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4.10日重返401紀實</p> <p class="ql-block"> 成都星光電工總廠系原電子部所屬的三線軍工廠。1970年始建于仁壽-雙流-彭山三縣交界的獅子山林家坡上,1999年調(diào)遷到龍泉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30年間,數(shù)千星光兒女克服重重困難,在這遠離城鎮(zhèn)的荒山上建立起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軍工半導體器件廠,一個生活配套齊全的小社會。在極其困難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下,全體星光人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沖破“巴統(tǒng)”封鎖,先后完成了200余項重點軍事工程的電子器件配套任務,為祖國的國防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多次受到國防科工委嘉獎。</p><p class="ql-block"> 半個世紀后,工廠舊址已成為成都市歷史建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影視拍攝外景地,網(wǎng)紅打卡點。由于當年工廠通信地址為“成都市401信箱”,因此“401”的地址稱呼沿用至今。在此奉獻了青春年華的星光人對此地更是懷有深深眷戀。2022年4月10日,30多個老星光人相約重返401,追尋當年的足跡,回憶那段崢嶸歲月,重溫昔日的戰(zhàn)友情誼。</p><p class="ql-block"> 為留下這段美好記憶,特將部分照片整理如下。內(nèi)容分為三大部分:生產(chǎn)區(qū)憶舊,生活區(qū)漫步以及農(nóng)家樂聚會。為全面了解星光廠的光榮與輝煌的歷程,穿插了一些過去的照片。文后附錄了一些老照片,有興趣的可去看看“往日時光”。</p><p class="ql-block"> </p> 第一部分:生產(chǎn)區(qū)憶舊 相聚工廠大門。開始了一段青春無悔的追尋。 《星光廣播站》大喇叭中的軍號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左邊尚保留了時代氣息。影視拍攝時在右邊修了一堵墻,遮住了花園和噴水池。大煞風景。 這張接近廠門大道當年舊景。 遙想昔日上下班時人群洪流。 當時廠區(qū)守衛(wèi)十分嚴格。廠內(nèi)無關人員都不允許進入。 成都市歷史建筑:《大三線建設遺存401廠建筑群》。生產(chǎn)區(qū)和生活區(qū)所有建筑都編號掛牌了。人們不會忘記三線建設者的奉獻。 諸多反映那個時代的影視劇在這里拍攝。 廠大門內(nèi)?!盀槿嗣穹铡碧嵝阎鋈胝?。 電子工業(yè)部的王錚老部長來廠視察。他是江西紅軍時代無線電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 <p class="ql-block">星光廠領導班子第一屆以馬定海廠長,許光全書記為首;第二屆以鄧光和廠長,俞亞康書記為首;第三屆以陳光華廠長,葉成炯書記為首(下圖)。</p> <p class="ql-block">1980.12黨代會。星光廠老領導們。</p> <p class="ql-block">第四屆以劉德武廠長,曹希勝書紀為首。1987.1月,新舊兩屆廠領導班子在廠大門合影。大門懸掛的是《國營星光電工廠》廠牌。</p> 1987.1 月,新領導班子與陳廠長在廠大門花園合影。 重大活動都要在這里留影。 陸續(xù)都有星光人回到老廠尋夢。 技術科同仁。與80后畢業(yè)的新生代合影。 <p class="ql-block">星三代來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廠區(qū)全景。紅墻掩映在綠樹中。指點當年形勝地,唯有青山如故。</p> 廠區(qū)分為四個臺階。三條大路通往不同車間。 恰好碰上廠區(qū)內(nèi)正在拍電視。許多影視劇都曾在老廠取外景。 這條路走了近30年。 右邊為六車間廠房(工裝車間)。該車間生產(chǎn)封裝用的管殼管帽和各種工裝,除機加工外,還有電鍍,熱處理,沖壓等工序。 <p class="ql-block">落葉滿地無人掃。左手是沖壓廠房。</p>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 一號主廠房。一分廠,生產(chǎn)各種晶體管:高頻,大功率,寬溫區(qū),抗輻射,雙向,塑封,.......;二分廠,生產(chǎn)各種聲表面波器件。 <p class="ql-block">1號主廠房前合影。遙想當年勝況。</p> <p class="ql-block">部分獲獎產(chǎn)品。</p> 映階碧草自春色。 老科技專家共憶當年攻克技術難關的壯舉。 <p class="ql-block">原聲表車間的同仁。</p> 半個世紀的友誼。 容顏不再,精神依然。 各自尋找自己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 1987.1月。新老兩屆班子在一號樓前合影。 維修站前合影。復雜的儀器設備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 二號廠房。研究所在這里制造各種模擬集成電路和軍用模塊。開發(fā)民品時,集中工廠的電子線路技術人員組成了“星光醫(yī)療設備廠”(三分廠)。生產(chǎn)便攜式B超機,紅外治療儀等醫(yī)療設備。 <p class="ql-block">廠區(qū)一角。大樓廠房今猶在,只是朱顏改。</p> <p class="ql-block">凈化廠房中是引進美國仙童公司的半導體生產(chǎn)線。技術人員和工人克服重重困難,自主完成了安裝,調(diào)試和投產(chǎn)艱巨任務。</p> <p class="ql-block">車間工作</p> 全封閉的凈化廠房內(nèi)有當時國際上先進的半導體生產(chǎn)設備:大口徑電磁爐,高精度光刻機,顯微鏡,電子束鍍膜機,離子注入機,超潔凈室,高純水制造設備,全自動外延爐,.......生產(chǎn)人員要身穿凈化服,經(jīng)旋風除塵后方可進入。 左邊是機修車間。右邊是凈化廠房。 機加車間(七車間),合并工裝車間,動力車間的機床,形成強大的機加工能力。轉(zhuǎn)民用后,發(fā)展成“星光電焊機廠”(四分廠)。生產(chǎn)鋼筋對焊機,全自動二氧化碳保護焊機,氬弧焊機,點焊機,....... 動力車間(八車間)。承擔了沉重的輔助生產(chǎn)任務:氫氧站,氮氧站,自來水廠(蘆溪河二級水廠,高揚程抽水到山上),高壓線路(彭山專線接入),電話線路(從成都市內(nèi)架專線至廠),天然氣專用管線(威成輸氣線接入),...... 電解水制造氫氣氧氣,管道輸入前方車間。 配電站。從彭山青龍場架設專用高壓線,以確保軍工用電。 廠區(qū)后面是茂密的森林。1949年前,這一帶還是原始森林,活躍著共產(chǎn)黨領導的川西游擊隊彭(山)仁(壽)華(陽)縱隊。 原技術處同仁在科技樓前合影。工廠擁有50位高級職稱人員,200多個中級職稱的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國家人事部認可:工廠可評工程師(含)以下技術職稱,助理經(jīng)濟師(含)以下經(jīng)濟職稱。 廠部,生產(chǎn)計劃處,科技處,質(zhì)檢處等核心管理部門均集中于此。這是一些特別團結(jié),特別能戰(zhàn)斗的集體。 廠部辦公樓。周邊遍植金桂銀桂月桂,難忘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質(zhì)檢處。入場材料和出廠產(chǎn)品質(zhì)量檢查。普軍級,特軍級,宇航級的嚴格環(huán)境試驗,確保軍品高可靠的質(zhì)量。 這棟樓是廠區(qū)最早的建筑。主廠房尚未建成時,就在這里開始了試制生產(chǎn)?!耙徊慌驴?,二不怕死”的鐵人精神得到發(fā)揚。 <p class="ql-block">后來,這棟樓成為辦公樓之一。財務處,人事處,干部處,保衛(wèi)處,宣傳處,工會,檔案室,總機室,......均在此樓。</p> <p class="ql-block">工廠的窮管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財務處是承擔壓力最大的單位。</p> <p class="ql-block">郭東林師傅是老星光,現(xiàn)仍在廠區(qū)大門守衛(wèi)。</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生活區(qū)漫步</p> 星光子弟校。雄厚的師資,勤奮的學子,良好的環(huán)境,完善的設施使得子弟校教學質(zhì)量非常高。每年都有大量子弟考入大學,高考升學率名列全縣前茅。 <p class="ql-block">小學部。芳草年年發(fā)。</p> 中學部。地下還有臨坡的一層。是理化實驗室。 還認識這些小孩嗎? 快樂的童年 子弟校足球隊 那時的孩子可不嬌氣。 <p class="ql-block">子弟校的部分女老師。</p> <p class="ql-block">部分子弟校老師。</p> 部分退休教師。他們?yōu)樾枪庀乱淮冻隽俗约旱那啻耗耆A。 三岔路。最高處是星光幼兒園。左邊干打壘樓房是招待所。 幼兒園教師阿姨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一批批星光幼苗在這里茁壯成長。 幼兒園內(nèi)景。 活潑可愛的孩子。 <p class="ql-block">星光廠的未來。</p> 星光醫(yī)院。醫(yī)生醫(yī)術高超,醫(yī)德高尚。規(guī)??氨犬敃r的地級醫(yī)院:內(nèi)科,外科(可做腹部手術),中醫(yī)科,婦產(chǎn)科(可做剖腹產(chǎn),很多星二代出生于此),五官科,牙科,......;化驗室,X光機,B超,住院部,救護車,配套齊全。 住院部。多少職工在這里得到了治療,多少孩子在這里誕生。 <p class="ql-block">后勤處。承擔了繁雜的生活保障任務:住房,食堂,環(huán)境衛(wèi)生,綠化,...基建時從青城山買來樹苗,種植了大量銀杏,水杉,桂花,橘樹。搬遷時統(tǒng)計,僅香樟樹就有3000多株。</p> <p class="ql-block">任滿東師傅,仍住在老廠。他是工廠后勤的勞動模范。</p> 工廠大食堂。提供美味的飯菜。不僅單身職工在此就餐,還為職工家庭帶來了方便。 工廠就是一個小社會,配備了糧店,菜店,肉店,百貨商店,郵局,銀行,...... <p class="ql-block">星光汽車隊。他們是最早經(jīng)受改革沖擊的單位。</p> 星光車庫。車隊擁有十多輛卡車(星期天還要送職工去鎮(zhèn)上),大客車(每天有到成都市內(nèi)的班車),小車班,救護車,吊車,甚至警車。車隊有技術過硬的維修班。還有自己的油庫。 部分車隊師傅。 燈光球場。在廠工會的組織下,職工業(yè)余生活豐富多彩。露天舞臺左邊是圖書館,可借閱各種圖書期刊;右邊是棋牌室,經(jīng)常進行象棋圍棋橋牌比賽。據(jù)稱:釣魚愛好者有200多人。 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在此打籃球,羽毛球。每年都要舉行廠內(nèi)各單位的籃球賽。 傍晚燈火通明,兒童們在此嬉戲。 長跑運動會。馬定海廠長,劉德武廠長都是運動愛好者。 廠宣傳隊,樂隊水平很高。常為職工表演,還受邀外出演出。 同行的女士們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 <p class="ql-block">露天舞臺。追憶我們逝去的芳華。</p> 當年的小姑娘,風采依舊。 露天電影放映室。 星光電影院。有1350個座位,還有樓廂。與市內(nèi)同步放映最新的電影。 星光會場內(nèi)每年要進行廠內(nèi)文藝匯演。 全廠大會也在星光會場召開。 勞模表彰大會。 <p class="ql-block">1998年,工廠領導換屆,第五屆新班子接過星光大旗。全廠職工上下一心,齊心協(xié)力。1999年9月,整體搬遷到成都龍泉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p> 工廠宿舍區(qū)。正在拍電視。拉來了不少群眾演員。 三岔路口。星光廠的集市區(qū)。 1號單身職工宿舍。許多新來的大學生和青年工人都在這里住過。 2號單身職工宿舍。 宿舍周邊是遍山的橘林。每年收獲幾萬斤,分給職工。 3號,6號,7號樓。 8號宿舍。 <p class="ql-block">4號宿舍。70年代曾是老技術科所在地。技術科同事在此相聚。</p>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遠處是4號樓背面。近處是銷售處和供應處大樓。 9號樓。72家房客。 <p class="ql-block">故居。</p> 10號樓。 11號,14號樓。 15,16號樓。 17號樓 18 號樓 沿山邊是幾棟紅磚青磚的二層小樓。 干打壘小平房。冬暖夏涼,住宿還比較舒適。 把附近的兩個生產(chǎn)隊劃為吃商品糧的蔬菜種植隊,為工廠職工提供蔬菜?,F(xiàn)在全部搬進了新建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 第三部分:歡聚籍田農(nóng)家樂 老同志致辭。 林家坡的開拓者和科技元老代表分別回憶那段艱苦歲月。<div><br></div> 建廠時的“青工”代表講述激情燃燒的歲月。 陸續(xù)上山的大學畢業(yè)生和新進廠的職工當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 接過父兄事業(yè)的“星二代”代表發(fā)表感想。 現(xiàn)在仍奮戰(zhàn)在一線的星光人介紹星光廠輝煌的現(xiàn)狀。 <p class="ql-block">最后,林中軍向全體星光人致敬。他1988年從成都電子科大畢業(yè),現(xiàn)在是星光廠副總。</p> 當年好男好女上三線,星光人“獻了青春獻子孫”?,F(xiàn)在大多已退休,享受晚年幸福的生活。在此歡聚之時,深深懷念逝去的老友。 <p class="ql-block">下午各小組分散活動,回憶往日時光,暢談當年逸事:馬廠長的開拓精神。</p> <p class="ql-block">劉德武廠長的兢兢業(yè)業(yè)。</p> <p class="ql-block">吳自強,江瑞清,劉志明,劉恩洪,周仕其等等老師傅高超技術和奉獻。他們帶出的徒弟成為了工廠的骨干。</p> 費師傅的廚藝,劉木匠的手藝,銀師傅的文藝,劉花工的園藝,沈老師的攝影,賀電影的盼望,...... 住草棚,打炮眼的艱辛。 攻克難關,完成一項項任務的喜悅。 鄰里間的和諧。 歡樂的業(yè)余生活。 軍轉(zhuǎn)民,求生存的奮斗。 齊心協(xié)力,完成工廠整體搬遷的自豪。 改革開放,工廠轉(zhuǎn)制的酸甜苦辣。 星光人的友情。 2006年,星光廠還清了1.3億元的搬遷債務,工廠完成改制,開始了新的征程。 舉杯祝愿:星光記憶長存,星光友誼長存,星光精神長存,星光事業(yè)長存! 附錄:往日時光 <h1><b></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