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年清明年年思,</p><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無數(shù)回。</p><p class="ql-block">父親駕鶴二五載,</p><p class="ql-block">母親西游已逾七。</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煙隨風(fēng)去,</p><p class="ql-block">歷歷在目難忘記。</p><p class="ql-block">每每翻看父母照,</p><p class="ql-block">音容笑貌常想起。</p><p class="ql-block">天堂風(fēng)景雖然美,</p><p class="ql-block">但愿父母能?;?。</p><p class="ql-block">夢里見過多少回?</p><p class="ql-block">難解相思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母親是一個普普通通農(nóng)民,他們正直,善良,勤勞,一生勤儉持家,培養(yǎng)了兩男三女五個同樣善良,勤勞,優(yōu)秀的孩子。 </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叫趙毓恭(讀了論語才知道,我的爺爺好有才,不愧為老師,我的父親和叔叔們按論語中“恭寬信敏惠仁”取的官名),他英俊瀟灑,能說會道,能寫會算,在村里也算是一個有文化的能人。</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坎坷,做過很多事情,12歲闖關(guān)東到沈陽,從站柜臺抓藥做起,父親抓藥很準,幾兩幾錢,手一抓放秤盤上一秤,分毫不差,很受東家賞識,在油坊榨過油,親歷過日本飛機轟炸沈陽,解放沈陽戰(zhàn)役;解放后修過水庫,在大食堂做過廚師,當(dāng)過事務(wù)長,當(dāng)過會計,在夜校當(dāng)過老師。</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他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每年都會給鄰居們寫好多春聯(lián),還教我寫毛筆字,可惜我工夫不到家,沒學(xué)會。誰家娶媳婦嫁閨女還會找父親寫婚書,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很了不起。父親還有很多的偏方,誰家產(chǎn)婦不下奶了,乳裂了,小孩生口瘡了等等都會來找父親討要,我記憶較深的是,父親還用熱酒幫助摔傷的人止痛,現(xiàn)在看來就是推拿疏通經(jīng)絡(luò)。</p><p class="ql-block"> 父親還打得一手漂亮的算盤,嘴里念念有詞,珠子噼噼啪啪上下翻飛,我很羨慕父親打算盤的樣子,喜歡聽算盤噼哩啪啦的響聲,那聲音好像珍珠落在玉盤上。</p><p class="ql-block"> 父親思維活躍,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我家的條件也算屈指可數(shù),有全村為數(shù)不多的飛鴿牌自行車和飛人牌縫紉機,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后,又買了全村第一臺拖拉機,高考擇優(yōu)錄取政策后,我和妹妹也是全村第一批走出來,雙雙考入武安一中的學(xué)子。</p><p class="ql-block"> 父親會講很多故事,冬天的晚上,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手里拽著花籽,聽父親講“三國演義”,“英雄兒女"“隋唐演義",“薛平貴"父親用平實的語言講的通俗易懂,比劉蘭芳的評書講的還好,現(xiàn)在想起來,我的文學(xué)功底和對名著的記憶還是從父親的故事中學(xué)到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還是一個時尚且有眼光的人,1976年,父親憑借自已的力量,砸土坯,從山西拉木料,費了好大氣力,蓋起了在當(dāng)時來講還算不錯的7間寬敞明亮的房子,改善了住房條件,尤其是窗戶的設(shè)計很超前,二十幾年以后仍不過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親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漢子,寧折不彎,大事小情都拎的清清楚楚,他很有擔(dān)當(dāng),從不怕事。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當(dāng)老師的爺爺被打成了右派臭老九,父親一點也不示弱,他一身正氣令造反派也禮讓三分,保護了爺爺和其它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 1979年,我考上了武安一中,村里人都勸父親:一個閨女家家的還上什么學(xué)?但父母堅持,只要能考上,砸鍋賣鐵也要供上學(xué),在我和妹妹上武安一中的那幾年里,家里很困難,哥哥姐姐們吃苦受罪,父母不分白天黑夜操勞,供我們兩人上完高中,感恩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培養(yǎng)成才,這是我們一輩子也還不完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1984年我大學(xué)畢業(yè)分配到磁山鎮(zhèn)中學(xué)當(dāng)老師,父親騎車30多里去看我,母親為了去磁山看我,坐車反了方向,幾經(jīng)周折才到了磁山。1994年調(diào)動工作到武安市里,回家才方便了很多。父母很高興,經(jīng)常教育我好好工作。在父親生病的近兩年時間里,由于工作忙,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多虧了有母親和姐姐哥哥妹妹的細心照顧,感謝他們在父母床前盡孝。</p><p class="ql-block"> 父親得的是老年癡呆癥,一會糊涂一會清楚,但每次孩子們來了,他都是淸楚的,母親也曾戲說:老東西光折騰我吧。我們也是笑笑了之,其實我知道,父親是心疼孩子們。有一次,父親給我說:“我想去你單位、你家看看",但當(dāng)時條件不好,住公房,好多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也沒有車,再加上父親的情況,沒有滿足他唯一的要求,每次想起父親的話,我的心里都很痛,這也將是我永遠的痛。其實我知道他是結(jié)記我,想看看我生活的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1997年農(nóng)歷11月初十,父親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懷著不舍和牽掛離我們而去,那年他僅69歲。</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是一個農(nóng)家婦女,瘦高的個子,慈祥的臉龐,對人熱情、大方,樂于助人,很有涵養(yǎng),雖然沒有文化,但卻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女性,她的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舊社會的纏足禮教、綁票、抗日戰(zhàn)爭、蝗災(zāi)、地震、洪水、大躍進、饑荒、文化大革命、包產(chǎn)到戶、改革開放等等,母親見證了近一個世紀的社會變遷,母親很知足,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頓頓吃肉,年年有新衣服,出門有汽車,有啥事打個電話都知道了,多方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她心靈手巧,很會持家,在那個物資嚴重匱乏的年代,她總能把我們姊妹幾個打整的干干凈凈,利利落落的,雖然穿的粗布衣、打了補丁的褲子,但是每件衣服都很合適,布的圖案也很好看;我家長長的院子里經(jīng)常有人紡線、絡(luò)線、織布,我常常是他們的小幫手。母親與人為善,和睦鄰里,從不與人閑話,鄰里們常找母親幫忙裁剪衣服等,她教育我們要待人熱情,誠信待人,凡事要寬容,不要斤斤記較,吃虧是福,從我母親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恭良謙讓,同時也是我這一生做事的準則,感謝我的母親,給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 和所有母親一樣,她慈愛,無私,為了兒女們,勞心費力,從無怨言,從不索取,不求回報,問她缺啥,總是啥也不缺;當(dāng)孩子們遇到難事時,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傾其所有幫助我們;忘不了你每個周六特意準備的菜包豆包,忘不了每年過年的年貨,忘不了你給孩子們準備的棉衣棉鞋,更忘不了在我們最困難的年月里,是你給我們每個家庭撐起了一片碧藍的天空……,你是我們遇到風(fēng)浪時的避風(fēng)港,是我們工作生活累了時的溫馨港灣,也是我們拼搏前進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 家一一留給我們的回憶太多太多, 忘不了的事太多太多了,豈是用筆墨能寫完的,每當(dāng)想起這些,心中就百感交集,親愛的父親母親,如果有來生,我們還愿做你的兒女,報答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 </p> <p class="ql-block"> 2015年農(nóng)歷11月13日,我的母親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7歲。從此我們真成了孤兒,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也真正體會到了“媽在,家就在"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感恩母親,給了我一個最溫暖的家,每當(dāng)遇到難事時,是這個家給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感恩母親,給了我世上最好的哥哥姐姐妹妹,當(dāng)遇到困難時,他們是我最堅強的后盾;感恩我的父親母親,他們不僅給了我生命,還把我培養(yǎng)成才。</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晚年生活還算幸福,兒女們孝順,吃喝不愁,沒事的時候開車帶母親出去走走、轉(zhuǎn)轉(zhuǎn)、看看風(fēng)景爬爬山,過的也很愜意??蓱z父親走的早,沒有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們很內(nèi)疚。</p> <p class="ql-block"> 親愛的父親母親,請你們放心吧,你們雖然離我們而去,但這個溫暖的大家沒有散,你的兒女們繼承了你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一勤勞善良,恭敬、寬厚、守信、誠實、慈惠、仁德永遠是我們的家訓(xùn),家和萬事興是我們的座右銘,雖都已年過半百,但子孝孫賢,開心健康,請你們放心,你們的子孫后代一定會秉承家訓(xùn),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愿你們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