皖 疆 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我是一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有幸在2020年9月成為安徽援疆醫(yī)療隊的一員,這組照片拍攝于我在援疆工作中。我們對口援助的皮山縣是國家級最貧困縣,當?shù)蒯t(yī)療技術滯后,醫(yī)療設備缺乏,有經驗的醫(yī)務人員嚴重不足,手術能力極為有限,患者及家屬對于醫(yī)院的信任度不高,稍微危重的患者就需轉往和田地區(qū)或烏魯木齊的醫(yī)院接受治療。由此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奔波之苦,而且高額的治療費用也讓很多家庭望而興嘆,有的患者更因為貧窮而放棄了治療。</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一對焦急的中年夫婦帶著一個9歲的維吾爾族小男孩來到診室,男孩用手捂著左邊耳朵不住地呻吟著。在當?shù)鼐S吾爾族醫(yī)生的翻譯下我得知孩子的左邊耳朵及頭部疼痛已經有20多天了,由于病痛,夜間難以入睡。當時就很痛心于孩子父母的粗心,讓孩子痛苦在家挨了這么多天才來就診。在得知孩子父母是因新疆各鄉(xiāng)鎮(zhèn)與縣城之間交通不便,且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水平有限不能準確判斷病情,才讓孩子的病情延誤到現(xiàn)在,看著孩子痛苦的表情,我心急如焚,立即對孩子進行了檢查診斷。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驗,在判斷孩子患有急性乳突炎和骨膜下膿腫的可能后急診安排了針對性的行乳突CT檢查。攝片一出,我第一時間閱片,結果和初步診斷的一致,另合并有中耳膽脂瘤。這是一個需要急診行乳突開放的手術,在同當?shù)蒯t(yī)生充分說明并與孩子家屬做好溝通后,當日下午我就在急診親自為孩子實施了全麻下行左側乳突開放術。術中見左側乳突骨質破環(huán),骨膜下見大量膿性分泌物,我予以清除膿液及部分膽脂瘤,因設備有限沒有顯微鏡,我便改用耳內鏡下探查未見腦膜暴露。手術成功后,伴隨的是每天換藥和沖洗,每一次我都親自動手,雖然同孩子和家屬語言交流有障礙,但通過孩子的眼神以及操作過程中的配合度足以看出他對我充滿了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手術后第三天,當孩子笑嘻嘻的主動走到我面前拉著她的手換藥時,這一幕溫暖了我的心,我下定了決心要用實際行動和溫情將援疆醫(yī)療隊的關愛之種播撒進每個新疆同胞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在援疆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當?shù)蒯t(yī)務人員由于條件限制,使得自身技術有限,不少先進的援疆器材不會使用,都閑置一隅,縣醫(yī)院的手術室也完全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利用主持開展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業(yè)務工作的機會,充分利用受援科室現(xiàn)有資源,對受援科室的人員進行了優(yōu)化整合,進行了專業(yè)教授,使得科室里閑置許久的純音電測聽設備得以重新使用并開展、完善了各項專業(yè)檢查及治療項目。并在鞏固完善基礎疾病救治的積淀下,不斷擴展面部腫物切除后的轉移皮瓣修復術,每周四都會帶領科室人員開展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yè)理論學習,完善學科建設,以“傳幫帶”方式向受援科室傳授著各種臨床經驗及手術技能,提高了受援科室醫(yī)療服務能力,讓更多的五官科疾病患者留在受援地就醫(yī)治療,解決了“看病遠、看病難”問題,真真切切地做到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p> <p class="ql-block"> 祈福元宵節(jié) 情暖人更暖</p><p class="ql-block"> 元宵佳節(jié),喜樂團圓。元宵節(jié)前夕池州市人民醫(yī)院婦科病房里上演了一幕“服務有溫度,情暖人更暖”的溫馨畫面。佳節(jié)來臨之際,為了讓患者與我們一起感受元宵的喜樂,減少未能與家人團聚的失落感。一大早婦科病房的護士長胡杰就特意準備了一份份湯圓和平安果,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屬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所溫暖?!澳銈冋媸窍氲锰艿搅?,沒想到住院也能過上別樣的元宵節(jié),你們不僅醫(yī)術過人,服務也暖心?。 ?號床的阿姨手捧著湯圓,被這份小小的湯圓感動道。</p><p class="ql-block"> “我們希望通過醫(yī)護人員的真情服務,讓病房里的患者也能感受到節(jié)日的歡樂和溫暖,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疾病。”李榮主任告訴我們。一顆小小的湯圓,象征著新年的甜甜蜜蜜;一顆小小的湯圓,飽含了對患者的真摯關懷;一顆小小的湯圓蘊含了對患者的真誠祝福。一直以來,池醫(yī)婦科的團隊始終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高度的醫(yī)療服務,將溫暖與關愛,治愈與陪伴送至患者身邊。</p> <p class="ql-block"> 平凡崗位的堅守</p><p class="ql-block"> 病案管理是現(xiàn)代醫(y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醫(yī)院管理的全過程,隨著國家三級公立醫(y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病案質量尤為重要。我們病案管理科是醫(yī)院病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擔方,面對每年4萬多份的歸檔病歷質控,程老師每天都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的工作在病案管理第一線,服務臨床、服務患者。聽科室其他老師述說,幾年前一位患者家屬急匆匆來到我們科室,要調閱一份30年前的病歷,這么久遠的病歷都是一捆捆打包存檔的,科室?guī)旆恳捕啻伟徇w,所以想在短時間找到這份病歷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而且按照《醫(y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guī)定》住院病歷保存時間為30年,30年前的病歷我們是可以不提供調閱服務的,但是患者家屬有需要,我們就要全力以赴,程老師先耐心向患者家屬解釋了一下我們病歷存放的情況,安撫他急切的情緒,并向患者家屬保證一定盡快找到病歷。患者家屬離開后,程老師憑借多年的檔案管理經驗,快速鎖定了病歷大致的存放位置,為了不耽誤正常工作,她利用下班時間,在病案庫房里一份一份的翻找,因為擔心患者家屬著急,程老師一心想快點找到,當天晚上終于在翻找了幾千份病歷后,找到了那份病歷,此時已經深夜11點了。程老師非常高興,用她的話來說“找到了病歷比給自己發(fā)了獎金還開心”。第二天聯(lián)系患者家屬來復印病歷時,家屬非常感動,沒想到醫(yī)院這么快就能找到病歷。這就是程老師,總是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在病案管理崗位上默默堅守幾十載。工作之余,她始終不忘加強學習,提升自身業(yè)務能力,曾多次在《中國病案》《中國檔案》發(fā)表文章。在我看來,她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她在200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背后是對她幾十年兢兢業(yè)業(yè)工作的肯定,同時這也激勵了我們這些堅守在一線平凡崗位上的醫(yī)務工作者,以更飽滿的熱情、更踏實的態(tài)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名新進職工,我將以她為榜樣,認真細致的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p> <p class="ql-block"> 與死神賽跑</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1日上午10點06分急診科接到電話---科教樓旁有人突發(fā)心跳呼吸驟停,需要心肺復蘇。話音未落,傅真妮立即同一名輪轉護士、兩名醫(yī)生帶著急救箱,推著急救床以超過百米沖刺更快的速度飛奔到目的地,到達現(xiàn)場后迅速將患者抬至搶救床,一名醫(yī)生果斷爬上搶救床騎跨在患者身體兩側做胸外心臟按壓,傅真妮在患者頭端擠捏呼吸球囊輔助呼吸,邊心肺復蘇邊飛奔回急診科。忙碌過后,她告訴我:“在狂奔的路上,就覺得眼前發(fā)黑,頭痛劇烈,呼吸困難,但腦子里有一個意念告訴我---堅持!決不能倒下,絕不能拖后腿!” 在體力方面女護士相對較弱,但是我們急診科女同胞們從不退縮,克服體力不足,沖鋒在前,奔跑在護送危重病人轉運等工作的路上,活脫脫一個個“女漢子”。急診科現(xiàn)有護士20名,其中女護士17名。在這里,工作沒有性別之分,大家堅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即使是身懷六甲的護士,也常常見到她們托著大肚子奔跑在轉運患者的路上。在院內,隨處可見急診“女漢子”匆忙的背影。那身影如此美麗,如此熟悉,那身影永遠光彩奪目!</p> <p class="ql-block"> 小小棉棒,點亮微光</p><p class="ql-block">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池州市人民醫(yī)院近五萬人次的白衣天使不分晝夜、風雨無阻奔赴各個學校、車站、碼頭、飛機場等地開展核酸采樣工作,非常有幸我能成為那五萬人次中光榮的一員,醫(yī)院的采樣室、火車站、高速路口都曾有我手握小棉棒在口腔中揮舞的樣子。每個班次結束時,看著自己采集的幾千枚標本,雖然辛苦但也覺得值得,心中也覺得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無數(shù)次核酸采樣工作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春節(jié)期間在高速路口采樣。除夕前一天下午,臨時接到護理部通知高速路口設立的核酸采樣點需要采樣人員,當天下午兩點左右我們趕到高速路口,盡管只有三頂漏風的帳篷,但并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在領導積極的溝通與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下午四點多我們就開展了核酸采樣工作。到了除夕夜,高速路口更是忙忙碌碌,來往歸家的人們都顯得焦急,在保證有效的采集情況下,我們只能讓手上的動作快一點、再快一點,希望能讓忙碌一年的人們早點平安到家。但無論人流量有多大,我們都必須認真采好每一個樣品,這不僅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更是為全市人民的安全添磚加瓦。此刻的我也想要和家里人一起看春晚,吃團圓飯,但身為一名醫(yī)衛(wèi)人員,疫情當前,我必須服從安排,堅守崗位,聽到人們對我的感謝與新年祝福,看著一輛輛駛向家的方向的車,想著前方是一番團圓景象,便也覺得值得了。為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讓大家安心過年,我和姐妹們整個春節(jié)都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我們就像那小小棉棒,即使很渺小,但為回家的人們和在家的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的橋梁,點亮了他們平安的歸途!</p> <p class="ql-block"> 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于人生而言,一張照片,講述一段經歷,飽含一份情感。于我而言亦是如此。 照片隨拍于去年冬天一個周末的上午,陽光自傷口造口門診偌大的玻璃窗戶照進來,溫暖而美好。圖中男子正低頭認真地給躺在檢查床上的女士更換造口袋。女士姓何,我一直叫她“何姐”。何姐剛做完一場大手術,術后傷口恢復并不理想。時至今天,我依然記得當時為她檢查傷口的情景。掀開衣服,整個腹部傷口造口縱橫交錯,觸目驚心。腹部正中間一條縱行走向的手術切口長度將近30余厘米,傷口兩側都開了造口,右邊是尿路造口,左邊是腸造口,兩側造口上均掛著污濁的造口袋。由于家庭護理不當,造口周圍皮膚長期被滲漏的排泄物所刺激,邊緣皮膚已潰爛到肌層。整個人痛苦不堪,盡管處理傷口時,我小心又小心,依然不能讓她的痛苦減少半分。不過讓我感動的是,無論過程有多痛苦,她臉上總是帶著淺淺的微笑,話語溫柔,從不抱怨,在她身上我并沒有看到久病不愈的晦暗。何姐的傷口需要每天更換敷料,我不出門診,就利用休息時間替她換藥。隨著時間推移,造口周圍皮膚一天天好轉,疼痛明顯減輕,終于,經過20多天的換藥護理后,她的造口潰爛終于完美愈合了。彼時,我們都笑了,真正發(fā)自肺腑的、開心的笑容!特魯多說醫(yī)者職責應該是:有時是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不過,我更喜歡看到你痊愈后真正健康、幸福的樣子!所以,我努力,努力讓“有時”的日子變得更多更長……一個月后我又在門診見到何姐和她愛人。不過這次她不是來換藥,而是來跟我道謝的!看著這面紅艷艷的錦旗。我瞬間覺得,那些所有為了這份工作所做出的奮斗、所承受的委屈,全都值了!近五年的傷口造口門診工作,尤其是造口護理工作,如何姐這樣的故事豈止是一兩張照片能說的完!一只小小的造口袋牽掛著太多人的心!完整的造口護理工作除了院內指導護理,更多要做的還是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我們需要通過電話隨訪、上門服務、造口微信群等多種方式進行知識宣講及問題指導。近兩年隨著人文關懷護理工作開展,造口患者延續(xù)護理工作做得愈加細致。短短兩年之內,我們進行了千余次的傷口造口延續(xù)護理服務,其中僅造口袋更換指導一項就有300余次,2018年,我們正式成立“池州市傷口造口護理交流群”;2019年,成功舉辦了池州市首屆“玫瑰之約”造口聯(lián)誼會;2020年開展“造口健康宣教大講堂”。目前由我們胃腸外科護理部各位老師共同維護的“池州市傷口造口交流微信群”,共有造口人士近百余人。我們每天通過此微信群對池州境內造口人士進行各種造口問題咨詢處理,為他們預約復診以及耗材購買!甚至對大山里出行不便的患者給予材料代購!“生命需要感動,愛需要被傳遞”!</p> <p class="ql-block"> 我是你的責任護士</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患者名叫陳發(fā)善,是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因右下肢血管閉塞由外院轉入我院關節(jié)外科治療?;颊邅碓簳r十分消瘦,右腿始終蜷縮在腹部無法伸直,因為只有蜷曲右腿才能緩解疼痛,這樣的姿勢造成老人右膝關節(jié)僵硬無法活動,并且右足上的傷口散發(fā)出陣陣的惡臭。給病人安頓好床位后,陳爺爺年齡大,聽力下降,責任護士張爾媛趴在爺爺?shù)亩厡λf:“爺爺您好!你不要緊張,我是你的責任護士張爾媛,有任何什么問題都可以找我,我倆聽醫(yī)生的,您的右腿需要牽引,不會痛的?!?lt;/p><p class="ql-block"> 因病情需要陳爺爺做了右下肢截肢手術,術后陳爺爺情緒低落,抑郁,不愿進食物和藥物,護士總是彎著腰,靠近他的身邊,勸說開導爺爺,每次家里人來送飯時也要在旁協(xié)助老人進食。彎腰、俯身、趴在床頭說話與傾聽,已成為護士和陳爺爺交流的一種姿勢了。最終在全科室醫(y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陳爺爺終于痊愈高興出院了。時刻關心著病人的病情變化,無微不至地去做好每一項工作,看著病人能帶著笑容出院,是我們最欣慰的事。這不單是職業(yè)天性使然,更多的是將心比心的善意、是滲透在工作中的愛與關懷。</p> <p class="ql-block"> 致 敬</p><p class="ql-block"> 照片里的這位老人,是一位67歲的老兵,2021年6月1日,因交通事故入院,先在神經外科治療,2021年7月16日,病情穩(wěn)定了,但是肢體功能障礙明顯,隨轉入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我就是他的康復治療師之一,最初老人只能平躺在床上,連翻身都很困難,突如其來的意外以及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讓老人的性情發(fā)生了改變,我一靠近,他便表現(xiàn)地非常排斥,情緒狂躁,甚至因為覺得自己成為了累贅,出現(xiàn)悲觀厭世的情緒,我知道,這是失去了自身正常功能的人最本能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我迎難而上,用言語鼓勵開導他,帶他呼吸訓練克服體位性低血壓,早日改變臥床狀態(tài),扶著他的患側給予他安全感,讓他慢慢找到平衡,為以后的康復訓練打下基礎。只要他取得一點進步,我和姐妹們就不停地夸獎他,對他不斷的鼓勵,不斷的激勵,漸漸地他可以翻身了,甚至可以在床上坐起來了,他也越來越樂觀,對自己的恢復充滿了信心,這一切的轉變都離不開康復治療師。老人如今的進步,每個動作的呈現(xiàn),背后都有康復治療師辛勤汗水的付出。我們陪伴著老人經過了200多天的康復訓練,當看到他因為我們的努力甚至可以自行離開床位坐到輪椅上時,我簡直比發(fā)了獎金還開心呢!現(xiàn)在老人已經可以拄著拐杖慢慢向前行走了,在最近一次康復鍛煉中,這位曾經當過兵的老人,為了表達對我們的感謝,放開手中的拐杖,顫顫巍巍站穩(wěn)后舉起右手,對著我們敬了個軍禮,那一瞬間我的內心無比滿足。有這樣一群特殊的醫(yī)生,她們不開藥、不手術、不打針、不開方,但是又不可或缺,她們就是照片里的白衣天使——康復治療師。她們帶著一身青春的氣息,自信而堅定,細致而溫暖,用親切的話語,陪伴患者在康復的路上越走越遠;用精湛的技術,使失去的功能重獲希望。耐心地指導,給予患者重新站立、行走的力量,千百萬次的重復,只為教會一個簡單的動作。照片中患者的敬禮是對她們最大的肯定,致敬了不起的她們,而我也很榮幸是她們中的一員。四季變換,永恒不變的是我們堅定不移的信念??祻鸵粋€人,幸福一個家,是我們貫徹的理念。我們一直走在康復的路上,不忘初心、追逐夢想,為每一位患者的康復盡心盡力!</p> <p class="ql-block">圖文供稿:池州市人民醫(yī)院婦聯(lián)</p><p class="ql-block">編 輯:杜亞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