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親,是一種歲月</p><p class="ql-block">文/劉世興</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流逝是無言的,當(dāng)我們對歲月有所感覺悟時,一定是在深深的回憶中。而對母親的付出有所感同身受時,我們也一定進入了付出的季節(jié)。因為該付出的,母親都先我們付出了。</p><p class="ql-block"> 往往是在回首之際,在遠行之前,在離別之中,才驀然發(fā)現(xiàn),我們從未離開過母親的視線,從未離開過母親的牽掛。</p><p class="ql-block"> 小的時候,對母親只是一種依賴。青年時,對母親也許只是一種舐犢之情。只有當(dāng)生命的太陽走過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此時對母親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隨著生命的腳步,當(dāng)我們在數(shù)著自己一根根白發(fā),驚嘆著歲月不饒人時,想想母親為了我們,所付出了怎樣的艱辛。</p><p class="ql-block"> 母親在世時,細細看母親,臉上長滿了歲月的痕跡,點點滴滴震撼著我的心。母親仙逝之后,不敢觸碰母親的遺物,一碰胸口就隱隱作痛,不能自拔,母親的音容笑貌,已在淚眼婆娑中模糊成了浮影。</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人,她有著中國傳統(tǒng)婦女共有的特質(zhì),心底善良、性格率真、為人誠懇、吃苦耐勞……?</p><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勤儉持家,為我們操碎了心;她把我們撫養(yǎng)大,送我上學(xué),結(jié)婚成家。母親芳華衍變滄桑,青絲熬成白發(fā),她大半生的操勞,都是為了兒女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從我記事起,我母親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不分晝夜的運轉(zhuǎn)著,日復(fù)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間忙碌著。我們穿的鞋都是她親手做的,家里人的衣服是她親手縫補的。我的母親為我們上學(xué)、成家、立業(yè),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辛勞,最終將我們四個兒女養(yǎng)大成人,想想真不易。</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總是盼著快快過年,因為過年有葷菜吃,好的年景還有新衣穿,但母親卻始終穿著那件舊式的藍布衫,只是補丁一年比一年多。</p><p class="ql-block"> ?小的時候,只有餓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進家門就會喊:媽,我餓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餓的時候,看著家里的炊煙裊裊升起,然后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飯。</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中,在那難苦的歲月,哪怕是玉米窩窩頭能吃飽也行,這是她當(dāng)年夢寐以求的美食。那時候,家里窮,飯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飯,母親總是把好一點的飯菜留給我們。她似乎沒有任何食欲,我從來沒有見過她對哪一種食品有特別的欲望,她總是默默地先盡我們享用,剩下的她隨便吃一點。每當(dāng)我想起母親背對我們喝剩粥的背影,我的心就會痛。她的一生都無私奉獻給了我們仨兒子一女兒身上了。</p><p class="ql-block"> 還記得有一次我生病,半夜發(fā)高燒,母親在我身邊守到天亮,直到中午燒完全退后,母親又趕緊給我做了只有生病時才能吃上的一碗撈面加雞蛋。看著我吃下去,母親笑了,那是只有慈母才有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記得當(dāng)年我身著新裝即將告別母親去深圳打工的時候,母親半夜起來煮雞蛋,幫我整理好行裝,當(dāng)我走那一刻,母親有些依依不舍。在村口告別時,母親強裝笑顏對我說了許多鼓勵的話:“兒啊,爸媽都是農(nóng)村人,家底薄,給不了你多少幫助,凡事只能靠你自己啊,萬事以和為貴,爭取混出個樣來,好還清家里建房欠下的債務(wù)。</p><p class="ql-block"> 告別了母親,當(dāng)我走出百步之后再回頭看時,母親仍站在原地,手搭涼蓬眺望著我。那時秋風(fēng)正涼,風(fēng)兒吹撩著母親滿頭華發(fā),有種不可名狀的瀟瑟和孤寂。母親站馬路中央,一身青衣點綴在一片白色土路之中,孤零零的,望著路的盡頭,期盼著我下一次的歸來。她的背影在風(fēng)中有些孤獨,有些期盼,還有些掛念。此時,我已暗下決心,一定努力,不怕苦,混出個樣子來,讓母親寬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母親抱著一摞碗盤出門檻時,盡跌落在地。我看見母親癱坐在地上,碗盤散落一地。我慌了手腳,忙過去扶起母親。常年累月母親從來都沒有閑過,即使到了過年,我們都正和親戚朋友聊天時,母親還得做滿桌子飯菜招待客人。</p><p class="ql-block"> 自從父親去世以后,母親的體重又輕了幾斤,瘦弱的母親掛牽著父親,她時常在我面前提到父親,顯得有點悲傷,每一次都淚流告終……</p><p class="ql-block"> 母親那年已經(jīng)八十歲了,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上了深深的痕跡,燈光下映出了母親瘦弱的身影,看著她每天為這個家操勞而漸漸累彎的脊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睂δ赣H的恩情,我惟有以愛和孝敬來回報。</p><p class="ql-block"> 那年打工春節(jié)回家,一路上,見到熟悉我的鄉(xiāng)親,他們都會對我說:就知道你要回來,你媽早就在準備了。</p><p class="ql-block"> 我終于看到母親了,她正伸長脖子瞇著老眼張望,一聽到有人說:“你三兒子回來了”!母親立即從凳子上站起來,我趕緊叫了一聲“媽”,鼻子一酸,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皟喊?,你回來了……”母親哽咽著,當(dāng)聽到我女兒叫“奶奶,我爸回來了”,母親立即抹去臉上的淚水,顫顫巍巍地走過來,牽著小孫女的手,邊走邊說:“麗春長大了”。</p><p class="ql-block"> 還沒等我坐穩(wěn),母親就忙活著跑前跑后,給我倒水,噓寒問暖,我看得很清楚,母親的臉上始終綻放著笑容,我在一旁直招呼母親:“媽,歇會兒吧?!笨赡赣H總是樂呵呵地說:“沒事、沒事”。 其實,母親已經(jīng)很累了,只是為了兒回來一個團聚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到母親這樣,我有些心酸和一種隱隱的負罪感。</p><p class="ql-block"> 《朗讀者》里有一句話:“年少的時候,父母選擇用適合的愛引導(dǎo)我們;年長之后,我們卻選擇了用疏遠的愛回饋父母?!?lt;/p><p class="ql-block"> 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超過孩子對父母的愛,很少有孩子能像父母當(dāng)年撫養(yǎng)孩子一樣照顧年邁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我想,也許這是因為長大以后,孩子也成了父母,他們的目光總在追逐自己孩子的方向,卻忘了回過頭去望一望,那束永遠跟隨著、凝視著他們背影的深情目光。</p><p class="ql-block"> 母親喜團聚,但更怕分別。</p><p class="ql-block"> 相聚總是很短暫的,年后又要背著行囊去打工了</p><p class="ql-block"> 母親站在路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眼睛濕漉漉的,自言自語似地,一遍遍問道:“下次什么時候回來?……”</p><p class="ql-block"> 母親兩只手拉著我兒子,女兒,在向遠去的班車揮手……</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母親眼圈紅了……不知道為什么,我的鼻尖也酸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回憶起來, 我清晰地注意到母親雙鬢上的銀絲和那歲月刻下的皺紋。當(dāng)我轉(zhuǎn)身離開的那一霎間,我的熱淚便隨意如流!</p><p class="ql-block">母親在我病住院時,打電話給我,說等她好一點就來醫(yī)院看我,說道,我好了,她就好了……可是……我再也等不到母親來看我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親是一種歲月。每一縷白發(fā),每一道皺紋,都象征著歲月的無情,記載著歲月的滄桑。</p><p class="ql-block"> 母親是一種歲月。因為在人世間忍受最多苦難、咽下最多淚水、包容最多無知、體貼最多心靈的是母親,是偉大的母愛。</p><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歌,母愛無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