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都說,大江大河,青山亙古,方是大氣磅礴的地方。永泰同安鎮(zhèn),古稱輔弼,現(xiàn)行政區(qū)域面積近14000公頃。這里有疊疊青山的阻礙,卻無潺潺大河的滋養(yǎng),只有一些小小的溪澗,艱難地滋潤常常干渴的土地。先天的不足,使得同安在很長歷史時期內(nèi),成為以農(nóng)耕文明為主的永泰境內(nèi)比較貧窮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機緣使然。與同安見過數(shù)面后,我抽絲剝繭,慢慢接近它最心腹最深厚所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現(xiàn),在新時期春風吹拂滋養(yǎng)下,這一片土地早已絕處逢生鳳凰涅槃。沒有大河滋養(yǎng)的地方,卻能譜寫出大氣磅礴,仁和厚重的一曲曲新歌,讓這一片土地,毫不遜色,盎然生輝。 </p><p class="ql-block"> 同安境內(nèi)的仙山,海拔1119米。烈日炎炎,我們從山下的上坊村口出發(fā),順盤旋的羊腸小道艱難向上。氣息喘喘,汗水淋漓。用了一個多小時,終于站在山巔之上,辛苦的付出換成了視覺和聽覺的一場饕餮盛宴。</p><p class="ql-block"> 仙山之上,山風浩蕩,松濤轟響。仰觀宇宙,天高云淡,空靈深邃;俯視腳底,眾山服拱,村莊星散。遠處山巒濃淡適宜,筆架形狀呼之欲出;近處高崖壁立,峭拔凌厲。久之,腳底隱隱發(fā)虛。 </p><p class="ql-block"> 仙山山巔有百年洞窟,清嘉慶年間鑿成。石砌的墻,分出外埕和內(nèi)室,小而精巧。室內(nèi)數(shù)百年香火供著仙公。仙公三位一體,法力無邊,不僅負責方圓數(shù)十里的風調(diào)雨順,還管理著生男育女、民間訴訟等諸多事務(wù)。向?qū)粗魅握f,仙公極靈,民間傳說亦多。不由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原路下山,走回上坊村。又坐上車,沿著仙山山腳盤繞的環(huán)山公路,往連山村方向行駛。一路盤旋向下,沿途沒有村莊和人煙,只有高大繁密的樹,它們之間小小的空隙被草和灌木填滿。感覺汽車成了一艘安靜的潛艇。無邊無際的綠色,像無邊無際的大海的波濤。而自己,在往山的最深處無聲無息的潛行、再潛行。</p><p class="ql-block"> 潛行中回望來時的仙山,發(fā)現(xiàn)它比身處其間時更高遠,顯出睥睨一切,高不可攀的樣子。不由懷疑,那果真是我們剛才到達的地方嗎?繼續(xù)走向更幽深更低處的車子,恍然把我們帶向一個遙不可知的夢。</p><p class="ql-block"> 一座古寨在無邊的綠意中探出黑色的古樸的石墻、木柱與黑瓦。連山村終于到了,它在綠意包圍的山坳里。我們腳下的公路,就是它的村路,在綠意中忽隱忽現(xiàn)。寥寥幾座房子,有的很舊,比如古寨;有的很新,比如緊貼著古寨在高高崖壁上蓋起的紅磚房子。村委會的房子,不新不舊,前有空埕,邊上有榨油坊——它不用以前的風車和石碾,而是改用锃亮的現(xiàn)代鋼鐵機器了。 </p><p class="ql-block"> 連山村沒見著幾個人,似乎也沒聽到雞鳴犬吠,它靜寂著,在無邊無際的綠色里。村路從綠色中來,又延伸到深遠的綠色中去。這一個青蔥的世界里,山外人所稀罕至極的氧離子,濃厚至極,無聲地鉆進我們的肌膚里,頭發(fā)縫里,直至心里肺里,五臟六腑每一處的角落里。由此產(chǎn)生的沉醉,不由不令人如墜夢中,幸福到虛幻,幸福乃至奢侈到不真實。 </p><p class="ql-block"> 這一片綠色,原生態(tài)到幾近原始。山中有所有當?shù)厝四苷f得上名字的珍禽鳥獸:優(yōu)雅的白頸長尾雉,神奇的白鷴,兇猛的白腹隼雕,還有全身紅羽的主紅鳥,黃藍相間的不知名的“山雀”……老虎想必只存在于老輩人關(guān)于解放前的記憶里了,但長著獠牙的野豬應(yīng)是成群結(jié)隊吧?膽小害羞的山麂,會在清清的山澗邊溜達;碧綠的竹葉青伏在碧綠的竹梢之上;慵懶的大蟒蛇,會盤起它們斑斕暗色的偌長身體,在某個深深的小山洞里安家……這亙古的山林,是野物與人類的共同家園。</p><p class="ql-block"> 但這樣的家園,對于人類來說,是有缺憾的。這里連小溪澗都難覓蹤影,自然種不了稻谷。兼之離鎮(zhèn)區(qū)太遠,公路通車之前,山民出入只能靠雙腳量地,物質(zhì)往來只能靠肩挑手提。人力渺小,寧馨平靜的家園里,便缺吃少穿,前程渺茫。這樣的家園,很長時間內(nèi)被冠以“黃連山”的俗稱,貼上了苦與貧的標簽。</p><p class="ql-block"> 站在村部,我們縱向的視野如此深長:抬頭,來處高陡的仙山,橫亙在白云之畔。低頭,腳底是萬丈的綠色森林,如一片深不見底的潭。高下落差如此巨大,讓我不由突發(fā)奇想——這里,是否外人暫未發(fā)現(xiàn)的一個旅游處女地?試想吧,把仙山與連山相連,打造成一處“淳綠”為主題的新興景點,沿山澗搭原木棧道,或沿空中設(shè)高架纜車,步行坐車各取所需,一路山香沁肺綠海飛掠。無邊青蔥無邊馨香,托起身體托起心靈。溫柔又沉靜,闊大又高遠,那應(yīng)該會是一種妙趣無邊的體驗吧? </p><p class="ql-block">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誠然也。但其實,山的包圍里的人們,努力把被阻的視野投向天空,并從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富生懶,窮則思變,掙扎著盡力改變現(xiàn)實,是代代人的夢想和努力。四十年前,連山村的連長順、檀積蓮,隱隱聽到山外傳來的改革開放號角的召喚,便相呼相伴著拿起祖?zhèn)鞯耐叩?,背上簡單的行囊,通過步行加汽車加火車的方式,走出連山,走出同安,走向遙遠陌生的山西。憑著勤勞憨實和一些狡黠,他們在呂梁山下承接建筑工程,蓋樓,修路,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之后,他們回鄉(xiāng)召親喚友,一起在異鄉(xiāng)譜寫了一段段“建筑之鄉(xiāng)”的佳話,進而拓展業(yè)務(wù),在煤炭開采領(lǐng)域,開辟出了一方新天地。商海沉浮,他們的事業(yè)曾一度跌至深谷,卻又憑著山里人的實誠義氣和堅韌不拔,得到眾多朋友的雪中送炭,最終調(diào)轉(zhuǎn)方向,另辟蹊徑,從而東山再起,宏圖再現(xiàn)。</p><p class="ql-block"> 似乎很傳奇也很成功的異鄉(xiāng)打拼記,鼓勵了更多的連山人,他們勇敢地走出家門,去山外開天辟地。</p><p class="ql-block"> 豈止連山。整個同安鎮(zhèn)區(qū),下轄23個行政村莊,常住人口17000人左右。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憑借著敏銳的政治嗅覺,找準了時代發(fā)展的風向標,發(fā)現(xiàn)了商??v橫的機緣。他們中涌現(xiàn)出許多“包工頭”,帶著鄉(xiāng)親朋友,背上瓦刀土箕,從建筑起家,再拓展至其他如油茶、醫(yī)藥、園藝、飲食等眾多商業(yè)領(lǐng)域,由手工到機器,由笨拙到精細,締造出無數(shù)“同安”牌的商業(yè)神話。</p><p class="ql-block"> 同安人大氣,有膽略,這是周圍許多人的共識,那些出外的,敢闖敢拼敢冒險擔當。留在家里的,手腳和頭腦也沒閑著。有了國家惠民政策的相繼出臺,他們便不會讓每一寸土地空置。各種特色農(nóng)業(yè)大力發(fā)展:席草、新藺草、茶葉、水果、反季節(jié)蔬菜、花木、苗圃等遍地開花??萍嫉氖侄卫铮诤狭藗鹘y(tǒng)自然的理念,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以大規(guī)模合作化的更高效更大收益的方式,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田塍、山巒中,周而復(fù)始,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一人富,不是富。眾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安就這樣成為了縣域內(nèi)最早富起來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打拼中,同安人的眼界開闊了,他們更擅長于學習、汲取山外的新事物、新思想,并用所學來指導(dǎo)自己的財富創(chuàng)造實踐,從而降低風險,提升成功幾率。同時,他們又從不缺少山里人家堅韌頑強的品質(zhì),一旦失敗,從不氣餒,從不破罐子破摔,而是沉潛蓄勢,調(diào)整方向,重新奮斗、拼搏、崛起。</p><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我們站在仙山俯視同安全境,看到田塍碧綠充滿希望。在各村莊街巷中穿行,看到家家戶戶新屋崛起,別墅并立,與被精心整修的百年古寨相映成輝,經(jīng)不住由衷感慨:同安人,有氣魄!同安人,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鮑國忠先生是同安人的一個典范。他是省內(nèi)知名作家兼收藏家。文學上,他熱情洋溢,一派天真,對后輩鼓勵提攜甚多。在收藏上,更是入行早,眼光準,幾十年來,頗積累下許多有年代感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近年來,他除了在省城福州及外省應(yīng)邀辦展覽館外,又在家鄉(xiāng)同安三洋村辦了文物展覽館,并免費向鄉(xiāng)親及其他慕名來訪者開放。置身館中,古樸的田園氣息,深邃的歷史畫面,觸手可及,呼之欲出。</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受鮑國忠先生的引領(lǐng)和影響吧?同安各村,人們也有意識地關(guān)注并收集以農(nóng)耕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并以小規(guī)模的方式辦起展館。在三洋的人民文化宮樓上,便有一個。這樣的小型展覽,它消除了文物的神秘感,改變并拓展了參觀者的文化視野。</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今的同安人,給人感覺越來越有文化味兒了!</p><p class="ql-block"> 由此,又想到一個發(fā)生在同安的與文化息息相關(guān)的盛事——</p><p class="ql-block"> 2012年夏天,經(jīng)當?shù)卣疇款^,經(jīng)由鄉(xiāng)賢鮑國忠,鮑茂棟等多方聯(lián)絡(luò),鄉(xiāng)賢鮑長莊帶頭捐助,“三洋鄉(xiāng)土文教理事會”正式成立。這個旨在捐資獎(助)學的理事會成立之時,在外工作的鄉(xiāng)親們?nèi)缤牭郊Y(jié)令,或回現(xiàn)場,或通過銀行匯款支付等方式,踴躍認捐,各出己力。多則數(shù)十萬,少則一兩萬,理事會基金很快籌集了兩百多萬,并在成立大會當天快速增長至三百余萬。會后資金還在不斷累加之中。至今,理事會為當?shù)匚鍌€村莊的中小學修繕校園,添加課桌、電腦等教學設(shè)備,為優(yōu)秀教師分發(fā)獎金慰問金,為每年高考錄取者分發(fā)分檔獎(助)學金,直接推動了該村、該鎮(zhèn)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大發(fā)展,在縣里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所以,當人們聽說同安某人考上名校,讀了碩士博士研究生,羨慕之余,更會覺得理所當然,自然不過。</p><p class="ql-block"> 這是所有同安人對家鄉(xiāng)的真誠感恩與深情回饋。</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片培育過清代著名藏書家,教育家余潛士的熱土。在這片土地上,教育是當今所有人共同的事,這種理念已根植于這里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就是最美好的傳承和振興。當今的同安人,天涯打拼,心念故土,兩相輝映,萬里同安。</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同安鄉(xiāng)親無論走得多遠,無論在異鄉(xiāng)事業(yè)根基多旺,依然在每年春節(jié)將至時,呼朋喚友,將雛挈婦,回鄉(xiāng)過年。同安的春節(jié),是團圓、熱鬧、繁榮、豪爽的。同安人相互“攀比”著過年,“攀比”的,是對父母的回饋對故鄉(xiāng)的回饋。是“這條公路是誰出錢修的”“這片綠地是誰種出來的”“這戶人家是誰幫助脫貧的”……這樣的攀比,助力了鄉(xiāng)村振興,教化了后代子孫,當然是多多益善!</p><p class="ql-block"> 我在三洋村聽過“仁義雙(峰)”的故事。說是村里兩個青年,一個努力求知,學業(yè)有成,成了名醫(yī),以醫(yī)者仁心,祛疾除病,守護健康;另一個少時頑劣,但頭腦活絡(luò),三觀淳正,下海經(jīng)商積累許多財富,于是廣散家財常作慈善,助學修路,樂此不疲。這兩個同名為鋒(峰)的青年,成了大伙贊賞,學習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青年,在三洋,在同安,還有許多。 </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同安,雖路遠,雖山高,未來可期。 </p><p class="ql-block"> 天生萬物,始有缺憾,而人最可貴之處,在于揚長避短,用智慧和勤勞,去盡力創(chuàng)造圓滿。</p><p class="ql-block"> 永泰同安,這一個沒有大河奔流的地方,正因如此,尤為讓人難忘。</p><p class="ql-block"> 大地神州春秋輪轉(zhuǎn)成千年輔弼</p><p class="ql-block"> 長空赤縣今古綿延享萬里同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謹以此聯(lián)作結(jié),也做為我對同安的深深祝福吧。 ——2021、8、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