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合浦縣海角亭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合浦縣名勝古跡,廉政教育點之一,坐落在縣城內(nèi)廉州中學校園里。</p> <p class="ql-block"> 海角亭承載著人們對東漢合浦太守、廉正典范孟嘗的紀念,也與“珠還合浦”的動人故事頗有淵源。</p><p class="ql-block"> 東漢時期,合浦盛產(chǎn)珍珠,當?shù)匕傩斩嘁圆芍闉闃I(yè),當時地方官吏大多貪腐,驅(qū)使珠民無節(jié)制地濫采,導致珠蚌徙于交趾(今越南境內(nèi)),珠民斷了生計,餓死路旁不計其數(shù)。東漢順帝(126年-144年)時,孟嘗任合浦郡太守,求民病利,革易前弊,他上任不到一年,“去珠復還”,讓珠民恢復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當?shù)乩习傩諏⒚蠂L奉為神明。這就是“珠還合浦”成語典故的來由,比喻失而復得的人和事,既反映了孟嘗清廉為民的業(yè)績,同時也是清廉吏風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 據(jù)史料記載,海角亭原為賞海觀潮,迎客餞別之所,因位于我國大陸版圖的邊緣和折角上,面臨浩瀚大海,因此而故得名“海角亭”。古海角亭始建年代不詳,歷經(jīng)多次重建、修建和移遷,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遷于現(xiàn)址。今海角亭是合浦縣人民政府于1981年重修的,恢復了原貌。</p><p class="ql-block"> 海角亭正前面兩石柱上鑲著一聯(lián):“海角雖偏山輝川媚,亭名可久漢孟宋蘇”。</p> <p class="ql-block"> 海角亭坐東北向西南,全亭分為兩進。第一進為門樓,沿用了天妃廟的門樓,面闊三間。正門是大圓拱門,兩旁是耳門。屋檐由兩層磚疊澀突出,古樸美觀。</p> <p class="ql-block"> 海角亭四周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雅,其中一古樹拔地參天、濃郁覆蓋,宜人憩息。</p> <p class="ql-block"> 公元1100年,蘇東坡奉詔獲赦,從海南島北歸,路過合浦小住,應當?shù)毓偌澲?,登臨海角亭,極目北望,在驚濤拍岸聲中揮筆寫下了“萬里瞻天”這意境深邃的四字。</p> <p class="ql-block"> 登臨海角亭,觸摸紅墻古樹,千年古郡的印跡清晰可見,品讀詩文碑刻,漢孟宋蘇廉風散發(fā)飄逸。歷史滄桑,時代變遷,現(xiàn)今的海角亭,已不再是當初賞海觀潮、迎客餞別之所,在聽慣了笙歌鐘鼓,見慣了王朝更迭后,它逐漸成了合浦“廉州”“廉吏”和“廉風”的歷史見證和時代注解。</p> <p class="ql-block">紅墻綠瓦承載著古郡珠鄉(xiāng)歷史和文化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海角亭旁的魁星樓,原名奎文閣,俗稱鐘樓,位于廉州文蔚路廉州中學校園內(nèi)。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毀。道光元年(1821年)在舊址重建??鞘侵袊耖g信仰中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閣內(nèi)祀奎文星君。</p> <p class="ql-block"> 南珠古郡、海角名區(qū),合浦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郡,廉政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海角亭正是合浦廉政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既弘揚了清官廉吏的人格魅力,也傳承了勤政為民的精神內(nèi)涵,更寄托了百姓群眾對社會清風正氣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可多得的寶貴廉政文化歷史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碧平(逸靜自然)</p><p class="ql-block">文字:招權(quán)廣、郭超</p><p class="ql-block">時間:2022.04.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