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是大理自古以來趕一街的盛會。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聚在古城西郊蒼山腳下,開始舉辦白族最隆重的“三月街”開街盛會。三月街是滇西最為古老的貿(mào)易集市,也是全國各民族經(jīng)濟、文化、體育等交流的盛會。</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三月街開街活動多是大理當(dāng)?shù)厝嗣褡园l(fā)組織活動的。三十七年前,我曾和同學(xué)乘公交車從下關(guān)來到大理逛三月街。我們走到古城西郊,點蒼山下,是一大片農(nóng)田。在田邊路上、鋪有鵝卵石的鄉(xiāng)村路兩旁人們沿路搭了兩排對面敞開的帆布帳棚。從大理古城西門沿著通往蒼山腳長達一公里的大路兩旁,各民族商人在路邊的帆布棚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商品當(dāng)街售賣,那時主要有:各地農(nóng)特產(chǎn)品、日用雜貨、珠寶玉石、糖茶煙酒、絲布被服、山珍海味、三轉(zhuǎn)一響、奇珍藥材、干果硬貨、古玩書畫、農(nóng)耕用具…,牲畜交易成為月街最大最響的市場名片。走在沙土鋪墊的月街上,偶吹來的大風(fēng)使得灰塵滾滾,但沒有阻止了熙熙攘攘的人們在棚子前購買或選擇商品的熱情。在一些露天攤位上,也不乏有吸引人的商品:有精雕細刻的劍川木雕、花紋瑰麗的大理石制品、下關(guān)沱茶、挑花繡朵的衣飾、頭飾,銀紐玉、大理草帽…… 。那時,我們感覺整個三月街就像是在農(nóng)田里參觀游玩。</p> <p class="ql-block"> 2007年,五一勞動節(jié)與三月街民族節(jié)雙節(jié)重合正好有十天的假期。5月1日這一天恰好是三月街開街日,早上八點我和家人乘客車去大理趕三月街。</p><p class="ql-block"> 約十點左右我家三人來到三塔前照管苗圃的岳父母的住所,在那鐵皮平房里與岳父母一起吃了早飯。飯后我們一家三人跟著岳母經(jīng)過已建有崇圣寺的三塔前公路往南前往三月街賽馬場看賽馬及逛月街。由州政府組織的盛大月街開街儀式及文藝匯演已結(jié)束。我們只在已建有護欄、觀看臺、主會臺等的賽馬場觀看了2個小時左右的賽馬比賽,就出賽馬場逛月街了。</p><p class="ql-block"> 三月街已不是像幾十年前的樣了,從賽馬場南門出到月街上來,路面已硬化!那路邊長有綠樹的大塊綠色農(nóng)田已沒有蹤影成了仿白族民居高樓;原田邊大路及小路已成寬闊整齊劃一的街道;幾十年前路兩邊搭建的臨時長帳棚已成了仿白族民居房;沿街店房各店售賣的商品豐富多彩,來自五洲四海,商品種類已翻天覆地。傳統(tǒng)的沒禁用的中藥材、金銀玉石、肉食品、茶煙酒、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等還有市場,生意還興隆呢!幾十年前大理石加工的各種工藝品,極少見了!</p><p class="ql-block"> 近十年來,我已沒有再去過離家約80公里的大理玩了!大理古城、三月街、洱海的印象,多還停留在三十多年前那古城街道滄桑古樸、民風(fēng)淳樸、山高水碧、田園村風(fēng)、木舟泛海、溪流魚游、泉涌鄉(xiāng)村的時代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