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由于貪欲不止,往往只見利而不見害,結(jié)果是利也沒有得到,害反而先來臨了。一個人若無法把握自己,被貪欲所控制,那么將來必會授人以柄,被別人控制,如此一來,給自己帶來后果是很可怕的。如果一個人眼中只有一己之私利,不顧國家、百姓的利益,只盯在錢、權(quán)上,遇事貪欲過重,則會被人利用這一弱點打敗??炭鄬W(xué)習(xí)歷史典故,要用經(jīng)典案例分析,善于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深刻汲取歷史教訓(xùn),切實做到警鐘長鳴。</p> <p class="ql-block">案例一、《郁離子》中,記載著一個“虎逐麋鹿”的寓言故事:一個老虎追趕一只麋鹿,麋鹿為了生存狂奔不止,倉皇之際從懸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趕到了隨著它跳了下去,結(jié)果麋鹿和老虎都摔死了。郁離子評說:“麋鹿從懸崖跳下去,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前有懸崖,后邊有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如果后退撞上老虎,只有死路一條而毫無生還的希望;如果向前縱身跳下懸崖,雖然墜落,但還有絕處逢生的可能,勝過坐以待斃,畢竟比坐等老虎吃掉的好。至于老虎,進退完全可以由自己來決定,聽隨自己選擇,并非迫不得已,而只是由于被一時貪欲沖昏頭腦,便失去了理智,卻隨著麋鹿一同跳下去摔死。為什么這樣呢?麋鹿雖然摔死,而老虎也同歸于盡;如果不縱身跳崖,那么就不可能招致老虎一起死亡。這雖是老虎的愚昧,但也是麋鹿的計策得當(dāng)??杀?像這只老虎,應(yīng)當(dāng)成為貪婪而殘暴者永遠(yuǎn)的借鑒。”</p> <p class="ql-block">案例二、明朝嘉靖年,松江有一個監(jiān)生,博學(xué)有口才,本來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他酷信煉丹術(shù),被一個號稱能煉丹的騙子騙去了一大筆銀子。這個監(jiān)生自然又氣又恨,想到各地去漫游,能抓住那個練丹的人。事有湊巧,有一天,他在蘇州的閭門碰上了那個煉丹的人。不等他開口,煉丹的騙子就盛情邀請他去飲酒,并且誠懇地向他道歉,說是上次很對不起監(jiān)生,請他原諒。過了幾天,那個煉丹的人又跟監(jiān)生商量,說:我們這種人,銀子一到手,馬上就都花光了,當(dāng)然也沒有錢還給你?,F(xiàn)在我有個辦法,東山有一個大富戶,和我已經(jīng)說好了,等我的老師一來,就主持煉丹之事,可我老師一時半會兒又來不了,您要是肯屈尊,權(quán)且當(dāng)一回我的老師,從那富戶身上取來銀子,作為我對你的低償,那就又快又容易,怎么樣呢?這個監(jiān)生因為急著找回自己損失的銀子,也顧不得許多,就答應(yīng)了那個煉丹的人的要求。于是煉丹人就讓監(jiān)生剪掉頭發(fā),裝成道士,自己裝作學(xué)生,用對待老師的禮節(jié)對待監(jiān)生。那個大戶與扮成道士的監(jiān)生交談之后,深為信服,兩人每天只管交談,而把煉丹的事交給了監(jiān)生的“徒弟”,覺得既然有師傅在,徒弟還能跑了?不想,那個煉丹的騙子看時機成熟,又?jǐn)y了大戶的銀子跑了,那個大戶家人抓住“老師”不放,要到官府告他。倒霉的監(jiān)生大哭,說明了情況才得以脫身。</p> <p class="ql-block">案例三、馮夢龍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思想家、戲曲家。明朝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曾經(jīng)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末年,晉國有一個當(dāng)權(quán)的貴族名叫智伯,他其實一點都不聰明,相反,卻是個蠻橫不講道理、貪得無厭的人。他自己本來有很大一塊封地,他還嫌不夠。有一回,他平白無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也是晉國一個貴族,他很討厭智伯的這種行為,不肯給他土地。他的一個臣下叫任章,很有心計。任章對宣子說:“您不如給智伯土地。”宣子不理解,問:“我憑什么要白白地送給他土地呢?”任章說:“他無理求地,一定會引起鄰國的恐懼,鄰國都會討厭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會不知滿足,到處伸手,這樣便會引起整個天下的憂慮。你給了他土地,他會更加驕橫起來,以為別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輕視他的對手,從而更肆無忌憚地騷擾別人。那么他的鄰國就會因為害怕他、討厭他而聯(lián)合起來對付他,那他便不能這樣長久下去了?!?lt;/p> <p class="ql-block">任章說到這里,頓了一下,見宣子點頭稱是,似有所悟,便又接著說:“《周書》上說,‘將要打敗他,一定要暫且給他一點幫助;將要奪取他,一定要暫且給他一點甜心’,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所以,我說,您還不如給他一點土地,讓他更加驕橫起來。再說,您現(xiàn)在不給他土地,他會把您當(dāng)做他的靶子,向您發(fā)動進攻。您還不如讓天下人都與他為敵,他便成了眾矢之的?!毙臃浅8吲d,馬上去改變主意,割讓了一大塊土地給智伯。智伯嘗到了不戰(zhàn)而獲的甜頭,接下來,便伸手向趙國要土地。趙國不答應(yīng),他便派兵圍困晉陽,把趙國包圍了。這時,韓、魏聯(lián)合,趁機從外面打進去,趙在里面接應(yīng),里應(yīng)外合,內(nèi)外挾攻,智伯便滅亡了,果然如任章所料。</p> <p class="ql-block">案例四、有一個人潦倒連床也買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張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長凳上睡覺,但這個人很吝嗇,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毛病,但是改不了。他向智者祈禱:“如果我發(fā)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吝嗇。”智者看他可憐,就送給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里有一個金幣,當(dāng)你把它拿出來以后,里面又有一個金幣,但是當(dāng)你想花錢的時候,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花錢。”那個窮人就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沒有合眼,地上到處都是金幣。這一輩子就是什么也不做,這些錢已經(jīng)足夠他花了。每次當(dāng)他決心扔掉那個錢袋的時候,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金幣,屋子里裝滿了金幣??墒撬€是對自己說:“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出,還是讓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再把袋子扔掉吧!”到了最后,他虛弱得沒有把錢從口袋里拿出來的力氣了,盡管屋子里裝的全都是金幣,但是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終于死在錢袋的旁邊。他的生命已經(jīng)失去了,這些錢對他還有什么意義呢?</p> <p class="ql-block">案例五、有一農(nóng)民想買一塊地,他聽說有個地方的人想賣地,便決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個地方,他向人詢問:“這里的地怎么賣呢?”當(dāng)?shù)厝苏f:“只要交1000塊錢,然后就給你一天時間,從太陽升起的時間算起,直到太陽落地平線,你能用步子圈多少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點,你將不能得到一寸土地。”這農(nóng)民心想:“那我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豈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塊地,這樣的生意實在是太劃算了!于是他就和當(dāng)?shù)氐娜撕炗喠似跫s。太陽剛一露出地平線他就邁著大步向前疾走,他的步子一分鐘也沒有停下,一直向前走著,心里想,忍受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這一天的辛苦帶來的歡悅了。他又向前走了很遠(yuǎn),眼看著太陽快下山了,他心里非常著急,因為如果趕不回去的話就一寸土地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點趕去,他加緊了腳步,只差兩步就到達(dá)起點了,但是他的力氣已經(jīng)耗盡,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時候兩只手剛好觸到了起點的那條線,那片地歸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p> <p class="ql-block">寓言故事情節(jié)得到拓展,并周詳而深刻地挖掘了“故事”的內(nèi)涵,面對虎的追逐麋無論作怎樣選擇,大概都只有死路一條。對虎來說,死的危險并不存在,它只要懸崖駐足,那就是坐山觀麋死??上晃兜刈分鹨猿哑鋸姡澙返脑竿貌坏綕M足,貪欲不止,恨不得立馬捕食,于是,致使它無法作出理智的選擇,結(jié)果與麋同歸于盡,不僅沒有得到麋反而成為麋的殉葬品。殘暴的老虎常常和暴政聯(lián)系在一起,“可悲啊!像這只老虎,應(yīng)當(dāng)成為貪婪而殘暴者永遠(yuǎn)的借鑒?!睙o疑道出了此寓言最深刻的寓意“苛政猛于虎”?!翱琳陀诨ⅰ背鲎裕簯?zhàn)國孔子《禮記·檀弓下》: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zāi)古钥薜煤鼙瘋?。孔子扶著車前的扶手板聽著,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彼驼f:“是?。∫郧拔夜涝诶匣⒖谥?,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現(xiàn)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笨鬃诱f:“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女回答說:“因為這里沒有殘暴的政令?!笨鬃诱f:“子路要記住,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可怕!”</p> <p class="ql-block">像監(jiān)生這樣的人,因為想要盡快地把自己的利益收回來,不思慮是否會損害別人,沒有忍一時之貪,反被煉丹人所挾,落得被人取笑的地步。吳兢(唐代史學(xué)家)在《貞觀要政.貪鄙》中說:“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币馑季褪钦f,國家元首如果貪欲,那么國家就會滅亡;作臣子的如果貪欲,那么自己就會身敗名裂。可以從典故中,能夠清楚地看到,深受啟迪。貪得無厭的人,一命嗚呼。讀書明理,以史為鑒,學(xué)史悟道。融會貫通,悟出道理:“鳥為食亡,人為財死?!辈灰屪约撼蔀榻疱X的奴隸,要學(xué)會讓自己成為金錢的主人,堅決不做金錢的犧牲品。</p> <p class="ql-block">人的欲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鴻溝永遠(yuǎn)無法逾越,因為人的貪欲永無止境,永遠(yuǎn)無法滿足,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貪欲是全人類所有民族的共性,凡夫有貪欲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不顧一切而貪欲不止,會嚴(yán)重傷害自己,阻礙生命的力量,甚至毀滅自己的生命。欲海難填,貪心不改,災(zāi)難不斷,日積月累,小災(zāi)難將會變成大災(zāi)難。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鄙勘葋啞稛o事生非》講:“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lt;/p> <p class="ql-block">犯過錯誤的過來人,最大的關(guān)鍵,就是要有勇氣正視自己的缺點,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加快速度改過自新。平常多半會是用進步這個詞代替,人生的進步用加速度來形容,得到的意義更大更深刻。犯過錯誤的人,還能活著,能堅強活著,就有機會痛改前非。有勇氣活下來的人,天天都會感受陽光明媚,而犯了錯誤的人選擇死亡逃避責(zé)任,則日夜處于黑暗、冰冷、火熱之中,永無天日。改過自新,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而自凈其意,就是收拾干凈內(nèi)部的毛病。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莫言,曾經(jīng)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制定改過自新步驟,從小事改起,從容易事改起,不要怨天尤人。要學(xué)會低調(diào)、懂得低調(diào)做人。形勢比人強,先保住生命,有生命就有機會重整旗鼓,從低谷中東山再起。能否改過自新,往往取決于自己的態(tài)度,而非他人。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你能改過自新,前途還是一片光明的。既然懂得,“一切禍害都來源于貪欲不止”,那么,就改過自新遠(yuǎn)離一切禍害,才能對得起老祖宗,然而彰顯為人處世之孝道。</p> <p class="ql-block">本文列舉歷史典故,古為今用,聚焦主題,圍繞中心,推動主題教育,落實落細(xì)。談?wù)摴湃斯适?,本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盡而不亂,亂而不雜,雜中有序,序中有理 ”。談古論今說歷史,所知道都全說了,說得很詳詳細(xì)細(xì),盡情地說出想說的話而條理清晰不亂,就算亂了也不脫離主題教育而感覺不雜,文章內(nèi)容豐富多彩似乎夾雜,不以為然,文章邏輯性強順序得當(dāng),順序中各環(huán)節(jié)間的銜接都有道理。由于每個讀者文化素養(yǎng)與自身修養(yǎng)有所不同,所以讀者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異。建議有緣讀者,多讀遍數(shù)心定了,總會讀懂里面的精髓,受益終身。</p> <p class="ql-block">感恩:感恩美篇推薦流通,傳播正能量。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后代,日夜審稿辛苦了!深謝感恩讀者點贊、評論。</p> <p class="ql-block">聲明:本文歌曲以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本人寫作特色與眾不同,一切從大眾利益出發(fā),不是為加精而創(chuàng)作美篇。之所以選擇參與話題“讀書筆記分享會”,目的讓讀者明白讀書寫筆記的好處,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的習(xí)慣。在此發(fā)表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歡迎讀者參與評論留言,最終總會有貴人賞識您們的才華。因本文作者水平低,故不參與任何網(wǎng)絡(luò)辯論。</p> <p class="ql-block">作者:黃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