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回眸塵封已久的思緒(一)

玉華

<p class="ql-block">  凌風(fēng)擴馬天橋,回望燈如舊。昔日悲歡多眷戀,回眸瞬間永遠。前些日子在網(wǎng)上閑游,拜讀了這首詩。尋根朔源,感慨萬千。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和思念??芍^:思念如風(fēng),揮之不去。每每回望過往的時候,那些往日的憂愁,在似水流年旳蕩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容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不要忽略那份真情,莫讓歲月的風(fēng)霜掩蓋了那世間彌足珍貴的親情??傆幸恍〇|西是歲月所消融不了的。它不會因為時光流逝而熄滅,它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為我們驅(qū)散黑暗,帶來光明。</p><p class="ql-block"> 每當茶余飯后或閑暇的時候,毎當朋友一起聊天的時候,總會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想起親愛的爸爸,慈祥的媽媽。想起兒時的趣事和割舍不掉的情意。故,整理了父母遺留的照片和親友們部分的記憶碎片來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p> <p class="ql-block">  <b>一.少年出道</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爸爸叫李志,1931年出生在黑龍江省呼蘭縣石人鎮(zhèn)所轄的一個小村子。很小的時候就聽媽媽和親親們講:爸爸是一個很自強上進的人,家中隨然不是很窮,但也說不上富裕。爺爺兄弟三個,其排行第二。曾祖父過逝后,兄弟們?nèi)院霞疑?。由大爺爺掌管家亊。爺爺只有爸爸一個孩子,但堂兄妹較多,共計兄妹 8人,爸爸排行老三,故大家都稱其為三哥?!?lt;/p><p class="ql-block"> 爸爸六歲時母親去逝,小時候就養(yǎng)成自強、自立、奮進向上性格。在鄉(xiāng)里學(xué)校讀書期間,學(xué)習(xí)成績頂尖,算得上出類拔萃。在老家的十里八村中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的小秀才。勵志走出鄉(xiāng)村,樹立為新中國建設(shè)貢獻自己一生的志向和決心。 1947年經(jīng)學(xué)校推薦報考東北軍政大學(xué)。爸爸只身一人背著行里卷意然決然的離開家鄉(xiāng),并以優(yōu)易成績被學(xué)校錄取。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p><p class="ql-block"> 畢業(yè)后分配到東北軍工部第三辦事處雞西 572廠,曾任科員、股長等職務(wù)。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2年)國家對軍工企業(yè)進行產(chǎn)業(yè)政策調(diào)整,在原蘇聯(lián)的援助下,工廠整體搬遷至哈爾濱,組建國營松江電機廠〈423廠〉。爸爸在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歷任車間主任,科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等職務(wù)。</p> <p class="ql-block">( 康德十一年九月一日(1944年),呼蘭縣石人村石人鎮(zhèn)學(xué)校,學(xué)生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東北軍政大學(xué)佩戴的?;眨?lt;/p><p class="ql-block"> <b>二.歲月里的周折</b></p><p class="ql-block"> 誰也猜不透命運的底牌,如果生活被悲觀包圍,就算付出多少努力,也一定和幸福擦肩而過。人生就是一場生下來然后努力活下去的意義;累一回,醒一場,才是方向。媽媽就是一個對此認識深刻的人。說起媽媽可以用:履行責(zé)任,負重堅持,不離不棄,砥礪向前來贊揚。媽媽 15歲和爸爸結(jié)婚,沒幾天爸爸就走上了求學(xué)之路,媽媽只身一人在李氏家族中生活。好在有爺爺在身邊關(guān)照,媽媽年輕時就很要強,雖然身材瘦小,和其他兄弟媳婦一樣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zé)任。據(jù)媽媽回憶,在爸爸離家的那段日子里,作為李家的兒媳與兩位嫂子輪流值守家務(wù),此外還要做全家十幾口人的飯。由于媽媽天生矮小,做飯時要在爐臺旁放上一塊土坯磚才能夠高,端不動大鍋,就找爺爺幫忙。當時爸爸的奶奶特別喜歡、心疼媽媽,經(jīng)常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渌鍪赂蓛衾洹_€送上一個愛稱叫“小毛”。這段日子雖然不是很長,媽媽沒有估負爸爸的囑托和信任,非常園滿的做好了自己的事,體現(xiàn)了應(yīng)有的本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6年爸爸、媽媽)</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如此的快,轉(zhuǎn)舜就到了 1949年,爸爸學(xué)業(yè)有成,分配到雞西的軍工廠工作。爺爺是一個有大智慧人,在他老人家提意和護右下,媽媽前往雞西投奔爸爸。開始在爸爸所在軍工廠作臨時工,由于媽媽參加過掃盲班,基本具備小學(xué)文化且勤快好學(xué),不怕吃苦很快轉(zhuǎn)為正式工人,從此改變?nèi)松\。當時媽媽并沒有滿足現(xiàn)狀,更加努力的工作,于 1953年(21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不斷被組織重用,先后擔任檢驗員、話務(wù)員等職務(wù)。在這些重要崗位上工作多年。直至 1967年爸爸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quán)派。由于媽媽堅持不和爸爸劃清界線,因此受到牽連,被下放到當時最苦最累的車間(102車間)當工人。1982年為了解決嫂子的工作問題,媽媽忍痛割愛義然提前退休(當時 50歲),由嫂子接班。完成了她畢生使命。從此開啟助老育幼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1962年3月小組合影,第二排右二)</p> <p class="ql-block">(1966年交換臺集體合影,第二排右二)</p> <p class="ql-block">(1972年102車間檢修組歡送黃金輝,第三排左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哈爾濱松江機械廠退休證)</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媽媽不僅僅在單位是個好員工,在家里也是爸爸的賢內(nèi)助。53年至 55年這段時間,爸爸有個堂弟排行第五是聾啞人,老家沒有聾啞學(xué)校,為了解決五叔的讀書問題,爸爸將其接到哈爾濱。當時爸爸己經(jīng)是車間主任,工作很忙。五叔在聾啞學(xué)校住校學(xué)習(xí),每當周末休息時候都要來家里過周末,起初爸爸工作忙時由媽媽接送,爸爸經(jīng)常工作忙,媽媽接送五叔也就變成了經(jīng)常。學(xué)校離家里很遠,大約有五公里左右,媽媽不會騎自行車只能步行,往返需要兩個多小時。媽媽一直堅持,從來沒有讓爸爸為難,也沒有讓五叔有過失望。很多年后爸爸說起這個事的時候都帶有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1955年以后,家里的變化比較大,我們兄妹四個陸續(xù)來到這個世界。爸爸的職位不斷變化,經(jīng)常有同事、朋友到家里做客。老家的堂兄弟們和親友們來哈走親戚更是家常便飯,吃住在家里不用說,走時還要帶上一些東西…。褚多事情疊加在一起,倒至家里的經(jīng)濟狀態(tài)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以說是急據(jù)下降,過去積累的一點老底子也漸漸靠之以盡。本想著爺爺在老家一個人生活,還是當?shù)爻雒能嚢咽浚B(yǎng)馬,趕車的高手),能有一點積蓄,可以幫助家里解決一些困難。后來得知,爸爸的四弟(堂弟)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由于工作上出了點問題,欠下衛(wèi)生院很多錢。爺爺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為他還了帳,才免去其牢獄之災(zāi)。媽媽知道此事后,不但沒有責(zé)怪爺爺,反爾對爺爺?shù)淖鞣ū都淤潛P。爺爺?shù)膬?nèi)心得到極大安慰。媽媽也獲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贊頌。</p><p class="ql-block"> 1963年保母家里發(fā)生變故辭職回家,小妹剛剛出生,我們兄妹四個沒人照顧,加上媽媽身體不好,免強堅持上班。當時爺爺也年逾花甲,在老家生產(chǎn)隊參加勞動有些吃力,且一個人生活。媽媽提議把爺爺接來一起生活,既享受天倫之樂,同時照顧孫子、孫女四個孩子。爺爺來家后擔起了持家重任,爸爸媽媽安心工作,解決了后顧之憂。一家七口人奇樂融融。爺爺烙大餅、蒸包子、煮大楂粥可好吃了。晚飯后陪爺爺一起看電影特別快樂。 </p><p class="ql-block"> 記憶中,爸爸、媽媽閑暇的時候經(jīng)常帶我們回老家拜望長輩和親朋摯友,多數(shù)時間住在大伯(爸爸的堂兄)或姥姥家,大家一起喝酒、吃飯非常熱鬧,殺雞宰鴨、院子里撻爐灶,大鍋抄菜煮飯一派鄉(xiāng)村過年的景像。臨走的時候爸爸的六弟(堂弟)、姥姥家還要給我們帶上老家的土特產(chǎn),如大蕓豆、粘豆包、干豆腐、小土雞等,如果趕上年節(jié)還可能帶回點豬肉和粉條。收獲最大的應(yīng)該是我,爸爸的二哥(堂哥)也就是我的二伯父,他特別喜歡我,他是鄉(xiāng)中學(xué)的校長,不論是來哈爾濱出差,還是我們回老家的時候,他都會單獨的送我一些糖果、糕點、女孩子用的各種顏色的頭繩及飾品等,心里感覺總是美美的?,F(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1959年家中 ,左起:媽媽、保姆抱我、爸爸抱哥哥)</p> <p class="ql-block">( 爺爺李萬林,1905年生人,1999年7月15日去世,享年94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99年合影,第1排左起:二哥李海,叔叔,大哥李河,爸爸。第2排右起:四弟李欣,五弟李勤,六弟李劍,七弟李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4年北京家中,前排左起:爸爸二嫂、媽媽,后排左起:爸爸、爺爺、爸爸二哥)</p><p class="ql-block"> <b>三.歷史銘記的苦難</b></p><p class="ql-block"> 1966年史無前例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全國開始。工廠也不例外,很多偷機者紛紛露頭,打著造反有理的旗幟,奪取了工廠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利,原有的領(lǐng)導(dǎo)班子成員多數(shù)人被打倒,成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quán)派。爸爸就是其中一個。 事情發(fā)生在 1967年,當時我 10歲 ,記得爸爸有好幾天沒回家,后來才知道爸爸被造反派抓了起來,關(guān)在廠里不讓回家。白天在廠部打掃衛(wèi)生和廁所,晚上接受造反派的審查和批斗,之后回到住宿的地方寫交待材料,(當時爸爸他們幾個被打倒的走資派一起住在廠部二樓的樓梯下面,用苫布圍起來就成為他們幾個人的臨時住所,沒有鋪蓋,大家都住在地板上)。第二天要把寫好的交待材料交給造反派的頭頭進行審核,如果寫的內(nèi)容沒有按照前一天造反派們的要求或意途交待的,第二天晩上的審查或批斗就會升級,輕者挨一頓毒打或用一些刑具進行責(zé)罰。重者就更慘了,他們會變著法的折磨你。比如,“掛大鐵牌子”進行批斗或游街,即把栓著鋼絲的鐵牌子(一般都有幾十斤)掛在被批斗人的脖子上,然后要九十度大彎腰,如果被批斗者不服氣、反抗或被認為態(tài)度不好批斗都會再升級。一次媽媽晚上去給爸爸送飯,偶然看到造反派批斗爸爸, 爸爸脖子上掛著大鐵牌子,鋼絲勒到肉里,鮮血不停的往下滴(此后爸爸的脖子后面留下一道明顯的印痕),兩個肩膀上放著兩個冒著熱氣的玻璃杯。造反派給這種作法啟了個名叫“噴氣式”。媽媽叫爸爸,爸爸不敢抬頭,也不敢說話。造反派讓媽媽趕緊走,還誣陷“媽媽說送牢飯”。媽媽回家后覺得特委屈,連續(xù)幾天幾夜都睡不好覺(從此落下了常期失眠的病根,直到媽媽離逝前都靠服用安眠藥入睡)。當時媽媽有很多疑惑和不理解,因為爸爸是一個工作認真負責(zé),任勞任怨,不記個人得失,有思想、做事有辦法,群眾基礎(chǔ)好,深受職工擁待的人,怎么說打倒就被打倒了呢?后來才知道,這些人沒有按照中央的政策辦事,屬于泄私憤,利用文革時機對工廠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進行打擊報復(fù)。更讓人揪心的是,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爸爸和一起被關(guān)壓的走資派,頭戴高帽,脖子上掛著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quán)派和名字,站在工廠的大門前,向全廠職工低頭認罪,接受全廠職工的批斗。我們一般都蔽開這個時間段通過工廠門前,有一次蔽之不及,正好遇見爸爸在接受批斗,當時小妹才四歲,不懂發(fā)生了什么事,跑上前去喊爸爸,那種揪心的場面,那種悲傷的心情,至今很難用語言來表述。</p><p class="ql-block"> 爸爸在這種狀態(tài)下苦熬了四個月零七天,由于爸爸頑強堅持,造反派們沒有找到爸爸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確實證據(jù)。沒辦法只好把爸爸送到工廠的圖書館和其他一般程度的走資派共同看管。在此“學(xué)習(xí)、提高”,接受靈魂深處的改造。在這里又接受了幾個月的改造,終于等到了小見天日的時候,爸爸和一起學(xué)習(xí)改造的同伴被送到工廠的黑幫隊,在工人階級的監(jiān)督下進行勞動改造。爸爸被分配到又苦、又累、又臟的 102車間(該車間歷史上被稱為勞改車間)鐵沫搬運組,就是把加工下來的廢料用手推車運到廢品庫。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是爸爸的心情比前段時間好的很多,因為每天能看見媽媽,聽媽媽說一說外面的事和家里的情況,雖然出不去工廠也回不了家,但是外面的事情都知道。另外爸爸過去在工廠分管生產(chǎn),工作嚴緊、平易近人。經(jīng)常到車間處理工作,和工人師傅都很熟關(guān)系也非常好,在車間改造期間工人師傅都很關(guān)照他。平時除了媽媽給他送飯之外,有時還能和師傅們混上一點小酒喝一喝。也能抽上自己卷的煙,改變了關(guān)壓時沒煙抽卷樹葉當煙抽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爸爸在黑幫隊干了一年多。1969年 3月 31日,也就是我們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的前一天,爸爸才被釋放回家。1971年落實政策,爸爸的冤案得以昭雪,從新出來工作??梢哉f是春雷一聲震天響,爸爸從此得解放……。</p> <p class="ql-block">(被批斗時發(fā)言) </p><p class="ql-block"> 爸爸被關(guān)壓期間,除了媽媽受牽連被下放到車間當工人外,家里的生活及生活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1968年 7月,我們家房子被造反派給占了,我們從工廠大院里的干部樓被趕了出來,搬到了當時工廠環(huán)境最差的家屬區(qū)——啞巴樓。因為這里有一棟小二樓,是為聾啞人建造的,故,該區(qū)域得名啞巴樓。除此之外是一片平房,這片平房就是工廠的啞巴樓家屬區(qū)。該家屬區(qū)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直至 2000年拆遷改造),職工們都用“晴天時是揚灰路,雨天時是水泥路”來形容。家里沒有洗手間,只能到室外的公共廁所,人多時要排隊,夏天蛆蟲滿地,奇臭無比。哈爾濱的冬天特別冷零下 20一 30℃屬平常溫度,可想而知冬天上廁所之困難。家里沒有上下水,吃水靠人挑,廢水街上倒。每當走進這片家屬區(qū)就會聞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媽媽在廠里借了一臺手推車,裝我們家所有家檔,爺爺負責(zé)拉車,我和哥哥在后面推,媽媽領(lǐng)著兩個妹妹一起前往新家。隨然對新家的希望值不是很高,但也帶著強烈的新鮮感。萬萬沒想到現(xiàn)實與想象的差距之巨大。當我們走進新住所,看到?jīng)]有任何飾演的土炕,發(fā)黃的墻上粘著蚊蟲的尸體和被碾死臭蟲的斑斑血跡,心里頓生涼意,那種世態(tài)炎涼的感覺,使你混身發(fā)冷。哥哥感觸最深,對媽媽說,我們不住這,我們走吧。媽媽很平靜且很堅強對我們說:孩子們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住這。從那一刻起,又一次開啟了人生中“嶄新”生活。那年我11歲哥哥 13歲。</p> <p class="ql-block">(小學(xué)四年級同學(xué)留念,本人后排左二,那年我11歲)</p><p class="ql-block"> 其實壓力最大的是媽媽,在當時情形下對爸爸不離不棄,對家庭始終堅守。壓力不僅僅來源于此,生活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首先要解決住宿的問題,不算爸爸還有六口人,擠在一個不到 30平米的小房子里,生活空間很小,媽媽組織我們各施其能。爺爺和哥哥負責(zé)挑水、拓土坯、煤坯、在廚房搭土炕、蓋門斗、挖菜窖等重體力活,媽媽和我負責(zé)粉刷墻面、整理內(nèi)務(wù)、糊炕、洗衣、做飯等家務(wù)活。在鄰居們的幫助下,沒幾天這些活陸續(xù)完成。本想可以松一口氣,緩解一下壓力和情續(xù),沒想到媽媽郁、勞成疾,從此一病就是幾年(直至爸爸出來工作后,爸爸的一位老朋友才治好媽媽的?。?。對一個原本很拮據(jù)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爸爸被關(guān)壓后只給開生活費每月 44元錢(原工資 104元/月),媽媽休病假只給開原工資 60%是 38元錢,這就是一家六口人再加爸爸的生活費(包括給爸爸毎月購買日用品和關(guān)壓期間的伙食費。同時包括媽媽看病買藥的費用)。媽媽得病后,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爺爺支撐,我在家里是大女兒,打掃衛(wèi)生、洗一家七口人的衣服自然就落在了我身上。</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的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68年爸爸去黑幫隊參加勞動,爸爸被分配的搬運工作按國家規(guī)定屬于重體力勞動。每月口糧是 42斤(一般勞動者口糧 30斤/月),可是這些黑幫們只干活不給增加口糧,沒有人敢提意見,只有家人自行想辦法,漠然擔之。加上我家里四個孩子,都在長身體的時候,飯量自然較大。當時社會配置資源不是很豐富,想買點副食品作為生活補充需要憑票購買。因此,家中口糧缺口很大。爸爸有些好朋友和老部下,偷偷的送來一點糧食、糧票和藥品,放在家門口就悄悄的離開。我們雖然很感激,但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這種情況下,媽媽把哥哥和我叫到身邊,讓我們找親友們幫忙(當時媽媽病很重,走路都困難),哥哥閑丟人不肯去,沒辦法只有我親自出馬。</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話說的真對。在家里最艱難困苦的時候,爸爸的兄弟姐妹們伸出緩助之手。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有力的出力。在我的記憶中,我每次去大姑家借錢都沒有失望過,大姑有多少就拿多少,如果不湊手,就找別人借,從不讓我空手而歸。糧食不夠吃,我就去老家想辦法,親友們都很幫忙,叔叔伯伯們,姥姥舅舅家都頂力相助,把準備好的米、面、粉條、蔬菜等生活用品不定時的送到家中。從此徹底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這里尤其應(yīng)該感謝的是爸爸的大哥,除上述支持之外還專程來家里,一次就送上100斤糧票和生活用品。以后很多年媽媽都告戒我們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幫助過我們?nèi)?。尤其是你們的大伯和大姑。從那以后,我只要有時間或節(jié)假日都去看望大姑和老家的親友們。</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的困惑,就是讀書問題。我和大妹都在黎華小學(xué)讀書。大妹當時讀小學(xué)一年級,從新家到學(xué)校大約 2公里多,沒有公交車,家里也沒有自行車,只能步行。大約要走 40分鐘左右,大妹走不動,沒辦法只能退學(xué),跨年后,找了一個離家近的學(xué)校重讀小學(xué)一年級。好在我上學(xué)時很勵志,一年級就是班級里的中隊長,紅小兵。爸爸被打成黑幫,老師對我很好,保護我,個別同學(xué)歧視、欺負我,老師及時批評他們,有效的護佑了我。因此我并沒有因爸爸被打成黑幫受到很大的影響。小學(xué)的經(jīng)歷為我上中學(xué)作了堅實的鋪墊。1970年由小學(xué)升至中學(xué),在哈二十一中學(xué)習(xí),由于有小學(xué)的基礎(chǔ),開學(xué)就被學(xué)校任命為班長,第一批加入紅衛(wèi)兵。加入了共青團,并擔任班里的團支委。為后來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b>   四.峰回路轉(zhuǎn),奮勇向前。</b></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期爸爸落實政策,重新出來工作。爸爸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更加努力開展工作,不斷得到組織上認可和重用,得到廣大干部、職工的擁待。先后擔任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等職務(wù)。為工廠的發(fā)展和建議做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423廠報捷大會主席臺,左三)</p><p class="ql-block">1977年全國工業(yè)學(xué)大慶會議在北京召開,爸爸作為企業(yè)代表參加會議。會上得到了華國鋒主席的接見,并和參會代表合影留念。爸爸在此會議中擔任東北片區(qū)召集人,將東北的工業(yè)狀態(tài)和自己的想法向主持會議的國務(wù)院領(lǐng)導(dǎo)做了詳實匯報,得到參會領(lǐng)導(dǎo)和中央首長的高度贊揚和認可。</p> <p class="ql-block">(英明領(lǐng)袖華主席葉副主席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lǐng)導(dǎo)人接見全國工業(yè)學(xué)大慶會議代表合影,一九七七年五月十四日于北京。爸爸在第六排左起第43位。此照片來源于: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此后爸爸在事業(yè)上有了新的轉(zhuǎn)機。先是哈爾濱市預(yù)調(diào)其到市里任副市長主管工業(yè),在此期間爸爸所在企業(yè)的主管單位五機部也來單位爭求爸爸意見,擬調(diào)任五機部工作。如何選擇自己決定。爸爸在報考軍大時就勵志改變落后的傳統(tǒng)軍工生產(chǎn)模式,引進先進的生產(chǎn)、管理模式,使國產(chǎn)武器裝備能成為世界上最先進裝備,為此貢獻自己的一生。為了這份摯著的追求他選擇了堅守。</p><p class="ql-block"> 1977年下半年爸爸被調(diào)任五機部工作,先后任三局副局長、局長。國家機械工業(yè)委員會彈藥局局長。兵器工業(yè)部東北局局長、民爆局局長等職務(wù)。1992年 61歲的爸爸光榮離休。他把畢生的經(jīng)歷全部奉獻給了所追求的軍工事業(yè)。做到了史誌名歸,后人傳頌。</p> <p class="ql-block">(1977年,423廠全體中層以上干部歡送爸爸到國家第五機械工業(yè)部工作合影。第二排左四)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任命書)</p> <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械委員會任命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第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兵器機關(guān)運動會,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1986年7月2日兵器部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三局系統(tǒng)全體代表留念。第一排,左起第十一)</p> <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干部離休榮譽證)</p> <p class="ql-block"><b>  五.追逐榜樣,砥礪前行。</b></p><p class="ql-block">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小受爸爸的影響和熏陶,培養(yǎng)了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優(yōu)良品質(zhì)。參加工作后處處以爸爸為對標榜樣,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向老師傅們學(xué)習(xí),聯(lián)系同志,努力工作。多次被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為了使自己能夠更多更好的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勇敢的參加了成人自學(xué)考試,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獲得了財會專業(yè)本科學(xué)歷。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克服困難,努力工作。得到同事們的贊揚和組織上的認可。并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努,工作崗位也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由科員到副科長、科長、副處長等職務(wù)。在此期間還獲得了國家注冊會計師的資格。 不幸的是 2001年父親病世。母親體弱多病,尤其是腦血栓后遺癥逐年加重,長年離不開照顧。加上愛人在北京工作,也需要解決兩地分居的困擾。當時我 44歲,只有忍痛割愛,舍棄現(xiàn)崗位,提前辦理離崗修養(yǎng),去北京照顧媽媽。</p> <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font-size:18px;">998年1月20日黑</span>龍江省審計工作會議代表留念,本人被評為省審計系統(tǒng)先進個人,第一排:左五)</p> <p class="ql-block">(2001年哈爾濱市動力區(qū)紀委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處以上干部留念,本人右一)。</p> <p class="ql-block"> ?。ㄗ詴嫀熥C書)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機關(guān)工作人員離崗修養(yǎng)審批表)</p><p class="ql-block"> <b>六.思念</b></p><p class="ql-block"> 回憶是陳舊的憂傷,想念的淚,思念的痛,記憶里爸爸、媽媽的面容那么鮮明刻在腦海里。思念的悲傷常常撕扯著我的心,恢復(fù)曾經(jīng)的過往……。</p><p class="ql-block"> 記憶里,爸爸工作的緣故,經(jīng)常下班比較晩,我們一家人都等一起吃飯。有時候覺得很餓,但大家都分外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光。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爸爸時常會給我們一個小驚喜,閑暇的時候去廚房做幾道菜,我最喜歡吃他做的紅燒肉,糖葫蘆還有撥絲土豆。有時候還組織我們兄妹和鄰居家小朋友們一起唱歌,爸爸是我們的指揮。在他的的指導(dǎo)下,我們一起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大家都感到特別高興,這也是爸爸帶給我們的心意和愛。</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脾氣特別好。在我的記憶里,我們兄妹四人從未挨過打,他也不曾用教藤的方式來教育我們,我們做錯了什么事,他總是講道理分析給我們聽,讓我們從中吸取教訓(xùn),我們就是這樣成長的。只是,我們都長大了,他卻離開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  爸爸的離去迅速的讓我們一家措手不及。從檢查出癌癥到離開,僅僅三個多月的時間。那時我還在哈爾濱工作,聽到爸爸住院的消息,我馬上請假來京,兩個妺妹工作較忙,只有我承擔起照顧爸爸的責(zé)任。每當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爸爸依然是充滿對生命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那份對妻子女兒的留戀,是那么的強烈,他從不在我面前掉一滴眼淚,喊一聲痛,為的是怕我傷心難過。</p><p class="ql-block"> 依然記得那個早晨,我吃了早飯就去醫(yī)院接大妹班,這已經(jīng)是從胸科醫(yī)院轉(zhuǎn)到同仁醫(yī)院的第四天,剛到門口,就看到爸爸躺在病床上,面色蒼白,鼻子上插著氧氣管,只能哼著喘氣,用很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報病危吧…我捂著嘴,淚流滿面,心像撕列似的痛。我看見爸爸眼里的目光,那么的不舍,那么的留戀,更多是悲傷…。那是我見爸爸生前的最后一面,那最后的眼神定格在我的腦海里,成了心里永遠忘不了的傷痛。</p> <p class="ql-block">(2001年兵工報上刊登爸爸去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送走爸爸回到家里望著躺在床上的媽媽,淚水不禁再次滑落。爸爸,如果你有靈的話,保佑媽媽能夠平安健康的生活。也許爸爸真的是有靈,護佑媽媽又走過了十八個春夏秋冬。</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31日85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1年5月,月壇公園,79歲)</p><p class="ql-block"> 記憶里,媽媽是一個慈祥和藹、與人為善、做事嚴謹、低調(diào)行事的人。文革后期爸爸恢復(fù)工作,我們家又搬回工廠院里的干部宿舍。媽媽在家屬區(qū)里人緣特別好,經(jīng)常幫助需要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次鄰家的叔叔暈倒媽媽把他送到醫(yī)院。院里的孩子打群架她去制止,結(jié)果她被打破了頭縫了好幾針。大家都說她不象廠長家里的太太。是我們大家的好鄰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65年媽媽33歲)</p><p class="ql-block"> 媽媽還經(jīng)常教導(dǎo)我們做人做事要謙虛低調(diào),不要有優(yōu)越感。記得上學(xué)的時候?qū)W校組織填寫履歷表,在爸爸欄里只讓填寫職員不許寫廠長。從小培養(yǎng)我們自強自立的優(yōu)良品格,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讓我最難忘的是媽媽對我的關(guān)懷和呵護。記得我結(jié)婚后媽媽去北京和爸爸一起生活,同時照顧爺爺、兩個妹妹及家人。平時要做一家九口人的飯,還要牽掛著我。她深知我們獨立生活之艱難,利用基層企業(yè)召開展銷會的機會,幫我們購置彩電、冰箱等生活必需品。每當有人從北京來哈爾濱時總是給我們帶些好吃的。記得有一次帶來的臍橙特別好吃,可以說從小長大還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1996年,那年媽媽 64歲,應(yīng)該說是媽媽 23年與病魔抗爭的啟始年。一天他突然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經(jīng)醫(yī)院檢查確診為腦血栓,造成左側(cè)肢體行動困難。經(jīng)過多方治療和調(diào)理病情大有好轉(zhuǎn)。97年再次復(fù)發(fā)導(dǎo)致病情不可逆轉(zhuǎn),留下終身不能治逾的后遺癥,并逐年加重,直至 2017年臥床,2019年去逝。爸爸離逝后,2001年下半年 44歲的我向組織上提出申請?zhí)崆半x崗來北京和媽媽一起生活。為了能讓媽媽安心的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來北京后,按照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資格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欣怡的工作,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不久成為該公司的合伙人,開啟了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媽媽的新征程。媽媽自己很堅強,頭腦也很清晰,什么時候吃什么藥,什么時候作什么事,今天想吃什么東西都能和保母表述的很清楚。我要求保母每天早、晚飯后帶媽媽去兩次公園。每天做兩次按摩她都能作的很好。我們姐妹三人對此很放心。因此,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處的很和諧。這個保母在家里照顧媽媽8年一直做到 2015年。由于其家里發(fā)生變故,才離開我家回老家生活。之后的日子里媽媽的病情不斷加重,出現(xiàn)呑咽功能障礙,胸腔積液等癥狀。加上保母責(zé)任心差,不斷更換保母,擔心媽媽受委屈等原因。2016年我義然決然地放棄了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和優(yōu)厚的待遇?;丶艺疹櫜≈氐膵寢尅V敝?019年媽媽離逝。</p> <p class="ql-block">(2011年5月,月壇南街7號院家門口,保姆陳桂枝和媽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收攏思續(xù),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記憶的洪流中,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衷腸,都有訴不完的優(yōu)傷。文字中寫出一個女兒揮之不去的影子,那種字里行間雙眸掠過的是酸楚是苦澀那是碎心的親情和懷念。那就把溫暖埔灑心房,祝天堂里的爸爸、媽媽快樂!</p><p class="ql-block"> 謹以這些碎不成文的字,來紀念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爸爸、媽媽,以及</span>再也回不來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注:附部分爸爸媽媽生前照片。</p><p class="ql-block"><b>1.在423廠工作期間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423廠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和師傅呂增學(xué),右:爸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于雞西,第一排右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chǎn)黨國營四二三廠首屆黨員代表大會。第三排右四)</p> <p class="ql-block">(1952年6月于哈爾濱,第一排中)</p> <p class="ql-block">(1956年度火星209首屆運動大會排球冠軍,第二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1956年度火星209首屆運動大會排球冠軍,第二排左三)</p> <p class="ql-block">(1956年,第一排左二)</p> <p class="ql-block">(1957年2月遼陽白塔)</p> <p class="ql-block">(1958年春季體育運動大會,五O車間排球隊獲冠軍。第一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60年代第一排左六)</p> <p class="ql-block">(1962年市委黨校第七期同學(xué)留念,后排左三)</p> <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社教留念,第二排左五)</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第一排右一)</p> <p class="ql-block">(1971年恢復(fù)工作后于423廠,右四)</p> <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歡送一四二二部隊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第二排左第十六)</p> <p class="ql-block">(1976年423廠,左三廠長:爸爸,左四黨委書記:王錫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3年右二) </p> <p class="ql-block">(1954年左一)</p> <p class="ql-block">(1957年8月,前排右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