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媽媽,我為您點上一支煙.母親誕辰100周年祭

林曉

<i><font color="#39b54a">母親 張秀榮 1922年7月31日生于河北省遵化縣,1995年10月13日卒于濟南,現(xiàn)葬于濟南龍泉公墓。</font></i> <i><font color="#39b54a">30多歲時的母親,溫文賢淑</font></i> <i><font color="#39b54a">全家福,1964年春節(jié)攝于膠縣,后排左一母親,左二,姐姐曉云,左三哥哥曉波,左四父親,前排左一曉林,中為奶奶,左三曉崗。</font></i> <h3><br></h3><h1> 1995年10月13號上午,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匆姳O(jiān)護器的波紋一點點變成直線,我的心如同沉入井底……我和弟媳為母親換好衣服,在陽臺外等候醫(yī)護為病房消毒。說來奇怪,早上原本不錯的天氣,此時竟飄起了小雨,十幾分鐘又云開雨停。善良聰慧賢德的母親啊,這可是老天爺在為您送行?從那一刻起我感覺世上似乎真有神靈存在。<br>母親得的是腦瘤,發(fā)現(xiàn)時已長得雞蛋大小,術(shù)前幾天已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的她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認識了,當孩子們問她想吃些什么,她竟清醒地說,問問你爸爸想吃點啥;腫瘤壓迫的步都挪不動了,吃完飯還要下意識的掙扎著站起來端著空碗走向廚房,要去刷碗……手術(shù)做的不成功,術(shù)后一直陷入昏迷,沒有為她的兒女留下一句話,從確診到去世只有短短的20多天,成全了她一直的夙愿:“我要有病就得個急病,別耽誤孩子們的工作”。<br> 我們在謳歌一個無私的人時,常用這樣的詞句贊美ta:ta的心中只有別人,唯獨沒有ta自己。這句話用在我母親身上再合適不過。<br>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品匱乏,我們長在軍營,雖不至于挨餓,但吃肉總是稀罕。60年前的一幕依然清晰的印在腦海中,那時父親在臨沂駐防,我們租住的民房,方桌兩端坐著父母,母親托腮坐在左邊,看著對面的父親埋頭吃飯;我和弟弟則在小桌上吃著飯,我一時興起,墊起腳尖看見了大桌上的肉菜,冒出一句不像是五、六歲孩子說的話:“你們兩口子還挺饞呢”!其實母親一筷子也沒動,她說她不愛吃肉。<br> 我從小不吃肉,那碗肉是父親的專供。<br> 母親總是最后一個上桌,一邊忙活一邊催促我們趕緊吃飯上班、上學,15歲的弟弟唯恐母親沒菜吃,用筷子在盤中劃了一道分界線,“這是留給媽媽的,不許越界!”叛逆期少年對母親的愛護直接而真摯,率性而可愛。<br> 父親是獨子,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用奶奶的話說就是從小“橫草不捏,豎草不拿”(那個年代養(yǎng)家的男人大多如此),有時我們子女都看不過,而母親總是淡淡地說“咱們家的吃穿用都是你爸爸掙得,他應該尊貴。打完仗,有的軍官跟原配鬧離婚,你爸爸對我可從沒二心。”父親就是家里的天,最好的一定留給他。<br> </h1> <i><font color="#39b54a">1977年5.1節(jié),母親與外孫及作者,攝于高炮69師長清師部營房</font></i> <i><font color="#39b54a">母親為一大家子操勞著,一直很瘦弱,1979年10月攝于69師長清營房</font></i> <h3><i><font color="#39b54a">1981年4月,我拍的父母合影。攝于高炮69師營房小招待所前。</font></i></h3> <i><font color="#39b54a">1981年春,父母與大哥一家攝于承德避暑山莊</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1年暮春,我給奶奶、姑姑、父親拍的合影</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1年暮春,我給奶奶和姑姑拍的合影,這也是她們母女唯一的合影</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4年8月攝于高炮69師營房辦公樓前,前排坐者為父母。</font></i> <h1> 母親是個極為聰慧的人,一天學也沒上過,還纏過腳,但心靈手巧,遠近聞名,早年十里八鄉(xiāng)的大姑娘小媳婦都找她提花樣,年關(guān)時親戚用毛驢接她去做衣服,一住好幾天。記得上小學時我十分喜愛《紅燈記》中的李鐵梅,想象中畫了一樹梅花,但總感覺哪兒不對。母親說,梅花要有主干,枝干尖上是沒有花朵的,花要不重樣,有全開的、半開的、沒開的……她教我繡花,說針腳的走勢要有彎曲感,直針繡出來葉脈太死板;白菜幫要順絲切才好吃,牛肉要橫絲切才不塞牙;炒肉要后放鹽肉才嫩,肉發(fā)白時再放蔥花,以免蔥花糊;柴灶鐵鍋燒米飯,水要加到高出白米一指左右,聽到鍋中有“啪啪”聲,就不要加劈柴了,余火靠干;年少的我照著做,一次成功:米飯軟硬適中,底部還有一層金黃的鍋巴,香氣四溢。我們兄妹都跟母親學會了做扣肉,她去世后,父親說,你們誰都不如你媽做的味道正。<br> 奶奶從1964年后一直跟著我們,當時住在膠縣的一家地主大院,記得當時時常有人問我,“你們家?guī)卓谌搜??”“六口”,我隨口答道,事后母親不止一次地教導我:”以后要說七口人,還有奶奶呢”。母親就是這樣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子女,敬老愛家人。奶奶與母親情同母女。當年我從知青點回家探親,奶奶覺得我受了苦,經(jīng)常把我叫到一邊,背著弟弟拿出桃酥偷偷塞給我。我結(jié)婚后奶奶病重了,拉肚子整的滿床都是,我端起盆子正要去洗,母親一把搶過來,“你懷孕了,怎能干這個?”“這有什么,反正以后也要給孩子洗尿布”,“那是兩碼事”,她蹲在水池邊忙活著,凌亂的白發(fā)在風中飄動,令人不忍目睹,慚愧的我淚眼朦朧:老輩這樣疼我們,養(yǎng)我們又有么用呢?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br> 學了服裝設計后,每年春節(jié)給一家老小做新衣成了我過年的標配。每當給母親試衣,她總羞澀的像個小女孩:這面料又是織錦緞的,多貴呀,能穿出去嗎?我還能活幾天……你多忙呀……她總是念著別人的好,懷著感恩的心對待一切,<br>母親一生省吃儉用,任勞任怨,無其他嗜好,只是煙癮不小,回娘家,都是給她帶“琥珀”牌香煙(貴的舍不得抽,一條好煙也要拿到小賣部換成兩條便宜的),她總是喃喃的說“不是總勸我戒煙嗎?”“現(xiàn)在我也想開了,您操勞一輩子不就這點嗜好嗎?算我給您的禮物吧!”“禮物?你不就是媽最好的禮物嗎?” <br></h1> <h1>是啊,母親不需要禮物,只要你健康快樂的生活,你就是母親最好的禮物。母親故后,我多想與她在夢中相會,但卻極少如愿,我寧愿相信世有輪回、人有來生,轉(zhuǎn)生與她再做母女,讓我好好地孝敬一回……</h1> <i><font color="#39b54a">奶奶.1979年5月,攝于長清69師營房辦公樓前</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4年4月,我給父母拍的合影,攝于69師師部辦公樓前。</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5年2月女兒周歲生日,我給祖孫倆拍的合影,女兒在姥姥家長到7歲。</font></i> <i><font color="#39b54a">全家福 1988年春節(jié)</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9年5月,我給父母個做了他們?nèi)松械谝惶兹镒游餮b,我挽著父母一起走在剛建好的軍休所前的大路上。父親顧頭不顧腳,忙著扎領(lǐng)帶,竟未來得及換皮鞋。</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9年5月攝于軍休所前,那時還是一片農(nóng)田。</font></i> <i><font color="#39b54a">父親穿涼鞋扎領(lǐng)帶留影</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90年春節(jié)攝于軍休所。</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90年春節(jié),父母穿著我做的衣服合影,這是父親的第一件全里子中山裝,我的畢業(yè)作品,母親穿的罩衣面料是嫂子買的。</font></i> <i><font color="#39b54a">1989年5月父母穿著我做的衣服在軍休所家中合影</font></i> <i><font color="#39b54a">母親和她的孫子,孫子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直至奶奶離世。</font></i> <i><font color="#39b54a">祖孫三人,約1990年攝</font></i> <i><font color="#39b54a">《母親和孫子在一起》 母親穿著我做的西裝好有風度。雖一天學也沒上過,但她那高貴善良的品質(zhì),勤勞賢淑的性格,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font></i> <h1><br> 母親的照片一直擺在我的床頭,母親喜愛的海棠花也一直精心的養(yǎng)護著,母親為我做的棉襖,盤扣精美,做工仔細,一直保留至今,母親才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她是兒女心中一面不倒的旗幟,母愛在任何時候都令我們目眩。<br>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擦干眼淚,我對身邊匆匆而過的人群突然多了幾分關(guān)注:他們是不是歸家與父母團聚?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時刻!普天之下父母健在的兒女們,我真的好羨慕你們,你們千萬要知足惜福??!”一位筆友的話道出了我的心聲。<br> 常聽母親講:兒的生日,娘的苦日,大命換小命?,F(xiàn)在,每當我過生日,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中,會輕輕地點上一支煙,默默地道一聲: 媽媽,辛苦了,感謝您給了我生命。<br> 今日清明,一個美麗又悲凄的日子,于我們兄妹來說更有其特殊意義,今年是母親誕辰100周年,因疫情肆虐,不能掃墓,但她那瘦弱彎曲的身影總是浮現(xiàn)在腦海里。她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留在我身邊。柳綠花紅,桃花正燦爛,那可是先祖?zhèn)兒粗覀兊难劬Γ?lt;br><br></h1><h1><br></h1> <i><font color="#39b54a">1994年春節(jié),我一口氣為外甥女前排(左一)父母、女兒(左四)做了四套過年的衣服,攝于長清軍休所。</font></i> <u><i><font color="#39b54a">1973年,我還不滿16歲,母親教我在手帕上繡的花。</font></i></u> <u><i><font color="#39b54a">四幅圖案中左上角那幅的兩朵花,上面一支是我繡的,下面一支是母親繡的,高下分明。四幅圖中右下角的圖案淺色的葉子是母親繡的,走針靈活。</fon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