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xiāng),廣西桂林臨桂,這里有我的家鄉(xiāng)父老兄弟,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成長記憶,有如詩如畫的風景;這里的人們勤勞善良,這里的民風淳樸,這里是醉美臨桂。</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每個人都深深地爰著生他養(yǎng)他的家鄉(xiāng),作為土生土長的臨桂籍畫家,我對家鄉(xiāng)臨桂的愛深深地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時時刻刻都表現在我的作品里,家鄉(xiāng)臨桂的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山一水皆是意;我很慶幸我生長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臨桂,臨桂的山水草木,風俗人情都是我的創(chuàng)作源泉。</p><p class="ql-block"> 我爰我的書畫藝術事業(yè),更愛家鄉(xiāng)臨桂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隨著中國的繁榮強大,臨桂也變得更加山青水秀,人們生活更加幸福;特別是隨著中國發(fā)展的深入,近年來臨桂農村,建滿了新房,隨處可見人們幸福的笑容;臨桂鄉(xiāng)村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fā)了我以家鄉(xiāng)臨桂美景為背景的創(chuàng)作激情,于是我深入到臨桂鄉(xiāng)村,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去采風,去收集素材,會仙濕地,四塘田心村的狀元橋,南邊山的飛鳳橋,黃沙鄉(xiāng)的群山,羅山湖水庫的夜色,茶洞江洲的民居,渡頭、五通、中庸的義江沿岸,宛田的瑤鄉(xiāng)毛竹都是我的創(chuàng)作素材,于是創(chuàng)作了最美鄉(xiāng)村臨桂系列作品和悠美詩意作品。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有時為了撲捉到義江清晨日出的美景,清晨4點鐘起床到義江邊靜靜等待日出,清晨太陽未出來的義江江面上,薄霧微起,晨霧中收網的漁翁,劃著竹筏,默默收網,如詩如醉,這是最純最樸的美景,此情此景激起我的無限感慨,觸動了我的創(chuàng)作神經。有時為了感受月圓之夜的義江月色,而深夜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義江邊,獨自欣賞著月夜下靜靜的義江夜景,岸邊江面上泊著一只竹筏,一輪圓月靜靜地映在水中,夜風拂過,江面輕波,晃動圓圓的月影,化做漫舞天仙,偶爾南雁飛過,叫聲劃破夜空的寧靜。有時為了撲捉到濕地野性最美的時刻,不辭辛勞,一次次地前往會仙濕地,一直到發(fā)現創(chuàng)作需要的最美最野性的會仙濕地為止。有時為了融入臨桂古橋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如癡如癲地站在會仙和四塘的古石橋上一站就半,仿佛回到了從前,勾起我無限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正因我對家鄉(xiāng)臨桂的如此執(zhí)情,才使我的作品有家鄉(xiāng)情懷,有生命,有感情,象風一樣,從來不曾歇息,如詩如醉。</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臨桂義江采風作品《春潮》。</p><p class="ql-block">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p><p class="ql-block">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p><p class="ql-block">這是清明節(jié)回到老家,閑暇之余,我到家鄉(xiāng)的義江邊寫生,隔著義江遠望對面老家,時值清明節(jié),村子的新房子在已抽嫩芽的江邊河柳間,若隱若現,濛濛細雨中,江中泛起裊裊霧氣,霧氣中一個下網的漁人在忙著收網,而偶爾有春燕掠過江中霧氣,這景象真的很美;以前經常在老家時從來沒有感受到老家義江的美,現在偶爾回家一趟,卻發(fā)現老家的義江景色原來這么美!然而,由于時代的變遷,已經很少能聽到義江邊農民耕田趕牛的吆喝聲了。</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義江采風作品《春江新綠》。</p><p class="ql-block">這是取景臨桂區(qū)中庸義江段,煙雨濛濛的義江三月,江岸苦柳樹抽新綠,兩只黃鸝側聽牧童笛聲,遠處山下炊煙裊裊,近處油菜花叢中,牧童騎牛笛聲悠悠,高高的江畔民居,意義為人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yè)。</p><p class="ql-block">三月義江春色柔,</p><p class="ql-block">樹上新綠嫩媃媃。</p><p class="ql-block">黃鸝枝頭隨歌望,</p><p class="ql-block">江畔牧童笛聲悠。</p><p class="ql-block">義江美景確實很美,只是我們平時天天身在其中沒有太多注意而已,一到三、四月份,江邊苦柳抽新芽,江中漁影,加上江岸上農民忙碌的身影,春意盎然的春天里一忙一閑的對比,無不體現著,充滿希望的春天帶給人們生活的幸福與充實。</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春江晨曲》。</p><p class="ql-block">作品取材于臨桂區(qū)兩江鎮(zhèn)渡頭賀村上寨的義江江岸美景。經一夜春雨的義江早晨,江岸鳥語花香,農民牽著牛急匆匆去耕地,開啟一年豐收的希望,與之忙碌的身影形成對比的是江上撒網的漁人悠閑的收魚,一動一靜的對比加上江岸上高高的鄉(xiāng)村新居,表達了在黨和國家的惠農和扶貧政策下當今農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yè)。</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廣西桂林市臨桂區(qū)五通鎮(zhèn)義江采風作品《春風十里漫幽香》</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一犁新雨正春耕》</p><p class="ql-block">這是站在兩江鎮(zhèn)渡頭大橋上,往下游看是遠山連綿,往上游看,岸邊是自己母校渡頭中學已廢棄的埠頭,睹物思情,自己初中的艱苦求學歷歷在目,于是多點取景創(chuàng)作了本作品,借農民的春耕感謝母校老師的辛勒耕耘。</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廣西桂林臨桂區(qū)網紅打卡地,四塘田心村狀元橋采風作品《詩和遠方》</p><p class="ql-block">聽聞遠方有你</p><p class="ql-block">動身跋涉千里</p><p class="ql-block">我從來不曾歇息</p><p class="ql-block">象風一樣</p><p class="ql-block">不遠萬里</p><p class="ql-block">只因有你</p><p class="ql-block">曾經多少個日夜</p><p class="ql-block">我一次次地問</p><p class="ql-block">誰是你心中的記憶</p><p class="ql-block">是我從你身旁走過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還是我把你裝在心里</p><p class="ql-block">是那遠方的風景</p><p class="ql-block">還是那古老的遺跡</p><p class="ql-block">多少次</p><p class="ql-block">夢里深情地吻你</p><p class="ql-block">你卻成了詩和遠方</p><p class="ql-block">成了我永遠的記憶</p><p class="ql-block">(臨桂網紅打卡地,四塘田心村狀元橋,據說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這里的景色,猶如一幅靜怡的水墨畫,既層層疊疊,又潔凈素雅,行走在山水間,仿佛走進了畫里。)</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之,網紅打卡地臨桂區(qū)四塘狀元橋采風作品《一犁春雨望豐年》</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廣西桂林臨桂區(qū)網紅打卡地狀元橋采風作品《春江如畫》</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廣西桂林臨桂區(qū)狀元橋采風作品《山鄉(xiāng)新雨后》</p> <p class="ql-block">最美鄉(xiāng)村系列,廣西臨桂區(qū)南邊采風作品《山村春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村的這個春天來得比較早,鳥語花香,老橋流水,裊裊炊煙的村莊,還有那農民忙碌的身影,一幅豐收在望,朝氣蓬勃的幸福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作品《春江花月夜》</p><p class="ql-block">月影幽幽映春江,</p><p class="ql-block">暖風吹送花草香。</p><p class="ql-block">樹上翠鳥空對月,</p><p class="ql-block">蛙聲四起喚新娘。</p><p class="ql-block">這是元宵節(jié)之夜,我獨自一人去到義江邊欣賞夜色,結果看見村一位回農村過元宵節(jié)的一位兄弟和他愛人坐在江邊的碼頭上聊天,水中月影在輕輕蕩漾,于創(chuàng)作了本作品,作品利用翠鳥獨對月來對比表達人世間的花好月圓。</p> <p class="ql-block">“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p><p class="ql-block">這是創(chuàng)作完《春江花月夜》后有感于這句千古名句而即興創(chuàng)作的第二蝠以義江為背景的作品《萬家燈火》</p><p class="ql-block">有微風的節(jié)日夜晚,天上靜靜的月亮下,人間萬家燈火,月影、孤獨的翠鳥、酒旗、江岸小船,小船艙內無燈光,艙外有燈,面對作品,不同人生經歷的人對作品有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作品巜春語》</p><p class="ql-block">桃紅柳翠煙雨中,</p><p class="ql-block">雙燕銜泥飛朦朧;</p><p class="ql-block">百花綻放嫣然笑,</p><p class="ql-block">一芳春光映心湖。</p><p class="ql-block">這是2021年年底,春節(jié)將至,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時值全國新冠疫情有點緊張,天空又下著小雨,天氣有點冷,我來到義江邊散心,江岸邊的苦柳樹光禿禿的,一片蕭條的樣子,雖然天氣有點冷,但義江邊菜地上的菜花開得正艷,突然看見對岸上有幾個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寫生,于是我就創(chuàng)作了這幅《春語》的作品,意義雖然尚未到過年,但我已經聽到了春天的語言,鬧心的疫情也會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即將被戰(zhàn)勝。</p> <p class="ql-block">春雨霏霏為蒼生,</p><p class="ql-block">潤物輕輕細無聲;</p><p class="ql-block">巍巍大愛佑華夏,</p><p class="ql-block">此生無悔中國人。</p><p class="ql-block">這是利用會仙鎮(zhèn)的一本宣傳畫冊上們會仙楓樹林的圖片畫的,只是把秋天改成了春天,把楓樹林的草地改為了油菜田。</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30日,元旦將近,回望過去的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繼續(xù)惡化,新增了兩種變異毒珠,國外新冠疫苗一針難求,而我國卻是疫苗生產大國和疫苗國際援助大國,章顯了我國的大國擔當和大國風范,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疫苗,至2021年年底,已有部分人員接種了第三針,而國外有的國家第一針都還沒有完成;而且我們的政府始終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記得,8月17日早上身在井岡山的我接到家里人打來電話,說新冠防疫部門的工作人員詢問我打疫苗的情況,我很感動,深感黨和國家對防疫的高度重視,深感黨和國家對老百姓生命健康的關心,生在這個偉大的國度身為中國人,真心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鴉片戰(zhàn)爭以后積貧積弱的中國并與現在相比,如果我生在那個時代遇上疫情,又有誰會關心老百姓的的生死呢?!就是現在的國外西方國家也不會去關心別人接種疫苗。而今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民齊心共同抗疫,努力實現百年夢想。</p><p class="ql-block"> 回想2021年疫情下國內外老百姓在政府心中的地位,我深感我們黨和政府的偉大,深感自己多么慶幸生在這個偉大的國度,于是創(chuàng)作了作品《春雨霏霏》,來描寫生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的人民就是春雨霏霏下的春天萬物,天天有春雨,天天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作品獻給我們的黨和政府,獻給為中華崛起而努力的英雄們!</p> <p class="ql-block">作品巜春望》與《春語》同樣的創(chuàng)作心境,只是巜春望》的素材取源于去黃沙鄉(xiāng)的盤山公路最高處遠望的情景,作品中孤獨的小鳥與春光爛漫的景色形成強烈的沖擊,讓人浮想聯翩。</p> <p class="ql-block">臨桂區(qū)會仙廖家山底村采風作品《牧笛悠悠醉丹楓》</p> <p class="ql-block">以臨桂區(qū)會仙楓林和濕地結合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秋湖晨暉》仙境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廣西桂林臨桂區(qū)會仙濕地、相思江采風寫生作品《秋江晨韻》</p><p class="ql-block">水草連天炊煙茫,</p><p class="ql-block">晨鳥歡飛葉紅黃。</p><p class="ql-block">蘆花飛絮寒風醉,</p><p class="ql-block">秋雨染盡相思江。</p><p class="ql-block">相思江,桂林漓江的支流,廣西桂林到柳州的古桂柳遠河(建于唐代長壽元年(692年)雍正七年(1729年)重 修。)的桂林段,流經桂林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濕地———會仙國家濕地公園,這里湖澤遍地,水草豐盛,植被、鳥類繁多,這里的農田與喀斯特地貌的山交錯分布,雨水充沛時,遠遠望去,山倒影在農田的水中,農田就象鑲山腳下的玻璃一樣,特別漂亮,人們稱之為玻璃田。這里濕地水流縱橫交錯,農民出行務工都以船做交通工具出行,真乃另一個世外桃園仙境。</p><p class="ql-block">詩人潘敏曾寫有相思江景色的詩:</p><p class="ql-block">“江上秋風起白,</p><p class="ql-block">幾篙細痕碧鱗鱗。</p><p class="ql-block">怪他往來相思水,</p><p class="ql-block">不送歸人送去人?!?lt;/p><p class="ql-block">相思江原本無名,相傳只因秦朝秦始皇派大兵南征時在會仙抓了不少人去當兵。有個姓江的男青年被征, 與他相好多年準備結婚的叫香姑的女子日夜思念自己的未婚夫,年復一年,香姑頭發(fā)都白了。 看見有一隊士兵北還,香姑去探問北還的士兵,看見自己的男人沒有。士兵都說南征時因不 服水土死者十有五六。因此香姑就蒼老了許多,天天坐在獅子山頭上一邊哭一邊呼喊自己未婚夫 的名字。她的淚水流呀流,變成了一條小溪。后來的人為紀念香姑對未婚夫的真情,就把這 條小溪叫做相思水,小溪流進的河叫相思江。</p> <p class="ql-block">把會仙楓樹林和濕地的素材結合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秋林晨韻》</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會仙濕地的《野渡無人心境清》這個作品的素材圖片,是我在教育界一領導的朋友圈上看到他拍的會仙農村日出。我把圖片上遠方的山去掉了,原始圖片是對面的田好象是菜地。</p><p class="ql-block">野渡無人心境清,</p><p class="ql-block">葉落江舟厭風輕;</p><p class="ql-block">世事本無對與錯,</p><p class="ql-block">只因心中無竼音。</p><p class="ql-block">路見無人荒野渡口,幾片秋葉落在江畔一條小船上,那是因為秋風太輕了,而我的心境卻很清新。世間的任何事情本來就無對錯,看淡了,心中自有佛心。所以說</p><p class="ql-block">看淡世間事 心中自有佛。</p><p class="ql-block">船,可以渡人也可以渡人心,但這只船卻無人愿渡,那是因為人們都去追名逐利去了,無人使用,所以說,笑看他人癡癲我自心境清新。</p><p class="ql-block">作品總體意思表達的是</p><p class="ql-block">“看淡世間事 心中自有佛”的寬心思想。</p><p class="ql-block"> 本作品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從而就會使作品成了會呼吸的藝術生命體,給人傳遞出中國傳統(tǒng)國學思想的藝術感受。</p><p class="ql-block"> 畫中的太陽就是一個人心中最亮的那點光,在作品中起到點睛作用;畫中的小船是作品的重點,寄托著整幅作品的思想感情在里面。畫中白鷺代表純潔的心靈。</p> <p class="ql-block">這幅是畫會仙濕地的作品《秋日牧歸圖》,作品左邊的遠景是取景于站在山上往下看濕地的圖片,右邊是會仙市場后一條通向村莊的路,這是我憑著很多年的印象創(chuàng)作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根據我手機里網絡上一張臨桂區(qū)黃沙鄉(xiāng)山區(qū)的圖片畫的 《野笛吹徹秋山回》。</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在兩江鎮(zhèn)羅山湖水庫釣通宵魚時,清早上看到日出前的美景而創(chuàng)作的,取名《紅紅火火》遠處東方太陽欲升出來時時的紅與前面左邊的丹楓形成呼應,紅丹楓的形態(tài)就象展開迎風的紅旗,意思是我們生長在迎日紅旗下生活紅紅火火。</p> <p class="ql-block">這是去茶洞采風后創(chuàng)作的《山村晨暉》,作品原素材就是,剛到茶洞時,茶洞與莫家交叉的路口處,然后同時取景了江洲村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這幅巜月圓曲更悠》是我在兩江鎮(zhèn)羅山湖夜釣魚時,正值十五月亮,當時又聽到羅山湖景區(qū)有人吹笛子,聲音回蕩在靜靜的湖面上傳的很遠,于是后來在井岡山公司上班時,偶然看到天上的門圓月,于是回想起羅山湖那次夜釣經歷,就創(chuàng)作了本作品,表達青年男女的浪漫愛情。</p> <p class="ql-block">作品《月明笛聲悠》是我在井岡山公司上班時,想起家鄉(xiāng)義江,勾起思家情緒,就畫了這幅義江月出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作品《月光曲》是我在井岡山公司上班時,孤身一人在異鄉(xiāng),想起家鄉(xiāng)義江的夜色,而創(chuàng)作本作品,從作品畫面就可以感受到孤身一人在異鄉(xiāng)的孤獨。</p> <p class="ql-block">作品巜江楓漁火》是我在老家義江夜間釣魚時,半夜見月亮升起來,覺得很美,于是就創(chuàng)作了本作品。 當時是有人半夜拿照明燈去收網,和升起的月亮相輝映,那景色真的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宛田鄉(xiāng)郊外的義江兩岸秋景,在我的藝術作品里,是如此動人嫵媚。</p> <p class="ql-block">作品《秋江月圓夜》和《那年那夜那首歌》是利用義江的夜景表達70后80后羞澀又浪漫的愛情往事。</p> <p class="ql-block">義江月色下的小景。</p><p class="ql-block">守候,不僅僅是彼此間信守承諾的信任,更是人性最原始的真誠。</p> <p class="ql-block">臨桂區(qū)茶洞山區(qū)深處的美景,在我筆下是如此仙氣逼人。</p> <p class="ql-block">圓月與花相遇,總是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時刻,作品《花好月圓》以義江的春月為背景,表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人間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兒時的中秋圓月,是我永遠抹去不去的記憶。此作品《月光曲》以家鄉(xiāng)義江邊兒時常去爬的老桂花樹為創(chuàng)作素材而作。</p><p class="ql-block">附上我的散文小作</p><p class="ql-block">《中秋憶事》</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個中秋節(jié)。</p><p class="ql-block"> 中秋節(jié)還未到,我就跟我爸嘮叨著叫他八月十五買月餅吃,那時候,農村剛實行聯產承包制,分單干,家里生活很艱苦,煮菜都舍不得多放點油,雖然我爸答應買月餅,但我心里還是不放心。</p><p class="ql-block"> 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jié)那天早上,早早就聽見我爸挑鴨子去賣的忙碌聲音,我急忙起床來沖著剛走出大門的爸爸說了聲吉利話“爸,好賣哦?!?,其實心理想說,“記得買月餅哦”,但不能這么說,因為東西還未賣出去,不能提醒出去賣東西的人買東西,這樣不吉利。</p><p class="ql-block"> 晚上,心里想著吃月餅,雖然有鴨肉吃,還是無心吃飯;可是大人說了,月餅必須先供月亮才能吃,于是,就盼望著月亮早點出來,我每隔一下子就到堂屋往門樓上看一下,看看月亮出來了沒有;心越急,月亮越是不出來,那心情………。</p><p class="ql-block"> 等呀,等呀,月亮慢慢吞吞爬上了門樓,明亮的月光象瀑布一樣灑在堂屋,我爸搬來桌子放在堂屋朝著月亮供上月餅,看著那包裝紙上的月餅,心里樂得美滋滋的;供完月亮后就分享月餅了,我家六口人,三個月餅,剛好兩人分一個,我拿著那半個月餅,心里急切地咬上一口,軟軟的,甜滋滋的,一直甜到內心深處,至今難忘。</p><p class="ql-block"> 沒有電燈的農村,月光特別的亮。吃完月餅后,帶著月餅的余味跑到村外剛收完稻子的田里與村里的玩伴們玩抓迷藏。月光下的田野宛如白天,看著天上如白餅般的圓圓的月亮,我心理有種想畫下來的沖動,于是我跑回家從書包里拿出鉛筆和小學生美術本來到田邊的老桂花樹旁坐下,旁邊是玩伴們歡快的嬉笑聲,遠外漂著隱隱約約的銀火蟲,映在義江水中的月亮在白云間輕輕移動,桂花樹上時不時傳來幾聲幽幽的鳥語,我畫呀畫呀,就畫不圓月亮,也不知如何表達我對中秋月夜的喜愛之情,直至現在也忘不了小時候的八月十五的月夜。</p><p class="ql-block"> 現如今,我已人至五十,書畫有成,帶著小時候中秋月夜的記憶,應他人之約,畫了這幅《花好月圓》,了切了我小時候畫月亮的愿望,也寄托了我對天下所有人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孟晚舟女士歸國時,在飛機上寫的散文《月是故鄉(xiāng)明 心安是歸途》,讓孤身在外,遠離臨桂家鄉(xiāng)的我產生了共鳴,耳邊仿佛聽到義江支流渡頭古籟河月下滾滾激流的聲音,這是時代洪流的聲音,這是中華民站起來后奔流不息的聲音,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以古籟河激流為素材的《明月千里》作品。</p> <p class="ql-block">畫家簡介</p><p class="ql-block">周佑林,又名石林,筆名藝緣,號墨香閣主人,白石門下弟子,1970年生,廣西桂林臨桂區(qū)人,專職畫家,周氏彩墨寫意風景國畫創(chuàng)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