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電視劇《紅旗渠》火遍全國?,F(xiàn)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在下午一點又開始重播,足見其影響力。</p><p class="ql-block">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就是電視劇《紅旗渠》中的河南省委書記方成東的原型,時任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后來擔任國家水利部副部長的史向生同志。</p><p class="ql-block">1962年史向生看望紅旗渠建設者。紅旗渠絕大多數(shù)工程都下馬了,唯獨青年洞還在偷偷的干,在最為艱難的時刻,史向生到青年洞慰問鼓勵他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在《我的父親》一文中,曾經提到過史向生。</p><p class="ql-block">1937年,史向生到沁陽農工銀行工作并開展地下工作,此時我父親是沁陽師范進步學生,他們同時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p><p class="ql-block">當年史向生、王毅之及我父親等當?shù)厍嗄陮W生伙同北京大學生李磐、田矢鋒共同組織沁陽學生搞抗日學潮。9月,我父親被組織指示去新鄉(xiāng)“華北軍政干?!笔苡枺废蛏矂訂T他的弟弟史定策、史定華一同前往新鄉(xiāng)學習。我父親畢業(yè)后任“太行南區(qū)游擊隊”第一支隊政委,1938年10月患瘧疾被留地方,此時史向生任沁濟溫孟中心縣委組織部長,我父親的組織關系就是由他介紹給孟縣縣委的,安排一個區(qū)委書記,開始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發(fā)表后,和幾個當時我父親同期革命者的子女建立了聯(lián)系,其中史向生的嫡孫史兆強帶了本《史向生》紀念文集來我家做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史向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就曾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深知林縣人民缺水之苦盼水之切,是林縣修建紅旗渠的堅定支持者和堅強后盾。</p><p class="ql-block">當時為求得山西支持,他和時任河南省委秘書長、山西籍的戴蘇理聯(lián)合給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山西省委書記處書記王謙寫信請求支持。</p><p class="ql-block">信的大致內容是,林縣系山區(qū),水源很缺,農業(yè)和群眾生活用水有很大困難,林縣請求在山西平順縣辛安附近修建引漳入林渠道,希望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林縣“人工天河”紅旗渠,創(chuàng)造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人間奇跡,它除了經濟價值,還鑄就了紅旗渠精神。</p><p class="ql-block">為林縣紅旗渠做出突出貢獻的史向生同志,于2002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正部級干部。</p><p class="ql-block">(史向生陪同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視察河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史向生一生高風亮節(jié),留下了令人欽佩的老革命風范。其長子在他被批斗時受牽連,由干部身份被下放當了工人,他恢復工作后,至死沒有再改變兒子工人身份。其嫡孫史兆強也只是一個科級干部,內退后在平平凡凡度人生。</p><p class="ql-block">史向生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勇于堅持真理,為人真誠,光明磊落,從政廉潔,克己奉公,艱苦樸素,作風樸實,平易近人,為黨為人民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作風和思想品德,深受廣大干部群眾的尊敬與愛戴。</p><p class="ql-block">(史向生逝世后安葬在家鄉(xiāng)濟源坡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