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偽滿洲國存在了13年,哪23個國家宣布承認(rèn)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阿奇觀史(微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滿洲國”1932年3月成立,初期為共和體制,不久以愛新覺羅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zhí)政”,年號“大同”;后溥儀稱帝,年號“康德”。首都設(shè)于新京(今吉林長春)。領(lǐng)土包括現(xiàn)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guān)東州,即旅大),以及內(nèi)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945年8月日本戰(zhàn)?。煌?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滿洲國”正式滅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據(jù)1943年由“滿洲國”政府出版的《滿洲建國十年史》,承認(rèn)“滿洲國”的共有23個國家,按照承認(rèn)的時間排列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2年6月14日,日本眾議院通過決議,承認(rèn)滿洲國。11月24日,日本正式任命關(guān)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為駐滿洲國大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偽滿洲國皇帝玉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薩爾瓦多共和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5月24日,薩爾瓦多承認(rèn)滿洲國,是第二個承認(rèn)“滿洲國”的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意大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11月28日,意大利與日本簽署協(xié)定,承認(rèn)滿洲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納粹德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20日,德國承認(rèn)滿洲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保加利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汪偽政權(qu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克羅地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丹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芬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匈牙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蒙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疆”一詞比較陌生,蒙疆全稱為“蒙疆聯(lián)合自治政府”,是日本于1939年至1945年間在今內(nèi)蒙古中部(當(dāng)時的察哈爾省和綏遠省等地)操縱成立的一個傀儡政權(quán),“首都”在張家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泰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緬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菲律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自由印度臨時政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日本在東南亞所扶植的傀儡政權(quán),其目標(biāo)是取代英屬印度。在錢德拉?鮑斯的鼓吹、日本的全力支持與東南亞的印度人參與之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于1943年10月于新加坡成立,1945年8月解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維希法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希法國,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占領(lǐng)下的法國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國侵占巴黎后,以貝當(dāng)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故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偽滿傀儡溥儀訪問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羅馬尼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斯洛伐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西班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蘇聯(li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13日,蘇聯(lián)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lián)在條約明確表示尊重滿洲國的領(lǐng)土完整與神圣不可侵犯性。早在1932年9月23日,蘇聯(lián)已同意滿洲國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派駐領(lǐng)事官員。1945年8月8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不再承認(rèn)滿洲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蒙古人民共和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日本和蘇聯(lián)簽立《日蘇中立條約》,蒙古人民共和國得到日本政府的承認(rèn),同時蘇聯(lián)也承認(rèn)滿洲國的獨立地位及領(lǐng)土完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溥儀在偽滿洲國的“登基儀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多米尼加共和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3、波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承認(rèn)“滿洲國”的時間不詳,1942年2月24日取消承認(rè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承認(rèn)“滿洲國”的,主要是德意日軸心國聯(lián)盟的成員;薩爾瓦多、波蘭、多米尼加三國屬于其他國家;蘇聯(lián)本屬于同盟國,卻基于自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背棄了中國人民;蒙古當(dāng)時是蘇聯(lián)的小兄弟,附庸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1月15日美國通告世界各國不要承認(rèn)滿洲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3月13日英國宣布永不承認(rèn)滿洲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國際聯(lián)盟也認(rèn)為日本違反國際公約,宣布不承認(rèn)滿洲國的合法性,支持中國政府主張滿洲國管轄地區(qū)仍是中國的一部分,主張國際共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淳按:偽滿洲國成立時,蘇聯(lián)和日本的關(guān)系很復(fù)雜。上個世紀(jì)30年代的國際形勢風(fēng)云變幻、波云詭譎、暗潮涌動,大國關(guān)系異常復(fù)雜。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1931年,蘇聯(lián)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與途經(jīng)莫斯科歸國的日本駐法大使芳澤謙吉商議建立日蘇兩國互不侵犯條約。同時,由于蘇聯(lián)遠東地區(qū)防御體系尚不完善,怕引火上身,所以蘇聯(lián)政府對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一直保持“不干涉”的政策。日本是偽滿洲國后面真正的“主子”,當(dāng)然希望蘇聯(lián)承認(rèn)偽滿州國。蘇聯(lián)本身也扶植了一個傀儡的外蒙古。因此,討好日本,避免兩線作戰(zhàn),以承認(rèn)偽滿換取東線的安定以及日本對外蒙古獨立的承認(rèn)。雙方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出現(xiàn)了蘇聯(lián)承認(rèn)偽滿洲國的事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中真正鼎力支持中國抗戰(zhàn)的唯有美國,蘇聯(lián)與納粹、日本媾和,出賣中國令人憤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