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翻開一段塵封的記憶</p><p class="ql-block">幾張老照片在腦海里跳躍</p><p class="ql-block">從我的百度網(wǎng)盤再次映入眼簾</p><p class="ql-block">那可是一群風云通山幾十年</p><p class="ql-block">乃至影響了幾代人的文化老人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文化館召開年終總結(jié)會,覃局長等人和參加會議的文化館人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前排從左至右:李朝英、沈國旺、阮銓卿、王致遠、李永秋、覃守產(chǎn)、肖少梅、付文正。</p><p class="ql-block"> 后面從左至右:張孟生、孔奇、萬立煌、楊華美、寧楚云、陳友生</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九月,毛澤東主席逝世,全國哀悼活動全面鋪開,通山縣革委會委托縣文化館設(shè)計搭建紀念活動靈堂,悼念活動結(jié)束后,經(jīng)辦人員在老文化館樓上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畫面中的人物分別是:但懋友、李朝英、陳中山、阮銓卿、王致遠、沈國旺、陳友生。</p> <p class="ql-block"> 這個照片是縣文化館一行在民歌搜集整理期間,陪湖北藝術(shù)學院楊匡民、梁思孔老師采風九宮山。他們分別是:陳友生、吳麗霞、萬立煌,旁邊兩個應該是楊匡民和梁思孔老師,阮銓卿、王致遠、黃定文(文化局長)、付文正。</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開始,縣文化館承擔《湖北省民間音樂、民間故事、民間歌謠集成》通山卷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歷時三年完成任務,這個照片是集體審稿情景。畫面中人物分別是:付文正、王致遠、阮銓卿、吳麗霞、陳友生。</p> <p class="ql-block"> “三民集成”音樂卷審稿,當時的地區(qū)群藝館游柏樵副館長親臨指導。按畫面分析,他們應該是肖少梅、萬立煌、陳友生、付文正和游柏樵館長。</p> <p class="ql-block">來自天津,人稱“通山通的”王致遠老館長。</p> <p class="ql-block">這是阮銓卿和李朝英兩位文化老人六十年代乘船到慈口采風。</p> <p class="ql-block">原文化股長毛彥斗采訪民間歌手。</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日9日,縣文化館舉辦全縣文化站長業(yè)務培訓班,這是張孟生老師在原烈士陵園現(xiàn)場為學員講授攝影技術(shù)。(左起第四人是我)</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和舒克唐,袁知樹于1982年2月10日參加咸寧地區(qū)文化表彰會時留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83年冬,文化館輔導干部徐云宜、廖玲玲在船埠村時留影。</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在全省山區(qū)文化站建設(shè)中,橫石、黃沙、大畈文化站分別被省財政廳和文化廳授予“特級”“一級”文化站稱號。(這是到文化局領(lǐng)獎牌時,但股長為我們?nèi)肆粝逻@個珍貴照片:照片中三人是王細香、陳星斗、樂建舜)</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0月9日,詹自立局長邀請康來鳴副縣長參觀橫石文化站美展,旁邊的是李朝英股長。</p> <p class="ql-block">通山文壇才子楊華美。</p> <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2日, 原縣文化館萬立煌、徐云宜兩位老師退休后來橫石探討民間絕藝“戲鳳凰”時和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6日,在九宮山休養(yǎng)期間,我為劉聲庭、陳友生、楊華美、阮英淼四位文化老人留下這張絕版合影,如今,可惜其中兩位己駕鶴西去……</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6日,我和夏彬這兩個老文化站長留影于九宮山,沒料到第二年他也因病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日30日,在九宮山石龍溝我為阮緒煥、袁望來兩位文化老人也照了個像。</p> <p class="ql-block"> 文化館四個不簡單的女人:吳蓮芳、王春光 、范春華 、曹旺珊。</p> <p class="ql-block"> 這兩位分別是從縣文化館退休的曹旺珊和王春光館長。</p> <p class="ql-block"> 這三位女士都是扎根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幾十年的老站長,她們分別是原通羊鎮(zhèn)文化站長黃華桂、大畈鎮(zhèn)文化站長王細香、橫石文化站長成和清。</p> <p class="ql-block"> 這些老照片是前年文化系統(tǒng)退休老干部在九宮山療養(yǎng)時由陳中山等同志提供一些,及我平時收集并一直珍藏在我的百度網(wǎng)盤,總想找個機會分享給大家。</p><p class="ql-block"> 因為上述圖片中的這群人不簡單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分別來自全國各地,都是多才多藝之人,為了開啟通山群眾文化新局面,他們年少青春時便進山工作:辦文化站,辦鄉(xiāng)劇團,辦文化館……還有那些前樸后繼的本土熱心群眾文化事業(yè)的文化站長們,他們開拓進取,嘔心瀝血,將一生都獻給了通山人民的群眾文化事業(yè)。</p><p class="ql-block"> 如今圖片中不少人分別離世作古,但是,這些文化老人的音容笑貌宛在,他們的才藝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永遠留存于通山這塊沃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于石潭河畔</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增修后再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