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成錫鋒:我站在我人生43歲的制高點上(外二篇)

成錫鋒

<h3>  </h3><div><br></div><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寫在前面的話</b></h3><div><b><br></b></div><div> 前不久,有朋友和我談及當下的一些事情,并聊起了我的過去。我笑著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不過,回首往事自感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我把我十五六年前在博客上信手寫的幾篇日志性質的隨感轉給了他,順手也轉給了幾位相熟的同志和朋友。孰料好友相傳之余,有朋友便建議我不妨把舊文重新發(fā)出,以便更多過去熟悉的好友們留存,作為對往事的記憶。<div><br><div> 下面,遵囑轉發(fā)于下,聊博相熟和不相熟的朋友們閑來一哂。這三篇文章分別是2006年12月25日過生日時所寫的《我站在我人生43歲的制高點上》,2007年5月18日我在民進山西省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當選民進山西省第六屆委會副主委時所寫的《寫在當選為民進山西省委副主委的時候 》,和2007年5月11日我應邀給清華大學黨校首屆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班作報告后所寫的日志《共和國有理由對他們寄予厚望》。</div><div><br></div><div> 需要說明的是,插圖都是我新加的,十五六年前博客發(fā)文時,沒有插圖。</div><div><br></div><div><br></div></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篇</b></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站在我人生43歲的制高點上</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寫于2006年12月25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u>?。?004年呂梁撤地設市,當選為副市長,時年40歲。在當時山西各地市黨政領導班子中,是年齡最小的一位)</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平安夜狂歡的喧囂漸漸平息下去的時候,當圣誕悠揚的鐘聲次第敲響的時候,我知道,歲月的滄桑已經在我的生命之樹上鐫刻下了整整43個年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許多朋友渴望別人以觥籌交錯的宴會與勝友如云的聚會給他的生日助興,而我不然。我十分感謝和感激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朋友通過手機、通過網絡向我表達了他們對我生日和生命的的祝福,但是當一些朋友要為我組織生日PARTY的時候,我在由衷地感謝之后還是委婉地拒絕了,因為我更愿意以獨處的方式來度過這個于我而言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65個日子緊張而繁忙,平凡而瑣碎,我們?yōu)榱松嬉矠榱税l(fā)展,為了事業(yè)也為了家庭,為了個人也為了國家,為了我們心中牽掛著的人也為了我們心中永在的夢,我們夙興夜寐日復一日在不停地奔忙著。我們很少有閑下來的時候,我們很少有閑下來靜靜地聆聽自己生命的腳步聲的時候。然而我們又的確需要這樣靜下來,的確需要這樣靜下來靜靜地回顧我們生命的既往歷程,的確需要這樣靜下來靜靜地咀嚼我們的生活、體味我們的生命、感悟我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真誠,所以我排斥虛假的生活;我崇尚真實,所以我拒絕淺薄的歡樂。在我看來,幸福根源于追求理想,成功則離不開直面現(xiàn)實。所以,每當逢年過節(jié)、結前預后的時刻,我固然也清點自己既往的收獲,然而更多的時候卻在檢點著自己的腳步,審視著自己的行為,叩問著自己的內心,鞭撻著自己的靈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喧囂的生活會讓生命之水渾濁不堪,深沉的思索會讓智慧之泉空明澄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們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歷史,但我們可以在既定的條件下書寫我們的人生。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便進入了奔騰不息的生命河流。河岸是命運對我們人生做出的限定,但前進則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當我們在人生河流上乘風破浪奮然前行的時候,前進不僅僅是時空距離的向前推進和移動,更是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和貼近。美好人生對我們而言,是無私的友誼,是純潔的愛情,是幸福的家庭,是成功的事業(yè),更是出眾的修為、坦蕩的襟懷、高尚的情操、圣潔的靈魂、自足的精神、有為的事業(yè)和無悔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當這些理想要付諸實踐的時候,我們似乎沒有資格去抱怨歷史舞臺的短缺,卻的確會痛感生命時光的短暫。特別在歲末年尾,當我們回首既往歲月的足跡,檢閱一年的收成的時候,我們深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擾”,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使命與時間的矛盾,常常會使我們內心深感不安而隱隱作痛。</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u><br></u></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05年,和百度老總李彥宏、臺灣首富郭臺銘及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團長的著名藝術家張繼剛一起,當選山西記憶十大新聞人物,排名在第一位)</u></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當年曾面對滔滔東去的流水發(fā)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我能理解孔圣人當年的心境,因為當時的他腦海中一定奔涌的是歷史和生命的河流。對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家鼻祖來說,東逝之水激起的決不會是頹廢與消極的情緒,而是生命流失、道而未行的時不我待的危機感與緊迫感。他的思想無疑是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因為直到千年之后他的思想仍然閃爍著迷人的光芒,他不經意間就讓歷史書寫了“半部論語,可治天下”的神話。我首肯他不是說我直到今天還對他的觀點頂禮膜拜,不是的,因為幾千年的人類文明演進的進程早已讓我們站在了更多更高的巨人的肩膀之上,而人類波瀾壯闊的實踐又早已讓我們能置身于智慧的珠穆朗瑪峰來俯視現(xiàn)實、洞悉歷史。我只是說,其貌不揚的孔子有著偉大的思想,而春秋時代狹小的政治舞臺沒有讓他長袖善舞、盡展抱負。于是面對一去不復返的滾滾河流,他不能不感嘆時光的短暫與生命的迅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發(fā)出相同感嘆的還有大政治家曹操。一部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曾讓曹氏承擔了他承擔不起的奸臣之名,但不足為憑的小說家語畢竟要讓位于信史來洗刷沉冤。曹操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不僅在于文治,也還有武功,當他東臨碣石、揮鞭天下的時候,它不僅創(chuàng)作了不朽之文,也創(chuàng)造了不世之功。但是,盡管他雄才已然獨霸一方,大略足以笑傲天下,但是他也還是有他的痛苦、他的悲傷,于是一發(fā)而為“慨以當慷,憂思難忘”。這種痛苦不是卿卿我我的兩性恩怨,這種悲傷也不是凄凄切切的一己悲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達的,仍是“業(yè)未成、鬢先秋”的不羈豪情與無限悲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有古人,后有來者。面對前人,我毫無愧怍;作為來者,我心雄萬夫。毫無愧怍基于我的自強,心雄萬夫源于我的自信。而自強與自信又與我的自戧般的發(fā)奮與自虐般的奮斗密切相關。在我看來,“時刻準備著,為了共產主義”不是時刻準備著為私欲的滿足而投機鉆營,而是時刻不放松對品德的完善,時刻不忘記對能力的培養(yǎng),時時刻刻不停止對素質的提高和對事業(yè)追求。當理想與現(xiàn)實難以契合的時候,我不想抱怨社會,我不愿推咎于客觀,因為社會自有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只能順應和適應,此外別無它法。即使我們想改造社會,但是我們也只有先改造好主觀世界然后才有望改造客觀世界。所以,我們的確毋庸懈怠。所以,我們必須馬不停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u>(分管呂梁教育時,和方山縣委、縣政府領導一起去京爭取有關方面對老區(qū)教育的支持。這是和開國元帥賀龍次女、少將賀曉明同志的合影)</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中國,與孔子所處的時代不可同日而語,與曹操遭遇的環(huán)境也實有天淵之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給每一位有志之士提供了巨大的歷史舞臺和無限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不錯,我們的社會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如人意,我們的現(xiàn)實還有這樣那樣的矛盾難稱人心,但是正是這些問題這些矛盾,既給我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化解時代矛盾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破解歷史難題的機遇。面對挑戰(zhàn),我們只有直面挑戰(zhàn);面對機遇,我們無權怨天尤人。所以我們只有強化自我,所以我們必須摒棄柔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只有凝聚自己的熱情,凝聚自己的渴望,向著心中理想的圣地馬不停蹄,而不顧荊棘遍地,不懼危壑如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就像太多的真誠需要我們去珍惜;太多的任務需要我們去完成,就像太多的幸福需要我們去享受。太多的困難需要我們去克服,就像太多的誘惑需要我們去抵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對這太多的太多,今夜,我站在我人生43歲的制高點上,瞻顧過去,俯瞰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置身浩淼的夜空,我感到無所愧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對人生的短暫,我知道毋庸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眼不盡的旅程,我必須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文字,寫于2006年12月25日43歲生日之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任副市長時,接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伉儷,李夫人秦新華是博古同志的女兒)</u></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1年,陪同原民進中央副主席馮驥才副主席在綿山調研考察)</u></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寫在當選為民進山西省委副主委的時候 </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寫于2007年5月18日)</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一屆中國民主促進會山西省委員會成立了。承蒙大家的厚愛,我忝列省委副主委一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5周歲加入了中國民主促進會,至今已有19個年頭了。我對自己加入的這個組織有了太多的感情,她不僅寄托了我的政治理想,也還體現(xiàn)著我的政治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年的風雨滄桑,19年的風雨兼程。我由一名普通會員起步,從支部委員、支部主委到市委主委,又從四屆省委委員、五屆省委常委到六屆省委副主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選舉結束,各路“諸侯”紛紛前來祝賀。而我的心中,則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07年5月18日,省委會換屆,當選省委會副主委,其時43周歲。這是當時班子成員和省政協(xié)張正明副主席的合影)</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了解和理解,使我成為了民進的一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幾個黨派組織的負責人都很執(zhí)著,他們不停地做我的工作,希望我能加入他們各自的組織。</p><p class="ql-block"> 這中間最令我感動的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省直離石支部的同志們。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了我,他們不僅在生活上噓寒問暖,還送來了《中國民主促進會章程》,送來了一期又一期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出版的《民進》雜志。正是他們的執(zhí)著感動了我,我不僅翻閱了他們送來的雜志,還開始認真地研究中國民主黨派發(fā)展的歷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歷史告訴我,當代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誕生于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歲月,他們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一起催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而《民進》雜志上的每一篇文章也都告訴我,民進的每一位同志都對共和國赤膽忠心,民進的每一位成員都對共產黨襟懷坦白,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共產黨人共同譜寫著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時代進行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基礎上,我還字斟句酌地閱讀了民進的會章,民進“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心動。同時,我也鉤沉索隱地研究了民進的會史,民進創(chuàng)始人、共和國首任教育部長馬敘倫,著名作家葉圣陶、謝冰心、鄭振鐸、許欽文、馮驥才、趙樸初,著名翻譯家傅雷、李霽野,著名社會學家嚴景耀、吳文藻、雷潔瓊,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鄭天挺,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許嘉璐,著名經濟學家巫寶三,魯迅的弟弟周建人,魯迅的妻子許廣平,以及原南開大學校長楊石先、原中央文館館長楊東莼等等,這一大批彪炳于中國現(xiàn)當代歷史天空的名字讓我心儀。我知道,不論是文章還是道德,他們都堪稱人之楷模,值得我們尊崇和追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1988年冬天,當民進同志再一次送來入會申請表的時候,我鄭重地接了過來并懷著莊嚴而神圣的感情認真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1989年1月,民進省直離石支部的金本椿同志告訴我,我已被組織正式吸納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25周歲,大學畢業(yè)已經整整工作了五年。有了五年工作履歷的我,知道我將開始新的政治生命,從此我將以一名民主黨派成員的身份,獻身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y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那以后,不論是本職工作,還是社會活動,我都全力以赴,毋庸懈怠。我時刻記得,我是一名民進會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1996年10月在民進省直離石支部第三次會員大會上當選為支部主委,這是當時的合影。其后,1997年民進山西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第四屆省委會委員,時年33周歲。時過境遷,1997年當選的省委會委員,現(xiàn)在只剩下我一人孤獨奮斗在民進山西省委會。)</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首往事,感慨萬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但是我愛我所愛,無怨無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恪守“不給黨丟臉,不給民進丟臉,不給關心過我成長的人丟臉”的我,捫心自問,無愧我心。</p><p class="ql-block"> 盡管甘苦備嘗、冷暖自知,但是愛我所愛,無怨無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既要志存高遠,還需腳踏實地。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里的關鍵是做事要力戒空談,做人要擯棄清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中國的國情和自己所處區(qū)域的區(qū)情出發(f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要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熱愛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時刻與群眾打成一片。做到這一點,可能就“成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更知道,既要腳踏實地,還要志存高遠。做到這一點可能更不容易。君不見,現(xiàn)實中,許多人以“腳踏實地”自詡,拋棄了崇高的理想,放棄了執(zhí)著的追求,摒棄了偉大的事業(yè),務實蛻變成“現(xiàn)實”,成熟淪落成圓滑,政治異化成權術。而您要“堅守”,您就可能要忍受“不成熟”的非議;您要“奮斗”,您就要可能面對“出風頭”的指責。而且,少數(shù)人的有意的曲解和無名的嫉妒,會使對你的誤解就像癌細胞一樣大面積擴散,使你的親人為您擔心,使您的朋友為您憂慮,甚至使您的上司也對您心存疑慮。您突然發(fā)現(xiàn),有時你恍如狂人國中的國王,你的清醒就是你的糊涂,你的正確就是你的錯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糟糕的是,您清醒而痛苦地發(fā)現(xiàn),再偉大光榮正確的組織,也是由個體組成的。你要獻身的是偉大的組織,但是您必須直面的卻是組織中的每一個個體。而個體,其素質是參差不齊的,特別在社會轉型期,有的清醒有的盲目,有的高尚有的卑微。而問題是,可能就是這些素質參差不齊的個體,常常會以組織的名義度量著我們的分量,決定著我們的前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1998年8月呂梁地委和行署決定由我主持呂梁行署賀昌中學的全面工作。時年34歲,是當時呂梁正縣級單位里最年輕的一把手)</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時,你心事浩渺卻難免疑慮,情系人民卻倍感孤獨,您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要堅守理想,將會付出多么巨大、慘痛和沉重的代價。你傷感而失望,你痛苦而絕望。你突然想到了撤退。你甚至有遁入空門的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你沒有撤退,至少你還沒有撤退。因為你知道你不能夠撤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沒有撤退,是因為你一直在吟誦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詩句來撫慰自己。你也熟知,人類對事物的認識,需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無數(shù)次的反復,惟其如此,才可能臻于對真理的深刻認知和準確把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沒有撤退,是因為你還想到魯迅的話,“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說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然,你沒有撤退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是一個民進會員。而且,1992年以后,你已經不僅是一個民進會員,你還是一名共產黨員。</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7年7月,山西民進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我繼續(xù)當選省委會副主委。這是班子成員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任民進中央主席的嚴雋琪同志的合影)</u></h3><div><u><br></u></div><div><u><br></u></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在堅守的同時不斷地反思</b></h3><div><b><br></b></div> <br> 我知道,志存高遠和腳踏實地是一對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既要志存高遠,還要腳踏實地;既要腳踏實地,還要志存高遠。對這一對矛盾的把握,就像對其他矛盾的把握一樣,關鍵在于把握一個度。過猶不及。<div><br> 于是,我在堅守的同時不斷地反思。</div><div><br> 魯迅先生說:“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別人留情面。”“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半年,我一直在不斷地反思和解剖著自己。</div><div><br> 我慣于在毫無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同時,以剔除自己思想的毒瘤為快意。</div><div><br> 這毒瘤,可能是懶惰,可能是傷感,可能是絕望,也可能是自以為是,或些微的怨天尤人。而我,我絕不容許著毒瘤在我思想中存在。清夜,我手拿著靈魂的解剖刀,犀利的目光正如我手中犀利的刀,正視著我靈魂的深處。我看見了星星點點的毒瘤,盡管很小,但是我不能容忍。于是我一刀下去,讓鮮血淋漓。</div><div><br> 手起刀落,我痛并快樂著。幾刀下去,我的靈魂晶瑩剔透,我的思想空明澄碧,我的胸襟空曠坦蕩。</div><div><br>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u>(呂梁任副市長時在基層調研)</u></div> <p class="ql-block">  每當此時,我便感到了我能俯視過去,俯瞰未來。歷史正如一幅油畫,而看油畫需要拉開距離,因為“近看鬼打架,遠看是油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數(shù)的偶然,鑄就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我們要相信我們的黨,相信我們的組織,相信我們的人民,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組織、我們的人民,最終從宏觀上把握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時代發(fā)展的必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帝原為大手筆,歷史終是寫意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時代發(fā)展,大潮奔涌;社會潮流,浩浩蕩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頓悟,一朵浪花不應因陷于波谷浪底而傷感莫名,也不應因處于波峰浪尖而忘乎所以,只有融入時代的洪流奮勇前進,才是自己永恒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當我成為民進山西省委領導班子的一名成員時,我首先想到的是以黨為師、立會為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和山西三千四百名民進會員說:我將永遠是您忠貞不渝的同志,也會永遠是您肝膽相照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攜手,團結在新一屆民進省委的周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舞臺上,合演一幕波瀾壯闊的時代活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文字寫于2007年5月18日)</p> <div><br></div> <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任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民進山西省委會副主委。2018年12月調任民進山西省委會副主委、山西省委會機關巡視員。2019年6月,任民進省委會機關一級巡視員、民進省委會副主委。2020年6月任民進省委會專職副主委、一級巡視員。2020年8月20日,中共山西省委《關于成錫鋒、陳忠輝同志明確為正廳長級的通知》(晉干字[2020]323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確任民進山西省委會正廳長級專職副主委。(上圖為有關文件截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篇</b></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共和國有理由對他們寄予厚望</b></h1><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07年5月12日寫于清華)</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08年1月,在清華大學春季研究生畢業(yè)典禮上,我代表應屆畢業(yè)的博士和碩士生們在典禮上發(fā)言)</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青春意味著年輕,青年象征著未來。而能在風華正茂的青年中脫穎而出的青年才俊無疑更值得人們對他們的未來寄予厚望。昨日(2007年5月11日),應清華大學邀請,我專程赴河北廊坊,在清華科技園,和清華大學黨校首屆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班的學員進行交流。兩個來小時的開誠布公與肝膽相照,使得幾十顆心緊緊地貼在一起。為了個人的夢想,更為了國家的繁榮,擁有青春我們就會不負青春,共度昨夜我們就會難忘昨夜。<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07年5月11日,應清華大學之邀,給清華大學黨校后備青年干部培訓班第一期學員作報告)</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團隊,他們都是博士和碩士,他們從清華大學三萬多天之驕子中遴選出來。學院的擇優(yōu)推薦,學校的負責審查,保證了他們個體的出類拔萃和群體的與眾不同。他們中間,有省高考狀元,也有清華大學十佳優(yōu)秀學生;他們身上既承載著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光,更寄托了清華黨委的殷切希望。不久,他們將分赴全國各地在各級黨政機關掛職履新。他們的目的是實踐鍛煉,不論身在何方,位居何職,他們都將嘗試著去履行領導干部的職責,承擔公共管理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此時,他們則暫時離開了母校,集中在相對封閉的地方,接受著組織的特殊培訓。如前所述,一段時間以后,他們將成為希望的種子撒播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現(xiàn)在,學校則希望我們來助燃他們心中蓄勢待發(fā)的希望火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清華百年校慶,我和清華研究生班的同學的合影。由左到右分別是我,現(xiàn)任廣東省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江門軍分區(qū)黨委第一書記的陳岸明,航天英雄楊利偉將軍,現(xiàn)任廣西自治區(qū)發(fā)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的吳宇雄,現(xiàn)任云南省政協(xié)黨組成員、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的張榮明)</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在清華應邀所作的第四場報告了,由于這次的聽眾不是一個臨時聚合的群體,而是一個特殊優(yōu)秀的團隊,所以我的話語之間自然充溢著對他們的熱切期盼。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矛盾凸現(xiàn),改革處于攻堅階段,發(fā)展進入關鍵時刻,共和國急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干部隊伍引領人民創(chuàng)造未來。接受了世界先進文化熏陶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教育的他們,如能加盟公共管理隊伍,勢必對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起到無可替代的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按照慣例,先是我的報告。我的報告隱含的主題是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投身實踐,融入社會,做一名素質一流、業(yè)績一流的現(xiàn)代公共管理者。報告的框架是立足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來設計自我,強化精英意識、實干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來塑造自我,練好內功、外功、輕功來充實自我,經受住誘惑的考驗、寂寞的考驗和成功的考驗來成就自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報告只是為了拋磚引玉,我一向更為看重的是報告人和聽眾之間精彩的真情互動。單刀直入的現(xiàn)場提問,毫無退路的即興回答,更容易見心、見性、見情、見理、見功夫、見水平。讓我高興的是我的希望沒有落空,同學們熱情踴躍的提問使得我們對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有了更為深入的探討。</p><p class="ql-block"> </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2年,應清華大學之邀,擔任清華大學學生領導力培養(yǎng)計劃導師)</u><br></div><div><br></div><div> 從干部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到領導需要什么樣的修為,從如何應對社會大挑戰(zhàn)到怎么看待官場潛規(guī)則,從怎么樣堅守住道德的防線到如何掌握好處世的藝術,從人格上怎么守得住到工作上如何放得開,從對精英的內涵分析到對英雄概念的理解,我們直面現(xiàn)實、正視問題,我們開誠布公、肝膽相照。但是,不論是談現(xiàn)象還是講問題,我們都著眼黨和國家的利益,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的探討深入而不浮泛,我們的交流深刻而不膚淺,我們的分析客觀而不偏面,我們的結論辯證而不偏激……<br> <br> 互動讓我們分享了大家的思想,交流使我們走入了對方的心靈。不知不覺之間,時針已經指向晚上十點,但是大家意興方酣,彼此感覺意猶未盡。當主持人宣布“因為成市長還要趕回北京,所以大家提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舉起的當然不是一個人的手。我微笑著把最后一個提問的機會給了物理系的女博士,因為她代表著為數(shù)不多的女同胞……</div><div><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清華研究生畢業(yè)時,和李邑飛同學合影。李兄現(xiàn)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中國新建集團公司董事長,正部長級)</u></h3><div><u><br></u></div> <p class="ql-block">  雖然報告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但是彼此之間的交流卻只是剛剛開始。大家都記下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記下了我的電話,記下了我的地址,而我也記住了這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特殊的團隊,和這個特殊群體、特殊團隊的所有同志們。今夜已讓我們心靈相知而心心相印,而在未來的人生旅途和事業(yè)征程上,我們更相約加強聯(lián)系而攜手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夜難忘,難忘昨夜。當我們告別昨夜的時候,他們關心著我的明天,而我也矚目著他們的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的,著眼未來,共和國有理由對他們寄予厚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u>(上圖是培訓班童鞋們后來給我郵寄的感謝信)</u></div><div><br><div><br></div><div><br></div><div> (上面這篇文字寫于2007年5月12日)</div></div><div><br></div><div><br></div><div> 下面附兩張對比照片,以證歲月滄桑:</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19年前剛任呂梁市副市長的我,滿頭青絲。滿頭青絲保持到2016年2月。2016年2月我的父親去世,幾天之內,兩鬢飛霜)</u></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u>(現(xiàn)在的我,白發(fā)滿頭。這是2022年省兩會期間,我和我曾經的兩位同事——原呂梁市市長董巖、現(xiàn)任呂梁市市長張廣勇同志的合影)</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寫在后面的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歲月無情;白發(fā)滿頭,一事無成。對不起觀眾同志們了,慚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盡管去日苦多,畢竟來日方長。對人的一生,我曾和我的一位命運多舛的朋友說過:除了死路,都是活路;走出陰間,便是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了我上面文字的朋友們,都是真正的朋友。祝朋友們都平安順遂,萬事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